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盛極必衰,在經歷了煙花般璀璨後,臺灣偶像劇開始走入下坡路,2011年即使出現了《我可能不會愛你》這類大爆的劇集,但是仍不能阻止臺偶的頹勢。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外部原因


<strong>來自“網絡”的衝擊。。。。。。


如果說2011年前的內地觀眾還只是依靠國內各大電視臺過活的“井底之蛙”,那隨著互聯網發展的日新月異,視頻網站一日千里,引進的韓劇、日劇、美劇、英劇、泰劇種類繁多,觀眾們的選擇不再侷限於手中的遙控器和影音商店的光碟,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網站和手機,曾經輝煌的臺灣偶像劇,也僅僅是眾多琳琅滿目的精彩劇集中的一碟小菜而已。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2011年,國內幾大視頻網站陸續在海外上市,許多優秀美劇(《神探夏洛克》《權力的遊戲》《犯罪心理》等)以其為載體陸續流入國內市場,大字幕組時代崛起,網絡下載和盜版興盛,美劇受眾群直線增長,緊接著高逼格英劇、浪漫韓劇、中二日劇、狗血泰劇又擠了進來,曾經的臺灣偶像劇,所佔份額越來越小,競爭愈發激烈。站在網絡時代中心的屁民,也開始了鄙視鏈上游之爭,論智商、論逼格、論製作,首推英美劇,其次是高顏值、更精美、更浪漫的日韓劇,再次是曾經為之痴迷的港劇(尤推TVB出品),甚至連沒有最狗血只有更狗血的泰劇也超越了臺偶的地位。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細看這2011年至2015年,能讓人為之記住的臺灣偶像劇,也就寥寥幾部:《小資女孩向前衝》《我可能不會愛你》《醉後決定愛上你》。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strong>來自“國產劇”的衝擊。。。。。。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2011年國產劇因為《宮》《甄嬛傳》《步步驚心》的播出,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拐點,宮鬥戲成功吸引了國內外觀眾的眼球;2012年,《軒轅劍之天之痕》,又讓遊戲劇火了一把;2013年,於媽的《笑傲江湖》劍走偏鋒,武俠劇進入一個詭異的新風格;2014年,冰冰的《武媚娘傳奇》把奢華和大製作做到了極致,96集的體量超越了76集的《甄嬛傳》,國內電視劇開始走上了劇集偏長、注水的不歸路。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杉杉來了》《匆匆那年》的播出,網文改編劇開始興起。《古劍奇譚》讓流量成為電視劇必須配置;2015年《琅琊榜》《何以笙簫默》《偽裝者》《盜墓筆記》《花千骨》《華胥引》創造了大爆的一年;2016年《歡樂頌》《好先生》讓職場劇、都市劇抬頭,重新走入大眾視野;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年花開月正圓》《我的前半生》《楚喬傳》引領了不同的劇種風潮,而《人民的名義》橫空出世,一舉拿下當年收視NO.1;2018年《延禧攻略》《如懿傳》讓宮鬥戲捲土重來,《知否》《大江大河》再一次印證了正午陽光的雄厚實力;2019年《陳情令》《慶餘年》讓網劇席捲全國,賣腐成為下一個浪潮點。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這麼多的國產好劇讓人看都看不過來,那偏安一隅的小小灣灣劇,有幾部能入人法眼呢。


內部原因


<strong>製作成本低,內容質量參差不齊。。。。。。


臺灣偶像劇製作成本低,十年如一日,投入少,畫面粗糙、視覺效果差,重量不重質,雖然說不能以偏概全,但是或多或少能從沒落的臺偶裡看到臺灣當下的經濟形勢。內容上,高富帥和灰姑娘的老梗,他們似乎永遠玩不厭,但作為觀眾來說,提高的不只是生活質量,還有審美水平。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似乎意識到了這些因素,後期的臺偶內容製作上偏向了小清新,接著再進一步跳躍到了現實,如2013年的《沒有名字的甜品店》《回到愛以前》,2014年的《妹妹》《徵婚啟事》,2015年的《必娶女人》《迷徒Claire》等。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那個啥,金柯基君在這要說明一下,2015年的《明若曉溪》不能算,充其量只能是馬桶臺跟可米公司合作炒出的一道爛菜,無腦的製作方,還天真地活在認為內地的觀眾連吃個茶葉蛋都是土豪的無知幻想中。女主做作的演技,神奇的腦回路,總是眨著無辜的大眼睛,還有跟著一塊兒裝傻充愣的男主及一眾配角,這是在挑戰大家的忍耐極限嗎?!)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strong>人才流失。。。。。。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隨著早年臺偶劇的爆紅和內地市場的開拓,那些年的偶像不是轉型進攻電影圈,就是來內地市場撈金。臺偶演員青黃不接的狀況跟香港影視圈有的一拼,只能矮子裡拔高個,像賴雅妍,好不容易演上女主,混個臉熟,但年齡又到了,可選的就只有職場劇、都市劇了,哪能跟心如阿姨比,拍個《我的男孩》老牛吃嫩草,臉不紅也心不跳。培養的新人演員雖然多,也拍了不少偶像劇,但沒有一個能撐起流量來。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新的崛起


也許是意識到了危機,2016年開始,灣灣劇集的製作,從內容上開始有了革新,《植劇場》系列出現。


《植劇場》系列,為2016年一系列的臺灣單元劇、臺視週五優質戲劇。由王小棣、蔡明亮、陳玉勳、瞿友寧、王明臺、許傑輝、徐輔軍、安哲毅等導演投入演員人才培育24位新人,力邀柯淑勤、藍正龍、楊丞琳、吳慷仁等金鐘影帝后,共同參與《植劇場》系列。植劇場系列有四大類型(愛情成長、驚悚推理、靈異恐怖、原著改編),植劇場系列共製播八部劇集,每系列製播二部劇集(每單元播出6至7集),共52集。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不管是驚悚推理的《姜老師,你談過戀愛嗎?》《天黑請閉眼》,還是愛情成長的《荼蘼》《戀愛沙塵暴》,或是靈異恐怖的《積木之家》《夢裡的一千道牆》,亦或者是原著改編的《五味八珍的歲月》《花甲男孩轉大人》,八部豆瓣平均分7.5,質量每部都有保障,親們,如果有空,還是可以翻出來認真去看一看的。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2017年的《通靈少女》,是臺灣公視與HBO Asia首次合作的跨國電視劇,亦為HBO首部全中文電視劇。由陳和榆導演,陳和榆、廖振凱、李庭瑜、林孟寰編劇,郭書瑤、蔡凡熙、鄭茵聲、陳慕義、謝翔雅等共同主演。這部奇幻題材電視劇,改編自陳和榆於2013年創作的公視學生劇展作品《神算》,講述16歲少女擁有天生的靈視能力,能運用自己的天賦異稟幫助另一個世界的靈魂傳達訊息給所愛的人,但又無奈掙扎於自己平凡的高中生活與另一個世界之間的故事。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作為一部非常另類的偶像劇,講了學生之間的友誼,講了男女短暫的愛慕,導演沒有刻意去描畫恐怖的一面,反而是在靈異中捕捉人性。郭書瑤童鞋的演技,在這部劇裡也算是可圈可點。


2019年11月播出的《想見你》風靡兩岸,這部都市奇幻懸疑愛情劇讓臺偶劇邁入了一個嶄新的開始。想看介紹,可以點開公眾號文章《承認吧,這部劇你根本看不明白——》查閱。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臺灣偶像劇就此終結了嗎?不,結束即開始,開始即結束,這是一個美好的循環往復,可能中間有讓人不如意的部分,但,留下的,是美好,也是更多人的青春和記憶。好的劇,會永遠活在大家的心裡。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妞,on不,是臺灣偶像劇(下)


有想要了解的電影劇集或影視明星嗎?回覆留言,也許下期就有驚喜喲!!


<strong>推薦劇目列表

2011年:《男女生了沒》《真心請按兩次鈴》《飛行少年》《我的完美男人》《小資女孩向前衝》《華麗的挑戰》《單數絕配》《旋風管家》《真愛找麻煩》《愛回來》《料理情人夢》《彩虹甜心》《為愛固執》《拜金女王》《我的完美男人》《記得我們有約》《我可能不會愛你》《醉後決定愛上你》《前男友》等;


2012年:《粉愛粉愛你》《我租了一個情人》《半熟戀人》《向前走向愛走》《給愛麗絲的奇蹟》《白色之戀》《智勝鮮師》《螺絲小姐要出嫁》《花是愛What is Love》《夏天協奏曲》《PM10-AM03》《原來愛·就是甜蜜》《剩女保鏢》《絕對達令》《終極一班2》《翻糖花園》等;


2013年:《金大花的華麗冒險》《沒有名字的甜點店》《真愛黑白配》《大紅帽與小野狼》《借用一下你的愛》《幸福蒲公英》《美味的想念》《就是要你愛上我》《原來是美男啊》《我愛你愛你愛我》《愛情ATM》《回到愛以前》《愛的生存之道》《愛情急整室》《女王的誕生》《求愛365》《愛上巧克力》《遇見幸福300天》《我的自由年代》等;


2014年:《流氓蛋糕店》《七個朋友》《真愛配方》《你照亮我星球》《威廉王子》《A咖的路》《白袍下的高跟鞋》《愛上兩個我》《喜歡一個人》《終極惡女》《勇敢說出我愛你》《幸福兌換券》《校園瘋雲》《再說一次我願意》《謊言遊戲》《22K夢想高飛》《妹妹》《徵婚啟事》等;


2015年:《聽見幸福》《明若曉溪》《必娶女人》《我的靈界男友》《戀愛鄰距離》《他看她的第2眼》《致,第三者》《迷徒Claire》《來自未來的史密特》《愛上哥們》等;


2016年:《後菜鳥的燦爛時代》《我和我的十七歲》《迷徒CHLOE》《滾石愛情故事》《飛魚高校生》《如朕親臨》《美好年代》《荼蘼》等;


2017年:《鐘樓愛人》《通靈少女》《稍息立正我愛你》《我的愛情不平凡》《噗通噗通我愛你》《逃婚100次》《我的男孩》等;


2018年:《種菜女神》《美男魚澡堂》《翻牆的記憶》《三明治女孩的逆襲》《愛的3.14159》《高塔公主》《艾蜜麗的五件事》《搖滾畢業生》等;


2019年:《我們不能是朋友》《靈異街11號》《極道千金》《墜愛》《想見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