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技巧可以快速提高書法水平,尤其是顏體?

青天小少爺


技巧有,就是研究顏體的技法,筆畫的寫法,結體形態,把這些問題印記以後,堅持天天臨摹,給自己定個計劃目標,經過堅持不懈的學習臨帖,會員提高。除此沒有捷徑可走。(個人一家之言,不妥之處,見諒)


墨潤齋書畫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首先學書法一般沒有快速的方法!學書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書法之前,你必須得多讀貼,多背貼!只有把貼研究透了,才能寫出像樣的字體!但如何讀貼呢?

讀帖的方法是一看筆法,二看結構,三看佈局。怎麼看筆法呢?一,我們看他的起筆處是怎麼下的筆,用力點在哪裡,角度方向在何處,在何處轉,何處提筆,提的分寸是多少。然後我們再看他的行筆軌跡,是快還是慢,是平行還是略斜。最後看它的收筆在何處頓,出鋒收筆還是藏鋒收筆。每個筆畫都要反覆的多看多寫多練。二,再看字的結構。每個點畫所對應的位置長短,輕重,左右關係,上下關係,在練習中,千萬不要放過任何的細節。三,最後看結構與整體佈局,這個需要長期的多看帖多臨帖多練習的過程中自己總結學習。總之,多看,多練,多思考!

您提到顏真郷的顏體!顏體的代表作有《多寶塔碑》與《勤禮碑》,個人認為初學者選其老年代表作《勤禮碑》較合適!顏體在四大體中是較為渾厚的字體,適合寫大字!他特點通常是橫細豎粗!字體渾圓無稜角!可以看到,他加強了腕力,中鋒運行,筆畫形成蠶頭燕尾,直畫則成弓弩蓄勢之形。筆畫之間採取橫細豎粗的對比錯綜方法。在鉤末、捺末挑出其峰。其鋒很短!其捺筆表現出一波三折的節奏。其直鉤、平鉤、斜鉤,飽滿取勢,彎度均勻,圓勁有力。其折筆則提筆暗轉,形成斜面折下,以“折釵股”擬之。從結體上說,方正端莊,穩健厚重。

所以說要學好顏體必須先讀貼,只有掌握其特點了,才能練好顏體!顏體適合寫大字!也只有寫大字才能知道哪裡的結構不足!要多練多看才能練好字!最後希望您能成功!附顏《勤禮碑》共賞!









山裡人客


書法剛開始入門一定要把用筆給學好,如果說想快速提高,那真的是建議必須得每天花時間去練習,每次練習平均有1.5小時到兩小時就可以。

用筆如果是有意向從楷書進入行書、草書學習的,那建議可以從顏真卿的《多寶塔碑》進入練習,選字帖質量也很關鍵,剛開始可以買單字放大的碑,就是原碑拓本高清的(見下圖),可以看到每個字的筆畫,感受每一筆的運筆方向,從而去更好的練習領悟裡面的用筆方法。

學多寶塔是不錯的入門,特別是裡面的用筆技巧,個人受益很深,真的非常推薦。











晴晴南


首先,要端正態度,做任何事情,都有他內在的,必不可少的規律。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急於求成,急功近利。

書法不是寫字,他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寫好書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他是一個循序漸進,修煉積累的過程。他需要堅持,要有毅力,有興趣,不能把他看成負擔,而是在藝術的海洋中,尋找快樂。

學好書法,她即需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文化底蘊,還要有相當的審美,鑑賞能力。否則,照著虎也只能畫出貓來,照著葫蘆畫出地瓜,囫圇吞棗,似是而非,不會有進步,更不可能提高。

萬事都是相通的,尤其是藝術方面,學習書法也不例外。要想學好它,你必須首先在理論上認識他,熟悉他,理解他,精通他,知道他是什麼?書法的形成和發展,衡量美醜,好壞的標準,為什麼?寫出好的書法作品,要具備哪些不可或缺的條件。這樣,你才能有的放矢,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否則,你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將付諸東流,而且,你越是勤奮,離你希望的目標越遠。

沒有捷徑,但並不是沒有技巧,古人云,磨刀不誤砍柴工,最愚蠢的方法可能就是你夢寐以求的“捷徑”。這也是很多成功人士不外傳的秘訣。對於書法,無他,首先,廣泛涉獵,俗話說有博才有專,博學才能多才。第一,瀏覽各種碑帖,書體,著作,作品,……潛移默化,最後才能融會貫通。第二,仔細的研究好字的間架結構,結字規律,佈局安排,筆畫的穿插,錯落,這是決定你的字是否美觀的先決條件。筆的運用,不同書體的起筆,行筆,折轉,收筆,輕重,筆鋒的藏漏,每一書體的筆法特點。字的表現形式,是粗獷豪放,還是樸拙厚重,還是清麗娟秀,……,以滿足不同的個人喜好,口味。第三,熟悉紙張,筆,墨,書法用的是宣紙~生宣和熟宣,初學,練習可以用毛刀紙,效果很好。筆是毛筆,種類很多,大小各異,性能千差萬別,狼毫,羊毫,狐狸毫,羽毫…………,你主要的功夫是熟悉筆,筆的選擇,他有個人的喜好,還關係到你作品的風格。第四點,就是有一個自己的專屬空間,以便能靜下心來,“躲進小樓成一統”心無旁騖的下功夫,需要一張大的書畫卓,毛氈,筆洗,鎮紙……。

這就是所謂的臺下十年功。這是一個瞭解,熟悉和掌握的過程。

術業要有專攻。在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鑑賞能力之後~相當於你運動之前的熱身。你心中就走了目標,方向和標準。這時你的演出才可以正式開始。

在網上百度,搜索你需要的 顏真卿等名家的碑帖,一定要像愛情一樣專一,這一點最重要,沒有之一 。反覆臨摹 ,臨摹,再臨摹,然後就是發現,分析,推敲,總結,抓住特徵,重點。這兩個過程循環進行,只有不斷的思考,改進,才能快速提高,這是關鍵所在,是個定型的過程~也就是說,人家一看就知道你寫的是顏體。這個過程因人而異,不可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

當你的顏體字寫得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恭喜你。

但相信這不是你最終的目標,那畢竟是別人的東西,在繼承的基礎上,你需要發揚,需要超越,你需要水乳交融,推陳出新。因為,你已經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這時,你可以廣泛的欣賞別人,尤其是名家的作品,取長補短,為我所用,豐富自己的視野,不斷的完善自己。

希望,臺上一分鐘的時刻很快能夠到來,可能中國下一個傳世的書法家就是你啊!

大家有什麼不同看法,獨到的見解,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和竅門,歡迎評論,留言,更歡迎反駁。





我的232359456


對內循序漸進,勤學苦練;對外虛心求教,多看多悟。

由於以篆書筆法入楷,所以顏真卿書法成為中鋒用筆的典範。其行筆雄健有力,筆力內含,落筆多藏鋒,收筆多回鋒,尤其起筆處圓筆遠多於方筆。橫畫輕,豎畫重(《顏勤禮碑》的橫細豎粗對比十分強烈),但兩豎同時出現時,左豎常與橫畫一樣細,且兩豎常相向狀安排(即拱向外面);轉筆常用提筆法,圓轉直下,而不作折筆,轉折之筆多呈外圓內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練習顏體時不可一味強調其粗壯的一面,而忽視了顏字點畫用筆厚重、挺健、遒勁的主要特徵。

臨摹毛筆可選狼毫、兼毫和羊毫,筆宜大不宜小。開始可用手工紙的元書紙、毛邊紙,因其表面毛糙、有滲水性。格子可折8-12釐米大小為好。以後逐漸可混用宣紙,以訓練適應宣紙的能力。

寫顏體時最好都能中鋒,以肩肘帶腕來書寫,不用手指撥筆,以免造成出鋒處虛飄。寫字時不要屏住呼吸,全身要鬆弛,握筆也不要太緊,要感受筆尖對紙的摩擦。用筆和結構不可偏廢,臨習前後要仔細與帖對照,儘量寫像,這樣才能較快地學好顏體。



化州樹人


我的天分稍差,用的是笨辦法。分四步,第一步,摹,用透明薄膜覆蓋在字帖上,用薄一點的毛邊紙覆蓋在薄膜上對著字帖上的字體摹,字帖最好是墨跡或翻拍製作成墨跡的碑帖。第二步,對臨,就是看著字帖寫字,當然包括讀帖,分析筆法和結構特徵,最好不要看一筆寫一筆,而應當看一個字寫一個字。第三步,背臨,即不看字帖寫字帖上的字。寫完之後記得對照一下原帖,找出差距以便改進。第四步,創臨交替進行,也就是背臨到一定程度可以試著創作一幅作品(這種作品只是自我欣賞的,既不能送人,更賣不到錢),對照字帖看看字法、筆法和結構的差距,也是尋找一下章法佈局感覺。這是我的一點體會,不一定適合您。下面發我近日正在臨的《麻姑仙壇記》,和試著創作的《岳陽樓記》,都是用的六尺對開毛邊紙,交替著進行就是。謝謝。





南塘莊徐傑


顏真卿有楷書墨跡存世,這很難得!筆意墨韻看得清楚,不可不學!臨時要放鬆大膽地去寫,抓準特點,可以誇張點。這比寫碑進步快!








雲雪書畫


對於初學者而言,學習顏楷不失為一種正確的選擇。顏體用筆主要以中鋒為主,結構方正茂密,筆力雄強圓厚,氣勢莊嚴雄渾。所以學好顏體不僅掌握了字的結構,而且也鍛練了筆力,提高作品的氣勢。那麼怎樣才能快速的學好顏體呢?

首先得從基本筆劃入手,顏體基本筆畫有它自己的特點,這裡最好要有內行的老師指點,把橫、豎、撇、捺、折等等筆畫認真進行練習。

等練習到比較像以後,再練習單個字的寫法,最好常有回宮格之類的字貼.單個字比筆畫要複雜,既要注意結構,又要注意點畫點的銜接關係,要明白一個字需要一氣呵成的。

接下來才是整篇的臨習。要注意字與字的大小變化,思考它們是怎樣連接成一個整體的。

最後是創作階段,找一些顏體集字古詩詞進行創作,用自己作品上的字跟原貼進行比較,認真對比糾正,然後再創作,直到令自己滿意為止!


墨道酬勤


長話短說。你需要背帖,尤其是背字帖中的常用字。這是我臨的一些顏體早期的楷書,你可以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