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第一週 寶潔、拜耳、強生這些跨國企業在穗工廠如何戰“疫”?

每經記者:王帆 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湯輝

自2月10日廣東省各類企業正式復工開始,如何在防控新冠疫情的同時安全開展生產備受社會關注。在廣州這個吸引了大量外資的城市,大型跨國企業在穗工廠的有序復工復產也成為了經濟秩序恢復的重要支撐。

2月14日,在復工第一週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美國寶潔、德國拜耳、美國強生、日本斯坦雷電氣4家大型跨國企業在廣州的工廠,近距離了解各大外資工廠的復工和防疫情況。

進廠前測體溫和洗手殺菌、車間每日多次消毒、食堂四人桌變單人桌、防疫知識實時滾動播放,防疫措施十分齊備。不少企業也坦言,疫情期間的復工復產仍要面臨人員返崗和原料供應不能完全恢復的困難。未來的戰“疫”,仍任重而道遠。

疫情防控措施齊備

在全球日化巨頭寶潔位於廣州市黃埔區的工廠門口,警衛員戴著手套、手拿體溫檢測槍,測量訪客的體溫,結果顯示正常方可放行。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月14日的走訪中,這種場景在每一個工廠門外頻頻出現。為了防控新冠疫情,誰都不敢掉以輕心。

寶潔廣州黃埔工廠的安全經理徐繼承向記者表示:“我們採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包括餐廳從原來的一桌四人變成一桌一人,所有員工進廠前都要排查體溫,廠區每天做好高強度的清潔和消毒,開闢了應急隔離區,員工每天派發三個口罩,每四個小時一換等。”

复工第一周 宝洁、拜耳、强生这些跨国企业在穗工厂如何战“疫”?

寶潔廣州黃埔工廠食堂從四人桌改為一人桌

而在知名跨國醫藥化工集團拜耳的處方藥廣州產品供應中心,自1月28日起工廠已逐步有序恢復生產。據拜耳處方藥廣州供應中心高級廠長謝亞濤介紹,工廠從交通、出入、用餐、環境等多方面採取措施進行防護,如辦公區域每天消毒至少3次,通過工程措施保證足夠通風,同時設置發燒人員臨時觀察室和候診室,設置廢棄口罩收集專用垃圾桶等。

記者看到,在拜耳處方藥廣州產品供應中心的倉庫裡,幾個員工正戴著口罩,緊鑼密鼓地裝配貨物,作業時員工們均保持一定的間距。

复工第一周 宝洁、拜耳、强生这些跨国企业在穗工厂如何战“疫”?

拜耳處方藥廣州產品供應中心倉庫

美國強生集團全資控股的廣州倍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倍繡生物),於2月10日開始復工,制定了13項針對疫情的特別措施。倍繡生物總經理黃莉莎向記者介紹稱,作為強生集團在中國投資的唯一一家生物醫藥企業,針對高新技術企業的非勞動密集特性,倍繡生物在復工後儘可能減少人員聚集。“163人的可復工人員中,僅保留70-80名人員在廠區內,其他在家辦公。”她說道。

產能完全恢復仍面臨困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儘管採取了大量的安全防控措施,但企業產能仍難以完全恢復。

拜耳處方藥廣州產品供應中心生產的鹽酸莫西沙星(拜覆樂)和碘普羅胺注射液(優維顯)都是檢測和治療新冠肺炎的重要藥物,前者是針對重症肺炎的抗生素產品,後者是CT造影的對比劑產品。儘管從春節期間就恢復生產,以保障抗疫藥物的供應,但截至目前,拜耳處方藥廣州產品供應中心產能的恢復僅能達到60%。在寶潔廣州黃埔工廠,產能恢復率也為60%,已復工的員工佔所有員工比例僅為50%。

徐繼承談到,新冠疫情對寶潔產品生產的影響有兩方面,一是上游的原料企業配合寶潔開工去做好供應存在一定困難,二是不同戶籍的員工在返崗時面臨不同的地方政策要求,尤其是湖北地區的交通管制,特殊時期做好人員流動的控制管理導致人員不能完全返工。

复工第一周 宝洁、拜耳、强生这些跨国企业在穗工厂如何战“疫”?

寶潔廣州黃埔工廠的沐浴露生產線

“寶潔復工後的生產主要是根據目前市場對個人衛生護理用品的需求,如沐浴露等。政府在積極幫助我們協調上游原材料的物流問題,而針對人員緊缺問題,我們也在內部調配不同部門的生產人員進行填補。”徐繼承說道。

亞洲最大的汽車燈具製造商日本斯坦雷電氣位於廣州的工廠如今也面臨原料供應的困難。廣州斯坦雷電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村正己告訴記者:“我們很多供應商位於廣東省之外,很多地區存在車輛禁行的情況,對原料供應有一定影響,導致有部分生產還不能順利地推進。”

复工第一周 宝洁、拜耳、强生这些跨国企业在穗工厂如何战“疫”?

斯坦雷電氣廣州工廠的生產線

目前,為做好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工作,廣州市政府已出臺多項措施,包括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貸款回收、原材料供應、項目發包等方面對供應鏈的穩定作用,加大對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的支持等,並開展暖企行動,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復工用工、員工培訓、防控物資、原材料供應等方面的問題,保障企業安全有序經營。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