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老爸沒完沒了的嘮叨?

白船


爸爸愛嘮叨,說明在他心裡你很重要,體現出他對你的擔心和愛。作為現在的年輕人,一聽到嘮叨,就比較煩躁,甚至有時候會兇爸爸,或者舉一些例子來反駁他的嘮叨。我覺得很多人都有過父母愛嘮叨自己的經歷,也有過語氣不好的反駁他們,甚至乾脆走遠不聽。在當時聽他們嘮叨,心裡是很煩的,其實心裡都明白是為我們好。跟你無親無故,應該是不是血親個人,其他人誰會這樣來嘮叨你。

所以,對於老爸的嘮叨,我們要冷靜,不要衝動,不要惡狠狠的去反駁他們,這樣他們心裡肯定不好受,人越老,想的越多;也不要悄悄走遠,聽不見心不煩,這樣他也會心裡不好受。不過他的嘮叨自己是否接受,多想想他為我們的付出,為這個家的付出,為了我們,不辭辛勞,任勞任怨,不圖回報,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為了這個家。再想想自己,只知道從他們身上獲取,不懂感恩回報,除了他們,又有誰能做到對我們這樣呢?不管怎樣,在他們嘮叨的時候,多想著他們的好,嘮叨是關心,我們要去聽,要去回應他們,好好聊。對於外人都可以很友好,他們說的內容不一定感興趣都可以去傾聽,對為自己付出的父親為什麼不行呢?

拿出對其他人的態度,好好傾聽,好好回應,珍惜這樣的機會!


成小妹MM


在這裡借題說幾句自己的心言,我已過60幾的人了,也是位當父親的人,孩子們來家時,我也挺能說的,也就是孩子們所說的:“爸爸,姥爺,你真能嘮叨,”是,做為家中所謂的老人,不應該在孩子們面前多發言了,老人何苦賺嫌哪,其實做為孩子們有時也不太瞭解當父親的心情。

就說我自己吧,上面已沒有父母了,身邊的幾個朋友有的走在了自己的前面,平時在家就夫妻兩人對話了,天天在一起,哪有那麼些話說呢,所以有很多話想對人說說或問個世事的,特別是孩子們來家時,就容易多問些事,多說一些話,這就很容易讓晚輩們嫌哪。

當爸爸的人呀慢慢的變老了,性格會有些變化,只要不糊塗,明理事,在孩子們面前多嘮叨幾句,請做晚輩的兒女和孩子們理解理解人將老的心吧,人人都會老,能得到兒女和孩子們的理解,做爸爸的就會感到十分的幸福。

就談到這裡吧,我又多嘮叨了一些話,請做兒女的和娃娃們多多原諒了,謝謝孩子們。





老頭哥兒


分享一下我個人的親身經歷:

每個女兒都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我爸爸特別辛苦,他是包工頭,每天工地裡這事那事,我每天晚上天黑之前一定會在巷口面前等他回來,每次他看到我,都會笑眯眯地抱起我放在自行車的前架上,跟我有得沒得叨上幾句,具體叨什麼內容,我真的忘記裡,由此我開始喜歡每個夜幕降臨的時刻。

再大一點,每天晚上他都會抽一點時間跟我叨上幾句,他可能真的沒有心力來輔導我的功課,其實我也不太需要,但我的每次家長會,無論多忙,他一定會抽到時間來參加我的家長會,這也是我漫長學生生涯裡面前進的動力。

他關心我的學習,從小就引導我寫好字,練好字,因為我確實太好動了,後面又送我去學習舞蹈,覺得女孩子要充實生活,學習一些功課以外的東西。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我和他的相處模式,也是一直他在叨叨,我被動地去接受他給我的一些解決方式,我是他的女兒,他太知道我需要什麼並且我能做什麼,試探性有建設性地給到我一些人生的指導。

工作以後,每次我回到,晚飯後我必定回陪他出去散散步,聽他叨叨,縱然他不再能像以前一樣能給我很多很多的建議,但我們一直保持親密的溝通,我的處理方式是,多聽他講,講完我再發表自己的建議,而且越往後走,我才深刻地體會到,假如要說這個世界上最愛的你的男人,他只會是自己的爸爸。


季兒白


嚴父慈母,在我的生活裡父親一直扮演的是個嚴厲的角色。隱約的記得小時候,他一個嚴厲的眼神足以讓我變乖了。

後來長大了,外出求學,父親的嘮叨好像多於母親了。打電話交代生活上要照顧好自己,學習上要刻苦努力。

再後來走向社會參加工作,父親變的更加嘮叨了。教我如何適應社會、如何跟領導同事相處、如何判斷好人壞人、遇到事情如何做決策……

工作一段時間後,開始嘮叨我該找個對象了。每次打電話都會嘮叨:你該找個對象了!有時候我竟然氣他說:咋那麼想讓我嫁出去呢,你是不是不愛我呀!明明想讓自己的寶貝閨女一直捧在手裡,卻要嘮叨如何選伴隨她一生的男人。縱使他萬般不捨,也要教會我如何分離。

如今,我嫁人了。為人妻,為人媳。父親的嘮叨少了,就像我對他的陪伴一樣屈指可數。真的好想再回到從前,像個孩子一樣極不情願的聽老父親的嘮叨,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父親的嘮叨是一種沉甸甸的愛。


旅遊達人兒


看到這個題目,我心裡很難受。因為你要想法應對爸爸的嘮叨,你還是幸福的!而我的爸爸因為老年痴呆,已經失去了語言功能,並且已經大小便失禁已經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我想找到以前爸爸在時的歡歌笑語已經不再可能,魂牽夢繞也只能在睡眠中!

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如果你換個思維,去感受父母的嘮叨也是一種幸福時,也就不存在要想法應對的問題了。

祝你幸福快樂!





慧語臻言


傾聽,老人如孩子,所以才有老頑童,返老還童之說。如果對老人,能夠像對子女一樣,才是孝順,而非物質。為什麼我們推子女曬太陽,時刻擔心,不耐其煩的回答孩子十萬個為什麼?處處照顧周全?冬怕冷,夏怕熱到。我們的父母年邁了,和自己子女沒有區別。因為我們吚呀學語,父母扶著學走路,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要給父母的。尊重,但,請當孩子一樣照顧。


紫綺


誰也不願意被人嘮叨,包括自己的父親,但是其實他都是為了兒女好,他希望你吃好穿暖,希望你工作再忙也要注意休息,希望你週末能回家給你做一桌好飯,他希望······老爸年紀大了,他不能像咱們小的時候把孩子護在臂膀之下,咱們長大成家了工作了不和父母住在一起,有的可能都不在一個城市裡生活,父親是不放心我們,在他心裡我們永遠都是個孩子。面對老爸的叮嚀我們要住下腳步靜靜地聆聽,認真感受父親那滿滿的愛,和老爸說句爸爸我愛你。


吃素的大叔


有的人呢是天生愛說話,有的人呢是心態不好啥都看不慣跟世界有仇一樣。你呢最好在爸爸心情好的時候跟他溝通一下,問問他是不是對你哪裡都不滿意,具體的情況指出來,有需要改正的一定改正努力去達到爸爸的要求。如果他只是無理取鬧那你只能想辦法躲遠一點,該問候時問候,該盡孝時盡孝,做到問心無愧就好。有可能他就是更年期吧,這個時候心情會比較煩躁。惹不起躲得起唄,不要正面衝突,都是親人,小輩不要頂嘴


藝舞人生LY


有時候老人的內心很孤單,他的嘮叨是一種愛的表達。

我們慢慢長大了,父母也在變老,但是他們對兒女的愛不會變。

莫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好好珍惜父母能相伴在側的時光。


皮卡木有球球


老人嘮叨,絕大多數可能是為了找存在感,子女大了,越大感覺孤單,作為子女儘可能多的抽時間陪陪老人,讓父母覺得被需要,不要覺得被父母嘮叨是煩惱,別等到失去了之後,才懊悔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