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有機,中小企業應對疫情的6大策略及政策建議

鼠年伊始,當人們都在準備開始進入迎接新年歡樂氣氛的時候。一場疫情讓我們所有的快樂戛然而止,讓人們進入另外一種焦慮、不安和痛苦的情緒。同時,這是對每個人每個企業都極具影響的時期,在全國上下都在進行這場的與病毒作戰時,我想很多人也把目光關注於了與之相關的經濟、企業和個人的發展上。

危中有機,中小企業應對疫情的6大策略及政策建議


國有難,任何人都不能獨善其身,這次疫情帶來的對今年甚至以後的發展會產生何種影響?以及我們如何從危機中找到機遇,應該怎麼做一些應對和調整?在疫情發生後,清華和北京大學,針對全國大概995家的中小企業做了一個調研,以瞭解疫情對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方面帶來的一些影響。

在這個調研當中,有這樣幾個數據,我覺得值得大家關注一下。

第一,這場疫情會對企業未來營收的影響。有接近30%的企業反映說,這場疫情可能會導致的營業收入下降30%—50%;接近60%的企業說,營收可能會帶來20%以上的影響。如果你是企業的負責人,可能已經感到陣陣涼意。

第二,現金流。有34%的企業反映,他們的現金流只能維持一個月,也就是說,當沒有新的業務進來時,可能只能撐一個月企業就到了倒閉的邊緣,85%的企業的現金流的維持可能最多也就三個月。中小企業本身就是一個資金量比較小而且現金流不是很充沛的企業,當前國內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也不是很好,他們的賬面很難有足夠多的資金。

危中有機,中小企業應對疫情的6大策略及政策建議


危機面前,我們可以很明顯發現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1.營業收入的大幅滑坡;2.手裡的資金罄盡。如果疫情的長期得不到緩解,對於中小企業的影響可想而知。中小微企業貢獻了國內60%以上的GDP和80%以上的就業。如果中小微企業一旦發生斷崖式危險,對於整個中國經濟和我們今年的GDP的任務都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下面主要從三個維度跟大家做一些分析,包括宏觀影響預測、中小微企業如何自救,以及希望政府方面的一些政策上的支持。

第一,從宏觀上看,這場疫情到底對我們中國接下來的經濟和GDP的影響到底是怎麼樣?

第二,從中觀的角度上看,這場疫情對於不同的行業的影響?中小微企業應該如何自救。

第三, 政府應該給予哪些支持。

宏觀影響

在過去的幾十年時,中國的整個的經濟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波峰,我們從GDP的增速來看,第一個波峰是在1983—1984年,就是鄧小平南巡的時期,第二個是90年代的初期,第三個波峰是在2007年左右。如果想要了解本次疫情對中國產生的影響,我們不妨看一下2003年時期的非典,當時疫情對整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指數性的下跌,在2003年時,中國的經濟是處在GDP的上升的階段。

在那個階段的,有一系列的事件在推動的中國經濟往上攀升,首先是電子互聯網處於蓬勃發展階段,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入到新興的互聯網行業。同時中國啟動了房地產的改革,為未來中國十多年的房地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第三,高校擴招,我們提供了更多的有知識的勞動力投入到城市化的進程。包括中國剛加入WTO和一系列的國企改革,民營企業也進入到快速發展期。當時中國整體的宏觀環境都是比較有利的,加之美國當時正是在反恐戰爭當中,無暇他顧。

那我們再看看2019年和2020年這一場這個疫情下中國目前的整個情況,其實從2008年的這個金融危機以後,中國的整體的這個經濟或者GDP的增數都是在放緩。我們希望中國的經濟是呈現一個L型的發展速度。但是這個水平線一直在往下走。在過去的一年,中美的貿易戰對我國的經濟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在一步步的蹉商中,人們對此的焦慮已經在慢慢得到緩解。但是整體GDP上漲壓力依然巨大。而此時疫情在此情況下爆發,這就使得其與我們在2003時的非典的情況可能略有區別。

危中有機,中小企業應對疫情的6大策略及政策建議


這次疫情的影響從當前形勢上看,很可能會超過非典對中國經濟的影響。03的非典對於我們整個GDP的影響在第一和第二季度顯現的是大概兩個點的下滑,從1月份的11.1%下降至9.1%。人口的狀況也在發生變化,03年時候,我們還是在人口的紅利期,但到了2020年,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已經比較高。

當然對於大環境我們需要樂觀積極的應對,但是對於環境我們也要客觀認真的分析對待。今天因為信息化的發展,很多消息的更迭真偽也極大刺激我們的神經,保持冷靜客觀的判斷,這是對於我們今天作為在座的各位或者企業家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要素。

中觀角度,六點建議

在2003年的時候,受影響嚴重最嚴重的這個行業其實相對是第二產業會比較多一些。因為當時第二產業是我們的主導性產業(佔了45.6%的比重)。但是最近幾年,服務業或者第三產業增長會非常快。在2019年時,我們有服務業已經有53.9%的比重。今年的疫情對於服務的影響顯而易見。

前面我們也講到了服務業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和影響,而接下來,從服務業(第三產業)就會傳導到第二產業(製造業為主),現在很多工廠沒有辦法開工生產,加之物流交通行業的影響,接下來也會影響到第一產業,比如農業,種植業和養殖業等,因為東西沒有辦法及時的運輸出來,這些都會產生一些連鎖反應。

就整個行業而言,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主要是餐飲、旅遊,影視,交通運輸,線下的教育培訓、房地產。而其中從類型上當中來說,第一就是現金流不穩的企業。第二就是高槓杆債務風險的企業。第三,重資產行業,因為工廠有固定的租金薪資等支出,這類企業會受到一些重創。

當然也有一些利好的行業,這個毋庸置疑的如醫藥生物,這是當前最急需的行業。另外,一些在線服務的包括遊戲、電競、包括在線教育這些行業都是相對比較目前比較利好的行業。

針對這些情況,最近我也與很多中小微企業進行交流,大家都面臨不同的問題。我想這裡給大家幾個建議。。

第一,不要慌亂,首先你要冷靜的去梳理一下你的戰略。

有一個觀點是,不是說你所在的行業目前是利好或者受益的,你就一定會發展的很好。也不是說你的行業受影響了,你就完全沒有機會了,不能這麼簡單的判斷。

我們回過頭看2003年,許多當時處在很困難的條件的企業反而走出來了,成為了市場的龍頭。比如阿里巴巴當時在2003年以前主要做的是2B業務,但是因為疫情,與客戶的溝通和上門拜訪自然就少了,所以才帶來了新的淘寶的業務的不斷髮展。包括京東也是如此,從線下面臨很大的威脅,才帶來了新的對線上的思考。帶來了新的格局的變化。

當這場疫情一旦結束以後,如果你現在是受重創和影響的行業,那你可能要等待疫情結束後的報復性的反彈。消費就像一個彈簧一樣的,可能你這一兩個月沒有收入,可能到了疫情一旦結束,你的業務就會翻倍的增長。比如說旅遊、餐飲、展會,包括線下的教育,甚至包括婚慶公司,都會帶來反彈性的增長。

所以說這並不代表你在一個不好的行業就徹底不行,只是說我們用不同的策略去適應,確保能夠活下去!在疫情期間與期緊張焦慮,不知所措,不如努力的調整策略爭取活下去,當春天來臨之時,也許你的機會便會到來。

第二個,儘量保證現金流,現金對於企業就相當於人的血液一樣重要。

在當前嚴峻的環境下,很多企業的現金流可能只能維持一個月,所以做為老闆,你一定要盯緊你的現金流量表。在這裡幫大家梳理一下,你的企業的現金流的來源可能來自三個方面:1)融資的現金流。2)投資方面的現金流;3)經營現金流。

從融資的角度,你可以從股東方向取得融資,如出讓股份獲取股東融資或者找股東貸款,後期償還。或者找銀行貸款。

投資方面的現金流,要縮減投資性的業務,把錢集中在能夠產生收入的業務上,對於以前想要投資的業務可以考慮延遲。過去的一些投資、理財的收入看不能提前把錢收回來。

經營的現金流,在此就需要去平衡現金流和利潤率。過去會選擇比較高的利潤率才做的生意,今天可以考慮適當降低利潤率,儘快的產生收入和現金流是比高利潤率更重要。

此外,企業要及時回收應收賬款,在費用上,要節省支出,如銀行貸款可否延期支付,房租是否可以減免。與員工商量可否延期發放工資,差旅費和營銷費用是否要以縮減。也可以考慮有沒有一些可以增加預收款。

第三個是我們的產品和業務模式上的應對。

這兩天看到很多文章或媒體建議的轉型就是線上。從我的觀點來看,轉線上是可以的,但是轉線上不是我們唯一的出路。轉線上,他可能是我們的一種戰術,但他不是核心和本質。

因為,第一,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轉線上。我們今年受影響很大的企業,其實他們原本的業態和這個業務的形式,就是線下。因為他追求的是一種體驗式的消費形態。

就是說我們並不是所有的行業都可以轉線上,根本是要看你業務的本質,本質是什麼呢?本質第一是說你的業務是不是確實是剛需的業務,你看在今年的這個疫情當中剛需的業務,他一定就會生存下來了。第二個是說,是不是趨勢性的需求。

同時,我們要儘早佈局一些第二曲線的一些產品。就是說我能夠做到業務的靈活性。企業應該一直保持一種對前瞻性和用戶核心需求的把握,這樣的企業往往更容易渡過難關。

第四個方面,就是在現在這種組織和管理的形勢下,企業的組織形態要做出一些什麼樣的調整。

在現在很多企業還不能復工的情況下,如何能夠確保在遠程的情況下達成企業的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在組織的管理思想下去做一些調整。比如可以採用向OKR這樣的管理的思想。可以使得整個企業的目標上下保持一致。左右保持協同。每個個體能夠非常的清晰自己的工作的任務和目標。這樣能夠確保哪怕不在一起辦公也能夠完成公司的整體目標。

另外一個就是要建立全員經營主體的這種思路。目前對於中小企業來說,中小企業的管理者,老闆是壓力最大的人群。那怎麼樣能夠把這樣的壓力分擔到整個組織當中?那就是要形成一種全員經營視角的管理方式。讓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收入負責。創造的價值負責。也為自己的成本負責。這就是我們典型的阿米巴的經營理念。

所以在危機的時候,有些好的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也是更容易推進的時候。我們可以抓住這個契機來推進。讓我們的企業更好地為了明天的成長。

第五個方面是關於遠程辦公。

遠程辦公第一個重要的是關於透明度。我想這次武漢疫情前期,造成了很大的被動。就是因為信息的不透明。而企業也是這樣。對於這樣的危機的時刻,透明是建立信任的最好的武器。所以清楚地告訴你的團隊成員公司目前遇到的問題,以及公司的對策和可能的結果。人們往往不怕結果有多壞。怕的是,不清楚結果有多壞。

第六個方面政策支持。

我想對於中小微企業來說,所能夠獲得的幫助就是來自於政府的幫助。多看新聞聯播,一定會有益處。

政策建議

以上是從企業自身的角度進行自救的一些建議。那從對於政策方面的一些建議如下:

減免租金:對於租用國有用地、用房的,減免一到兩個月的租金。對於租用非國有企業用地用房的,政府給予延緩繳納期間的租金。按照市場利率給予相對應的財政補貼。

工資補貼:對於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或企業,如果涉及到民生的還繼續開工的,給予一定比例的人員工資補貼。

社保公積金:對社保公積金比例予以調整和降低,以及延遲繳納等政策。

稅收補貼:給予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給予稅收上的補貼或減免。

銀行貸款:對於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給予定向,政府貼息的貸款。

培訓補貼:對中小企業在停工期間組織職工參加各類線上職業培訓的。納入地方教育附加專項資金補貼,按實際培訓費用給予補貼。

用工政策:針對疫情期間的用工 ,給予企業一定靈活性,比如對於靈活用工等做法給予更多政策上支持。

最後我想說危機,就是危中有機。對於每一箇中小微企業來說,在這個時間點,我們需要做的是客觀認識,充滿信心,積極應對,我們就一定會迎來戰勝這場疫情的。送給所有中小企業一句話: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也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