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銷售刻不容緩!重慶市出臺七條應對措施

城鄉統籌發展網2月13日訊 重慶作為全國柑橘主產區,常年本地市場僅能消化產量的20%左右,80%需要運銷至市外乃至國外銷售,產銷市場走勢對柑橘效益影響極大。目前,2月成熟和前期庫存的24萬噸晚熟柑橘出現滯銷,農民減收風險加大,形勢嚴峻。

據瞭解,截止2月11日,重慶市25個主產區縣晚熟柑橘產量112萬噸,佔全市總產量122萬噸的91.8%,目前,在樹未採柑橘67萬噸,庫存3萬噸,合計70萬噸;其中2月份應採收在樹柑橘21萬噸,庫存3萬噸,合計24萬噸,產銷不暢導致的潛在損耗風險較大;3月份在樹應採產量33萬噸,4月份以後13萬噸。針對疫情導致的部分地方勞動力緊張、運輸通道不暢等因素影響,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及時出臺應對措施,促進柑橘銷售。


柑橘銷售刻不容緩!重慶市出臺七條應對措施


措施一 進一步摸清產銷現狀

要求柑橘主產區縣對本轄區內柑橘的生產銷售情況進行全方位梳理,及時摸清在樹柑橘種類、面積、產量,準確掌握本地需求、外調能力和消費需求,及時發佈供求信息,引導生產者、經營者合理安排生產、銷售,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產銷銜接。市農技總站建立調度制度,柑橘銷售情況進行每週調度,及時發現問題,認真分析研究,有針對性提出解決措施,對後期銷售進行早預判、早謀劃。

措施二 對接生產主體,解決實際困難

市農業農村委積極對接100家骨幹龍頭農業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其中柑橘10家,派出了聯絡員,確定專人保姆式、點對點、人跟人服務,掌握瞭解其基地生產情況、日上市量、復工復產保障措施,提供生產計劃安排、技術指導服務,對其反映的產銷上遇到的問題,協助予以解決。

措施三 加強部門協作

推動解決部分地區柑橘和農業生產資料運輸受阻等問題,加快清除不合理路障,積極配合交通、公安、商務等部門,暢通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促進蔬菜快速有序流通,確保出得了村、進得了城、入得了店。

措施四 推進線上交易

原計劃2月中旬在萬州區召開三峽柑橘國際交易會,現改為網上交易會。積極組織、廣泛發動柑橘種植業主、經營商參加各項網上活動,集中開展多種展銷和銷售活動。同時,積極與京東、順豐、郵政等物流企業聯繫,增加運力,促進銷售。增強與大型商超、規模連鎖企業、住宅小區物業等進行產銷對接、直採直銷。

措施五 擴大加工能力

動員柑橘加工企業,幫助其改進生產工藝,擴大加工能力,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積極收購更多本地柑橘加工;指導農戶進行榨菜、蘿蔔的初加工,多管齊下,減輕銷售壓力,助農銷售增收。

措施六 爭取促銷政策措施

建議各地爭取財政資金,或利用切塊資金,對加工、銷售企業或大戶給予貼息或低息貸款,以解決其擴大加工、銷售的流動資金;幫助解決復工復產所需的疫情防控物資,如口罩、消毒液、體溫測試設備等;落實綠色通道優惠政策,包括減免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的返空路橋費;制定獎補政策,鼓勵企業或大戶對水果蔬菜擴大組織外銷。

措施七 鼓勵本地消費

積極拓展本地消費渠道,鼓勵種植業主和本地經銷商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各種線上線下促銷活動,採取多種靈活的配送方式,讓城鎮居民足不出戶就能最快吃到新鮮的本地柑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