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疫情,做好情緒管理

正確認識疫情,做好情緒管理

當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防控形勢嚴峻

如山東臨沂市2月4號下發通知,“全市所有村莊、社區、單位實行封閉式管理,人員進出一律測溫,並出具有效證件。”這是物理隔離傳染源,以便“早發現、早隔離”,當然也勢必給廣大群眾帶來應急措施下的不適應。

事實上,這次肺炎疫情就是一次重大社會危機事件,關係到你我他每個人,由此也出現兩種極端的情緒應激反應形式。

一種極端反應是冷淡對待,漠不關心,情感隔離,我行我素。對於疫情的嚴重認識不足,不以為然,認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還認為自己不會有事,壞事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於是“傻大膽”“不怕死”“裝英雄”,類似極端例子很多。

如濟南一年輕人酒後不戴口罩,拒絕配合檢查並辱罵工作人員,還撥打12345市民熱線,惡意投訴疫情檢疫工作人員對其實施毆打。青島一老者不戴口罩乘坐公交車,司機與乘客勸阻反遭罵,面對民警依舊是不依不饒,髒話連篇。

另一種極端反應則是惶恐不已,焦慮不安,吃不好,睡不好。面對疫情過分恐懼,出現嚴重情緒障礙,導致心神不寧,惶惶不可終日,彷彿世界末日來臨。

這種情況雖然不見報道,但絕不是沒有,只是目前形勢下不知道而已,但一定存在的。

正確認識疫情,做好情緒管理

對這兩種極端情緒情形,正是我們作為專業心理人士要關注的。對此,我們建議對策如下:

一是正確認識新型肺炎特點,嚴守規定做好防範。

1、傳染強範圍廣。表現為SARS事件我國內地診斷病例共5327例,本次肺炎截至2月4日全國已確診24324例。SARS事件山東省內僅有1例非典病人,本次截至2月4日已有298例,我們身邊縣市區幾乎都有病人。

2、無特效藥治療。新型肺炎沒有特效藥物,一旦感染主要依靠自身免疫力,而疫苗研製尚無日期。

3、依然可防可控。雖然疫情嚴重,但重災區在湖北尤其是武漢,目前全國馳援湖北,力求控制源頭。同時由於武漢出來500萬人口,潛在傳染源不明,但一般為14天發作期,耐心等待拐點出現,即已被傳染者最大限度暴露。為此加強自身防護,儘量不出門,自覺在家隔離,必須外出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遇到檢查自覺接受量體溫、聽指揮等。

二是認識自己的認知偏差,避免“達克效應”。

那些情緒冷漠不以為然者,看似口口聲聲說“不怕死”,其實這些人最怕死,只不過僥倖心理罷了。如果把這些人放進確診或者疑似病例待過的地方,他們會立即變成另一個極端,即驚慌失措。作為例證,好多原本不以為然說謊沒有接觸外來人員者,患病發作後比誰跑的都快去醫院就診。

這就是認知偏差問題,“人們在知覺自身、他人或外部環境時,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覺結果出現失真的現象。是個人知覺具有選擇性的特徵所致。”舉例暈輪效應,遇見有文化的人犯錯,會詫異這麼有文化的人還會犯錯;認為自己經歷很多困境都沒事,這次也不會有事,典型賭徒心理。

認知偏差有個典型現象,就是達克效應,是說無知的人容易盲目自信,這對於第一種無視疫情者是個警示,自己不怕感染的背後是認為自己不應該有事,而且不關心別人的擔心害怕。

對於焦慮情緒的極端者,則要認識到疫情雖嚴重但並非不可控,比如政府強有力控制,社會整體參與,不會出現災難化情況。當然,要接受最壞情況,比如接受當下不外出少外出受約束,知道這個疾病死亡率並不高,只要接受治療就沒啥生命危險。

正確認識疫情,做好情緒管理

三是保持適當情緒狀態,加強具體技術練習。

針對目前疫情問題,要保持適度緊張,調節好自己心態。

1、接受緊張害怕心情。生死是大事,面對危機人人害怕,怕死心理不用迴避,也不用裝作傻大膽,要接受害怕的想法與感受。因為怕死才要做好防護,做好防護就保證安全,真的自認為不怕死的人,想象自己接觸病人甚至成為病人會不會害怕。

緊張害怕是人的本性,不能消除,適度緊張還有個好處,就是做好防護,遵守規則。

2、降低焦慮指數的方法。練習腹式呼吸法,簡稱為“315呼吸法”,坐或躺著,手放在腹部感受起伏,然後3秒時間用鼻子緩緩吸氣,停留1秒鐘,再5秒時間用嘴巴緩緩呼出,如此練習3-5分鐘,呼氣時候可以想象不快緊張等負面情緒隨之而去。

練習“著陸技術”,就是藉助視覺、觸覺、回憶等,在當下不斷地說話表達出來,不評價不思考只觀察只表達,比如感覺腳接觸地面感覺,手摸東西感覺,看房間內外物品說名字、顏色、形狀、大小等,看花草樹木說出名字特點等,也可回想過去愉快輕鬆事情說出來。

這個為了增加有效性,家人之間可以監督配合,提供支持鼓勵。

3、居家時刻做具體事情調節情緒。

首先確保合理作息時間,如同正常上下班。

個人活動包括讀書、看電視、玩遊戲等,但要有有參與性。舉例讀書,應帶著問題閱讀,“這本書是說什麼的”“假設我是作者我會如何寫”,閱讀後堅持寫讀後感。必須參與進去,活動才有緩解情緒效果。

集體活動,家人共同參與,比如回顧過去照片視頻,分享故事經歷,賞花學習,指導健身。比如我晚上時候讓孩子指導幾招健身術,包括深蹲、蹲馬步、跨步壓腿、平板支撐、上卷腹等,都有價值感表達。很多指導式活動,其實網上都有,只要有想法就能去實現。

正確認識疫情,做好情緒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