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科學家稱冠狀病毒為姊妹病毒?

沈依依


病毒命名在生物學上都是採用林奈二名法,即屬名+種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毒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正式命名為SARS-CoV-2,非典病毒的姊妹,這個命名很好符合科學命名,非常支持!

早在1月31日,世衛組織在官方推特上將新型冠狀病毒暫命名為2019-nCoV;2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在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時,統一稱謂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NCP),病毒名沿用2019-nCoV。

1月12日,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分子病毒學實驗室教授姜世勃建議將新冠狀病毒命名為肺炎相關的呼吸道綜合徵(pneumonia-associated respiratory syndrome,PARS-CoV),先後向多家雜誌投稿失敗,最終於2月5日在線發表於CMI。

2月9日,姜世勃和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在由中科院武漢病毒所與中國微生物學會共同主辦的Virologica Sinica(VS)雜誌上發文,建議將2019-nCoV改名為 “傳染性急性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Ttransmissibl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簡稱TARS-CoV)。

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了新冠病毒肺炎疾病的正式名字COVID-19;隨後同一天,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將新冠狀病毒命名為SARS-CoV-2。

我比較支持臨床上用TARS-CoV稱呼,傾向還是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的寇韋迪-19,2019年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