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銀瑞信張瑋升:疫情短期衝擊利於消費行業格局優化

A股迎來“黃金底”,年後如何投資佈局是目前投資關注的重點之一。新浪財經特推出《基金直播間》,邀請基金經理在線路演解讀市場。

2月14日13:00-14:00工銀消費股票擬任基金經理擬任基金經理張瑋升分享,主題為挖掘消費行業的變化與機會。

新浪挖掘基:怎麼看待目前的市場走勢,疫情的影響是不是已經結束了,後市又會怎麼發展呢?

張瑋升:應該說近期市場表現確實是非常強的,雖然節後第一天調整得比較多,但是後續連續四天的強勢反彈收復了大部分的“失地”,應該說體現了市場對我們打贏這場抗疫戰的信心,以及對中國經濟韌性的信心。

尤其是未來一段時間內財政和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對流動性可能帶來寬鬆的預期,我們預計後市隨著疫情的發展變化還有可能會出現反覆,整體上可能會呈現振盪的格局,結構性的行情也將繼續分化。

從盈利面上來看,此次疫情不可避免的會對短期的宏觀經濟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也將對A股2020年的盈利增速帶來一定的拖累。

目前市場主流的預期,疫情對全年GDP實際增速負面影響的測算大概是在0.1%到0.5%左右。綜合來看疫情不僅會改變年內企業盈利和現金流在時間緯度上的分佈,也將在總量意義上降低全年的企業盈利,這對股市的影響無疑是負面的。

但在估值面上,我們預計政策面的偏寬鬆基調對於A股的估值是有正面支撐的,節後央行開展了大額的公開市場投放,明確釋放了提供充足流動性的政策信號,應市場預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考慮到當前A股整體的估值不高,主要的指數估值仍然處於歷史中位數偏下的位置,我們預計相對寬鬆的流動性環境將對股市帶來正面的影響。

新浪挖掘基:疫情對於消費股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而對於投資者來講是不是可以從中尋找一些機會?

張瑋升:消費板塊受疫情的直接衝擊確實是比較大的,因為春節本來就是消費的旺季,像宴請、出遊這些消費場景的減少和消費需求延遲的釋放可能會對上市公司的業績帶來短期的影響,但是從中長期的角度上來看,優質個股的調整很有可能是中長期佈局的好時機。

首先,消費板塊整體的盈利穩定性是比較強的,疫情的衝擊大概率只是改變的企業盈利在時間上的分佈,拉長看是不會改變長期增長的趨勢。

其次,短期的衝擊可能會有利於行業格局的優化,頭部企業的競爭優勢是有望進一步得到加強的。

從2003年非典時期的經驗來看,疫情確實也對消費整體產生了階段性的影響,社零增速從當年1月份的10%下滑到5月份的4.3%,但隨著疫情的邊際消退,消費者重拾消費信心,6月份的社零增速迅速反彈到8.3%,此後延續高速增長的態勢。因此我們對消費的長期增長還是很有信心的,年內的一致性衝擊很有可能會帶來長期佈局的黃金坑。

具體到細分行業的機會,我們認為受疫情影響導致居民消費習慣改變而從中受益的行業未來是值得關注的,比如說生鮮電商、遊戲視頻、在線教育等這些行業都會有機會。

生鮮品類原來是電商滲透比較慢的品類,大家由於固有的消費習慣,很多人還是習慣在線下的菜場、超市買菜、買肉,覺得比較新鮮可見。但是疫情的出現使得居民出門沒有那麼方便了,而且菜場、超市成為了人群密集甚至可能傳播的區域,但大家對生鮮的需求又是剛性的,那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生鮮電商以及一些具備較強供應鏈實力和送貨到家功能的線下超市就成了消費者非常好的選擇,這個過程中,過往影響線上滲透率提升的因素,比如說履約成本高,像每單要付運費這種,可能在現有階段下,消費者更容易接受了。這將是有利於這些企業拉新用戶以及提高用戶黏性,對未來行業的長期格局也是有積極的影響,對具備供應鏈優勢和到家業務的超市龍頭來講我們認為是有長期機會的。

遊戲行業,我們近期看到一些第三方監測的數據顯示,這段時間以來很多遊戲公司的流水數據都特別好,這些遊戲陪伴了大家渡過的很多焦慮的夜晚。未來隨著5G的到來,隨著雲遊戲大趨勢的發展,遊戲行業也會有非常多好的發展機會。

新浪挖掘基:近幾年消費股一直很強勢,會不會受疫情影響迎來拐點?

張瑋升:近年來消費股的強勢表現除了和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龍頭公司強勁的業績增長有關,還受益於外資的持續流入。過去三年,三大全球指數的納入/擴容是外資增配中國權益資產的催化劑,也開啟了中國消費類資產估值修復的大趨勢,現在只是中長期趨勢的一個開端,我們認為還沒有結束。外資每年3000億左右的增量流入一定意義上說是具備邊際定價權的。這個是更多是估值的角度。

盈利角度,消費公司業績的長期增長趨勢不會受疫情的一次性影響而發生改變。2019年我國的人均GDP首次超過了1萬美元,這在國際經驗上看是一個門檻,跨過去了很多領域的消費需求會爆發出來,會有很多新的增長亮點出來,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投資機會。

新浪挖掘基:消費行業的持續發展驅動力到底來自於哪裡?消費行業有哪些變化?看好什麼樣的行業、什麼類型的個股?

回答:我們認為消費行業的長期驅動力是來自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消費升級的大需求,這將是為消費類的公司未來長期的業績成長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

另外從資金層面看,在我國資本市場開放和外資持續流入的大背景下,消費的核心資產仍然是具備長期配置價值的,包括我們所熟悉的大白馬,放在全球資產配置的視野裡他們的市場空間巨大、業績成長確定性很高、估值也不貴,未來大概率還會是國內外增量資金持續加碼的品種。

另外還有一些新的消費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比如說化妝品行業,從2013年以來,這個行業就是持續跑贏整個的社零增速,而且在消費相對低迷的時候,它會由於“口紅效應”而顯示出一定的韌性,而在消費高景氣的時候又由於可選的屬性顯示出很強的彈性,可以說是消費領域中非常亮眼的子行業,這也是消費升級大需求底下催生的子行業。

我們也關注到,尤其是其中國產品牌、國妝品牌增速是非常快的。一方面是由於新的社交媒體對於顏值經濟的拉動,另一方面也是00後、90後新的消費者對於國產品牌和中國製造的民族自信心的崛起。在這裡一些優質的公司甚至有可能會成為未來全球的龍頭,他們具備這樣的潛質。

在線教育,這次的疫情也導致中小學延期開學,孩子們在家的學習和輔導很多都遷移到線上,家長的線上付費意願也在快速的提升,我們預計未來很有可能會像2003年非典養成了人民網購的習慣成就了淘寶的長大一樣,很多在線教育的公司很有可能會藉此為契機實現跨越式的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其中A股和港股都蘊藏著非常多的投資機會。

新浪挖掘基:談談新發基金工銀消費股票?目前消費類基金挺多,工銀瑞信基金產品有什麼特點和優勢?

張瑋升:工銀消費股票投資策略方面,採取“定性+定量”的方式精選處於景氣週期上,具備核心競爭優勢和持續增長潛力的股票,把這些消費領域的核心資產作為底倉品種配置。在此基礎上再去優選一些剛剛提到的新消費細分領域具備龍頭潛質的成長股作為進攻彈性品種,這其實也是在佈局未來新的核心資產。

包括由於A股港股兩地的上市規則差異導致教育、餐飲優質子行業的龍頭優選港股上市,我們新的產品也能夠做到A+H的雙邊投資,有望補足消費投資的版圖,未來也能更全面而深入的享受我們中國消費成長的盛宴,這是我們選股方面的策略和特點。

擇時方面,當前新冠疫情肺炎的疫情衝擊使得消費板塊受到了消費需求延遲釋放和消費場景減少的年內一次性的影響,股價很有可能出現階段性的超跌,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建倉的話很有可能是一個黃金坑式的機會,建倉完成之後很有可能會迎來業績成長和估值修復的甜蜜的戴維斯雙擊。

除了剛才講到投資範圍還可以通過港股補足投資板塊的特點以外,另外我們區別於市場上的特點,我覺得可能是管理團隊。這個產品是由我和林夢共同管理的。

我2012年加入工銀瑞信,一直在研究部做研究工作,覆蓋的行業有家電、輕工製造、教育、體育。

林夢有12年的證券從業經歷,在2011年加入工銀瑞信之前,在中信證券的投行部工作過三年,加入工銀瑞信之後有兩年股票交易的經驗和七年的投研經驗,在七年的投研工作中我先後覆蓋過餐飲旅遊、商貿零售、紡織服裝、社會服務等行業。

2017年我們倆共同開始擔任基金經理,我們也共同參與管理了文體產業基金和新生代消費基金。

大家從我們倆剛才提到的研究領域也可以看得出來,我們的能力圈是有互補的,我們倆的能力圈拼起來基本上可以把消費的各個板塊都覆蓋到,我們在過往的合作當中風格也比較一致,合作也非常默契,所以我們覺得團隊也應該是新產品實力的保障。

新浪挖掘基:對於投資消費行業主題的基金,投資者主要應該注意些什麼樣的問題呢?

張瑋升:如果借用巴菲特的話講“投資就是滾雪球”,消費恰恰就是坡夠長、雪夠厚的賽道,天然容易滾出比較大的雪球。

我們也做過這方面的數據統計,以我們新產品的基準,中證內地消費主題指數為例,2005年設立至今15年的時間,累計上漲的幅度有874.69%,截止到2019年的年底,是大幅的跑贏同期的滬深300、中證500和創業板指,同期的滬深300的漲幅是309%,中證500的漲幅是426%,創業板指成立的時間短一些漲幅80%。

按年緯度,15年間有11年的時間中證內地消費指數都是跑贏滬深300的,而又超過半數以上的年份是跑贏了中證500和創業板指。而且它有一個特點,回撤還特別小,15年間中有10年最大回撤值都是四個指數中最小的,我們從歷史上看,消費類資產在熊市中具備這樣的防禦特徵,但是在2016年外資大局流入A股以來,進攻屬性也得到了加強,可以說消費資產確實是一個攻守兼備的品種。

長期持有消費行業的基金對投資人來講是非常好的選擇,這其中也需要精心的挑選,選擇專業、穩健的管理人團隊才能夠去偽存真、淘沙見金、規避踩雷。

工銀瑞信大消費團隊有8個人,團隊管理的工銀文體產業基金和工銀新生代消費基金也是得到了投資者的普遍認可,公司會以固有資金跟投1000萬,高管和基金經理本人都會積極認購,希望能和投資者共成長,感謝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嘉賓簡介:張瑋升,8年證券從業經驗;2012年加入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研究部家電、輕工製造、教育、體育行業高級研究員、基金經理,2017年10月27日至2018年11月19日,擔任工銀瑞信文體產業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8年7月27日至今,擔任工銀瑞信新生代消費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