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太無聊:你以為的無聊,卻是別人的增值期

疫情期間太無聊:你以為的無聊,卻是別人的增值期

疫情目前處於嚴峻時刻,作為心理諮詢師,我也在承擔著相應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幫助那些因疫情而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緩解情緒,減輕壓力。

就在眾多的求助者中,我發現了這樣一個“特別”的孩子。他並沒有因為疫情而感到焦慮、緊張等情緒問題,也沒有因為疫情出現失眠、胃痛等軀體化症狀,他給我的留言就是,“老師,我太無聊了,無聊到我都不知道什麼叫無聊了”。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忙碌的人有一場“不得已”的假期,但是和以往說走就走的假期不同,這一次我們唯一要做、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呆在家裡”。

可是,就是因為呆在家裡,讓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無聊到了極點。有些人數了自己家有多少堅果,還有的人給自家的橙子做了一次“剖腹產”。

疫情期間太無聊:你以為的無聊,卻是別人的增值期

但是,這些無聊過後,卻沒有讓人感到快樂,只是感到更無聊,那些以為打不完的遊戲、看不完的綜藝、睡不完的懶覺最終帶來的只是空虛與無助。

01究竟什麼是無聊呢?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高考之前,一個個都咬牙切齒地說,“等到高考結束,我一定要睡上個三天三夜,然後通宵玩遊戲看電視劇”。僅僅是想一想,大家都覺得很爽。

可是,真的等到高考結束,能夠做到這些的人卻寥寥無幾。往往是休息了一會兒,覺也睡了,遊戲也玩兒了,電視劇也看了,很多人卻開始懷念,還是高考前的日子有意思,因為有奔頭,還充實。

無聊作為一種常見且普遍的心理狀態,是個體面對貧乏的外部刺激和內部刺激時,無法體驗充分的需求滿足,從而產生的冷漠、孤獨、抑鬱、無助等不愉快的複合情緒狀態。


疫情期間太無聊:你以為的無聊,卻是別人的增值期

而無聊主要包括以下四種具體成分:

1、認知成分:是指對時間知覺的一種改變。比如,主觀上會覺得時間被延長,這也是為什麼無聊的人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

2、生理成分:是指喚醒水平降低,比如無精打采,對他人冷漠等。

3、情緒成分:個體會出現焦慮、無助等情緒體驗

4、行為成分:缺乏動機,不願意參加活動、聚會等,有些人為了擺脫無聊,還會出現賭博等刺激性行為或是攻擊性行為。

以往很多人都覺得無聊是一種矯情,覺得那是成功人士的標配,因為他們不用為一日三餐發愁,不同為養家餬口奔波,只有不差錢的人才有資格無聊。


疫情期間太無聊:你以為的無聊,卻是別人的增值期

實際上,無聊沒有國界,更部分階層,而且,從體驗上來看,無聊也不是一件好事兒。有研究表明,人們處於無聊狀態下,非常容易出現各種心理以及健康問題,比如,酗酒、藥物濫用、犯罪等,而對於青少年而言,則容易出現逃學、輟學等不良行為。

02 無聊的不是生活,而是你

無聊雖然與個體所處的環境有關,但是它也是一種主觀感受。

就像是行為藝術家王村村是一個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無聊的人“,他會在家裡打磨一個可樂罐,做一個3米長的紙飛機,帶到內蒙去試飛。

如果換做是你呢?讓你在家裡什麼都不做,只是打磨一個可樂罐,僅僅是想一想,就會覺得很無聊。


疫情期間太無聊:你以為的無聊,卻是別人的增值期

但是,王村村卻覺得並不覺得這樣的生活很無聊,在他看來,這是自己與世界溝通的一種方式,他曾經說過:“到目前為止,我決定成為一個無聊的人已經四年了。在這個過程中,無聊這件事改變了很多我對世界的看法。我有時候覺得,任何一種東西或者方式,都能成為我們走向未來的驅動力。可能每個人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那種方式,我恰好選擇了無聊而已。”

由此可見,無聊雖然與外界的情景有關係,但是,主觀的感受更讓人無法忽視,畢竟“無聊”還是“有聊”,由你說的算。


疫情期間太無聊:你以為的無聊,卻是別人的增值期

03 做你想做的事情,把無聊時光變成你的增值期

曾經有人說過 “有Wi-Fi、有電腦、有空調,一張桌、一床被,我就能在家呆一年”,現在真有了這樣的機會,但是我們反而呆不住了。每天無所事事,但是卻真的無法因此而感到輕鬆。

於是,打遊戲、追網劇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唯一消遣。有數據顯示,春節期間《王者榮耀》的峰值DAU在1.2-1.5億之間,《和平精英》的峰值DAU在0.8-1.0億之間,均創下歷史新高。

疫情期間太無聊:你以為的無聊,卻是別人的增值期

這些方式當然可以緩解無聊帶來的痛苦,但是卻無法持久,而且,當我們深陷玩遊戲、看網劇,一旦暫停,我們就會被鋪天蓋地的空虛感所淹沒,那種感覺比無聊更讓人感覺到難以承受。

所以,抵抗無聊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轉變對無聊的態度,從而行動起來。

首先,從認知的角度來說,我們要感謝無聊,讓我們的生活有了調劑品。

梁實秋曾經說過:"人類最高理想應該是人人能有閒暇,於必須的工作之餘還能有閒暇去做人,有閒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

有閒暇的時光不僅不是錯,反而應該是人類的一種必需品,不過,這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去對待這些閒暇時光,甚至是你以為的無聊時光。

疫情期間太無聊:你以為的無聊,卻是別人的增值期

有些人之所以感到無聊,是因為他對沒有被安排的時間有牴觸,總覺得是外界的因素導致自己無所事事,而不是從自己身上來找原因。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生活中有事可做的確會讓人感到充實,而這種充實也會讓個體感覺到成就感。但是,這並不代表生活中分分鐘都被安排就是好事兒。最好的生活狀態應該是張弛有度,所以無聊對我們而言,如果能讓我們感到放鬆,或者可以用來做那些我們平時沒有機會但卻渴望的事情,無聊本身就是一種意義。

其次,從行為的角度來說,無聊可以成為我們美妙的獨處時光

英國知名暢銷書作家理察·田普勒(Richard Templar)曾在他的書中說過這樣一段話:“你認識那些生活中塞滿一長串課程、訓練、課外活動的孩子嗎?……

疫情期間太無聊:你以為的無聊,卻是別人的增值期

如果讓他們到那些美麗恬靜的地方,例如:山際、海濱、鄉野間度幾天假,他們將會不知所措。他們不知道該如何享受自我,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時間學習獨處,這會讓他們難以面對成年後的生活。他們無法放鬆自己,因為從來沒有人教他們該如何輕鬆度日。”

無聊對於個體來說,最難以處理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要做什麼。而這種時刻,往往都是一個人的時光。所以,無聊是在提醒我們,“你要小心了,考驗你的時刻到了”。

當大家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很少能看清楚自己內心的需求,但是獨處卻是檢驗我們的最好時刻,我們有機會審視自己的內心,瞭解自己的慾望。

尼采就曾說過,完全把自己與無聊隔離開的人,也就是把自己與自己隔離開。

疫情期間太無聊:你以為的無聊,卻是別人的增值期

最後,我們要提醒自己,對無聊作出更加積極的反應

高曉松說過,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可是,當你不得不長時間呆在家裡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就算在眼前,一樣為未來的去看詩和遠方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有個朋友,一直說要減肥,但是卻各種沒有時間。趁著放假在家,別人都大魚大肉的,她卻開始了健身。每天在家控制飲食,堅持鍛鍊,假期還沒有結束,就已經瘦了10斤。視頻裡看她洋洋得意的樣子,真是讓人羨慕嫉妒恨啊!

還有一位媽媽,平時工作忙沒有時間給孩子好好做飯,趁著這回不得已的休息,每天變著花樣給孩子做好吃的,孩子這回再也不挑食了。


疫情期間太無聊:你以為的無聊,卻是別人的增值期

難得的空閒時間,究竟會變成一種消磨還是增值,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反應。

我建議大家可以在這個時間,把自己平時想做但是卻沒有時間做的事情列出一個清單,然後嚴把它當成任務格地去執行。

不過在列清單的時候,大家要注意一點,列出的事情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而且難度一開始不要太大,我們可以逐步地實現,這樣在做的過程中,我們也會因為難度的增大而感受到挑戰的樂趣,還能實現自己一直以來的目標,一舉兩得。


參考文獻:

【1】《“無聊”的心理學述評》

【2】大學生無聊狀態與生命意義感的關係研究


陸北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育兒師,大學心理教師,寶媽一枚;多平臺簽約作者,致力於用最直白的講述,讓父母瞭解最深奧的育兒知識,陪孩子一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