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宋軼拒測體溫想到的


已經在酒店裡閉門自我隔離了23天的宋軼前兩天因為拒絕防疫站人員上門為她測量體溫而上了熱搜,她自己事後在微博上辯解說不是拒絕,而是就個人在疫期內的一些情況向防疫部門進行交代。但是,事情的目擊者所透露的是宋軼當時情緒激動,整個僵持的過程比較長。那麼,假如不是拒絕測量體溫而是交代個人情況並如她所說向防疫人員做些諮詢的話,當不會造成情緒。一切善良的人們都希望這是一個誤會,畢竟自我隔離23天和每天奮戰在抗擊疫病一線的防疫人員相比,誰才是真正辛苦的人這事兒不言而喻。

新冠疫情已經持續一個多月了,而依據鍾南山等教授們的建議,要求公民做好自我隔離工作也已經進入第二是14天,正如大家在朋友圈中時常看到的一些正能量的分享中所說的那樣,每個人都尊重別人的安全,都尊重一線抗疫工作人員的勞動,都尊重我們這個國家的未來,那麼約束自己,切實相應政府的倡議,這才是正確的選擇。然而總有一些人因為各種原因而拒絕整體利益的尊嚴。演員宋軼在防疫站工作人員上門服務的時候始終拒絕露面,並且拒籤承諾書,事情曝光之後在微博中的自我辯解打起了悲情牌,引導人們的思路往湖北籍人士被歧視這個方向上走,用心十分不坦蕩。

中國一些公眾人物的表現一直為人們所詬病,比如這次新冠疫期中,某所謂著名女主持人李某非但沒有體現公眾人物應有的責任,未向疫區作出無論是金錢還是物資上的捐贈,面對疫區人們的艱難,這個所謂的著名主持人在微博裡曬起了自己的生日,其心可誅。有人說,人家捐與不捐是人家的自由,隔離在家,曬曬生日又何妨?這個道理貌似沒有錯,可是隻要做一個類比,你就明白她行為有多失當和無恥了。作為中國人,面對自己的同胞正在遭遇不幸不伸出援手的同時坦然慶祝自己的生日,就好比一家人,面對自己的兄弟姐妹遭遇不幸而無動於衷同時歡慶自己的開心事。失當而無恥。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動輒億萬片酬的公眾人物在公眾面前所展示出來的形象。

面對一眾明星藝人在疫期離開祖國到國外度假避難同時不捨一分錢幫助同胞的表現,李蘭娟教授提出藝人們享受高額片酬而不履行義務的現實表現是否合理的疑問,教授的質疑得到國人的一致回應——必須嚴肅整頓中國的娛樂行業,讓藝人的收入迴歸到健康正常的狀態。然而話音未落,樂華娛樂公司藝人黃智博在國家危難之際藉口罩貿易實施詐騙被捕,樂華公司向社會進行了蜻蜓點水的道歉,中國部分藝人的表現恰恰顯示了這一群體收入水平和道德法律水平嚴重成反比的現實。

整頓娛樂圈已經成為迫切要做的事情,畢竟這些公眾人物正在用自己的言行誤導我們的青少年,大家看,一潭渾水般的中國娛樂圈吸毒的吸毒、出軌的出軌、學術造假的學術造假,還有知名導演嫖娼,可是這些違法亂紀的作為能夠很快被社會原諒,一個輕飄飄的所謂道歉加上一段假期之後照樣接千萬通告和上億的片酬,照樣呼風喚雨、風光無限。這一個為什麼應該重重敲擊在我們相對滯後的教育體制和近二十年來近乎麻木的是非認知上來。我們的孩子整個中學階段道德、法律課程的時間至少有一半讓位於語文、數學、英語和物理、化學,作為整個人生而言,構建三觀的最重要時間段被我們的各個中學消耗在對升學率的追求上。馬加爵事件、我爸是李剛事件,還有這次衝卡並揚言我爸是縣委事件,等等很多,對法律無知到極致的一群青少年,在他們眼裡甚至無所謂是非,只在於自我內心的快樂。教育體制滯後和經濟快速增長又形成一個反比。片面自我需求的滿足高於公眾整體的利益已經成為一部分青少年的共性。教育只是為了考試,考出一群沒有社會責任認同、公共道德認同的行屍走肉,我們已經變味的演藝界文化就是植根於這樣的人群土壤。關於教育體制改革,這個話題已經呼喊了很多年,為什麼一直不能真正深入骨髓的反思和改革,無非就是利益。讓利益既得者們來改革舊體制,而且沒有監督和鞭策,錢花掉了,花在一個好看的用於應付檢查的外殼上,甚至檢查者本身就是舊教育體制的利益既得者。

中國社會向來缺乏真正深刻的反思,可是人們應該懂得中國僅有的幾次深刻反思確實給予這個國家和這個國家的人民最偉大的進步,假如沒有20世紀初的反思,哪裡有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哪裡會有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國人民在1949年站立起來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假如沒有20世紀70年代末的反思,哪裡有經過40年偉大的改革開放,我們的祖國在今天實現了全面走向富強。那麼現在我們需要開啟了又一個反思,一端是對中國娛樂行業從業者特別是藝人群體無論是過高收入和還是低素質的思考和改變舉措;一端是從教育著手,用一個較長的時間,逐步地扭轉相當規模的大眾群體已經扭曲的三觀,切實地把一棵棵幼苗扶正,讓他們面向陽光,健康的成長!

從宋軼拒測體溫想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