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22時互聯網法庭法槌敲響 特殊時期的又一次“隔空”審案

全媒體記者 潘從武 通訊員 周娟 石亞茹

晚上22時互聯網法庭法槌敲響 特殊時期的又一次“隔空”審案

2月13日晚22:00,隨著法槌聲響起,一起跨越時間、空間的勞動爭議糾紛案件在新疆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人民法院互聯網法庭開庭審理。

脫下法袍我們是“戰士”,穿上法袍我們是法官。

2019年6月原告在被告公司工地工作,同年9月,原告在工作期間受傷住院後,請求與被告公司確認存在勞動關係未果,故訴至法院。

正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期,且原告遠在甘肅老家,按期正常開庭審理已不現實。疫情形式嚴峻,而遲遲不開庭會造成“馬拉松”庭審,對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如期實現無疑是雪上加霜。防疫、辦案都是大事,剛從防疫一線回到法院的肖振亮法官顧不上24小時職守卡點的疲憊迅速和技術人員投入到網絡庭審的測試中,書記員邊金蕊則通過電話、微信迅速與雙方當事人取得聯繫並徵得雙方同意進行網上庭審,認真進行庭前準備。

互聯網庭審可以正常進行了,通過在線證據交換、發表訴辯、質證意見,法官向雙方當事人耐心的辨法析理,這起“隔空”審理的勞動爭議案件順利結束,雙方當事人高度稱讚法院高效、快捷的辦案模式。

此時,時針已指向23:40分,窗外初春的寒意依舊,但大家的心裡卻像被春光撫慰著,熱烘烘、暖洋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