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第一線 “傷號”黨員前來報到

河南經濟報記者楊紅波通訊員馮文路

在木欒街道,有一群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硬核”黨員幹部,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他們不分晝夜的堅守在防控一線,默默付出、不計回報,用自己的行動向疫情做著最堅定的抗爭。今天就給大家講個他們當中一個“傷號”黨員的抗“疫”故事。

他叫馮長流,今年42歲,是一名共產黨員,自木欒街道辦事處2013年掛牌成立以來,他就一直擔任後牛村的包村幹部,在後牛村“紮根”7年的他,口碑一向很好,已經和村民們打成一片,是他們眼中“最熟悉的外村人”。去年11月底,他在村裡走訪危房改造戶時不慎摔傷,導致左腳踝骨折,做了手術後的他也一直在家靜養。都說傷筋動骨100天,可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爆發,在家養傷的他再也坐不住了。農曆正月初八,他主動聯繫單位領導請求參加“戰鬥”,面對單位領導的再三勸說他堅決的回答到“我真的已經康復了,不行我給你錄個視頻,除了不能跑,啥問題沒有,明天我就去村裡報到!”,就這樣“傷號”黨員奔赴了疫情防控第一線。

疫情防控第一線 “傷號”黨員前來報到

在後牛村抗疫“戰場”,村幹部考慮到他腿腳不方便,沒有給他安排具體工作,還在大隊部準備了一張摺疊椅,方便他休息。馮長流謝絕了村幹部的好意,並打趣到:“醫生都叮囑我‘沒事走兩步’,你們這是‘害’我!”,他風趣的回答逗笑了在場的所有人。

對於馮長流在後牛村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表現,後牛黨支部書記李國明這樣說到:“長流作為一名黨員,他擔得起黨員二字,身為包村幹部,他配得上幹部之名,他是我們村每一名黨員幹部的學習榜樣,有他真好”!

宣傳發動群眾他很用心。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他貼通告、掛橫幅、入戶宣傳一樣不落,但仍有部分村民不以為然、不放心上。面對這樣的難題,他拿出了宣傳“神器”小喇叭,走街串巷吆喝了起來:“出門戴口罩、不要瞎亂跑”、“政府給你撐腰、安心在家睡覺”……他用最簡單的方式、最接地氣的語言給群眾進行“洗腦”,提升他們的防疫意識。

疫情防控第一線 “傷號”黨員前來報到


重點人群管控他很貼心。按照上級要求,後牛村對所有湖北返鄉人員嚴格落實隔離管控措施。為了讓被管控人員配合做好14天居家隔離,馮長流主動深入到戶,通過拉家常的方式,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情緒穩控,引導他們卸下思想包袱,正確看待隔離管控,逐步消除他們焦慮情緒,讓他們“宅”的安心。同時,積極協調村委會,“想其之所想、憂其之所憂”,解決好他們的實際困難,保障好他們的生活需求,讓他們“宅”的放心。

守好第一道“關口”他很盡心。疫情發生後,後牛村將其他入村路全部封堵,只留下牌坊街一條入村路,並在路口建立起疫情監測卡點,那裡便成為後牛村阻擋疫情輸入的第一道“關口”。為把好關口,馮長流與村幹部、黨員志願者們一起,24小時輪流值守,對每一位進出人員都會細緻核查證件、測量體溫,並按要求進行登記,對不符合外出條件的村民、外來人員進行勸返,守牢疫情輸入關。

身赴一線,不畏疫情,像馮長流這樣的“硬核”黨員是木欒街道奮戰在一線的所有黨員幹部、群眾的一個縮影,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對初心使命的堅守,有了他們的守護,讓我們更加堅信,這場特殊戰役的偉大勝利一定能早日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