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聯播》:一線抗疫群英譜 山東首支醫療隊為生命的重生而堅守

央視《新聞聯播》:一線抗疫群英譜 山東首支醫療隊為生命的重生而堅守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4日訊 2月14日,央視《新聞聯播》播出單條報道《【一線抗疫群英譜】為生命的重生而堅守》,其中提到山東首支醫療隊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情況,內容如下:

在抗擊疫情一線,白衣戰士奮勇向前,為生命而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基層的農村社區,基層幹部也挺身而出,守土有責,守土擔責。

為生命的重生而堅守

這裡是湖北黃岡最大的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為提高重症患者的治癒率,對口支援的山東醫療隊在這裡建設了第一個ICU病房。幾天前,一位52歲新冠肺炎患者插著呼吸機被轉診到這裡,已經出現嚴重的呼吸衰竭狀態,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患者的呼吸機能得到很大提升,經評估,已經可以自主呼吸,ICU病房的負責人任宏生為他拔掉了呼吸機。

“你感覺怎麼樣了?”

“很好啊!” “很好了啊,想吃飯嗎?”

“想吃飯!”

“好嘞!”

這個聲音是任宏生醫護團隊這些天聽到的最鼓舞人心的聲音。大年初一,山東首支醫療隊離開家鄉來到湖北黃岡,半個多月的時間,重症組60名醫護人員24小時堅守在這間ICU病房裡,目前已有36名重症患者轉為輕症,25名患者治癒出院。

患者豐勁松說:“很多感謝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真心的感謝!”

山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危重救治組組長任宏生說:“患者出院是一次生命的重生,這次我們來到黃岡,我們一定要和病人肩並肩,疫情不退,我們就堅守崗位,一直到最終取得最後的勝利。”

守土有責 一位村幹部的“戰疫”日記

白衣戰士為搶救生命日夜堅守,基層幹部為守護百姓健康也同樣衝鋒在前。袁少敏,孝感市陡崗鎮袁湖村黨支部書記。袁湖村全村有1100多人。因為距離孝感市區不過幾公里,人員流動性強,春節期間,從武漢返鄉的人員多,一開始,村民們對疫情危害認識不足,人情又大過天,為讓大家不拜年、不串門,老袁挨家挨戶給村民做工作。

在老袁和村幹部們的努力下,袁湖村從春節到現在,全村基本做到了不拜年、不祭拜、不串門、不聚餐、取消了7場婚禮壽宴。宅在家裡,微信就成了大夥兒交流的通道,老袁又成了7個群的群主,考慮到很多村民不常看微信群、愛刷朋友圈,從1月22日到現在,袁少敏每天一篇日記,把22條防疫知識、措施發在朋友圈裡。

老袁日記:今天村民的情緒逐步穩定趨於平靜,都有共同的認識,那就是必須大家團結一心,一齊共同應對。黨員這個時候應該個個走在第一線!

現在,袁湖村很多村民自發加入志願服務隊,在村口執勤把關。村裡組織起50多人的信息員、衛生監督員、志願者負責垃圾轉運、環境消殺等防疫工作。馬上就要進入春耕期了,怎麼樣儘快恢復生產,不耽誤一年的收成,也是老袁當下要操心的事。當了26年的村黨支部書記,又是一名退伍老兵,老袁說,他有責任有信心帶領群眾,一起打贏這場戰役。

閃電新聞記者 卜新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