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萬預算,配置吊打的情況下,該選“雞頭”還是買“鳳尾”?

Tips:舉國抗“疫“的時候,在家看騎士侃車吧,健康漲姿勢。

十五萬預算,配置吊打的情況下,該選“雞頭”還是買“鳳尾”?

2020年,新年隨著難以抗拒的疫情就這麼到來了。雖然我也很想關心一下社會和民生,但更怕出門會讓我不幸“中彈”。於是作為一個同樣關心汽車的人,不妨在家和大家聊聊車。最近看到不少同行老師在預測未來的車市走向,總結下來就是:不少將購車提上日程的消費者將會集中考慮十萬上下的車型產品。前不久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第一輛車是考慮十萬左右的國產品牌,還是咬咬牙上十五萬多的合資?

十五萬預算,配置吊打的情況下,該選“雞頭”還是買“鳳尾”?

恰巧在過去的2019年中體驗了兩款能夠切題的產品,不妨就在這裡來舉例瞭解一下。將預算調整為15萬上下,廣汽傳祺的第二代GS4高配和廣本皓影入門版,你會怎麼選?先彆著急下結論。

十五萬預算,配置吊打的情況下,該選“雞頭”還是買“鳳尾”?

十五萬預算,配置吊打的情況下,該選“雞頭”還是買“鳳尾”?

外觀設計上仁者見仁。傳祺GS4的大面積橫置鍍鉻格柵造型更加厚實,符合主流SUV產品的設計風格,而皓影在外觀上就會略顯年輕一點。

十五萬預算,配置吊打的情況下,該選“雞頭”還是買“鳳尾”?

十五萬預算,配置吊打的情況下,該選“雞頭”還是買“鳳尾”?

然而進入車內,我對於後者的設計是毫無抵抗力的。首先對於中控區域的佈局就十分討喜,12.3英寸的中控屏並不突兀,搪塑、鍍鉻、皮質的搭配質感也很不錯。相比較而言,皓影得內飾設計就要略顯平淡了。

在初步瞭解了兩款車得設計部分後,是時候拋出觀點了:我選“鳳尾“。

十五萬預算,配置吊打的情況下,該選“雞頭”還是買“鳳尾”?

原因有三,其一就是內飾很舒服,配置足夠高,同價位下得性價比會提升不少。

傳祺GS4頂配車型的配置可謂是非常充足,基本需求的自適應定速巡航、胎壓顯示、360°全景影像、陡坡緩降、上坡輔助、無鑰匙進入/啟動、雙12.3英寸液晶屏、主副駕電動調節、自動LED燈組(自適應遠近光燈)、雨量感應自動雨刷、自動空調、獨立溫區控制等等,都是齊備的。解決了幾乎用車需求的所有內容,如果你覺得15.18萬貴了,沒關係,次頂配13萬出頭的那臺GS4也都有。

十五萬預算,配置吊打的情況下,該選“雞頭”還是買“鳳尾”?

其二,駕駛體驗上與本田並不相上下。按說這方面應該是本田的強項,那臺“地球夢“的萬能1.5T機型既省油動力又好,193匹馬力配合CVT變速箱的經濟平順,簡直是居家利器,手動版本綜合百公里油耗6.6L。駕駛起來底盤的調教與動力匹配的確是大廠出品,好上手。可變轉向比的加入讓整臺車在彎道部分的體驗很像是轎車一樣,但車內共鳴的噪聲仍舊不可避免,雖然用分貝儀測試效果很好,但實際體驗很一般。

十五萬預算,配置吊打的情況下,該選“雞頭”還是買“鳳尾”?

再來看看GS4,動力上同樣配備了一臺1.5T的機器,不同的是加入了愛信的6AT變速箱,相較於皓影的優勢,我想是在於AT變速箱以及這臺馬力只有169匹但扭矩卻有265N·m的發動機在中低速的配合上,無論是起步還是超車,加速的體驗是皓影的CVT無法給予的。再者,對於底盤的調教上,與皓影相同的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的結構,整體屬於偏硬的狀態,好在顛簸路段給你的反饋是舒服的,而且更大的優勢也許是噪音控制要優於皓影。

十五萬預算,配置吊打的情況下,該選“雞頭”還是買“鳳尾”?

十五萬預算,配置吊打的情況下,該選“雞頭”還是買“鳳尾”?

十五萬預算,配置吊打的情況下,該選“雞頭”還是買“鳳尾”?

最後一點,也算是本田或是皓影的強項,那就是空間。車身尺寸參照上圖,長度上GS4並不佔優,寬高上也是小幅優勢,但需要注意的是車長不及皓影的情況下,軸距表現卻優於了皓影。而這麼做的目的,自然是為了乘用空間的佈局。在坐墊長度上沒有嚴重縮水的情況下,GS4的後排乘坐空間肉測與皓影不相上下。加上兩款車同樣的全景天窗,你也不必擔心頭部會有壓抑之感。


十五萬預算,配置吊打的情況下,該選“雞頭”還是買“鳳尾”?

【騎士語錄】

言歸正傳,無論是十萬出頭還是十五萬,不要去咬牙。一旦你“咬牙“去購買一款產品,那麼得到的並不會讓你很舒服,量力而行才是關鍵。從兩款產品來說,GS4頂配版並不是系列中最值得入手的產品,只是誇張了一點來用頂配車型與皓影的入門車型對比。關鍵在於你的用車需求,如果你真的有考慮十六七萬拿下一臺皓影,那麼次頂配的GS4同樣能夠滿足你的動力和空間需求,同時高配置還能帶來不錯的用車體驗。畢竟家用嘛,1.5T,不寒摻!

十五萬預算,配置吊打的情況下,該選“雞頭”還是買“鳳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