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種植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種植中存在的問題,果農值得參考

葡萄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果蔬作物,受到市場民眾的廣泛喜愛。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更迭,葡萄的應用領域也不再僅僅限於食品領域,而是圍繞食品領域向著化妝品、保健品、醫藥品、生物製品等多個領域方向發展。因其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為葡萄產業提供了越來越多的發展空間。在這一形勢下,各地區紛紛建立了葡萄種植基地,推廣葡萄種植管理新技術,使葡萄種植產業發揮出越來越多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葡萄種植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種植中存在的問題,果農值得參考

1 葡萄種植產業發展現狀

近幾年,隨著民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費市場對葡萄的需求量不斷提升。受到市場環境的利好影響,近五年內我國葡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葡萄產量也呈現緩慢上升勢頭。以新疆地區為例,2013 ~ 2016 年,葡萄年產量分別為 224 萬噸、231 萬噸、275 萬噸、267 萬噸。截止到 2017 年,新疆葡萄年產量躍居全國首位,佔我國葡萄總產量的近 20%,成為全國最大的葡萄生產基地。

葡萄種植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種植中存在的問題,果農值得參考

2 葡萄種植產業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的葡萄產業發展呈現出兩大趨勢特點 :

一是,葡萄種植區域的延伸正在向種植環境好、產業配套更成熟、資源配置效率更具優勢的地區發展。如目前初步成形的西北新疆葡萄產業基地、環渤海灣葡萄產業基地、黃土高原葡萄產業基地、西南葡萄產業基地等幾大主要葡萄種植區域。隨著葡萄產業的發展,在領域分類方面也呈現更為精細化的特徵。如西北新疆葡萄產業基地主要是以鮮食葡萄種植和制幹葡萄加工為主,而環渤海灣葡萄產業基地主要以鮮食葡萄和釀酒葡萄種植為主。隨著葡萄種植區域的縱深發展,各個葡萄產業基地也呈現出更為凸顯的優勢特徵。

葡萄種植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種植中存在的問題,果農值得參考

二是,葡萄產業發展的自給率越來越高,出口率呈現上升趨勢。近幾年葡萄產業及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使葡萄產量得到較好的提升,雖然消費市場需求量在增加,但是葡萄產品供給已經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截止到 2016 年底,我國葡萄生產自給率已超過 97%。隨著國內市場的滿足,葡萄產品出口率有上升趨勢。其中鮮食葡萄大多以中低端產品出口到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越南等地。

葡萄種植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種植中存在的問題,果農值得參考

3 葡萄種植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下的葡萄產業發展過程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從業人員正視並解決。

3.1 葡萄產業發展的標準化意識薄弱

葡萄產業的發展必須以長遠規劃為基礎框架,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很多地區卻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或者說僅僅是以短期的經濟利益為考量的出發點,未能從產業長遠發展的目標來進行綜合考慮和統籌規劃。比如很多地區本身不具備一定的基礎條件,一味跟風,投入了很多資金、人力和時間精力,葡萄種植成果和產業發展成效卻不盡人意。在葡萄種植過程中技術推廣力度不足,很多農戶仍然沿用陳舊的粗放式種植管理模式,缺乏更為系統化、標準化的管理模式,直接影響到葡萄產品的質量、產量,以及葡萄產業的高效發展。

葡萄種植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種植中存在的問題,果農值得參考

3.2 缺乏品牌意識,對市場風險評估和應對能力不足

葡萄產業已經進入到了新的發展時期,其中一個體現是消費市場對於高端葡萄產品的需求量呈現快速上升趨勢,另一個體現是市場的變化速率越來越快。面對這些市場新特徵,葡萄產業發展也必須積極調整策略,而目前我國很多地區的葡萄種植仍然沒有將農業種植和市場銷售緊密結合開來。如對於葡萄產品的品牌塑造和營銷意識淡漠,僅僅在當地積累一定的口碑,但是在更大範圍內缺乏品牌的有效宣傳,行業市場影響力較弱。另外,對於市場中各類消費群體的個性化需求信息採集滯後,分析不到位,導致在葡萄種植過程中未能對市場中的風險進行有效評估,繼而影響到葡萄產品的銷售和推廣。

葡萄種植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種植中存在的問題,果農值得參考

3.3 葡萄產業技術水平不高

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科技的引擎力量,葡萄產業也不例外。目前,葡萄產業的整體技術仍處於探索和上升發展時期,很多種植和管理技術不成熟、不完善。不僅僅表現在基礎設施和機械設備方面不夠自動化和智能化,而且也表現在種植人員的技能素質水平整體不高。而這些體現既有資金投入的因素、技術研發的因素,還有管理培訓的因素、政策大環境的因素。在這些因素方面,政府部門及從業人員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強化和提升。

葡萄種植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種植中存在的問題,果農值得參考

4 葡萄種植產業現存問題的解決對策

4.1 加快制定葡萄種植配套標準,優化葡萄產業機構

針對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地理自然氣候各有差異的特徵,應加快對葡萄種植區域的品種優化,在此基礎上儘快制定出不同品種葡萄的種植配套標準和技術。一方面各地區的農林技術部門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做好葡萄品種的篩選和優化工作,並對豐產優質的葡萄新品種進行自主知識產權保護。同時加快對當地葡萄新品種種植配套標準和種植管理技術的推廣工作,使新技術新標準能夠快速落地。通過葡萄新品種的研究和推廣工作,克服葡萄品種種植結構單一的狀況,並有效避免了盲目跟風的現象,推動葡萄產業向著高質量、高產量、高效管理的方向邁進。

葡萄種植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種植中存在的問題,果農值得參考

4.2 注重葡萄品牌建設和營銷,鞏固已有市場,搶佔高端市場

各地區政府部門不僅要做好葡萄的種植規劃工作,同時還要注重葡萄品牌建設和營銷工作。應將葡萄品牌建設工作納入到葡萄產業鏈條的具體運作中,從葡萄種植、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入手,加強葡萄品牌的宣傳力度。除了做好當地市場的品牌宣傳,鞏固現有的穩定市場之外,還應該積極藉助互聯網技術手段,在更大的市場範圍內樹立葡萄品牌。尤其是針對當下高端化、個性化的消費市場需求,應及時調整品牌戰略,使葡萄品牌宣傳和營銷與消費市場的變化同頻,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在高端市場中佔據更有利的地位。

葡萄種植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種植中存在的問題,果農值得參考

4.3 加快葡萄產業基礎設施的配備和相關產業鏈的升級

對於政府的優惠政策及專項財政補貼,各相關部門應做好資源的配置和利用計劃,加快推動葡萄產區的基礎設施升級,為種植戶、合作社以及企業共同參與到葡萄種植產業中來奠定優良的基礎設施條件。另一方面,將葡萄產業發展融入到當地鄉村振興戰略中,以葡萄種植、生態釀酒等產業的發展為廣大鄉村賦予新動能,加快鄉村地區脫貧致富的步伐。

葡萄種植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種植中存在的問題,果農值得參考

4.4 加大葡萄種植管理技術的推廣力度

針對當前種植戶葡萄種植技能和素質整體水平低下的現狀,農林部門應加大對技術推廣工作的力度。結合各地區的葡萄種植基地,採用更加多元化、生動化的技術推廣模式來提升農戶的參與熱情,讓農戶在現場中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快速提升。同時農林技術部門應建立便捷的溝通平臺或信息渠道,及時將相關政策文件和內容傳達給農戶,採集農戶意見,傾聽農戶心聲,並及時為用戶答疑解惑,為廣大農戶技能素質水平的提升創建良好的條件。

總之,現代葡萄種植產業的健康發展不僅需要政策支持、資金保障,同時還需要更多的技術軟實力,如此方能推動葡萄種植產業向著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道路上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