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如何傳達飽、餓信息?


寶寶如何傳達飽、餓信息?

寶寶年齡小,還不會說話,不會表達內心的想法,所以,他們只會用一些小動作來傳達內心的不滿。尤其是哭。但是寶寶的哭並不是都一樣的,寶寶會通過不同的哭聲,來傳達自己的需要。家長們可以據此來判斷寶寶的狀態。

寶寶餓了時的信號

1.哭聲

寶寶餓時的哭聲會比較突然,哭聲高低起伏,如果是餓的久了,聲音會比較急促。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滿足,哭聲可能會越來越大。家長可以拿奶瓶放在寶寶嘴邊試探,如果寶寶急著吮吸奶嘴,那就是餓了的表現。

2.吃手

如果寶寶有吃自己的小手或者吮吸手的情況,也可以判斷是餓了的表現。只不過這個時候寶寶還不是特別的餓,只是想吃東西,媽媽們可以提前給準備好奶粉。

寶寶吃飽後的信號

1.吃奶奶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寶寶在吃奶的過程中吃飽了的話,注意力就會不集中,不像之前那麼認真、用力的吮吸奶瓶,而且會亂動,小手和小腳會變得不安分。

2.吃完就睡覺

大多數小寶寶吃飽後是會想睡覺的,有的甚至在吃的過程中就會不知不覺的睡著。如果寶寶吃過奶後有揉眼、打盹等睏意的動作,那就說明寶寶吃飽了,想要睡覺了。

3.觀察寶寶糞便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糞便應該是金黃色的膏狀,這是寶寶吃飽後的臭臭狀態。若是寶寶沒吃飽,拉出來的便便會比較稀,顏色也會發綠。

家長們可以通過以上方法辨別寶寶是否吃飽了。你家寶寶吃飽前後是什麼樣的反應呢?各位經驗豐富的寶媽們,快來分享下你的帶娃經驗吧!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孕嬰幫幫媽


新生兒的胃不像我們大人的一樣,他們的其實很小的,能容納的液體也只有五毫升而已,在餵母乳的時候,寶媽就要注意了,要細心觀察寶寶們是不是吃飽了,是不是還餓著,正確的判斷可以預防嬰兒產生厭食反應。小編今天帶大家看一下新生兒的飽餓問題,幫助寶媽們在帶娃時少走彎路。

1.吃飽的情況

首先正常來講,孩子吃飽了是不會出現哭鬧的情況,除非寶寶生病了。在寶寶吃飽母乳的情況下,他便不會很用力的含著乳頭,也有可能會做出明確的牴觸反應,這就在告訴媽媽們,孩子已經吃飽了,不用繼續餵奶了。其次嬰兒的正常排便量是一天六次左右,也就意味著你要給寶寶換6次左右的尿布,那如果寶寶一天僅有三次左右的排小便量,往往是反映新生兒喝奶量不足的一個表現,這個就需要寶媽們細心觀察了。

很多媽媽都按照自己的習慣定時定點給寶寶餵奶,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正確的餵奶是隻要寶寶需要了,出現了餓著的情況,就提示寶媽們該給寶寶餵奶了,而這個時間是不固定的,嬰兒早期除了睡便是吃,這倆件事情對於寶寶來講就是全部,因此當寶寶們在吃奶的時候如果閉上了眼睛,這時候媽媽們可以選擇輕輕的拍一下寶寶或者逗逗他,如果繼續吃奶的話就是孩子吃累了,休息了一下,如果明顯是睡著了,那麼寶寶肯定是吃飽了,這個時候媽媽們就要安排寶寶入睡了。

2.飢餓的情況

首先孩子在飢餓的情況下會哭鬧不停,很多寶媽也都知道給寶寶餵奶,這種經驗一般帶一禮拜孩子便可摸索到。當寶寶哭著停不下來的時候,媽媽也一定記得餵奶間隔的時間,心裡有底子。但有些孩子餓了的時候不一定會哭鬧,這就需要媽媽們平時注意細心觀察寶寶的一些小動作、小眼神。比如,當孩子想要吃東西的時候,可能會撅起小嘴尋找奶嘴,或者是看到媽媽過來的時候很高心的樣子,不斷地吮吸手指頭,這些小動作都在告訴媽媽們你的小寶寶餓了,需要餵奶了。

(特別提醒:不要一哭就喂。寶寶一出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需求,但表達各種需求的唯一方式就是哭。有些新媽媽認為寶寶一哭就是餓了,趕緊餵奶。

其實,很多時候,寶寶是因為尿布溼了、需要愛撫、困了或不舒服而哭的。要先搞清楚寶寶究竟為什麼哭,不能一哭就喂,否則很容易造成餵養過度。)

生活中如果可以正確的判斷寶寶的飲食狀態,可以省去不少力氣呢!當媽媽們隨著帶娃時間的增長,也會和小寶寶之間產生一些小默契,也會讓寶寶對你更加依賴,當媽媽看懂了寶寶的各種反應,那很輕易的就分辨出什麼時候該喂孩子,什麼時候安排孩子睡覺了。





愛你寶貝之親子閱讀


對於小寶寶來說,他們還不會明確的用言語來告訴你,我飽了或者我沒吃飽,這就需要媽媽們來根據以下幾個方面來觀察咯!<strong>(圖片來自網絡)

吃飽了的寶寶其實特別容易辨別,吃飽後的寶寶會有一種滿足感,而且會睡得比較沉,通常兩餐奶之間可以睡2-3個小時,吃奶的時候有連續的“咕嘰咕嘰”的大口咽奶的聲音。母乳寶寶每天大便3-6次,奶粉寶寶每天大便2-3次,大便是金黃色的膏狀。每天小便6次以上,顏色微黃或者是無色。如果寶寶沒吃飽,大便和小便的次數都會減少,性狀也會有所改變,大便會比較稀薄或者呈綠色。

而如果寶寶沒吃飽,就會比較難纏,不是吃一會兒又要吃,就是睡得很淺,容易驚醒和哭鬧,而且你用手指輕輕的觸碰寶寶的臉頰,寶寶會張著小嘴做覓食的動作。

我是沐沐,一名90後寶媽,多平臺原創撰稿人,堅持科學育兒,歡迎姐妹們一起討論育兒和孕產方面的各種問題,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沐依蘿


寶寶如何傳達飽、餓信息?

01按需餵養,哭就餵奶

不少媽媽認為:只要寶寶一哭就是餓了,就要餵奶,結果不是按需餵養,而是按“哭”餵養。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寶寶哭有不同的意義,餓了,熱了,冷了,生病了寶寶都只會用哭來表達,作為寶媽不仔細觀察,只認為寶寶哭了就是餓了,持續的餵奶,那麼寶寶如果不是餓了哭的,一直餵奶寶寶就會哭著吃奶,越喂越哭,結果餵奶過量,就會對寶寶的胃造成負擔,會讓寶寶出現厭奶,食慾不振的情況,所以作為寶媽一定要學會判斷寶寶是否餓了。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餓了

01、寶寶餓時的哭聲響亮

並且頭來回轉,像是在找東西一樣,這樣基本就判定寶寶餓了。

02、觀察寶寶是否想吮吸手指

在寶寶哭鬧的時候,媽媽可以把一隻手指放到寶寶的嘴邊,然後看他是否會把頭轉向手指,是否會追著跑手指動,如果有,表明寶寶餓了。

03、用奶瓶試寶寶是否餓了

等寶寶稍微大點的時候,如果餓了,媽媽可以拿出奶瓶放在寶寶前面,他就知道有吃的了,哭聲就會變小甚至停止了哭鬧。

04、寶寶腸絞痛

在寶寶小的時候(三個月以內)會出現腸絞痛,就是固定的一個時間點,寶寶哭鬧不止,剛開始寶媽都會以為是寶寶餓了,然後餵奶給她吃,可吃了很多還是哭鬧,如沒有其它症狀,基本可以斷定是幼兒腸絞痛,腸絞痛不是一種病,而是用來描述寶寶身體健康但總是無法控制哭鬧的詞語。

當寶寶出現腸絞痛時會頻繁的吃奶,因為吃奶可以給她帶來安全感,為了防止寶寶吃的太多,消化不良,建議寶媽可以去網上搜索嬰兒操,經常幫他做操可以緩解腸絞痛,或者飛機抱,幫寶寶按順時針揉揉小肚子,有助於排出腸道內的氣體。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

01、觀察寶寶每天排便量

新生兒如果吃飽了每天會排大便3-4次,顏色呈金黃色,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呈淡黃色,但只要顏色正常即可,如果吃不飽,大便會呈綠色,這裡不是指胎便,而小便一天10-15次,最低不能低於6-7次。

02、觀察寶寶精神狀態

如果寶寶吃飽了,會變現出滿足,愉悅的心情,有時還會不自覺的微笑,並且每次的睡眠時間長,睡覺踏實。在沒有吃飽的情況下,會出現睡眠不踏實,總愛哭鬧。



03、觀察體重

一般來說,一個月內的嬰兒體重增長1000克-1500克左右,6個月以內的寶寶體重增長量不低於600克。6-12個月寶寶體重增長量不低於300克,當然,體重這種事情,還是得因人而異,這只是作為一個嬰兒體重參考,畢竟每個嬰兒在生長過程中都有其獨特的規律。

我是育兒小知識,每天都在帶娃,經常看育兒方面的知識,每天分享育兒經驗,歡迎各位寶媽與我共同分享育兒養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歡迎關注,評論,點贊,轉發!


育兒小知識M


餵你的孩子是一種強烈的本能。從第一次新生兒餵養開始,你自然會被驅使去滿足寶寶對營養的需求,並對她的飢餓做出反應。但正如知道你的寶寶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進食一樣重要的是知道她什麼時候可以停止進食。

嬰兒天生就有能力調節他們需要多少食物。他們餓了就吃,飽了就停。這是一個很好的系統,但不幸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也是一個容易丟失的東西——我們吃東西的時間和盤子裡有多少食物!

當你開始給你的寶寶喂固體食物時,知道她也會發出什麼信號也很重要。

正如你現在可能知道的那樣,當你的寶寶餓了的時候,她會給你一些暗示,比如說在你的乳房上生根。在最初的幾個月裡,你可能也學會了當你的寶寶餓了的時候,她會哭。但是當你開始給你的寶寶喂固體食物時,知道她也會發出什麼信號也很重要。

以下是一些您的寶寶可能已經吃飽的常見跡象:

把臉轉過去

當你給她一個勺子時,她會閉上嘴唇,噘起嘴唇。

吐出食物

把食物推走

分心或無私的行為

如果你的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尊重她的豐滿度,結束餵養。鼓勵寶寶吃完是很有誘惑力的,尤其是如果碗裡只剩下一兩口。但是給你的寶寶施壓讓他們吃得更多會讓他們養成吃得過多的習慣。

能夠傳達這些關於飽腹的信息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嬰兒在4-6個月之前是不會有這種技能的,而早點開始吃固體食物的另一個原因是不明智的(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在嬰兒生命的前6個月進行純母乳餵養)。

如果您擔心您的寶寶在餵養時吃得不夠,請記住:

剛開始吃飯時,嬰兒只需要一到兩湯匙的每種食物。你的寶寶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掌握固體食物,同時,母乳和配方奶粉提供了大量的營養。

對你的寶寶來說,拒絕一些食物是很自然的(甚至是她上週喜歡的食物!)或者一天比一天多吃。食慾和偏好的波動是正常的。

兒科醫生可以告訴你你寶寶的成長是否正常,這可以幫助你知道她是否有足夠的食物吃。

尊重寶寶的飢餓和飽腹感是餵養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真正能在她一生中為她服務的過程。


芯桐VLOG


我是中國首批註冊營養師,也是兩個小暖男大錢&小白的媽媽,歡迎關注我~


寶寶飢餓最常見的信號當然是哭,不過可千萬別等孩子餓哭了才餵奶哦,因為這個時候恐怕早就沒耐心好好吃東西啦。但寶寶哭也不一定都是因為餓,寶寶頻繁吸吮也不代表都是餓了。對寶寶來說,吸吮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安全感來源,也可以給予孩子很多的安慰。


通常加輔食前後段寶寶飢飽信號略有不同,總的來說會有下面這些信號:


未添加輔食階段


飢餓

  • 舔嘴唇或是伸出舌頭

  • 探頭尋找乳房

  • 把收反覆放在嘴邊

  • 張開小嘴

  • 煩躁易激惹

  • 吮吸各種事物

喝飽

  • 喝喝停停

  • 喝奶的時候把乳頭或奶嘴吐出來

  • 喝奶速度減慢甚至睡著

  • 不安分、容易分心

  • 當你餵奶時,寶寶經常閉上小嘴或扭過頭去


添加輔食階段


飢餓

  • 看到食物迫不及待張開嘴湊上去

  • 看到食物兩眼放光非常激動

  • 眼睛僅僅盯著食物


吃飽

  • 吐出來或是推開食物

  • 不安分,容易分心

  • 給他食物的時候閉上嘴、扭開頭

  • 開始把玩食物


除了這些飢飽的小信號,媽媽們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判斷孩子喝的奶是足夠的?自己的奶量是充足的呢?


尿布


寶寶的尿布是一個比較直觀的判斷指標,可以幫助媽媽們判斷寶寶每天的攝入情況。

寶寶出生後的頭幾天,每天可能有2-3片溼尿布;出生4-5天后,每天至少有5-6片溼尿布,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頻率可能會增加。


生長曲線


每個月記錄寶寶的身長、體重,繪製生長曲線。生長曲線位於3-97%之間,且與標準線平行就說明寶寶奶量攝入是充足的。


其他


當然如果孩子每次喝完奶都很開心,精神狀態也很好,媽媽餵奶後乳房腫脹感會明顯緩解等,這些也都是寶寶喝到足夠奶的跡象。


總的來說,做到按需餵養,這幾件事要注意:


  1. 提供舒適且沒有打擾的餵奶環境

  2. 敏銳捕捉寶寶的飢飽信號

  3. 恰當回應寶寶的反饋,飽了就不要硬塞啊

  4. 餵奶期間專注在寶寶身上,讓寶寶感受到愛意喲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喲,我會每週2、4定期、1、6不定期在頭條號上發佈育兒的圖文信息,當然有問題也可以直接在文章下面留言或者私信我,我看到會盡快回復噠~


菜媽和錢爸


假如寶寶把送進嘴裡的奶頭又吐出來了,或許一把奶頭靠近寶寶的嘴唇,寶寶就哭鬧,這個時分,寶媽就要當即干休。

有的寶寶食慾比較小,就要採納少食多餐的餵食方法。有的寶寶食慾大,就要採納多食少餐的餵食方法。只需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尾、胸圍等各項目標都在正常的規模以內,寶媽就不用為寶寶多吃一點仍是少吃一點而焦慮。

在醫院常常會呈現這麼的狀況,寶媽抱著寶寶來就醫,最初即是一句話,“咱們寶寶吃的太少了。”也有寶媽會問到相反的疑問,“咱們的寶寶為何現已吃飽了仍是要繼續吃呢。”本來他們的寶寶的健康都沒有任何的疑問,僅有的疑問就在於寶媽的身上:她們替代了寶寶決議了自個是飽仍是餓。這聽上去有點可笑,可是很多寶媽不即是這麼呵護自個的寶寶的嗎?



杜邦萊卡


如果寶寶餓了,他就會飢餓性的哭鬧;用小嘴到處找奶頭;當寶媽把奶頭送到寶寶的嘴邊時,他會刻不容緩的銜著,滿意的吸吮;寶寶吃的很認真,不會被周圍的環境打擾。

寶寶現已飽了,他就會吃奶的時分掉以輕心,吸吮力度削弱;有一點動態就中止吸吮,甚至放下奶頭,尋覓聲源;用舌頭把奶頭抵出來,寶媽再放進入的時分,他還會抵出來。假如寶媽再次企圖把奶頭放進去,寶寶就會回頭不睬你。


貝芘日記


最簡單直接的判斷方法就是,把你的手指輕輕地碰觸寶寶的嘴角邊,如果此時頭往你的手指那邊偏了或者張嘴了,就說明寶寶很可能餓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要記錄一下寶寶進食的間隔時間以及進食奶量。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做的好處是,萬一哪天進食少了,那就有可能寶寶身體出了狀況。


老餘


餵奶時聽到孩子的吞嚥聲音,24小時有6次小便,大便2-4次,兩次餵奶期間寶寶很滿足,每週體重增長在125-210g就表示寶寶吃飽了

如果寶寶小嘴開會覓食;睡覺時眼球快速運動或小嘴有吸吮動作;哭鬧常是寶寶很餓的表現;母親奶漲了;寶寶睡覺超過3個小時要叫醒餵奶。有些幾種表現就是嬰兒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