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下,感覺我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影響,影響有多大?

用戶76094498933


這個問題嗎?這個問題牽扯到國家 ,不是一個老百姓能回答的,說大就大,說小就小,雖著時間慢慢消化吧。做好自己,個人得失是小事,人的生命是大事。天災人禍只有相信國家,國家拿出人力物力想盡一切辦法打贏這這場無硝煙的保衛戰。為中國加油!為武漢加油!





農村盧老太


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餐飲、娛樂和旅遊業。

餐飲店、KTV和酒吧等幾乎不能開門營業了,各種聚餐活動全部取消,甚至連結婚酒宴都取消,對餐飲業的衝擊不可謂不大。本來是一年中最火爆的時間,確關門歇業,高昂的房租,還有人員工資照付,現金流不是特別充沛的企業,不知要倒閉多少。KTV和酒吧等,亦是如此。

以往,春節黃金週各大旅遊景點人山人海,有些景點甚至走路都是被別人推著走的。而現在通通關閉,旅遊景點,一年也就靠那幾個大的節假日。

其實除了醫療物資領域高速增長,不受影響外,其他各行各業都收到了很大影響。就連醫院未能倖免。一個朋友在某生活城市的一個很不錯的醫院上班,他說以前都住滿,現在就幾個病人,獎金可能都沒了。

希望疫情早日過去,一切恢復正常運轉,經濟馬上覆蘇,不然很多企業真的扛不住了。今年的GDP,很有可能下滑1個點以上了。


校園創客


先總結一句話就是:不用太恐慌!


網上出現了很多經濟崩盤論,特別是美國的網上。。其實大家不用慌,我從數據上給大家講講疫情對宏觀、科技、醫療、旅遊、房地產、銀行、食品等行業的影響,每項都有對應的數據。篇幅較長,但都是乾貨。


這次疫情其實和非典非常像,不管是傳播的力量(非典和新冠病毒的R0都是2-3,也就是一個人得病平均會傳染給兩三個人),還是傳播的方式(粘液傳播),或者對中國的考驗,就像奔赴前線的逆行者說的一樣:這是一場大考,我們要去解答一個個的問題。我認為這也是對全中國的一次大考。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特別是恰逢中國新年之際,A股還未開盤的時候,在中國香港的港股已經開盤,恆生指數明顯也被影響,開盤即大跌。A股也不例外,A股開始後第一天,就狂跌了180點,A股不容樂觀:


恆生指數日k情況


上證指數


對影視:所有院線關閉,導致所有賀歲檔電影推遲檔期,電影院、各大電影投資方損失慘重。

對酒店、交通、旅遊業:春節本是旅遊最旺的時候,但今年大家都紛紛取消了行程,旅遊公司也要無條件退還遊客的所有費用,酒店關閉,航班取消,無疑也是損失慘重,大利空消息。

澎湃新聞報道

而因為對這些行業的影響,也會連帶著對其他行業造成影響,比如金融業,比如房地產行業。

具體大盤的走勢其實可以參考2003年SARS非典的走勢,我認為這次新冠病毒的走勢會一摸一樣:

2003年走勢

在最低點1307.4的時候,是2003年7月,也是中國消滅最後一例非典的時候,之後便是一路高歌猛進,並且突破了之前的阻力。我認為新冠病毒在股市的反映也會如此。


接下來細分宏觀和各個行業出來分析:

  1. 從大方向來說,看GDP

下方數據是從國家統計局得來

資料整理:一杯思考

可以看到03年的GDP增長不僅沒有減速,反而有小幅的上升,並且04年GDP增速比之前幾年都高,彷彿絲毫不受影響,但是這裡面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當年全球經濟不錯,處於經濟上升期,所以部分影響被抵消。

看全國的GDP可能看不錯什麼端倪,03年受到最嚴重影響的是廣東和北京,那麼我們把北京廣東的GDP單拎出來分析:

國家統計局數據

國家統計局數據

北京2002年增速為11.5%,03年是11%,04年達到了14.1%,廣東02年增速為11%,03年14.8%,04年14.8%。

所以可以看到,即使是從這兩個受影響最嚴重的省和直轄市來看,北京受到0.5%的影響,但是下一年卻報復性反彈,而廣東甚至比非典前一年的GDP增速還要高3.8%。這是第一個原因大家不需要恐慌。


2. 受益的行業

疫情不同行業之間的影響可謂是天差地別,其中像釘釘、網課這些提供在線辦公、在線教學的平臺,或者像王者榮耀、吃雞這種手遊,醫療方面的企業,就是這次疫情的受益者。


2.1 信息服務業

信息服務業無疑受益最多,無論是作為在線辦公的釘釘,還是作為在線教育平臺,為中小學生提供學習,都因為這次疫情獲益匪淺。下面是釘釘近期在各大app市場下載排行榜排名,基本是一躍成為app下載免費版第一名

釘釘下載量

而整個信息服務板塊也在19年12月後迅速攀升,與綜指的走勢形成鮮明對比。


2.2 傳媒企業

再看遊戲廠商所屬的傳媒行業:

可以看到在12月後,股價明顯暴漲。

其中,據極光大數據,《王者榮耀》在春節期間的 DAU 同比增長 59%、《和平精英》DAU 同比增長 115%。(DAU也就是日活量)。

上海證券研報

其中,王者榮耀一月份的流水達到了恐怖的90億,盈利能力可見一斑,以下是其中幾款皮膚的銷量。

中信證券研報


2.3 醫療企業

而醫療方面,有一些企業確實本來就生產口罩、防護服等這次疫情急缺並且需要的東西,但是大部分的醫療企業都是在“蹭熱度”,這就不多說了,最近很多人都在看好醫療板塊,還是那句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3.受影響的行業

航空公司、旅遊、酒店、線下超市、KTV、電影院、電影公司、遊樂園,以及因此被連帶的其他行業。舉個例子,航空公司不飛航班,那麼對航空汽油的需求就降低,因而導致生產或者說提煉原油的企業受到影響,各企業受到影響,那麼就會使銀行受到影響,因為銀行靠的是給這些企業的借貸服務而盈利,並且銀行會因具有社會責任,被迫降低貸款利率,甚至是對重災區,譬如武漢,免息。所以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事情。

像“魅KTV”的吳老闆(桔子酒店創始人)、西貝莜麵村都紛紛在網上爆出自己不開業只能撐兩三個月。下面我們逐個逐個看。


3.1 銀行的情況

下面是海通證券發佈的研報:

可以看到確實貨幣政策是處於先放鬆後縮緊的狀態,銀行在本身也受到疫情波及的情況下,仍需要給企業低息放貸。這雖說有點傷口上撒鹽的意思,但是其實銀行如果不這樣做,那麼很多企業就會因此倒閉,銀行的客戶也就不見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也算是互相幫助。


3.2 酒店、旅遊、金融等服務業

要說我國03年和20年差別最大的地方,那肯定是服務業,也就是第三產業,從03年的43%增長到了現在的55%:

因此,酒店、旅遊、金融這些領域可能受影響的程度就要比03年的時候重些。下面看旅遊板塊的情況:

華創證券研報

可以看到隨著確診人數的上升,中青旅由本來被普遍看好,等待春節一波春遊行情的情況,形勢突然一變,開始下跌,沒有過渡。而酒店也同樣遭受著打擊。

華創證券研報

但是,還沒完,有趣的來了,看下面這個圖表:

雖說國內旅遊人次和收入在非典時期顯著減少,但在非典過去之後,旅遊人次和收入出現報復性增長,可見老百姓的需求在非典時期呆在家裡被憋壞了,那麼這次同理。


3.3 房地產

最近有很多消息稱房價會將,從數據上看,其實降房價已經是趨勢了,但是這次疫情可能會加快降價的速度,具體原因如下:

看這張表:

中信證券研報

從這圖可以看出,一線城市房價從2018年初開始,增速已經為零,直到現在。二線、三線城市的房價增長也從17年到現在逐步放緩,現在增長率都小於5%。

但不同的是,二線、三線城市房價增長分化嚴重!

這是一些二線城市的房價增長,可以看到像西寧19年二手房價仍然上漲接近14%之多,而像青島則下降了6%左右。之間的房價變化相差20%之多。

中信證券研報

下面再看一部分三線城市:

中信證券研報

同樣像唐山也是增長了14%,而像很多城市都開始逐步放緩,居於5%以下。

再說回這次疫情,主要影響的其實是樓市銷售,而樓市銷售的降低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樓市銷售降低——房價下跌——居民因為房價下跌更不願買房——銷售持續降低——房價下跌。

這種情況在2011年11月—2012年5月以及2014年1月—2015年4月都出現過:

天風期貨研報

3.4 商品

最後說說商品的價格,就非典時期來講,豬肉價格並沒有明顯的,但是豬瘟問題還是存在,所以豬肉價格可能會再“飛”一段時間,然而因為疫情的原因,豬肉的需求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因為餐館流水不好,導致進貨量變少,所以因此豬肉價格也有可能出現下降。

這是國家統計局統計的CPI指數,可以看到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1.4%。其中,城市上漲1.4%,農村上漲1.4%;食品價格上漲4.4%,非食品價格上漲0.6%;消費品價格上漲1.6%;服務價格上漲1.0%。

下面是其他商品的漲跌幅:


總結:

新冠病毒帶來的對中國經濟的重創,各行各業可能需要一個季度來緩和,舉個例子像賀歲片《唐人街探案3》,萬達肯定是希望《唐探3》的上映給自己已經不太好看的財報回回血,但是這一推遲,萬達肯定損失很多,這需要時間來恢復元氣。其他公司也是一樣。財報表現不好,那麼當然反映到股票上也不會太好,所以造成下跌。

但是因為央媽強勢介入,回購1.2萬億元,現金流入股市,穩定住了“軍心”,隨即第二天,A股以紅色收盤。我的看法是,這波行情會使大盤迴到年前的位置。

但是大家要知道,此下跌並不是萬達或者其他企業本身出了問題,所以此時的股價就是被低估的,這些就是機會,至於具體時間點,還是可以參考2003年的走勢。

同樣,every coins has two sides(事物具有兩面性),新冠病毒也帶來了好處,那就是促進了各行業的轉型,從線下到線上的轉型,這種轉型本身就是趨勢,但是因為新冠病毒的“功勞”,轉型被大幅提速了。

像這兩天各企業陸續推出網上辦公系統,很多企業讓員工在家,用自己的電腦登陸公司系統辦公。還有像電影《囧媽》在頭條的播放,從線下電影院轉到了線上。像美團、餓了麼、肯德基外賣,紛紛推出了放心送,並且更加快捷,服務升級。

這些都在潛移默化的改變我們的生活,可能未來有一套完善的線上辦公體系,真正實現在家辦公,那麼公司能夠減少場地帶來的費用,提高了效率。可能未來都是線上看電影,不用去電影院,但是卻能體驗到在電影院一樣的氛圍。可能未來大型商場人將越來越少等等。

就像金融業,以前我們都需要去營業廳盯著玻璃屏幕,買賣需要打電話,然而現在,我們享受著金融轉型帶來的便利,我們能夠在手機上隨時隨地買賣股票,我們能在支付寶、微信上買保險,買基金,買黃金,買各種理財。

所以,這次疫情是對我們的一次考驗,也是我們的一次契機,向世界再次展示中國製造以及我們的頑強。並且打敗疫情後,我們將再一次邁出大步,引領全球進行轉型。


一杯思考


別的行業不說,就說服務業,吃,穿,住,用,行各方面都收到限制,尤其是行,旅遊業,酒店,交通等等,光是第三產業就已經夠我們喝一壺了,舉個例子,西貝莜麵村,這麼牛逼的企業,人家說撐不過三個月,還有其他撐不過一個月,還有直接倒閉了的。為什麼倒閉?因為沒錢,沒有現金流,企業運轉不起來,可不就倒閉了嗎?還不知道疫情會持續多久,我認識好多餐飲店老闆,直接關門了,正規的企業工資照發,這是多大的負擔?我們小老百姓無法想象。看看股市就能看出一二了,開盤狂跌,不過影響是暫時的,所以股市慢慢會回來的。


韓小寒233


餐飲、旅遊、文娛,這些吃喝玩樂的產業,即便是現有企業虧損倒閉,也動搖不了根本。因為一旦疫情過去,相關的需求勢必會重新釋放,大家該吃的飯,該旅的遊,該看的電影都會繼續。產業內的人才和模式都是現成的,舊餐廳黃了,一定會有新的餐廳開張。短期裡會減緩GDP增速,看起來血肉模糊,但是長遠看只是纖芥之疾,靜養即可痊癒。

值得擔心的反而是工業。

與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第三產業不同,工業企業由複雜而精密的鏈條相互聯繫。生產一臺汽車,只要缺一個零件,那所有供應商就都要等著。生產一部手機,萬事俱備了,只缺一個按鍵,所有人就都要停下來。

工業生產是一臺爬坡的火車,哪怕歪歪扭扭,但只要在開著,就有修補的機會。但這輛火車一旦停下來,再想啟動,就需要很大力的推一把。

別的地方復工之後,湖北的供應商無法交付,那麼就會有外省的供應商頂上。

外國正常生產,中國的供應商無法交付,那麼就會有其他國家的供應商頂上。

有時候這種頂替是暫時的。但是也有的時候,這種頂替有較高的固定投入,比如修路通電,建造廠房,設備的聯調對接等等,那麼一旦替換完成,相關的業務就長期的被替換了。

中國62%的GDP來自於中小企業,而九成中小企業屬於製造業。西貝餐飲說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但是隻要它撐到了疫情過去,一口氣立馬就能續上,損失的只是疫情期間的賬面收入。

但是如果製造業停工,等你兩三個月以後開工了,會發現自己已經被移出了鏈條,然後這些出局者的下游供應商也一併出局。工業生產的滾滾車輪,不會為了人道關懷而停止,所有這種出局都是不可逆的。

前幾天看到梁建章老師的觀點,僅從生命健康角度看,一次大流感的影響,等於把人均壽命減少1.5天。即便把此次疫情的嚴重性擴大五倍,對人均壽命的減少也只有7.5天左右。但是,經濟停擺造成的人均收入減少,會導致對醫療、健康、教育等各方面的投入的退步。資金少了,醫療條件和營養水平就跟不上,人均壽命一樣會降低。

另外,中國還有一個債務問題。不論是企業貸款還是政府地方債,長期以來都在滾動著刺激經濟的前進。但是債務的滾動都是基於“對未來的信心”,如果喪失信心,債務也會出現“擠兌”。

因此,我估計在本月之內,全國大部分地區會以各種形式恢復生產,在經濟的火車尚未冷卻前重新發動。否則即使是災區,繼續停工的後果也難以承受。

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這次疫情是中國多年未遇的大挑戰,直接和間接的經濟影響肯定不是幾千億或者一兩萬億那麼簡單。這對中國未來的走向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是,從國際層面上看,對中國也有一些好處,不便明說,只希望大家一起共克時艱。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是嘉傑本人


今天在西瓜視頻上看了這麼個故事,看的我是心裡酸酸的,在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下我們都知道的傳統業旅遊,餐廳,KTV娛樂業都被迫關門不能營業,同時餐廳和KTV包間果盤的水果供應商她們的水果也賣不出去,這個女老闆供應商她也是剛剛入行,沒有經驗進了幾十萬的水果一箱箱的堆在家裡,餐廳和KTV不營業了她的水果賣不出去了,自己也不會用電腦和手機線上銷售,還是好心的鄰居幫忙拍了這個視頻才被大家發現。

我是通過這個視頻才知道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面之大,波及的傳業之廣。雖然這次疫情對各行各業都打擊很大,但通過03年的非典的數據能看出來,等疫情結束後經濟呈井噴狀發展。相信這次的新冠病毒疫情通過國家各方面的優惠政策大家都能渡過這個難關的。


丫媽wxl


這次疫情的處理方式和03年的非典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以“人群”為中心去設置所有的流程/措施/目標,“人群”的問題解決了,疫情就穩住了。

同樣的邏輯:

傳統的社會格局是按“商品”劃分的,不同的商品劃分到不同的場所,然後人們要圍繞這些場所去轉,比如美食街,傢俱城,小商品市場,服裝一條街等等;

未來的社會格局是按“人群”劃分的,不同的人群生活在不同的社區裡,然後商品和服務要圍繞人群去轉,整個社會都是以“人群”為中心,或者說“社群”是未來社會的基本單位。

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網紅開創自己的品牌,就像一個蜂王一樣,配合的團隊就像雄蜂一樣,緊密配合蜂王,而數量眾多的粉絲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網紅,購買網紅推薦的產品。未來也會有小而美的團隊,獨立運作自己的精眾品牌(只服務於垂直細分領域的一小部分精眾群體),他們願意為品質買單,願意為情懷買單,願意為圈層買單。而圍繞這個品牌聚合起來的一個“蜂群”,又會形成一定的自運營和自裂變機制。

越來越多的個性化小眾品牌,藉助小紅書、抖音等媒介迅速攻佔年輕消費群體的心智,在中國哪怕搶佔1‰的市場,也有龐大的1400萬群體,也足夠讓一個品牌活好、做強。


翔宇財富教育系統


淺談一下我認為好的變化方向:

變化1:宅經濟興起

現在雖然網絡購物盛行,但線下購物仍然活躍,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商業街依舊繁華,人們活躍在商場,聚集了大量線下流量。可經歷這次病毒疫情,人們會更習慣通過網絡購買物品,形成懶人經濟,促進宅經濟的發展。

變化2:手遊、線上觀影迎來發展

因為不能出門,人們的消遣會全面轉向線上娛樂,手遊用戶越來越多,看網絡小說的人越來越多,追劇的人越來越多,而那些傳統的線下娛樂場景基本都處於停業狀態。

電影在春節檔取消,廟會取消,所有需要聚集大量人群的娛樂場景通通關門,即便病毒過後,視頻、直播、遊戲、音樂的用戶也不會隨著線下娛樂的恢復全部消失,必然會迎來一段增長。

有數據顯示,1月21-27日上升最快50款應用前三類為,休閒遊戲類、視頻影音、醫藥相關,分別佔比52%、8%和6%。遊戲成為了這個春節檔期間最大的贏家,王者榮耀崩了、彩虹島崩了、和平精英崩了、狼人殺崩了,這樣的消息屢見不鮮。

2019年大年三十,《王者榮耀》創下了單日流水13億的歷史紀錄;2020年大年三十,有機構預計其單日流水可能達到了20億元,或創下人類歷史上單款娛樂產品單日收入的最高紀錄。遊戲廠商們雖然刻意收斂了大規模的氪金活動,但仍然抵擋不住玩家爭相掏錢的熱情。

變化3:個人交通工具使用有望大幅提升,新能源迎來曙光

疫情過後,人們還要出門工作,聚集大量人流的交通工具可能都會給人內心蒙上一層陰影,個人交通工具的使用幅度會大幅提升,不論是單車、電瓶車,還是汽車,擁有一個一定個人交通工具,會在未來成為趨勢,相比公共交通工具,個人交通工具將獲得消費者更多青睞。今年車市有望爆發,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在新時代將迎來曙光。

變化4:傳統實體店轉型,無人店鋪有所增長

前面曾說到,人們會越來越看中線上消費,那麼是不是線下的店面必然會迎來轉型,線下實體店的價值在於體驗感,未來可能出現更多新型店鋪,支付完成肯定會走線上,線下店鋪提供體驗機會。同時,無人店鋪因其人流量小,流動快,會更加受人歡迎。

變化5:教育模式革新,知識付費、在線教育快速增長

長達1個月的自我隔離時間,必定有很多人會在家裡通過網課等線上途徑進行學習,充實自己。同時重大疫情來臨,學生作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他們的假期延長,必然會出現線上授課的情況,各大直播軟件,線上辦公軟件在這次隔離期間,都會出現使用的高峰,並且疫情結束後,也會有一段明顯的永久性增長。

變化6:傳統城市管理模式被替代,智慧城市價值顯現

疫情後,智慧城市必將被充分重視起來,傳統城市結構會被取代,萬物互聯會成為區域發展主流,哪裡有人出現情況,馬上就有人知道,哪塊遇到麻煩,第一時間信息會被反饋到城市中控臺。試想,如果武漢的每一個市民的情況都被掌握,每一個人都可以被精確追蹤,每一個流出人口都可以被定位,那麼我們這次處理起來會更加井然有序,這就是智慧城市的價值。


林清說創業


疫情情況下,很多行業都受到了影響。

1、餐飲業首當其衝,由於全國各地都禁止人員外出,餐飲行業損失是巨大的,不能開張營業,還要繳房租,這種影響肯定很大。

2、娛樂、商場這些都沒有人流量了損失一樣很大。

3、地產行業一樣有很大影響。

4、製造業,很多工廠不能開工。

總之,至少在今年一季度整個經濟是受到比較大的影響,gdp可能至少降0.5下來。但是隨著疫情逐漸控制住,二季度應該會逐步提升經濟。現在就是,關鍵要疫情控制下來,不然人心惶惶。確實比較惱火。


工控人之家


也許影響沒你想象中那麼大,這次疫情,對湖北省以外的人可能就是幾天沒上班虧損一些錢而已,對湖北省內就比較大,個人估計湖北省內封城會持續到4月份,就是說今年的收入可能比去年少。對經濟的影響也沒你想象中那麼大,可能對航空,旅遊,娛樂這些行業從業者有一些較大負面影響,但是也對醫療,公共衛生,遊戲等有正面影響,對總體經濟可能GDP增長會有0.1~0.2%的影響,2020年國家GDP增長至少5.8%,不要太過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