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方面的寫作,可以去哪裡找素材?

博士大叔愛讀書


《今日頭條》設有文化專欄,專為文化領域愛好者開闢的自媒體創作的平臺。文化的範疇很寬泛,不像有些領域專業性非常強。因此,有一定基礎上的人都可以自行投稿。

如何去收集素材呢?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參考“

  1. 文學名著,如大家比較喜愛的明清四大小說《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這些小說裡面有很多故事和人物都是文化寫作的對象。比如,我撰寫的

    “秦可卿淫喪天香樓”到底有多少可信度?
    《紅樓夢》:最好的版本是哪一個?

    文學名著好像一個海洋,有無窮無盡的珍奇寶貝供你去採擷和打撈。文學名著範圍非常廣泛,作品繁多,用汗牛充棟來比喻,一點都不為過頭。選取哪些你熟悉、你已經閱讀過得作品進行取材,其他比較出名的還有馬丁撰寫的《冰與火之歌》、薩豐撰寫的《風之影》。金庸的武俠類永遠是個熱門,瓊瑤的言情小說也不錯。張愛玲的系列作品很受大家歡迎,可能讀的人在面上不太廣,比如,錢鍾書的《圍城》,很響亮,由於創作的時間比較久遠,有的人可能理解有侷限。國學方面,也可以涉列,這就要求具備一定的古文基礎,《論語》《大學》《中庸》《尚書》《易經》等,取材很廣,但是,一般不好解讀。你單單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那肯定太淺了,粉絲們不接受,這方面還是作為努力方向好了。

  2. 唐詩宋詞,《全唐詩》《全宋詞》就是非常好的取材寶庫,可以選取一首或多首詩詞佳句進行分析、鑑賞,不要就字面去分析,要結合歷史典故、歷史背景、傳說軼事等題材,融合在一起,進一步深加工。這樣,發佈的頭條號才有趣味性,才能吸粉。比如,我撰寫的“人面桃花相映紅”,就是結合詩人崔護的傳說軼事進行創新加工,這樣寫起來也有話說,不至於乾巴巴的數句。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李賀、杜牧、張若虛等詩作還是有一定粉絲的,可以多做一些賞析;宋詞方面,三蘇的詞作、李清照的詞作都是熱門,也可以發掘一些冷門詩詞進行研讀,記住“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就行了。

  3. 文化現象,特別是近期出現的一些文化新潮,是你在文化領域收集素材、撰寫頭條號的一個新的領域。比如,對李子柒現象的社會效果發表一下你的看法,自己如何想的,你認為這種現象,對於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有何促進效應。不拘一格,放大膽去撰寫就可以了。這方面,需要你經常關注一些熱點、新鮮資訊、文化創意、行為藝術、專家視點、學術動態、異國風情,海外傳媒等載體,及時消化、吸收、借鑑、比對,有條件的可以利用大數據進行圖片分析,這樣的文化現象效應,你發佈出去,那效果很定不一樣,因為你是經過調查研究得出的結論,不是小道消息,更不是街談市議、捕風捉影。

  4. 興趣愛好,這也是文化方面取材的一條重要渠道,比如,你愛看書、琴棋書畫、飲食烹飪、糕點製作、布藝、園藝、花鳥蟲魚;全馬半馬、有氧運動、登山、游泳、跳繩、遊戲、魔術等,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寫成文字、拍成視頻在頭條號上發佈,可能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好撰寫系列文章,開一個私人講座,不能開直播的話,就拍成視頻,只要你講的是個人實際的歷練,自己的絕門獨技、秘聞秘方,保管你的上座率、點擊率、轉發率蹭蹭上升。注意,要突出正能量、弘揚主旋律,傳播的是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科學、有趣的內容。

  5. 經驗分享,在頭條號上分享自己的投稿、青雲計劃、賺錢、註冊、申請加V、如何發佈微頭條、如何成功達到優質文化創作者目標?如何月入10000元?等等,這些對於新註冊的自媒體作者非常有用。能夠吸粉的不二法門,那就是有用、使用、有趣、有養分。文字不在多少,300字、500字,3000字、、5000字,甚至上萬的字數,都可以。題材也沒有限制,小品文、雜文、散文,圖文並茂更好,一開始不會編輯,直接寫好,直接發佈即可,頭條號會自動按照手機適應度進行編輯調整。發視頻可能很簡單,拿手機直接錄像,你可以一邊演示、一邊講解,聲音要洪亮一些,儘量說普通話,那樣視頻發出後,大家能聽得清、聽得懂、記得住、學得快,關注的就會多了、你的粉絲量也會成倍增加。主要文化專欄的發文規範,發頭條是有一定嚴格要求的,我在微頭條上,一開始發佈幾條信息,頭條號通知我說“話題與內容不適應”,我理解,就是垂直度不夠,比方說,深圳頭條,要求新鮮資訊、天氣預報、交通實況、社情民意、市長信箱、12345,也就是與國計民生、社會保障、居民出行、平安創建、綜合治理、疫情動態等聯繫緊密的信息,你可以發佈,也較容易採用。如果你是深圳達人的話,還可以賺取紅包,0.5元至50元不等。


明月壇主


文化方面的寫作,可以去哪裡找素材?

如果每個人都懂得什麼叫做文化,什麼是文化?文化方面的寫作素材就會很容易找到。

我在這裡再三重申說明,文化的名稱、名詞解釋、詮釋和釋義什麼是文化,什麼叫做文化:文化是人類社會創造、創新物質和精神的總和、總稱、總概念。

明白了、懂得了什麼是文化的含義,就知道了自己如何去尋找文化方面的寫作素材。

其實,文化方面的寫作素材,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到處都是,只是因為我們當中的很多人不懂得什麼是文化,所以找不到或難找文化方面的寫作素材,或者說沒有留心觀察、沒有用心去發掘、去學習、去研究、去探索文化方面的寫作素材。

文化方面的寫作素材很多很多,獲取的方法、方式、途徑很廣很廣,遍地開花、無處不在,如自己的親身感受和體驗,發生在自己身邊、周邊所見所聞的一切人、物、事;自己在社會上所獲取的各種有價值、有意義的信息量,自己從書本典籍上獲獎各種文化科學知識,凡此種種,一切都是文化方面的寫作素材,最關鍵的問題是:看自己如何去取捨,怎麼樣去取捨有價值、有作用、有意義的文化素村,用於何時、何地、何人、何情、何境的寫作,怎樣去寫作等。總之,一切文化都是人為,人為就是文化方面的寫作素材…………


袁聰


素材,指的是作者從現實生活中所看見的的、未經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素材大致包括寫作素材和設計素材,設計素材包括圖片素材、音頻視頻素材等,寫作素材簡言之就是寫作當中應用到的一些優美字詞、句段、以及一些名言警句、歷史典故、成語寓言、詩詞歌賦、古今人物、語錄、格言、諺語等之類的用來優化文章的素材。

寫作要點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彙庫”。語彙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彙,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彙,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彙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穫。”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彙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寫作基礎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裡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鍊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鍊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鍊成習慣,鍛鍊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裡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侷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鐘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


民謠故事99


看你想寫那一領域的文章,是想寫網絡小說還是頭條號文章,還是活動策劃文案。寫小說的話你只能多看書,把好的句子語言記下,用心體會作者的靈魂,可以模仿做小說練習,就像學畫畫一樣,我們首先要會模仿日後才能創新,人類一切行為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從呀呀學語,到獨立行走,沒有一步不是從模仿開始。

想學頭條號爆款文章,這個也好好多公眾號有教程,有收費的,也有免費的,他們會教如何你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寫手,零基礎都沒關係。

文案策劃類的文章,你要多看別人策劃的成功案例,活動還要多參加活動,記錄每一次活動的心得,設想如果是我做這個過動我會怎麼樣,遇到問題如何解決?自己做文案出來,多練就會了!

祝君好運!








中國大美文化


友問:文化方面的寫作,可以從哪裡找素材?有關文化寫作方面的素材,可以說普天蓋地,零拾整合,星月追雲,有許多。關鍵是文化寫作需要哪方面的素材,確立什麼題材的寫作,這裡面所需要的素材也有許多種。因此,不外乎從幾個大的方面去入手。一,找準自我意識。往往在進行謀個方面專題寫作時,恰恰忘了自己平日對生活的感受,忘記了對歷史環境下的各種大自然的變化悟性。心裡覺得無可要寫的內容,大腦-片空白。有的人翻箱倒櫃四處收尋一些類似的書籍或文章,要麼照搬,要麼是大雜燴,這類作品無味,不動人無人看。所以,要寫出有價值的東西出來,不要忘記了自己對素材的日積月累,不要忘記了自我感受。自己就是最好的素材。

二,分類型攝取自己所好所需的素材內容,特別是一些重大課題的素材內容。把內容力盡詳細化,典型化。做到有內容可寫,有典形可塑。無關緊要的素材寧可捨去,重要素材用心或筆整理出來,小心保管。

三,多采訪,多閱讀。釆訪的目的是求得真實,不虛度。閱讀的目的不是建房搬磚,當照像機。主要是掌握著作者的思維方式,思維邏輯。然後根據個人某些特徵加以整合,提煉。寧可要精典的,不要一搬或粗製濫造的。當今,有一些電視劇劇本寫的確實不錯,看了以後很感人。有一些電視劇本就不同了。在劇情的情節上,歷史背景上,邏輯推理上混達不清,不愛看,難於打動觀眾心靈,難於動人。

四,寫文學作品搜刮素材,要學習製造鏡子中人,不學習照鏡子的人。製造鏡子的人,懂得有關規律,合成,形狀等等。照鏡子的人,只知自己模樣,不知他人形象。只知紙上談兵,不知他人疾苦。脫離實際,脫離情致的無物之感。這類文學作品空洞無物,也只能費力不討好,最終成為垃圾。

以上是個人對於文學寫作的粗略看法,僅供參考。


鬱香墨


文化的概念太大了,你想你說的是文化領域方面的自媒體寫作吧,那我你推薦易撰和淘金閣這兩個網站,你可以在上面可以搜索關於文化類的文章內容,參考一下。文化方面的範圍很廣。

人應該站在傳統上,內心才會深刻—林清玄你可以關注一下《國家寶藏》、《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節目,我相信肯定可以給你很好的啟發。

多讀書,讀好書,反覆讀經典

有人問:“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忘記了,你說這樣的閱讀究竟有什麼意義”有個非常棒的答案是:“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的骨骼和肌肉。”寫作的終極比拼是內功的比拼,而多讀書、讀好書、反覆讀經典,無疑是一個人博聞強識、提升修養、拓寬視野、修煉雄厚內功的最好途徑。


老唐觀世界


文化方面的寫作是個高深的東西,能具備這樣能力的人,第一他從小到大讀書肯定是文科方面非常優秀的,腦子裡有很多優秀的詞彙,句子,典故等等很多有關文學方面的知識,都在腦子裡儲備得非常多!

第二,這個人一定是個非常細心的人,他會善於觀察生活的細節,在生活中發現美好的事物並把它用優美的文字創作出來!

從小讀書時我就最怕作文課了,尤其老師佈置的作文作業我是最頭疼的了,所以到現在我在生活當中很難用的上優美的詞句[捂臉],強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我現在非常羨慕那些能出口成章 下筆成文 ,文采好的朋友[贊]





南漂琳姨


我不知道對於文化方面的寫作指的是什麼?但我覺得要是想提高寫作能力的話,那麼就是多輸入多輸出!沒有其他有效的方法

多讀一些好的作品文章,選材要適合自己,也許有很多很好的大家的作品,但是自己讀不進去,也是不適合自己的,要把自己看到的文字有所體會,自己能夠領悟到的多少寫下來,這也屬於書評或讀後感吧!

素材可以從日常的生活當中,從自己的身邊開始找起,慢慢積累。找一個小本子,把臨時的想法全都記錄下來,都有空閒的時間就整理成文。通過多學習,多看多輸入,結合自己的感受,再把臨時的感想體會都記錄下來,有這些良好的習慣,再多寫多練,已經可以寫出很好的文章!


歐陽林


說起文化,這素材就可多了,回顧中國5000年曆史,就蘊藏著豐厚素材,掀開歷史,每個朝代都有它的不同文化,當歸終就底可概括起來的個人認為有三種渠道可以取之,第一;就是古蹟,古蹟裡包括歷史留下來的古城牆,古城牆的來由是如何築成,古墓也是一種文化的記載和傳承,每座古城,每座古墓,都有它的文化蘊涵,這裡最明顯不過的就有秦始皇陵了,秦始皇陵裡面的歷史題材真是千絲萬縷,至今還有好多史學家、考古家都在尋找,都在探討,就拿個兵馬俑來說裡面分了好多階層等級,其持劍站立的姿勢,就夠我們學習和探討了,第二;就是史書史冊的記載,記得我們有一本影響我們中國一兩千年的史書那就是司馬遷的《史記》了,《史記》對我們中國的歷史文化實在是影響深遠,可稱為是獨一無二的了,包括我們現代的史學家也都需要借鑑他這本書,從這本書中尋找我們中國的文化傳承和一些未知的東西,都在這本書裡面可以找得到,還有孔子說起孔子,我們好多人都不陌生,我就不在這裡做介紹了。第三就是現的人們,包史學家還有各個地方的人文風俗了,以及博物館還有老人家對後代的傳承了。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只有承前啟後的文化,才能夠生生不息,淵遠流長…


明浩哥


一:綜藝方面的文化

舉個例子,《中央廣播電視總檯2019主持人大賽》節目以“奮鬥有我,為夢發聲”這一主題強大的主持天團與優秀的職業選手,成為大賽最大的亮點。

再有比較火的《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探求中國文化底蘊,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涵養心靈等以這兩個例子作為參考優秀的還有很多。

二:筆尖上的文化

1書法技法包括《筆陣圖》“用筆法”

2書法的審美

3書法的結構與章法,風格與創作

三:生活方面的文化

文化也有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平時經常做的健身,舞蹈,去公園散步,聽音樂,繪畫,看電影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