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第一次聽說有一天兩頓飯的地方,感覺很好奇,你們都一天幾頓飯?我說的是正餐?

南風知我意126211997


我前天,一天只吃一頓,平時是兩頓,早上10點起床,吃一頓,下午4點多一頓,主要是不出門,不上班


阿強148044574


北方城市每天吃三頓飯,其中早晨吃早點,中午和晚上是正餐。

天津人早餐比較豐富,但是一 般 一套煎餅果子足矣,吃的量不多,只能說是正餐的補充。有的人工作累,吃的多,也算一頓飯。

天津南郊區的農民才是真正的兩頓飯,不但是農閒季節,農忙的時候也是兩頓飯。

我有一個姨在南郊。1967讓我去相親,女方雖然在工廠上班,但家是農業戶。父母和哥哥都是社員。我才瞭解到農民一天兩頓飯是怎麼回事。

農村社員在農閒時是一天兩出工,農忙的時候是一天三出工。

早上五點先下地幹活,8點回家吃早飯,然後再下地幹活,中午回家休息,不做飯,有餓的吃乾糧喝熱水。下午1~2點第三次出工,到晚上6點回家吃晚飯。晚上睡的也比較早。

我的老家是滄州的,那裡農村一天三頓飯,只是早飯沒有午飯豐盛。那麼天津郊區只吃兩頓飯,而且是沒有午餐,我始終搞不明白 。我想應該和做飯的燒柴有關係,天津南郊是水稻區,著名的小站稻就產在這裡。稻草煙大火弱,不適合做飯,所以農民燒柴困難,要到很遠的窪裡拾柴禾。儘量省一些,二是人們已經習慣。滄州種的是旱田,高粱杆、玉米秸很多火也旺。


李冠朝


🙈我家雲南某縣的,我們這就是隻吃兩頓飯。😰我們這流行吃早餐還是最近幾年開始的,現在不吃的也很多。我們一般早上9點半到10點半吃早飯,食物是米飯,蔬菜,肉。然後下午呢就是四點半到五點半吃晚飯。可能城裡上學上班的就12點中午飯,晚上6點晚飯。其實我覺得只吃倆餐不好,很容易得結石,我爹就是沒有吃早餐的習慣,已經做了結石手術。


心舞飛揚JL


很多地方都是一天兩頓飯。過去,那就更不要說了,定量供應,春冬全天都是兩頓飯。


聚焦


這種事不奇怪,東北的大多地方,特別是農村,過了十月份都是兩頓飯,到了來年五月一日種地時候就開始三頓飯了。

這種習慣都堅持很多年了,我就是東北的,我是在城裡居住,常年都是三頓飯,沒有兩頓飯的習慣,但是,在東北的農村始終至今仍然流傳冬天白天吃兩頓飯這種生活習慣。東北的地方,尤其是東北冬天夜長晝短,特別是冬天七點天才放亮,下午三點半就落日了,冬天沒啥事,吃三頓飯有點忙不開,不論是有單位的,還是居民都是兩頓飯。一般的都是早上八點吃飯,下午兩點半吃飯。這種習慣已經成為東北人特別是東北的農村人冬天的生活習慣了。


豐碩緣野


奇怪嗎?我家就是這樣,由於起床晚等吃早飯時都9點多了,如果再吃午飯就不合適了也吃不進去。所以就改為了一日兩餐,下午4點多吃飯都習慣了,而且在我們這和我家一樣一日兩餐的還有很多。尤其是現在不敢出門吃了睡睡醒了吃,根本就不餓。也許有的地方的條友和我們這生活習慣不一樣,覺得不敢想不理解,其實我們這就是這樣。



jabx桀驁不馴


我們東北地區農村,冬天就吃兩頓飯,因為冬天白天的時間短,也不需要大量的勞動,消化的沒那麼快,早餐大概七八點鐘吃,晚餐在下午兩三點鐘吃,習慣了也不會感到餓,如果有人晚上餓了就臨時做點簡餐或吃點零食,如果在吃三頓飯的話,一天的事,就是做飯了。


時間美好


五十多年前在瀋陽部隊當兵時,凡星期天或節假日,都是(早八點下午三奌)每天兩頓飯。部隊所在地的百姓家在農閒時,也是每天兩頓飯。這在當地好像是一種習俗,和經濟狀況沒有什麼關係。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時我們部隊伙食費四毛三分七時,比鄰部隊的農村一個勞動力日均有一元六、七角的收入,可是他們依然閒暇時,每天兩頓飯。這純屬是個生活習俗問題,習慣成自然!


Minerba81851


一天兩頓飯對於我來說並不覺得奇怪,因為我的童年時光常常一天只吃兩頓飯。順便提醒大家,我是60後。記得我六,七歲時,家裡一是吃的不太富足,二是到了冬天,天短了,而且在冬季農村人的農活少,基本上在家閒的,所以母親一天只做兩頓飯,我們上學的時間是早上去了,下午大概是4點左右放學,當時叫做“連二學”,因此一天吃兩頓的時光對我而言並不陌生,現在想起來就像昨天的事,真是時光如梭,一眨眼就老了,感嘆現在的生活是何等幸福。現在的人不滿足於吃飽吃好,想吃的是什麼野味,因而吃出了新冠病毒,吃出了疫情,危害親人,危害朋友,更危害社會,這是何等可怕,何等可悲,我們真的該想想了…………


夢中張嫻


我現在就是一天兩頓飯,每天睡到12點起床刷個牙吃早飯,早飯過後玩一下手機就到了下午2點。繼續回床上睡午覺到6點起來,晚餐開始了,吃飽了就完手機看電視。晚上9點鐘洗澡洗衣服,晾完衣服又回床上躺著玩手機,玩到困了又睡覺💤。第二天繼續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