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期間,如何做好嬰幼兒的防護措施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期間,如何做好嬰幼兒的防護措施

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時期,讓我們為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加油打氣,共同戰“疫” 守護健康,攜手共同防疫,助力寶寶更強健。

兒童由於生理解剖特點和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是極易出現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尤其是年幼兒,年齡越小,越不容易發現。

兒童感染的主要途徑: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

尚未發現新生兒感染病例,病毒是否通過胎盤垂直傳播或者出生後母乳餵養傳播目前尚不清楚。對符合以下任一點者需要進行新生兒排查:

①孕產婦確診或高度疑似感染者;

②孕產婦密切接觸家人確診或高度疑似感染者;

③新生兒出生後家庭照護人員有確診和高度疑似感染者。

1月20日後兒童感染的病例報道逐漸增多,已確診的患兒中,其中最小的出生僅30小時2。國家衛健委發佈了《關於做好兒童和孕產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

“兒童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


那麼,疫情流行期間,家長如何做好家庭防護措施,來幫助兒童免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01.日常防護

兒童出門應該正確佩戴合適口罩,普通兒童一次性口罩,就能阻止飛沫的汙染。不適應戴口罩的小嬰兒或新生兒,家長應該特別保護孩子,自己要戴好口罩。家長儘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從室外進門後立即更換衣服鞋子,清潔雙手後再接觸孩子。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期間,如何做好嬰幼兒的防護措施

家長不親吻孩子,不和孩子入嘴同一食物,不和孩子共用餐具、飲具,不用吹氣的方式讓食物變冷給孩子餵食。家長咳嗽或打噴嚏時,注意用紙巾將口鼻完全遮住,或者用手臂遮擋自己的口鼻,用過的紙巾立刻扔進封閉式垃圾箱內,再流動水清洗手及手臂。


02.規範洗手

日常督促孩子勤洗手,勤洗臉,不亂摸。飯前便後、接觸不潔物體後要及時洗手,教會孩子七步洗手法。避免年幼兒吃手,不用手掏鼻孔,不用手揉眼睛,告訴孩子手不要碰觸電梯按鈕等公共區域的物體表面,在家裡也不要隨意亂摸。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期間,如何做好嬰幼兒的防護措施


03.房間通風

家庭每日每個房間輪流通風2次,每次開窗通風30~60分鐘。通風時將孩子轉移到其他房間,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孩子受涼。有條件的家庭可每日定時開啟空氣淨化器、紫外線消毒等。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期間,如何做好嬰幼兒的防護措施


04.家庭消毒

保持家庭環境乾淨整潔,孩子的玩具、學習生活用品等耐高溫的可用水煮沸消毒30分鐘,不能耐高溫的可選擇酒精噴灑或放置在陽光下暴曬。家長頻繁使用的手機不要給孩子玩看。家庭可以每日用酒精擦拭物體表面消毒一次,保持地面清潔乾燥,不要有潮溼的角落,84消毒液按正確方法配置後,每天拖地1~2次。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期間,如何做好嬰幼兒的防護措施


05.規律作息

兒童在家不可長時間看電視或玩電子產品,應適當安排鍛鍊或活動。學齡期兒童可以和家長一起參與家庭清潔工作,嬰幼兒家長可以進行被動鍛鍊四肢方法。所有兒童均應按時休息,確保睡眠充足。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期間,如何做好嬰幼兒的防護措施


06.合理飲食

每日營養均衡,保證營養充足,葷素搭配得當,不吃野生動物。清淡易消化飲食為主,不宜油膩大魚大肉,適當進食高蛋白食物、新鮮潔淨的蔬菜水果。所有食物要充分熟透後才能食用。儘量不飲用冷水,宜適量多飲溫水,加快身體新陳代謝,適量增加牛奶、酸奶等乳製品的飲用。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期間,如何做好嬰幼兒的防護措施

母乳餵養時,應勤洗手、注意局部衛生,疑似產婦及未痊癒的確診產婦不建議母乳餵養。對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母親,出生後新生兒立即按病毒感染流程隔離觀察兩週,不餵母乳。


孩子與疑似病人有接觸,家長要做到不隱瞞,不要因為疏忽害了自己和孩子。主動在家隔離觀察14天,無症狀可以解除隔離但儘量不要外出。兒童病情變化快,一旦有症狀需立即到就近醫院兒科的發熱門診就診。家長在做好日常防護的同時,要防範孩子出現一些常見病,如普通感冒、腹瀉等,減少去醫院就診機會,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家長們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必過於擔憂,輕鬆面對,共渡難關。對於目前的醫療水平,我們有信心最終戰勝病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