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閨蜜罵上熱搜,只因丈夫孕期出軌,我不肯離婚。”


“我被閨蜜罵上熱搜,只因丈夫孕期出軌,我不肯離婚。”


“我被閨蜜罵上熱搜,只因丈夫孕期出軌,我不肯離婚。”

疫情閉關以來,我每天的感慨只有兩句:“好想喝奶茶”和“啊啊啊好甜!”

道路封閉讓我只能每天對著烤火盆取暖,喝奶茶已經成為一種奢望。好不容易開門了,新聞報道也來了:有外賣小哥和肯德基備餐員相繼確診了新冠肺炎。

於是,奶茶兩個字給我帶來的內心恐懼,超過了砒霜。

此時此刻,唯一能撫慰我孤寂內心的,除了遊戲就只有《下一站是幸福》了——沒錯,我背叛了肖戰(肖戰對不起),臨時愛上了宋威龍,並且看老梁越發的不順眼。

可是昨晚的劇情,不僅沒有偶像劇的夢幻泡泡,還露出了“極接地氣”的現實一角——孕期出軌。

女主賀繁星有兩個閨蜜,宋雪和楊小雨。有一天,她和宋雪發現楊小雨的老公沈凡凡出軌,於是便把沈凡凡約出來臭罵一頓,並且押著沈凡凡,回家和楊小雨認罪道歉。

她們本以為,楊小雨肯定會離婚,沒想到,楊小雨只是雲淡風輕地說:

“他跟外面那個女人斷了就好,人總會犯錯誤的。”

“我被閨蜜罵上熱搜,只因丈夫孕期出軌,我不肯離婚。”

其實,楊小雨早就知道丈夫出軌,只是因為她懷著二胎即將臨盆,有諸多顧慮所以才不離婚。

宋雪無法理解楊小雨懦弱,只覺得孕期出軌的男人畜生不如,就該一刀兩斷。

“我被閨蜜罵上熱搜,只因丈夫孕期出軌,我不肯離婚。”

眼見著為丈夫說話不行,楊小雨只好袒露自己的難處和顧慮:

“我被閨蜜罵上熱搜,只因丈夫孕期出軌,我不肯離婚。”

可單身閨蜜們哪能體會準二胎媽媽的種種不易,依舊步步緊逼,楊小雨忍無可忍地反擊了:

“我被閨蜜罵上熱搜,只因丈夫孕期出軌,我不肯離婚。”

很快,這個情節就衝上了熱搜。

大部分評論,和電視劇裡閨蜜們的反應截然不同。更多人都表示,很理解楊小雨,現在不離婚是對的。

“我被閨蜜罵上熱搜,只因丈夫孕期出軌,我不肯離婚。”

該不該離婚尚待討論。但今天我想說的是,勸她人離婚,絕對是件高危且不明智的事——除非你能負擔起她以後的生活。

“我被閨蜜罵上熱搜,只因丈夫孕期出軌,我不肯離婚。”

說說我的一個女性朋友吧。

她跟楊小雨的情況很像,二寶才兩個月,丈夫不僅出軌,還把人帶來家裡。被發現後也是下跪認錯,哭得涕泗橫流,當場給小三打電話說斷絕來往,言辭狠厲毫無迴旋餘地。並且對著我朋友賭咒發誓,對那個人真沒感情,只是為了解決生理需求。

可我朋友當時的情況是,乳腺炎,堵奶堵到痛得生不如死,剖腹產的刀口尚未癒合,新肉長出來密密麻麻的痛和癢讓她徹夜難眠。

一時之間只覺得面前這個偷腥的男人千刀萬剮都不為過,堅決要離婚。

因為丈夫不肯走,她大包小包地捆好行李連夜就要搬去酒店。

這個被第三者睡過的家,她一秒鐘都不想多呆。

大寶已經七歲了,小小年紀就被逼著,是跟爸爸留下,還是和媽媽走之間做選擇,在客廳裡拽著她的行李箱哭得撕心裂肺。

盛怒之下,她咬咬牙,抱著同樣嚎啕不止的二寶,頭也不回地衝出家門,心裡比身上更疼。

後來的離婚也是風風火火,惟願速戰速決。只分到一套還在按揭的房子,而且,因為我朋友是全職太太,沒有收入,拼死拼活地爭取,大寶還是被判給爸爸,二寶在哺乳期,跟著媽媽,爸爸每個月支付三千元的撫養費。

可是這年頭,三千塊能幹嘛?何況還帶著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為了省錢,她只能把自己家租出去,每個月的房租堪堪夠還房貸,然後搬回孃家住。她父親去世得早,只能靠著母親的一點退休金過活。

為了補貼家裡,她決定找工作。但因為做了整整八年的全職太太,和這個社會脫軌太多,基本沒有適合的職業。最後,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在線客服的工作,每天在家接電話處理售後,一單兩塊錢。

認識她的人裡,有人覺得她很酷,也有人覺得她很傻。

我根本不忍心評價,因為知道,她過得有多不容易。

離婚半年來,她在我面前痛哭過三次。第一次是想女兒想得受不了;第二次是一天接的電話裡,70%的人都在衝她發脾氣,不給退貨就用髒話罵她;第三次是,她知道前夫再婚了。


“我被閨蜜罵上熱搜,只因丈夫孕期出軌,我不肯離婚。”


“我被閨蜜罵上熱搜,只因丈夫孕期出軌,我不肯離婚。”

她跟我說,她後悔了,後悔跟丈夫離婚。

不是因為現在的生活這麼艱難和痛苦,還成全了那對男女。而是因為,她永遠也忘不掉,自己走的那天女兒的哭聲,淒厲到不忍耳聞,每當想到那個哭聲,她甚至沒有臉去見女兒。

她永遠都無法原諒自己,給一個七歲的孩子造成那麼大的傷害。

聽到這段話的我,腦海中湧現的第一念頭竟然是:還好當初我沒有勸她離婚。

是的,還好我沒有。

倒不是覺得這婚不該離,而是我承擔不起如今這後果——我不敢想象,她今時今日的苦恨、悔悟、艱難,或多或少是曾受了我的慫恿和助推。

我承擔不起這一切後果。

勸人離婚多簡單。往死裡罵就行。

可是她真的離婚了,我能給她提供住所嗎,我能為她支付生活費嗎,我能在她需要幫助時,第一時間挺身而出嗎?

抱歉,我不能。

我如今做了母親,更懂得朋友的困境:

那麼多聲音都在勸女人,你要抽刀斷水,你要經濟獨立,可沒有人告訴她們,誰來替她們帶孩子,誰來給她們付薪水?

不是所有丈夫都能提供育兒支持,不是所有孃家都有足夠的金錢和心力資本,不是主婦重新紮進社會,都能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

也不要趾高氣揚地叉起腰,質問她人為什麼要做全職主婦——絕大多數的全職太太,都不是婚後全職,而是孕後全職;不是想要全職,而是不得不全職,那是不得已而為之卻又心甘情願的犧牲。

輿論一邊咒罵“喪偶式婚姻”,一邊定義著做全職太太就是沒骨氣,不是很矛盾嗎?

在離婚率居高不下的今天,做全職太太越來越成為一個高風險的事情。

很多女人帶著惶恐辭去工作,把信任給了老公,相信他會對這個家庭負責;把愛給了孩子,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可一旦關係出現危機,法律對於婚前財產的界定,完全可以讓沒有過錯的全職太太“淨身出戶”。

信任一夜崩塌再難重建,暫無生存能力也沒有收入的她又該如何自處?

很多遭遇婚姻不幸的主婦,拿著這個問題來問我,但是很抱歉,我真的回答不了。


“我被閨蜜罵上熱搜,只因丈夫孕期出軌,我不肯離婚。”


“我被閨蜜罵上熱搜,只因丈夫孕期出軌,我不肯離婚。”

關注我的老朋友都知道,我對出軌相當憎惡。之於我本人,丈夫出軌了,當然是要離,斬釘截鐵地離,破釜沉舟地離,魚死網破地離。

可我卻越來越不敢勸別人離婚。

因為做公眾號越久,越明白一個道理——你是強者,你很幸運,但你要嘗試去理解那些弱者,他們沒有那麼幸運。

不是每個人都有置之死地的決心。

不是每個人都有強大的後盾和支撐。

不是每個人都有清醒的理智和堅毅的行動力。

不要認為這些東西是咬咬牙就能做到的。打個恰當又不恰當的比喻:今天有一個投資機會擺在眼前,你只要傾盡所有家產,兩年後就會大概率得到一筆收益。

富家公子義無反顧地掏了錢。

窮人家的孩子卻躺在床上苦思冥想,頭都撓破了,依舊沒有勇氣孤注一擲。

兩年後,富家公子賺得盆滿缽滿,他嘲笑那個窮人:“瞧你那慫樣。”

他以為自己是個強者。只是他不知道,他那傾家蕩產的勇氣,是在二、三十的漫長成長中一點點獲得的。生意失敗了,他還有爸媽,還有祖產,還有退路。

可是窮人一無所有。失敗了,就只能等死。

你用富人的經歷,去勸誡窮人,當真公允嗎?

更何況離婚這種事,根本無分貧富,人人都要揭掉三層皮。

之前有個讀者給我留言,她是公司高管,剛剛離婚,在辦公室的時候還能剋制得很好,可一到晚上都會心痛流淚,根本睡不著覺。並不是多捨不得自己的丈夫,而是深深地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那麼差勁。

出軌的傷人之處不僅在於背叛感情,還有對原配或輕或重、若有若無的否定。讓她陷入無盡的自省和自我懷疑:我到底哪裡不如那個人?

一個經濟獨立的女性尚且如此,何況一心撲在家庭上的全職太太,一個不被家人認可的女人,如何在面對社會時拿出足夠的信心?

未知的東西總會讓人感到恐懼。

一夜之間失去穩定的經濟來源,人生髮生重大變動,從家庭跨到社會單打獨鬥,消化各種不確定因素帶來的無措,比隱忍地活在謊言和背叛中更難。

這種難,是隻能打碎牙齒和血吞的。沒有任何人能幫你扛。


“我被閨蜜罵上熱搜,只因丈夫孕期出軌,我不肯離婚。”


“我被閨蜜罵上熱搜,只因丈夫孕期出軌,我不肯離婚。”

寫這些,是希望每一個全職太太,能在目前整齊劃一的聲音中,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他人可以幫你洩憤,但不該影響你基於生活狀況做出的判斷。

更不該由他人直接幫你做決定。因為我害怕,有一天你會怪罪於他人。

你的婚姻生病了。醫生給你下了診斷書。

要麼終生帶著隱疾生活,時而疼痛,時而發燒,時而錐心刺骨。

要麼一刀切除隱患,然則10%幾率大出血,10%幾率半身癱瘓,10%幾率舊疾復發。

手術同意書上的姓名,只能由你親手簽下。

如果暫時沒有做好手術的準備,或許,你可以再等等。

等感染的地方自行癒合,長好。又或者等它潰爛了,生膿了,蔓延了。等到拖不下去的那天,你自然會生出勇氣和決心。

歸根結底,你一定要自己簽下名字。

因為如果連簽字的勇氣都沒有,你又何來的勇氣,去面對兇險的後遺症呢?

這種拖延很窩囊,但更接近真實。

因為真實的世界裡,從來沒有輕易的決定。手起刀落只是極少數,更多的都是一步一回頭,鈍刀子割肉,一寸寸慢慢地磨。

我大抵真的不年輕了。我越來越不相信那些快意恩仇的爽文。

爽文有一百種報復渣男的方法,但現實中你未必找得到一種。爽文中有一百個涅槃重生的故事,但現實生活中,或許只有一萬種烈火焚身的慘痛教訓。

我也越來越不想去控訴什麼,越來越不想去批評什麼。

放到三年前,我會指責這些主婦,慫什麼呀,遲早要離的啊,沒男人會死啊。

可現在這些話,我一句都說不出。

我有錢,有人幫忙帶孩子,還有光鮮的工作。我很幸運。

可我也明白,不是每個人都如我這般幸運。

或許這就是成長的奧義:越成長,越懂得他人的不易。越成長,越懂得批評需要慎重。

作者:甘北,100萬女性的孃家人,可以信賴的情感閨蜜。我寫男歡女愛,也寫世情冷暖!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你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