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嘉悅A5有性價比,但你衝著“德味”去的,那就算了

北半球迎來了真正的寒冬,而這個季節也是打破車市“寒冬”的好時機。不少車企選擇在這個時候推出新車,一來消費者在年底對汽車的關注度本來就要高一些,二來也是為了讓不怎麼活躍的汽車市場更鬧熱一些。在最近上市的新車中,江淮嘉悅A5就贏得了不小的關注度。

江淮嘉悅A5有性價比,但你衝著“德味”去的,那就算了

幾乎每款上市的新車都會給自己貼上一個標籤,以表現車型的亮點,江淮嘉悅A5的標籤就是“江淮大眾首款共線生產的掀背式運動轎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個標籤裡的重點字眼並不是什麼“運動轎車”,而是“江淮大眾”,而“江淮大眾”的重點其實就是“大眾”。所以,不少看客甚至還包括一些媒體都認為這是一款有“德味”的車,就因為它的標籤裡有“大眾”的字眼。現在我們就來分析分析江淮嘉悅A5到底是一款怎樣的車……

新車挺好,性價比也不錯

對於新車的顏值,已經有太多詳細的描述,筆者這裡就簡單做一下點評。新車看上去挺有質感,特別是六邊形的前大嘴,寬邊鍍鉻飾條和直瀑式格柵的搭配讓其頗有氣勢,看上起和全新起亞K3有幾分神似。而後車窗飄逸的走線和C柱與尾部流暢的過渡也的確有幾分運動氣息。

江淮嘉悅A5有性價比,但你衝著“德味”去的,那就算了

新車在內飾上細緻紋路的皮質包裹非常有新意,不過隔遠了看有點像織物包裹,而豎式的中控大屏和遊艇擋杆的設計讓車內略顯檔次感(至少不掉價)。在10萬級別的中國品牌轎車中,江淮嘉悅A5的整體顏值處於中上游水平,比同級別的多數合資品牌車型要更耐看一些。

從功能配置的角度來看,新車的性價比其實還可以。新車全系標配了半液晶儀表,而高配車型的液晶儀表尺寸還達到了7英寸,檔次感是有的。全系多連桿後懸掛的設計讓車輛有不錯的舒適性,定速巡航是全系標配,多種駕駛輔助和安全功能也配備得比較齊全。除了丐版車型外,其餘車型都配備了倒車影像、LED遠近光燈等功能,而高配車型還配備了感應式雨刷、車內氛圍燈、無鑰匙啟動/進入、電動後備箱、感應後備箱等功能。就功能配置和10萬左右的價格而言,新車在同級別車型中算得上是高性價比的產品。

新車的發動機和變速箱並不“德味”

筆者在不少對江淮嘉悅A5的報道中看到“德味”或“德系”等字樣,其實心裡是有一定牴觸的。不得不承認,有不少中國品牌曾經都拿和自己關係密切的合資品牌作為宣傳亮點,但那個時代似乎已經過去了。目前我們看到的中國品牌,更多的是展現自主研發的新成果。所以,筆者不理解的是,江淮嘉悅A5是自主研發的不自信還是宣傳方面還沒跟上時代。

說完了我個人的看法,我們再來從客觀的角度分析這款車到底有多少“德味”。新車的動力總成為1.5T+CVT。這1.5T發動機倒是滿足大眾低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要求,但筆者多方查詢後也沒有發現這款車的百公里工況油耗數據,最後在之前的申報信息上找到了:7.5L/100Km,這臺江淮自己生產的發動機和德系的燃油經濟性差別很大,顯然沒有“德味”。

江淮嘉悅A5有性價比,但你衝著“德味”去的,那就算了

而1.5T+CVT的動力總成匹配方式也是讓人難以和“德味”聯想到一起,因為通常在這個級別中,德系車匹配的是雙離合或者AT變速箱。這樣做直接導致了行駛感的差異,搭載雙離合和AT變速箱的德系車在行駛時都會有一段明顯的加速感,而一般的CVT變速箱則不那麼明顯,特別是江淮嘉悅A5所搭載的這一臺。

江淮嘉悅A5有性價比,但你衝著“德味”去的,那就算了

為啥江淮不和大眾一樣匹配雙離合或者AT變速箱呢?如果匹配雙離合,要在換擋邏輯以及各項參數上完美地和車輛匹配,先不說江淮做不做得到,如果要請大眾的工程師來幫忙,可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如果匹配AT變速箱,也需要一定的調教功底,同時還會增加變速箱的成本投入。所以,CVT變速箱是解決調教和成本問題很好的解決方法,但是它的卻和“德系”偏離得比較遠了。

寫在最後

作為中國消費者,筆者其實很願意給中國品牌更多的包容度,而且有不少中國品牌現在做得也的確很不錯。而對於江淮嘉悅A5這款車,僅僅從消費的角度出發,絕對算得上一款高性價比車型。但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其暗示的“德系品質”,其實是有些刺眼的。因為這樣的標籤不僅代表了一個品牌自主研發能力的落後,而且其實際表現出來的產品特性與“德味”的巨大差別讓消費者不得不減少信任和包容的程度。

如您有任何問題想要與作者交流,歡迎頭條私信我們
本文所有文字皆為原創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