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協:本次疫情短期影響大於非典

行業周觀

VIEWS

本報記者 付鴻烈

今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在線上的月度信息發佈會上表示,“本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短期影響大於2003年的非典,對於本來處於調整期的汽車行業影響更大,但不會改變長期增長穩定的發展態勢,中國經濟增長的基本面還將保持。

中汽协:本次疫情短期影响大于非典

根據中汽協重點企業集團統計數據預計,2020年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8.3萬輛和194.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別下降24.6%和18.0%。

中汽协:本次疫情短期影响大于非典

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降幅最大。預計分別完成4萬輛和4.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5.4%和54.4%。傳統乘用車方面,產銷量降幅也達20%。數據顯示,1月,乘用車產銷量預計分別完成144.4萬輛和16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7.6%和20.2%。

對於產銷量降幅明顯的主要原因,中汽協分析,“今年春節假期在元月份,有效工作日17天,比去年減少5天;另外,考慮到一些單位提前放假因素,因此有效工作日較少是今年元月份產銷下降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元月20日之後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影響,但由於已經接近春節假期,“我們判斷對元月份數據影響有限。”

中汽協對2020年的市場情況也做出了初步預測,從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將對汽車行業一季度的運行情況影響巨大,行業產銷量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疫情結束後,抑制的消費需求會在短期內得到釋放,汽車市場將會迎來一波短暫的消費高峰,全年將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但全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仍不容樂觀。

發佈會上,中汽協秘書長助理徐海東也介紹了中汽協對下一階段產業發展形勢初步研判。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汽車行業一季度的運行情況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第一:購車需求和消費能力短期內明顯下降。第二:企業生產進度受阻。第三:企業出口困難增加。第四:中小企業資金鍊斷裂隱患加大。第五:企業應對標準法規的難度大幅加劇。因此,行業產銷量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

但中汽協也指出,疫情結束後,抑制的消費需求會在短期內得到釋放,汽車市場將會迎來一波短暫的消費高峰。最後,長期來看,受疫情影響,居民對於公共出行方式不安全性的擔憂將有所上升,伴隨疫情結束,將促進釋放個人首次購車需求。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可能加速產業格局的優化調整。

中汽協認為,目前階段,疫情還在持續,汽車和零部件企業的復工也剛剛開始,還面臨人員緊缺、防疫口罩消毒液等缺少、工作現場防疫監控工作量大、零部件供應鏈體系也未正常恢復等問題的困擾。但全行業有信心戰勝這些困難,中國汽車產業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