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隔離的日子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大創業時代


疫情沒發生的時候我們也許還在想能到哪裡旅遊該有多幸福,能換一臺自己喜歡的車該有多爽,能在街邊大排檔和朋友們暢快的擼個串該多愜意……可是此時此刻這些都顯得如此奢侈而不可及!就是在小區廣場去轉轉都變得如此高風險!所以我們確實該好好思考如何改變生活了,那就是珍惜自己的工作和身邊的人,還有我們所處的城市和國家,要有一顆感恩和認真負責的心,只有這樣才不辜負我們的生命和上天賦予我們的一切!就算是在小區廣場自由穿梭這等再平凡不過的事情,都是幸福!




蔚藍天空有啥鳥


我從外省老家回到貴陽,一個人隔離了14天,對我來說真的體會到了慢下來的靜謐和充實!工作已經十年,從來沒有這樣的隔離時間和隔離空間,可以讓我靜下來看書、寫字和思考!恰恰在這種停下來近乎靜止的時空裡,才有了審視過往、觀照內心、篤定前路的信心和勇氣!2020,註定讓我們在焦慮中慢慢尋找春天的出口~~~



麥麥43105307


二零二零,突發疫情。

在家隔離,思念親朋。

山河靜默,大地無聲。

星月無言,十街九空。

同胞煎熬,牽掛心中。

隔著屏幕,網寬深情。

日理萬機,身體保重。

天佑中華,命運共同。

救世英雄,代代相承。

團結一致,不要慌恐。

形勢嚴峻,波濤洶湧。

尊嚴若神,為之動容。

非同小可,共抗疫情。

遵令守法,保持心靜。

配合接力,自覺響應。

不信謠言,沉著鎮定。

同心同向,阻擊能羸。





田野


在家隔離,宅居的日子是幸福的,讓我們懂得了思考,加珍惜當下的生活,敬畏每一種生命,和自然和諧共處。往日的喧囂沉寂了,往日的浮躁慢慢平靜了。更多的人開始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開始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國人都過著慢下來的生活,陪伴著家人,或多或少從往年的熱鬧忙碌中解脫出來,瞬間都明白認可了“宅居就是奉獻"的說法,也讓自己的靈魂跟上慢下來的軀體。慢下來的宅家日子,給內心一方淨土。

宅家即使不岀門,也把自己梳洗清爽,穿上舒適的家居服,伴隨著一些喜歡的歌曲,打掃洗衣、做各種美食、遠程工作、澆花、喝茶、看書,讓音樂茶香花香書香充滿房間。

宅家大概半個月,大多數人心安理得地開始睡到自然醒,可我卻睡不著,每天早上練習一個小時的內觀流瑜伽,開始閱讀。春節疫情發生以來,我發現自己要補充好多知識,擁有大把的時間揮霍在閱讀上。手機上密密麻麻海市蜃樓般的信息真令人深思,同時也發現比病毒還可怕的是人心,在家上班的一週,只看官方的信息。

在家的日子,除了偶爾出門購買必須品,起初的一週帶女兒去黃河邊跑步運動鍛鍊,中午帶兒子在露臺曬太陽吃水果盤,提高機體適應氣候變化,才能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由於宅家減少了活動量,每天給孩子和自己做一些新鮮的水果果盤。

這個春節讓人明白了只要健康平安,就是幸福的。此刻沒有覺得煩惱,知道這一個時刻,居家的是所有的人,在這種力量的支撐下,彼此用微信聯繫,彼此關心。 站在露臺向外望去,陽光燦爛,天朗氣清,空曠高遠。少有行人車輛,偶爾有飛鳥匆匆而過,瞬間消失蹤影。

這個春節,我們全家在一起,不急不躁,修身養性,靜心面對。半個月陪伴家人,其樂融融。然而這個冬天,還有一群人,每天感動著我們,那是白衣天使,脫了白大褂,他們和我們一樣,是無數扛起整個家庭的父親母親;那是運輸工作者,不分晝夜不辭辛勞不顧個人安危,向武漢運輸物資;還有一個個媒體裡常見的身影,總在最險難處出現。他們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會有無窮的力量和信心。

正是有了這些置個人安危於度外的為我們負重前行者,才有了我們的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他們為了大家,離開了自己的小家。我們能做的,便是沉默著守護,不恐慌,歷經滄桑的祖國,日益強大的華夏,給了我們信心,暖了我們的心,相信病毒是可戰勝的。

這個春節長假以及一再延長的宅家辦公的日子,我們心安理得的宅居,只因為我們不怕,祖國會為我們扛起整個人生。

看著自己做的綠豆芽泛綠長出小芽,室內的花草也有了春天溼潤的光澤。冬天過後,迎來的就是春暖花開。

宅居的日子是幸福的,春天到了,再一次走進自然,面向陽光,我們將會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敬畏每一種生命,和自然和諧共處。











海貝兒美文優質創作者


哇哦,找到了一個非常非常應景的題目,像是找到了一個發洩口。

從外地回來到今天為止已經21天,中間出門一次,就再也沒有出過門。剛開始的時候,心裡說實話其實是有點小雀躍的,在有生之年,居然可以正大光明的宅在家裡,而且受法律保護,即使從白天躺倒黑夜,從日出躺倒日落而息,都不會有人罵你,讓你滾起來出去走走,心安理得的做個宅女。

很多朋友在禁足到大概十天的時候就已經不行了,感覺要控制不住那顆即將要暴走的心了。而在我看來,這日子太爽了。在需要上班的日子裡,為了工作為了未來,為了自己有飯吃,不得不加快自己的腳步,努力追趕別人。

咳咳,嗯,我是一個鋼琴老師。眾所周知呢,鋼琴是需要勤奮練習的,老師也不例外。所以我每天都很早起床,雖然我是下午才上班,就要去練琴,看到這裡呢,其實就能看得出來,我並不是因為喜歡才去,可以說是因為生活壓力,職業壓力。不進則退,老祖宗留下的至理名言還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呢,就必須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能落後,落後就要捱打。每天都沒有理由退縮,因為沒有一個合理的不去練琴的理由給自己。

現在就不一樣了,有了一個可以光明正大不用出門不用練琴的理由,不練琴不努力,也變得理所當然了。但是我以為我會一直開心下去,但是隨著開工的日期一推再推,終於有一天,我的心變得焦躁。有天,天氣好的不能再好了,坐在床上看著窗外,那一刻突然理解了在抖音上刷到的,很多狗狗看著窗外的心情。

突然有種控制不住自己雙腿的感覺,急迫的想去練琴,不想再這樣下去了,抓狂的感覺。當然,最後還是控制住了自己,畢竟惜命,再怎麼樣,健康最重要。

這麼長時間的禁足,幾乎差點就把我這麼長時間養成的好習慣毀於一旦,但還好我是一個有自制力的人,此路不通,就另修一條路,繼續努力,說句矯情的話,上天不會辜負努力的人。


桃之夭夭去也耶


據說,母雞花21天才能孵蛋成功,人要經過21天才能固化培養新行為成習慣……

感謝那麼多負重前行的一線戰士們,在這21天的分水嶺裡,我們可以嘗試多多挑戰,可以多多期許😃此次疫情讓人“談虎色變”,頓感過好當下著實不易……

關於成功,深感除了自身因素外,很大程度來說人生的是否成功=“看隔壁”……

在此次疫情中中招的患者,經核實被“隔壁”坑慘的不在少數,這確實需要我們引以為戒!開玩笑說,都說當今家庭和睦不和睦,關鍵看隔壁“老王”😄想起去年的高考成績公佈季,聽聞北京考生清華北大錄取率約0.75%(相較之前的1.5%已大幅下降),不知30萬的浙江考生有何想法……在北京地鐵上看到穿人大校服的女中學生拿著英語課本背誦,欽佩其勤奮勁的同時,想起某專家的玩笑,說人大附中的老師如此勉勵學生“今天不努力,到時去隔壁”(人大附中與人大貼隔壁)……你的隔壁是誰、在哪裡,或許跟所謂的成功息息相關吧。


戀舊迎新


每個人都渴望一帆風順的人生,但是,在人生的某個階段,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陷入困境,卻幾乎成為生活的一種常態。2019年年末,在全中國人民準備歡度新春佳節之際,一場源自武漢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捲全國,將我們原本的計劃全盤打亂,疫情面前,作為普通老百姓,自覺居家隔離就是我們對這場疫情最大的貢獻。醫護工作者和科研人員們冒著生命危險奮戰在第一線,作為普通的老百姓,我們的焦慮和恐慌心理也在所難免。那麼面對困境,面對隔離,我們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1培養生活情趣

生活中,雖然偶爾可能也有驚喜,但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平平淡淡地過,在人生的某個階段,為了實現某個目標,我們甚至要忍受常人難以忍受的枯燥、單調和泛味,這段時間我們不得不宅在家裡,就需要我們培養一點點生活情趣來對抗平淡寡味的日子

2悅納自己

爭取獲得一點小小的成功以增強自信

自信心因為源自內心,所以無比強大,處於困境中的人往往極易陷於自卑的負面情緒,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竭盡全力地積極地做好哪怕一件極小的事情,比如剝好一顆完美無缺的熟雞蛋,這樣,我們才有可能發現,潛伏在我們內心強大的能量,原來我可以這麼棒,可以把一件事做得如此完美。宅在家裡的這一段時間,我們可以讓自己的心儘可能靜下來,通過網絡我們可以學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技能,從而增強自己的自信心。作為學生,尤其是高中生,我們更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查漏補缺或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自主學習,以實現彎道超車。這樣人就可以慢慢地從負面的情緒中走出來,漸漸地變得自信起來,自信心一旦增強,走出困境的能力就會逐步增強。這樣的我們,懂得好好愛自己的我們,離優秀的距離還會遠嗎?讓我們繼續堅持一段時間,春天已經到了,自由和花香還會遠嗎?

3收穫親情

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每一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們會與很多人和事連接在一起,而周圍與我們緊密連結的人和事就構成了我們生活的環境。當我們遭遇痛苦無助或者完全靠一已之力無法擺脫的困境時,我們要學會積極地尋求幫助,尋求政府、親人、朋友、師長的幫助,請相信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囯家,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會無條件地愛和關心我們,也有些勇敢的人願意盡他們所能保護我們,個人的力量畢竟是弱小的,團隊的力量會更強大。比如友誼能給我們的力量有時就強大得不可思議


佳葉


疾行翻滾的車輪戛然而止,一陣茫然後塵埃落定,有的人背起沉甸甸的責任,在抗疫的各個環節奮力拼搏;有的人給自己放了假,看了沒時間看的劇,提筆填補了擱置很久的畫;有的人與親人相伴,用柴米油鹽拉緊了紐帶……不論如何,走的太快難免會忽略途中景色,或行差踏錯,這段時間讓快節奏的社會慢下來,有時間去思考從何而來,去往何處,為何為之。


CIGAL


在家隔離的日子,奔跑了幾十年的心終於得到了休憩的時刻,安靜了,平順了。居家看看書,聽聽音樂,陪伴家人,做點好吃的,聊聊天,和妻子女兒玩貓捉老鼠的遊戲,鍛鍊身體,挺好的。


用戶成海


2020年的春節,是年味最淡的一年,卻因為和父母在家“隔離”,成了家味最濃的一年。

我愛你爸爸媽媽”

是最難說出口的話

有人說,看了《囧媽》中徐伊萬和母親在列車上6天6夜的封閉式相處,彷彿也看到了這些天因疫情而被“隔離”在家的自己和父母相處時的樣子。這種“囧”可以概括為一句話:你跟爸媽講道理,爸媽跟你講孝順。

在《奇葩說》有一道辯題是:父母觀念過時,固執己見,我該battle還是閉嘴?

年輕的時候我也像徐伊萬一樣,喜歡和父母battle。但當我成了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漸漸地懂得了如何“閉嘴”。

當我們選擇了閉嘴,不是選擇了認同,只是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學會了包容。

因為我明白,會覺得父母觀念過時,是因為在他們有了我們以後,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我們身上。當你覺得他倚老賣老,實際上他只是竭盡所能,把他能做的事情都展現給你看。

後來發現他們不再熱衷於跟你聊些你厭惡的話題,而是盡他們所能去趕上你的步伐,父母也不是喜歡站在你的對立面,他們只是在等你主動伸手拉他一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