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打在哪個位置效果好?

用戶00973174706


段醫生答疑在線🚀胰島素的最佳注射部位🚀

很多人只知道胰島素可以在腹部注射,結果,肚皮上已經滿是注射的痕跡,有時都不知道應該往哪裡注射。其實,胰島素還可以選擇其它的注射部位:大腿外側、手臂外側和臀部。



胰島素的注射部位有:

①在我看來,腹部注射胰島素最好,優先選擇:肚臍5釐米以外,約一個手掌寬的範圍內。

優點:吸收迅速,能看得見,便於操作,不會注射到肌肉層,安全,即使年紀大的也可以操作。

② 臀部:從髖骨上緣往下至少10釐米遠處。因為皮膚較厚,直接注射就行,不用捏起皮膚再注射。

③大腿的前外側面:操作方便,但是不可以注射大腿內側和側面,因為有神經存在。

④不推薦自己注射手臂:上臂外側四分之一的部位。 因為此處皮膚薄,自己又不能捏起皮膚。


胰島素的最佳注射部位可以根據胰島素種類來選擇:

不同注射部位對胰島素的吸收速度不同,由快到慢依次為:腹部、手臂、臀部、和大腿。

①短效人胰島素——腹部。

②速效胰島素類似物——任何部位。

③中長效胰島素或類似物——大腿或者臀部。

④預混胰島素或類似物——(早晨)腹部,(傍晚) 大腿或臀部。

注射胰島素有以下幾個注意事項

①如果注射多種胰島素,不同的胰島素可以選擇在不同的部位注射,這樣不容易忘記。比如晚上注射在大腿或者臀部,餐前選擇腹部。

②如果只注射一種胰島素,任何位置都可以。

③儘量不要在同一個部位多次注射,不僅會在皮膚上形成硬結影響美觀,影響胰島素的吸收,,而且還會引起注射時疼痛。

④每一次注射更換一次注射點,每次的注射點之間的距離大於1釐米。

在腹部、上臂、大腿外側和臀部這四個區域之間的輪流注射叫“大輪轉”。在每個部位內的小範圍輪轉叫做“小輪轉”。

段醫生特別提醒:

(1)注射針頭要勤更換。

(2)為了增加吸收,注射後應該停留約10秒,再拔出。

(3)胰島素是目前治療糖尿病的最佳手段,不能因為不願意注射就不用胰島素。

(4)注射胰島素不會引起依賴,胰島素不能停是因為體內本身缺乏胰島素,目前只是補充體內缺乏的量。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不同部位的吸收速度不同

身體不同部位對胰島素的吸收速度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脂肪肥厚的部位吸收較慢。以下部位從快到慢的速度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

人體運動後吸收速度會加快。

肌肉內注射吸收速度快於皮下注射。

上臂皮下脂肪層

上臂部位肌肉較多,是醫生常用或需他人協助的注射部位,個人操作不是很方便,所以,個人操作不太常用。

腹部皮下脂肪層

肚臍下方及周邊,常用於注射預混胰島素和短效胰島素。應選擇距離肚臍5釐米之外的部位。在此區域內輪替注射,每次注射點需間隔2釐米左右。

大腿皮下脂肪層

大腿外側,常用於注射中效及長效胰島素。同樣需要注意,每次注射點需間隔2釐米左右。

胰島素注射要輪替注射部位,以防出現脂肪增生,影響藥效,儘量避免1個月內重複使用同一注射點。

在同一時間應為單一部位輪替,如腹部輪替、腿部輪替等,而不要多部位輪替,因為各部位吸收速度有差異,如長期在大腿外側注射胰島素的人,突然改在腹壁注射,吸收速度加快,就有可能發生低血糖。而不同時間可以選不同部位,如早晨打腹部,晚上打大腿。

一旦發現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結等現象,應停止在該部位進行注射。


東直門骨科焦勇大夫


這是我在網上找到的胰島素注射圖片,大家可以看看這個注射姿勢、位置是否標準。

胰島素的注射是糖尿病患者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因為大部分糖尿病人會在糖尿病的治療過程中應用到胰島素,這也是是糖尿病醫生和護士會反覆向患者強調的。

通常認為最合適的部位是腹部,其次是大腿外側,再其次是上臂,最後是臀部。 其實我認為只要患者選定的注射部位皮膚沒有破損、疤痕或者皮膚病,任何部位均可注射。我曾經見過一個老太太,在臉上注射胰島素,檢測血糖,居然控制的也很好。當然這是極端情況,大多數人不會這樣選擇。

為什麼腹部是注射胰島素最常用的位置呢?這是因為患者自己操作時,腹部會比較方便,單手即可操作。腹部疼痛感會比較輕,注射面積比較大,臍周2指外部位均可注射,臍部左右和上下部位均可輪轉,避免重複注射帶來的痛楚。所以腹部是醫護人員推薦的部位。

而其餘部位,上述優點體現不明顯,如上臂或者臀部,需要雙手操作或者他人協助。如果上下肢活動量過大,可能會加快藥物的吸收,導致血糖下降較快。活動量不均衡時,血糖波動幅度會變大。 因此如果要進行劇烈運動,不建議選擇四肢來作為注射部位。

注射時應注意位置輪轉,不要只按一個地方來打,這樣會出現局部脂肪萎縮或有硬結出現,不利於藥物吸收。


孫醫生講糖



注射胰島素的部位是腹部,手臂前外側,大腿前外側和臀部外上1/4.主要是因為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層可吸收胰島素的皮下脂肪組織,而且沒有較多的神經分佈,注射時不舒適的感覺相對較少.注意不要打到肌肉組織.主要是胰島素的注射部位,這個不一定,一般情況下,我們會選擇皮下脂肪比較厚的腹部,具體部位這個只要是腹部,不要太靠近肚臍(靠近肚臍容易引起出血點)就沒有問題。腹部是胰島素注射優先選擇的部位,腹部的胰島素吸收率達到100%,吸收速度較快且皮下組織較厚,能減少注射至肌肉層的風險,最容易進行自我注射,注射部位在肚臍三到四指寬度以外。


內分泌糖尿病張醫生


胰島素是幫助人體內降低血糖的唯一一種激素。

糖尿病患者由於體內的胰島素缺乏,或者是胰島素作用障礙所引起的血糖過高,有時會需要注射胰島素來治療。

對於胰島素的注射部位有四個選擇:1⃣腹部,2⃣上臂外側,3⃣大腿前外側,4⃣臀部,這四個部位都是富有皮下脂肪的部位,胰島素只有注射在皮下脂肪的地方,才能夠更好的被吸收利用。

吸收最快的當然是腹部了。注射部位在腹部肚臍週五釐米以外,也就是將您的拳頭蓋在肚臍眼上,除此拳頭以外,整個腹部都可以注射。

注射時將腹部以肚臍為中心,一橫一豎一條虛擬線畫成四個部位。

第一週可以選擇在左上腹,第二週在右上腹,第三週在右下腹,第四周在左下腹。這樣一個月下來,針眼就不會出現重複注射的問題。但還要注意的是注射時,針眼和針眼之間一定要間隔一釐米寬,大約也是一個手指寬的距離。



吸收第二快的部位是上臂的外側,但不是三角肌而是三角肌的下緣距肩膀一平掌的部位。



吸收第三的是大腿的前外側。大腿內側由於血管和神經比較豐富,不建議注射胰島素。

大腿前側是距腹股溝一平掌以下的一手掌部位,大腿的外側即站著之後兩個手垂直放置的位置。



吸收最慢的是臀部。注射部位是在臀部的外上1/4,也就是護士打肌肉針的地方。也是坐在凳子上,沒捱到凳子上的部位。

在實際生活中選擇腹部和大腿是比較實用的注射部位。也比較方便自己操作。


糖尿病食譜營養師


不得不說,注射胰島素是一項技術活,除了劑型劑量外,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也很重要。因為,注射位置不同,胰島素進入血液的速度也就不同,降糖效果自然大不相同。


可選的胰島素注射位置

可以注射胰島素的部位有:腹部、大腿外側、上臂四分之一部分以及臀部。胰島素注射一定要是皮下注射,不能注射到肌肉中。如果是體型比較消瘦的糖友,注射時要把皮下脂肪捏起來,增加深度,避免注射到肌肉。捏皮時用大拇指、食指、中指輕輕將皮下脂肪提起即可。


不同的注射位置,注意事項也不相同

(1)腹部

腹部注射操作起來比較容易,而且腹部的皮下脂肪層較厚,一般不會注射到肌肉。不僅如此,腹部還是胰島素吸收最快的位置,應該優先選擇。腹部注射時應該選在肚臍兩側旁開3~4指的距離外注射。

(2)大腿外側

大腿內側血管、神經較多,不宜注射。因此,只能選在大腿面或外側面注射。注射時要捏起皮膚或使用5毫米的超細針頭。

(3)上臂外側四分之一處

上臂外側注射不能自己完成,因為在該部位,自我注射無法捏起皮膚,而上臂的皮下組織又比較薄,容易注射到肌肉。必須在上臂注射時,建議使用5毫米的超短針頭並在醫護人員或家人的協助下注射。

(4)臀部

臀部的皮下脂肪層較厚,對胰島素的吸收作用慢,在臀部注射中、長效胰島素,能更好地控制空腹血糖。




陳先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近幾天血糖持續升高,打了胰島素也沒作用,陳先生趕緊找醫生增加了胰島素劑量,但血糖依舊居高不下,就出現了這樣一段對話。

血糖居高不下,原因是不會打胰島素

陳先生:“醫生,我最近血糖很高,怎麼辦啊?”

張醫生:“彆著急,我給你調整一下劑量。”

3天過去了...

陳先生:“醫生醫生,我加了胰島素怎麼還沒有效果啊?”

張醫生:“先去看看糖尿病護理門診吧。”

陳先生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情來到了仁濟醫院糖尿病護理門診,護士們聽了陳先生的敘述後,為他進行了全面的護理評估,在他腹部長期注射胰島素的部位有一個硬結,“這個部位是你注射胰島素的位置麼?”護士問,“是的,不知道怎麼回事,一開始還好好的,慢慢就變成一個硬塊了。”陳先生疑惑不解的答道。

原來,陳先生血糖居高不下的“幕後黑手”就是這個硬結,護士通過進一步的檢查發現,由於陳先生長期在一個部位注射不曾更換,而且一個針頭重複使用超過一週,長時間後在他的皮下形成了一個像鵪鶉蛋大小的硬塊,影響了胰島素局部的吸收。

胰島素注射部位要定期更換

注射胰島素的部位必須要定期更換,針頭每次使用完後要丟掉,不能重複使用。”糖尿病門診護士耐心的為陳先生解答,隨後還告訴陳先生輪換部位的技巧和方法。

“當天晚上更換部位注射胰島素後,餐後2小時的血糖明顯下降,經過一週的調整,胰島素的總量由原來的38單位逐漸在減到30單位,血糖由原來16mmol/L逐漸下降並穩定在7-9mmol/L之間。”陳先生告訴記者,“實在是太感謝糖尿病門診的護士了,不是她們告訴我,我打了這麼久胰島素都不知道要輪換部位注射。”

無獨有偶,59歲的李阿姨也遇到同樣的問題

除了陳先生有這樣的困惑,59歲的李阿姨在幾周前也出現注射胰島素後血糖還是升高控制不良的情況,李阿姨也由醫生推薦到了仁濟醫院糖尿病護理門診,她告訴護士,患有糖尿病已經30年了,曾服用降糖藥控制血糖,後因血糖控制不佳,去年開始改用胰島素治療,平時規律飲食,定時運動,血糖控制尚平穩,最近突然發現血糖升高,口乾喜歡喝水,四肢乏力。

“護士,我以前血糖一直控制的很好,怎麼突然就升高了,打胰島素也沒用,該怎麼辦啊。”李阿姨百感交集的對護士說到,“阿姨彆著急,我們會幫助你找到原因的。”護士耐心的開導李阿姨。

在隨後的交流中,糖尿病門診護士發現李阿姨也和陳先生一樣,存在針頭重複使用的情況,一針多次使用,注射部位都是同一位置,同時,護士還發現李阿姨在注射胰島素時存在諸多不規範,如注射前預混胰島素不搖勻,不排氣,注射結束後停留時間過短等情況,此外,護士還發現李阿姨的腹部也出現了硬結。

“阿姨,您血糖控制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注射方法不對,”護士說,“我這有個胰島素規範注射的口訣,您可以參考(一針二搖三排四定五消毒,六捏七注八停九拔十棄之),”說完護士細心的用示教工具為李阿姨演示操作步驟。

“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回去好好練習正確的方法,謝謝你護士。”李阿姨頓時豁然開朗,兩週後再來到糖尿病護理門診複診時,血糖已經有所下降,情緒也明顯改善了。

“原來注射真是門大學問,以前覺得針打了就好,沒想到影響這麼大,現在才知’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的含金量。”李阿姨感激的對護士說到。


39健康網


胰島素治療的目的是因為人體自身胰島素分泌的不足,需要通過補充外源胰島素,從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所以,外源胰島素在體內的吸收速度、程度和起效時間,就會直接影響到降糖的效果。

對於胰島素的吸收速度和起效時間:

胰島素常用的注射部位包括上臂、腹部、大腿外側和臀部。

其中腹部的吸收速度最快,其次是上臂部,而臀部最慢。因此,根據不同需求,可以選擇不同的注射部位:

1、短效胰島素,理想的注射部位:腹部;

2、速效胰島素類似物,可注射在任何部位;

3、中長效胰島素或長效胰島素類似物,理想的注射部位:大腿或手臂;

4、 預混胰島素或預混胰島素類似物,理想的注射部位:腹部(早餐),大腿或臀部(晚餐)。

對於胰島素的吸收速度和程度:

胰島素注射應避開肚臍周圍125px;每次的注射點之間相距至少25px;距離疤痕至少75px;避開腹白線、妊娠紋、紅腫、脂肪粒、脂肪團、脂肪萎縮等部位;避開肌肉組織及皮下脂肪不夠豐富的地方;避開需要運動鍛鍊的部位。因此,胰島素的注射部位應該輪換交替:

1、分區域,每週使用一個區域並按順時針方向進行輪換;

2、每天同一時間注射同一部位,每天不同時間注射不同部位,如

(1)一天注射三次:腹部(早餐前)——上臂部(午餐前)——大腿部(晚餐前)

(2)一天注射四次:腹部(早餐前)——上臂部(午餐前)——大腿部(晚餐前)——臀部(睡前)

正確、合理的選擇胰島素注射部位,保證胰島素作用的穩定性,避免血糖波動。

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看到後會及時回覆哦~

以上答案由微糖首席教育師楊麗婷老師提供

關注我們,微糖——微笑面對糖尿病


微笑面對糖尿病


隨著對糖尿病認識的逐漸深入,胰島素注射方法不斷更新,先進的注射器材和注射過程簡化使注射更加容易。越來越多的糖尿病患者樂於接受胰島素治療。胰島素注射部位通常選用上臂側面及稍向後面、大腿前側及外側、臀部、腹部(臍周5-10釐米處)均可作為注射部位。

通常腹部注射是優先選擇的部位。腹部注射面積大、便於患者雙手操作、腹部注射吸收最快。但注意有硬結、瘢痕、及感染處禁忌注射。

儘管腹部是最理想的注射部位,還是建議胰島素注射部位應多處輪換即採取大輪換及網格劃分的小輪轉,網格間距2.5釐米,約兩手指寬,以免固定一處注射造成局部脂肪萎縮及纖維組織增生影響胰島素吸收及美觀。比如喜好運動的患者,運動時最好注射在腹部,因為肢體運動使注射到該肢體的胰島素吸收明顯加快到不運動時的7倍之多,同時作用加強,極易發生低血糖。患者在胰島素注射時還應注意:

1、為確保身體能夠充分吸收胰島素,注射針頭必須穿過表皮,深及皮下,針頭插入過深(深到肌層)、過淺(僅到表皮)、甚至在靜脈,都會影響胰島素的吸收速度,嚴重時會引起低血糖的發生。

2、消瘦的患者皮下組織較薄或老年患者皮膚鬆弛,注射前一定提起腹部皮膚,可以與皮膚呈90度直接進針。以免注入到肌肉層。肌肉注射較皮下注射吸收快8倍,極易導致低血糖事件發生。注射完畢慢慢鬆開捏起的皮膚,停留5-10秒後拔出針頭,用棉籤壓住注射點不要按摩。注射後一定按時進食、保證進餐量及種類,謹慎低血糖事件的發生。

張景芸 單位:北京豐臺醫院 藥事網成員

2018年9月6日


藥事健康


通常胰島素的注射部位有上臂、腹部、大腿外側和臀部。其中腹部注射胰島素吸收速度最快,其次是上臂部位。

可以根據所注射的胰島素劑型來選擇不同的注射部位。例如,如果是在睡前注射中效或長效胰島素,可以選擇在大腿外側或臀部,這兩個部位胰島素吸收速度相對較慢,有利於更好地控制第二天的空腹血糖。如果是在餐前注射速效或短效胰島素,則可以選擇在腹部注射,從而使胰島素能較快吸收,達到降低餐後血糖的目的。如果是注射預混胰島素,則可以選擇上臂或腹部注射。

由於身體不同部位胰島素吸收的速度不同,在一段時間內,應該選擇大致相同的注射部位,以保證血糖的穩定性,避免血糖波動。

注射胰島素時,還要注意:

1、經常輪換注射部位,避免在一個月內重複使用一個注射點,注射部位對稱輪換,一次左邊,一次右邊,每次的注射點之間相距1釐米。

2、不宜在肚臍附近注射胰島素,因為這個地方血管非常豐富,胰島素注射後能很快入血,可導致低血糖。

3、運動等因素可影響不同部位胰島素的吸收速度,例如慢跑前,在大腿外側注射胰島素,可導致胰島素的吸收速度加快,可能引起低血糖。上肢運動前,在上臂注射胰島素也是如此。因此,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在運動前,應將胰島素注射在腹部,而不是上臂或大腿外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