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病徹底結束後,我國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到底有多大呢?

長乏已


這場疫病徹底的結束以目前來看是個末知數,人們都在祈禱希望到本月底發生拐點,三月份走向平穩,到夏季高溫季節徹底的結束疫情。

當前我國是舉國之力在抗疫,一個十四億人口的國家,一個國內年總產值近100萬億的大國,整個上半年主要的人力,物力,財力,全部投入到了抗疫鬥爭,等到疫情徹底的結束這個消耗決對不是靠幾個簡單的數字去計算,這場疫情保衛戰消費不可估量。

中國是個大國,什麼事就怕用幾何數字,十四億人,假如每人每天消耗()元x()天,每個人心裡有本經濟帳,各算各的帳,彙總起來就是一個明白帳。


瘦馬180


根據鍾南山教授的預測,疫情將到4月份基本勝利,但其中還有無(漏網之魚)這不得而知。

言歸正傳,從12月31日國家專家組入駐武漢來記,到今天是2月14日,40多天間,兄弟省份與軍隊支援的醫護人員不少於3萬人吧!湖北全省醫護人員不少於10萬人吧!警察,武警,解放軍,社區工作者,民間義工,志願者,必要企業員工,這些誰能計的清?這還只是湖北一省的,如果只把全國抗疫的所有一線逆行者加起來,這數字我不知道有多少,但保守估計得一千萬人,醫護人員最容易統計,少說也得50萬人,這還只是人力。

物力來說,光口罩,全世界範圍內估計有三層是被我同胞與企業掃蕩捐回國內,醫護服,護目鏡,不計其數,光武漢一市日用量就要一兩萬套,以這比例N95口罩也要這麼多,這還是前幾天的數據,到今天2月14日可能要增加到兩到三萬套了,氧氣量前兩天新聞還在報道武漢告急,光金銀潭醫院數據就比平常多十倍不止,消毒酒精與消毒液體還有普通外科口罩除了一線用以外,民間的使用量更是驚人,十四億人,光看這數字就知道這是一個天文數字,這還是醫護用品,建設火雷神山兩個醫院所需的各種機械材料設備不知怎麼計,但有一條新聞我看過,說兩家醫院的啟動資金就三個億,建設中直播我想很多人都看過,場景就不多說了。

全國各兄弟省市支援湖北的物資光聽新聞介紹的就不計其數了,如果加上民間捐贈的更無法統計,所有這些要等國家統計才能知道,放全國來看,這場疫情所需的物力不亞於一場戰爭所需的物資,個別地區可能更高。

財力來說,光明面上所能看到的都有一個數字,或一線短期內能看到的都有辦法計,但看不到的呢?到今日還有很多地方沒辦法真正復工,沒辦法復工經濟就不活躍,租金,貸款,工資這些都是疫情消耗的財力,光春節元宵各地的個體商,旅遊,住宿,餐飲,娛樂都算此次直接間接財力消耗,對於我們普通民眾來說,真的是一個天文數字,對於國家經濟來說,也是不小代價,起碼對上半年的經濟有影響,而且估計還不小。

以上為個人一點愚見,純屬瞎猜


找回感覺5566


為了打贏這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戰鬥,全國各地都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至於在疫情徹底結束後,全國具體會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財力,這個是沒法統計到具體數據的,因為有些東西可以統計出來,但有些東西是沒法用數據去衡量的。

但我們可以針對目前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的具體工作來大概推斷一下全國消耗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

首先、首先來推算下人力

在這一次新型冠狀病毒防禦工作當中,衝在前線的主要是醫護人員,特別是發熱門診醫院的醫護人員,如果按照一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對應三個醫務人員來計算,那麼全國直接參與到新型冠狀病毒治療當中的醫護人員就達到20萬人左右。



但是除了這些直接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治療的醫護人員之外,還有大量的醫護人員也需要做後勤保障以及其他預防工作,所以保守估計參與到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當中的醫護人員大概有100萬左右。

除了醫護人員之外,包括醫療系統的工作人員,政府部門特別是基層政府工作人員,還有社區人員也積極參與到了這一場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當中,如果按照一個工作人員服務200個居民來計算,保守參與這次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的工作人員將達到700萬左右。

除了上面我們提到的這兩類人群,還有一類人群就是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有關的物資提供者,比如工廠,代理商,藥店,快遞,物流等等,這些人加起來保守估計至少達到300萬人以上。

如果把志願者、車站公共場所引導人員,商場檢測人員等其他人也計算在內,我個人估計這次肺炎每天投入的人力至少達到1000萬人以上,如果等到肺炎疫情徹底結束之後,所投入的人力保守估計至少達到5億人次以上。

再來推算下物力。

至於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當中全國投入了多少物力,這個是很難統計到的,單單跟新型冠狀病毒直接有關的戰略物資,比如口罩,消毒液,防護服,手套,體溫計等這些物質保守估計就達到500億以上(這些物資包括醫院的物資,還有居民用於自己防護的物資),如果把這些物資換算成重量單位,那所投入的物資至少達到上千萬噸。

除了這些物資之外,包括藥品,檢測試劑,車輛調運,防控硬件物資等其他物品也有大量的投入,這些物資保守估計至少達到200億以上。

如果把其他沒法統計到的物資也計算在內,那麼等到這次疫情徹底結束的時候,全國投入的物資價值至少達到1000億以上,如果換算成單位保守估計所投入的物資至少達到幾千萬噸。



最後來看下財政消耗。

財政消耗這個相對來說比較好計算,直接用於疫情防控的財政支出,相信在肺炎疫情徹底結束之後,相關的部門會統計出來,這些費用包括戰略物資投入,醫藥投入,病毒研發,醫療報銷等等。

這裡面比較好計算的就是醫療報銷,在這次肺炎疫情當中被確診的病例完不用自己花錢,在用完醫療報銷之後,個人費用部分由國家財政進行補貼,如果按照確診病例人均治療費用2萬,疑似病例,人均治療費用5000塊錢計算,那麼單是醫療費用就有可能達到20億以上,這個費用相對來說並不是很高。


除了跟醫療有關的財政支出之外,在這個肺炎疫情當中,最大頭的支出主要是防控方面的財力投入,這部分財政支出保守估計會達到100億以上。

但是在這次肺炎疫情當中,有些東西是很難用數據去衡量的,比如經濟潛在的損失。因為受到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省份都延長了春節假期,截止目前仍然有很多企業沒有正常復工。

除此之外,出於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全國各地的人流物流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不出意外2020年第一季度我國的經濟表現有可能不太理想,其潛在的經濟損失有可能達到上萬億以上,甚至更多。

當然以上這些只是我們的個人推斷,具體這次肺炎疫情會給全國帶來多大的影響,需要等到肺炎疫情徹底結束之後才能去計算得清。畢竟當前不是算賬的時候,當前最主要的工作是要做好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只有把肺炎疫情控制好了,做其他事情才更加安心。


貸款教授


這次疫情,對於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應該是非常大的,如果都折算成金錢衡量,直接損失估計在100億以上,間接損失可能要超萬億。

從目前來看,疫情正處在拐點附近,相當於過去了一半,但是我們看到投入量已經相當大。

1、第一類消耗就是醫療費用,現在統計的確診患者為63,900餘人,因為確診患者的治療費用是由國家承擔的,平均每個人按住院10天計算,每天費用按1000元計算,人均消耗1萬元,考慮危重症患者可能更高,還有疑似病例的觀察和治療,估計病患防治的直接費用可能超過10億。

2、第二類消耗品就是個人防護和消殺用品,如果按疫情前後持續60天計算,每天每人消耗一個口罩,每個口罩價值一元,考慮一些不出門的人不消耗口罩,每天消耗10億口罩計算,個人防護用品至少需要60億。

如果再考慮建設各類意願和隔離設施,以及交通工具,人員食宿等其他消耗,這些都屬於直接物力消耗,估計消耗總價值會達到100億。


3、第三類消耗屬就是對國民經濟的影響,這也是最大的消耗,由於假期延長,人們不能正常上班,再考慮醫護人員,物業人員,以及各類機關單位人員為疫情投入的人力,這部分的消耗量很難準確計算。

但是根據對GDP的影響,我們可以進行估算,我國一個月的GDP大約為8萬億,疫情對農業影響非常有限,對工業有一定影響,對服務業影響最大,如果我們把疫情對GDP的影響,折算成半個月的第三產業總價值,這大概是2萬億左右,屬於間接損失。

由此可見,這次疫情給我們造成的損失是非常巨大的,從直接損失看應該在百億數量級的水平,如果考慮到對國民經濟的整體影響,應該在萬億級的規模。

總之,疫情還沒有結束,尤其是湖北省情況還比較嚴重,我的估計只能是基於現在謹慎的預測,如果能夠快速遏制疫情,損失就會大量減少,如果疫情持續時間變長,損失就會更大。


互金直通車


這個屬於全國防控,對於這次疫情造成的損失有多少,其實這個根本無法估量,也就是說國家財政支出的可以看到,但是各地方的捐款捐物,這些加起來根本沒辦法估計,加上各種方面的物資支持這些,以及這段時間的隔離封路限制出行這些,都會影響到國內各方面的開銷消費,這些損失基本上沒辦法預估的。

這些只是一方面,還有的就是對經濟方面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餐飲旅遊運輸以及企業這些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有多少損失根本沒有人知道,只知道這些損失絕對是天文數字,商鋪沒辦法開門營業,餐飲方面的損失店鋪方面的損失以及道路交通運輸的損失還有就是旅遊方面的影響,這些都是巨大無邊的。

這些都是沒辦法統計的數據,而且企業沒辦法開工,這些才是造成最直接的影響,企業靠開工才能賺錢,延遲一天上班就等於損失巨大,而且普通大眾沒辦法上班沒有收入,這些都是巨大的損失,再有就是這次傳染病危機導致世界貿易受到了巨大的影響,這些損失也是沒辦法去預估的,雖然說這只是傳染病危機,但是造成的損失巨大。

汶川地震造成的損失巨大,但是這次疫情防控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屬於全面性的,也是全方位的損失,可以說這是一次近年來損失最大的一次災難都不為過,特別是經濟方面的損失無法估量,至少以萬億來計算,遠遠超出普通人認知的數字,但是事情已經發生我們能做的只是面對現實戰勝疫情,然後再重新整經濟,恢復我們的經濟勢頭。


無法超越的足跡


疫情之後,如果說造成了多大的消耗?應該說一季度GDP影響約2%,年度影響約0.5%,按照去年我國國民經濟總產值GDP值為98萬億毛估100萬億來算,差不多損失在0.5萬億到2萬億人民幣之間——要想降低此次疫情的損失,還要疫情結束後加快經濟增長的復甦步伐!

按照央視相關新聞報道,我國疫情期間,凡是涉及到人群聚集和流動的行業,基本要被限制;而其他因為春季假期延長,以及復工過程逐步恢復,對其他產業影響也正在逐步產生,比如,我國以電子產業,和組裝代工產業,基本上,整個產業鏈影響時間在1個月以上。

而以湖北的經濟產業角度來看,在通信,集成電路,以及光通信產業,是湖北和武漢的核心產業,因為疫情的影響,也要等到疫情全部結束,才能完全恢復自由流動和產業活動。

總結起來,按照中國知名投行的估計,疫情頭尾時間在1-3個月左右,整體對一季度的GDP影響在2%左右。年度影響大約在0.5-1.0%之間。

而按照非典前後我國的經濟增長來看,則有一個下跌和爆發式增長的補償增長,這個補償增長,主要來自於疫情之後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雙重呵護和寬鬆,從而刺激到經濟出現一個下跌到加速增長的一個拐點出現。

從目前國家的總體定調來看,已經由疫情轉為“災後重建”的模式,即各地的工作重心,由疫情防控為主,逐步轉向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加快企業復工的政策基調:

第一,央行的貼息再貸款規模加速;

第二,各地均出臺對稅收費用的減免措施;

第三,各地國資系統均出臺相關的廠房和房租的減免措施;

因此,對比非典的經驗來看,新冠疫情即將結束,總體經濟增長將重新成為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標!


屠龍刀fei0598


代價是史無僅有的。目前估計2月基本復不了工,姑且3月部分復工。第三產業中的餐飲,旅遊,文體,教育,零售是重災區。其中餐營業一家是4萬億,休業兩月,損失小1萬億。旅遊業也上萬億,損失上千億元。製造業損失也不小,就拿外貿訂單來說,全年一萬億美金,直接損失大幾千億可有。這只是直接損失,最可怕的是金融連鎖反應,房貸,失信影響深遠。一個病毒肺炎就能重創,整個模式需要反省。


端午7057


這次發生在武漢的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中國的經濟還是造成了一定量的衝擊,畢竟為了抗擊本次疫情國家還是投入了一定數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再加上疫情期間恰逢新春佳節,以全國的旅遊業、餐飲業、運輸業、製造業為例:其中旅遊業和餐飲業全面停業其經濟收入與往年同期相比幾乎為零,運輸業客源與往年同期相比大幅縮水,製造業遲遲不能復工,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是非常巨大的。

另外這次疫情給中國的進出口業帶來的經濟衝擊也是比較大的。

不過個人認為這次疫情給中家整體經濟帶來的衝擊風險整體處在可控範圍內,因為我們有十七年前非典肺炎的前車之鑑;在這次疫情期間我們取得了豐富的經驗。

十七年前的中國經濟總量上切能夠以強大的能量承受非典肺炎疫情的打擊,並且在短期內讓中國經濟獲得復甦的動力;更何況十七年後的今天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十七年的經濟總量,所以今年疫情對經濟總量造成的衝擊影響總體還在可承受範圍之內!

所以,如果這次的新型肺炎疫情可以在四月底五月初順利結束,那麼中國經濟還有半年的復活期,可以填補一部分現在由於肺炎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


對某微笑純屬禮貌


這次疫病結束後,不是人力、財力和物力損失了多少,而是心靈損傷,重點是給人民群眾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短時間難以痊癒。經濟上的損失,以及給企業造成的傷害,相信,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趕上來,可心中的創傷,一年兩年都會留下痕跡……

通過這次疫病,全國人民應該引以為戒,不但要保護野生動物,而且還要切記環境衛生的重要性,從自身做起,講好衛生,保護環境,是當今社會中的重中之重。


老於52080


這次冠毒疫情,使咱中國的損失無論是各個方面都非常巨大,無論用什麼言詞來形用都不為過,這次冠毒疫情卻逢春節7天長假,別的暫不計,光就旅遊一項,(出國旅遊不計)國內全國的旅遊景區的門票收入,歺飲業,旅館業,交通業,購物銷費等等的損失應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全國對確診患者的治療的各項消耗,各級醫護人員、工作人員的防護物資的消耗,全國民眾的防護消耗…等等等等。唉,我都算不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