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里的“防疫战”

2月12日上午7点半,禾丰牧业旗下一家公司的猪饲料车间经理张玉震,比平时早半小时到单位。在公司大门口,他放慢了脚步,排队接受体温检测、喷雾消毒。这只是进入大门的两道关卡,想要进入办公楼,还要在一条约5米长的“特殊通道”内消毒超过2分钟,之后才能“进入工作状态”。

来到车间,张玉震又给自己测了一次体温并将结果、时间写在健康档案上,然后转身检查消毒液储备是否足够、临时口罩是否备齐,最后才在办公桌前坐下。

自复工后,张玉震的工作列表被排得满满登登。进入2月市场需求量持续增长,车间已接近满负荷生产,日产1200吨,还常常供不应求。禾丰作为猪饲料行业的龙头企业,保障充足供应,就是保障辽宁人的“肉盘子”,必须马力全开。

同时,满负荷生产意味着70多名工人将全部返岗。安全是比生产还重要的事,每两个小时,由专人为每个工位进行消毒。每到中午12点,张玉震总要盯着大家把体温测完、表格填好,才匆匆吃自备的午饭。下班前,张玉震为大家测完体温、做好消毒后才能离去。

张玉震仅仅是禾丰防疫战线上的一员。复工后,禾丰牧业在进出区域、生产区域、办公区域、就餐休息区域采取了多层级、多种方式的防疫举措,做到全员防疫。

在禾丰,防疫的严体现在各个方面:每日三次大面积集中消毒,保洁人员经常用消毒制剂对门把手、办公柜等物品进行细致擦洗。所有人员在进入园区前要统一测温,用消毒液喷洒衣服鞋子。生产区域人员每天至少进行两次测温。在电梯等按钮处设置纸巾盒避免人员直接接触按钮。食堂准备外带餐盒,方便分散、错峰就餐。公司还购置了口罩供员工使用。

“这既是为防疫大局作贡献,也是对职工的生命健康负责。”张玉震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