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一小學要求學生捐款,多少不限。合理合法嗎?

金石路紫藤街


不贊同讓學校孩子們捐款,第一捐的款不是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的錢,孩子捐起來會有什麼感覺?第二讓小學生捐款是行善?還是校方在找噱頭上新聞?第三捐款是自願,看清這兩個字【捐款】何為捐?為什麼不是老師和校長?


理想奮鬥10336326


半小時前看手機,女兒幼兒園大班群裡已經發通知了,就差我沒捐款了,結果一看都捐一百,我也得跟上節奏啊,馬上轉了。國家有難我們捐款也很正常,也應該獻一份愛心,只希望這個錢真的能夠用在災區而不是成為一些人一些組織斂財的一種手段。每年我們還有一次博愛一日捐,也不知道派上用場沒有。


多蘿西歸來


咋說呢!我從小到大學校都有捐款活動,從小捐到大,而且學校三令五申不強迫,隨意捐,我們都是農村的孩子,沒有一個不捐的,有的家裡條件好,有的家裡條件不好,一塊兩塊的也沒什麼,甚至也有的沒捐,老師特意強調不要責怪沒捐的。重要的是你要不要孩子去面對自己當前的生活條件,有的人是家裡沒錢假裝有錢,真的遇到事兒了,就顯得很難堪,都什麼年代了。這次聽說村裡捐款,我捐了1000,我是開鋪子的,我覺得一方面我讀過大學我應該要有比別人更好的公益素養,另一方面我創業了,生活也還可以,但是那天群裡公告,好幾個非黨非公的,生活也不是很優越的老大爺,老大娘都捐1000,2000的,我才知道這事兒和家庭情況一毛錢關係沒有!


細膩到骨子裡


心理問題 沒有有表面意義的對與錯。 就拿我舉個例子。我同事有七個。招募捐款的時候,我想著捐500。可我同事他們統一都交了200。沒辦法只能和他們統一了 當然我也可以選擇不捐款。 為什麼我不捐500了 我想在社會上打拼了這麼久的,你們應該瞭解吧 在這我就不多說了哈


木槿九九


通遼一小學要求學生捐款,多少不限,合理合法嗎?看到這個問題,順便看了看很多朋友都回答,突然覺得這就是一個坑,一個讓學校,讓老師跳的坑。

我們學校在每年的中華慈善日也會組織大家捐款,因為這一次疫情還沒有開學,還沒有領導通知老師們組織學生捐款。

我們學校是一所農村學校,要說捐款,數額通常都是比較小的,不過老師和同學們也不在意,畢竟孩子們本來也沒有收入。每次捐款,班主任老師、任課老師都是和班上學生一起進行,先是班主任、任課老師,再是同學們。捐款的結果會當場做統計,然後由政教辦主任打款到慈善中心,並將打款依據公佈在學校公示欄裡。

這次疫情非常嚴重,學校可以倡導同學們捐款、捐物,但是千萬不能要求,孩子們有愛心是好事,如果有了強制成分,愛心就變了質。這就會引起家長們的不滿,到時候學校何老師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甚至還會有人質疑錢的去向。

結束語:其實家長如果們願意捐款,願意利用這次機會對孩子進行愛心教育,可以自發組織。學校最好不參與,學校可以倡導老師們捐款,不要要求學生捐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免得落人口舌。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我知道是哪個小學,我也是孩子家長,反對捐款,不是不為社會做貢獻,只是作為父母我們已經在各自的單位捐了(一人200,金額按崗位定捐),而讓孩子捐款其實對家長的綁架,一個四五線城市,收入不多,一個捐款就要500以上,只能說生活不易。


大美科爾沁


說實在的,我是十分厭惡這種學校捐款的,疫情的發生,我們應該每個人都盡一份自己的心意,不過盡心意有很多種方法,學生們都還沒有掙錢的能力,所謂捐獻也只能向家人要錢,學生都有自己的自尊,相互之間會有一定的攀比,如果別人都捐的多,而自己捐的少的話,會感覺在別人眼中自己愛心少似的,有一些家中富裕的家長還會有意的讓自己的孩子出風頭,會多捐一些,孩子們的心智還不成熟,這樣一來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

學校裡如果想讓孩子們也獻出一份自己的愛心的話,最好讓孩子們以自己的方式來獻愛心,不要以金錢的形式來進行。


老陳雜談


真是純屬扯淡,小學生有錢嗎?都得回家管大人要,由於大人的經濟條件不一樣,捐款的數目也不一樣,很容易讓小學生中形成攀比和等級心理,

想教育小學生有這個意識和出發點都是好的,可以採用其他方式,比如說專門對小孩子的防護知識課,或者是讓組織孩子們對外進行一些宣傳,讓孩子們捐款,對一小部分孩子會起到積極作用,大多數孩子起不到作用,還會對一部分孩子起到反面的作用,產生負面作用,教育者還是收起這種扯淡的做法吧,老師和家長現在教育孩子的應該是是思想而不是經濟。


千帆2


讓學生捐款純屬扯淡,學生有錢嗎?學生掙過錢嗎?還不是讓家長捐嗎?你可以教育孩子做公益,但是要讓孩子自己能做才行,除了捐款就沒有其他方法了嗎?做公益的方法有很多種,非捐款一種,不是做公益非得花錢


只是靜靜看著


學校要求學生捐款,多少不限,屬於合情合理合法之舉,也是學校教育的正常途徑之一。

1、合情。在當前舉國抗疫的形勢下,新冠肺炎不僅造成了嚴重的生命和財產損失,經濟也遭受到嚴重的影響。近兩萬名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奔向湖北,全國人民乃至海外僑胞、一些外國政府紛紛捐款捐物。孩子雖小,但他們也是社會的一員,更是祖國的未來。讓他們宅在家中,但不是讓他們置身事外,通過捐款等活動,就是讓他們投身到火熱的抗疫鬥爭中,知道自己也肩負著社會責任。

2、合理,孩子們都是消費者,他們的每一分錢都來自於成人,但不管是壓歲錢還是零花錢,既然家長允諾給了孩子,就屬於孩子所有,除了大額的支出外,孩子應該擁有自己的支配權,捐款數額多少不限,自覺自願,也就是合理之舉,當然,也得告訴學生愛心之舉,量力而行,不要去攀比。

3、合法。學校組織學生捐款,經過正規的程序,有序的組織,既有宣傳發動,也有總結表彰。整個過程公開透明,帳目清楚,所有款項均有據可查,一切都在法律法規的規範下運行,當然沒有什麼不合法之處。

4、捐款也是教育。除了在大的災難中組織捐款外,學校平時也會組織為困難學生或者慰問敬老院老人等捐款捐物活動,捐贈不在多少,主要是通過這樣一些活動,培養學生尊敬長輩,互幫互助的道德品質,使他們成為富有愛心、奉獻社會、有責任擔當的人才。

要求學生捐款 ,其實就是教育的過程,也是教育的一種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