一群90後老師的深情“告白”:為了孩子們一切都值得

人民網成都2月14日電 (郭洪興)春節期間,全國打響了新冠肺炎的阻擊戰。在四川眉山仁壽縣才成立半年的文同實驗小學,在這疫情面前,學校三十多位90後青年教師迎難而上,堅守崗位不僅為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而且通過“微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了有效的線上指導。

各司其職,為孩子健康保駕護航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為了保證每天學生健康統計精準及時,班主任老師們從接到任務那一刻開始就每天守在電腦和手機旁,隨時保持家校聯繫的暢通、及時。

疫情期間老師們最關心的是孩子們隔離在家情況。為了讓孩子們呆在家也能瞭解關於新冠狀病毒肺炎的知識,文同小學成立了宣傳小組,老師們為孩子們做了關於新冠狀病毒肺炎的視頻講解,收集了近期官宣的相關報道做成快閃讓家長和孩子們瞭解疫情情況;體育組的老師給孩子做了一套居家鍛鍊‘131’的指導手冊等。宣傳小組裡,老師們各司其職,迅速收集素材,學校的微信公眾號熱鬧了起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我們在行動》《燃燒卡路里》《文同燈籠祈福祖國》……半個月的時間,學校公眾的推送就達到了23條,日日上新,讓孩子們在家的生活也豐富起來。

每一條推送、每一段視頻都是老師們的心血。看著班級群中,孩子們“宅家”鍛鍊的視頻,年輕的老師十分高興,“看到孩子們在家也能有鍛鍊,也能健康成長,這就是對我們努力的最大回報,我們很欣慰。”

除了宣傳小組,疫情期間還有在為學校購買防疫物資,積極地安排著學校的防疫後勤工作的周奕伶老師;還有每天戴著口罩,天矇矇亮就到學校值班,巡視校園,做好校園的防疫工作的王家興老師;還有從疫情一開始,就投入到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制定方案,組織實施,製作宣傳欄、指導班主任開展健康跟蹤,收集上報學校數據的徐慧老師等。

科學微課,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1月27日,四川省發佈“春季開學會延遲”的通知,為了保障學生在延遲開學期間不誤學習,文同實驗小學課程研發小組他們一直在思考:該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地線上指導呢?最終學校決定自己研發課程,以“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以預習為指導的微課學習”為指導目標。

一位來自藏族的黨員老師尕金磋,她積極帶領課程開發小組,每一週進行三次網上討論,及時與每一位課程研發小組的成員進行溝通總結,在阿壩州零下20度的氣溫下她也堅持在深夜還在對課程進行研究。全體老師群策群力發揮集體智慧在一週的時間各學科都完成了微課的製作,為學校“延課不延學”線上學習做好的充分的準備。

微課製作完成後,各科老師開始了線上指導的日常。其中,老師們策劃了《我為湖北送祝福——天耀中華》家庭視頻拍攝活動,組織孩子們吟唱著《天耀中華》,用手語將心中的祝福表達,這個視頻還在湖北電視臺選用播出,讓湖北人民感受孩子們對他們誠摯的祝福。

離崗不離教,老師們與孩子同成長

從初一到大年十五,短短的半個月時間孩子們在微課的指導下成長,這一群90後的青年教師也成長了。疫情期間,他們不忘提升自我,積極交流。他們有的宅家變成修煉,學校群展示的他們一篇篇的書法作品,還有“文同好聲音”、“好書分享”等專欄也展示了老師們多才多藝的一面。

青年教師們紛紛表示:這場疫情,真的考驗了我們,不僅讓我們發揮了自己的無限可能,更加深了我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也學會了責任擔當、學會了協同共進,為了孩子們一切都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