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從病人腸道分離出活新型冠狀病毒,普通人如何防範病毒感染?

2月1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新發表了美國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個案的完整病程。

醫生在病人發病第七天時,在他的糞便中檢測到了新型冠狀病毒RNA,也就是SARS-CoV-2RNA (當時命名叫2019-ncov RNA)。

2月2日下午,深圳衛健委宣佈,他們也從一個病人的糞便中檢測到了2019-ncov RNA。

能檢測到糞便裡有新型冠狀病毒RNA,不一定就表示糞便裡有“活的”有傳染能力的病毒。

因為這也可能是丟失了S蛋白活性的病毒“屍體”。下一步,要從病人糞便裡分離出病毒株,並且可以放在細胞裡培養出來,才能證明病人糞便內的新型冠狀病毒具有傳染性。

而這一步,則頗為艱難。

中國科學家完成了這艱難的一步。

2月13日,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金存在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介紹,該團隊在P3實驗室中,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一例重症感染患者糞便樣本,分離了活的冠狀病毒。這是非常艱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發現。

患者糞便中存在活的新型冠狀病毒,提示新冠病毒傳播可能有新途徑,今天,我就來解讀這一新發現對普通人防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首先,這個發現從實驗室角度補充發生在香港的那宗案例的傳播途徑的證據。

2月11日凌晨,香港青衣長康邨康美樓下,來了多名防疫專家和穿著防護衣的人員,展開分批撤離該大樓居民的行動。

解讀從病人腸道分離出活新型冠狀病毒,普通人如何防範病毒感染?

圖片來自香港媒體報道香港疾控為什麼要居民撤離該大樓呢?

原來,香港的第12例和第1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就居住在該大樓。

香港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第12例病人為75歲男子。

香港2月9日確診第13例新型冠狀病9日確診武漢肺炎,而她的居處鄰居正是第12例的確診病人。

第13例確診的62歲女患者與早前第12例確診的75歲男患者,均是居於青衣長康邨康美樓,相隔約10個樓層,但同屬07單元。

香港當局發現住在較低樓層女患者的單元下水道的排氣管接駁位無封密,不排除病毒經這途徑,通過氣溶膠傳播,因此決定撤離康美樓2至35樓所有07單位住戶;凌晨4時,全部居民才搬空。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指出,大樓通常用同一條下水道連接各樓層,也有U型去水位;(如上圖)然而康美樓的下水道設計上雖然沒有問題,經初步視察後卻發現,連接該女子家中下水道的排氣管沒有完全密封,可能導致病毒傳播。

這是一宗高度懷疑經過氣溶膠病毒傳播的案例。

鍾南山團隊的發現,說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的腸道,含有活病毒,就很好地解釋了傳播途徑。

我們知道,無論是蹲坑還是馬桶,衝大便的時候,都會由於快速旋轉的水流,會產生大量的含有微小糞便顆粒的飛沫和氣溶膠,這些飛沫和氣溶膠可以瀰漫在整個衛生間。

衝大便的時候,高速水流當然也會在下水道管內內產生氣溶膠。

如果下水道的U型管去水位沒有水了,氣體就會從下水道管道里溢出來,進入房間。

也就是說,同一棟樓,共用一個住下水道管的同單元的住戶,只要這個單元裡面有一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或者處於潛伏期的感染病人,他上完廁所,衝大便的時候,下水道管道里就會形成含有病毒的氣溶膠。

如果同單元住戶裡,有住戶家防止氣體反流的U型管沒有水了,氣溶膠就可能通過下水道管跑進室內,導致室內居民感染。

因此,對於普通人來說,妥善處理居室下水道口,防範下水道氣溶膠傳播則猶為重要。

在公共衛生間上廁所,也要防範。

山貓和多位醫生討論後建議:

1、衝馬桶的時候,要蓋上蓋子,因為衝馬桶形成大量的含有糞便顆粒的氣溶膠。平時不用的時候,馬桶蓋要蓋上,防止氣溶膠從下水道上冒出來。

2、在公共衛生間上廁所,要戴口罩和注意通風。因為馬桶和蹲坑,由於水流沖洗廁所,是最容易形成氣溶膠的地方,而且,公共衛生間相對封閉,空氣流通不好。如果前面有過一個病人如廁,很容易在廁所間形成有傳染性的氣溶膠。

3、為了防止出現氣溶膠通過下水道溢出,你需要不斷往家裡的地漏里加水,使得下水道的U型管內始終有水,或者乾脆拿個塑料袋裝水,壓住地漏的口子,下水道的氣體就不會溢出來了。

這樣,香港淘大花園或者康美樓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居家一定要開窗通風,降低室內氣溶膠的濃度,這也是預防任何傳染病的基本準則。

解讀從病人腸道分離出活新型冠狀病毒,普通人如何防範病毒感染?

上面就是網友考拉在上海拍的照片,拿個塑料袋裝水,壓住地漏的口子。

當然,用避孕套裝水壓,效果更好。

其次,我們雖然目前還沒有病毒經過糞口途徑傳播,我們也要防範糞便經過手再經過眼睛和鼻子傳播。

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新型冠狀病毒能夠在沒有生命的物體表面存活多久?

解讀從病人腸道分離出活新型冠狀病毒,普通人如何防範病毒感染?

上面就是一篇綜述開始部分的截圖,在這篇綜述裡,作者回顧了相關的冠狀病毒的22篇文獻。我翻譯了該綜述摘要部分的內容:

對22項研究的分析表明,人類冠狀病毒如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SARS-cove)、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或地方性人類冠狀病毒可在金屬、玻璃或塑料等無生命表面持續有活性地存在9天。

這些冠狀病毒在1分鐘內用62-71%乙醇、0.5%過氧化氫或0.1%次氯酸鈉進行表面消毒可以有效地滅活。

其他消毒劑如0.05-0.2%苯扎氯銨或0.02%洗必泰二葡酸鹽,則消殺效果較差。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沒有特定的治療方法,早期控制和防止進一步傳播對於阻止正在發生的疫情和控制這種新的傳染途徑至關重要。

我們目前還沒有發現冠狀病毒從受汙染的物體表面傳播到手上的數據。

然而,我們查到的文獻表明,甲型流感流行期間表明,接觸有甲型流感病毒的物體表面5秒時間,就可將病毒載量的31.6%轉移到手上。

在另外一項觀察性研究中,學生們平均每小時用自己的手觸摸自己的臉23次,其中主要接觸面部皮膚(56%),其次是嘴巴(36%)、鼻子(31%)和眼睛(31%)。

上面的研究也提示我們,如果我們接觸了表面有新型冠狀病毒的物體,我們的手上就可能有病毒,然後,有可能通過我們的手接觸嘴巴、鼻子和眼睛,然後感染上病毒。

表面有新型冠狀病毒的物體,當然包括病房裡病人接觸過的東西,也包括病人的飛沫或者氣溶膠能夠達到的東西。

如果我們近距離接觸過病人,那麼,我們的皮膚、頭髮、衣服、眼鏡的表面,也可能會含有新型冠狀病毒。

從上面的基礎知識可以知道,公共場所裡,我們要定期對人們接觸接觸的地方進行消毒。

我們醫院沒過2小時就要消毒座位、門把手、電梯按鈕、電燈開關等幾乎所有公共設施的表面,就是基於這種考慮。

對於普通的個人來說,勤洗手和勤洗眼鏡就可以切斷這種傳播途徑。

我要特別強調,要勤洗眼鏡!

對於可能接觸到病人的人來說,居家的防護可能需要更細緻。

我的一位朋友,他不是學醫的,在基層工作,這段時間在路上設卡,篩查發熱病人。

由於接觸人群龐大,家人就怕他把病毒帶回家。

我給他的建議是:勤洗手,勤洗眼鏡,在收工的時候一定要洗手,到家門口,先用免洗手消毒液抹一抹雙手再掏鑰匙開門。

當然,有條件把鞋子也消毒一下。

進門後直奔衛生間,脫下衣服外套,丟入洗衣機清洗,然後,自己洗個澡換好乾淨衣服再出來。

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在沒有從病人腸道分離出活的新型冠狀病毒時候,我們的防範工作就已經在做了。

普通人只要呆在家裡,勤洗手,勤洗眼鏡、出門戴口罩,不要去密集人流的地方,居家開窗通風,就夠了。

原理那麼多,真的總結起來,預防病毒感染也就那麼幾句話。

最後強調,勤洗手勤洗眼鏡和居家開窗通風,這兩項,是預防幾乎所有傳染病的基本準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