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中有神祕力量在操控成敗嗎?

喜歡我,就關注我唄……

瞳評  |   考場中有神秘力量在操控成敗嗎?


三十多年過去了,我經歷了許多場考試,我總在名落孫山中掙扎,又不斷“榜上有名”。從無數次考試熬過來,我終究是獲取了安穩的口糧,終究可以不用繼承父母的“豐功偉績”,拿著鋤頭臉朝黃土背朝天地“改造”地球,終究可以拿著毛筆在一張張宣紙上有模有樣地寫下“正人君子”四個字,可以在人多的時候吟詩一首以作炫耀。

這一切已讓我十分滿意。我要感恩那一場場考試,否則,我絕沒有機會站在高富帥的前面自信暢談“法律與正義”之類形而上的法哲學命題,絕沒有希望讓女孩接住我吟詩作對的酸溜溜的“墨水輪子”,並願意坐上我的單車,使我體驗到女人的無限溫柔。

考試之造化如此得神奇,以至有人對“知識改變命運”的信條進行了修正,改之為“考試改變命運”。

在我們這個“文章濟世”的國度裡,考試總是以一種最強勢最堅定的姿態改變著那些在寒窗下苦讀的人的命運,見證著一個個姓氏家族的興衰起落,牽涉著一朝朝官場權力鬥爭的浮沉際遇。

這樣的考試不得不讓人驚歎,驚歎文官考試製度對社會秩序構建和社會文明傳承的強大支撐作用;驚歎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會那麼執著和拼命,在寒燈長夜下熬到白頭也在所不惜;驚歎一場考試是如何在瞬間改變一位垂老者的生活待遇,從乞食狀態逆襲到錦衣玉食的最上等人倫供養。

我們就這樣把考試成敗神秘化了,我們開始認為考試成功與否不僅僅與應試者主觀努力有關,更與應試者道德修為有干係,甚至要把應試者十輩八輩祖宗行善作惡的舊債和考試綁在一起,認為有一位或者一批神鬼在冥冥之中主宰著考試命運的走向。

於是乎,“正人君子”提出了“文運否泰,厚德系之”的圭臬論調,徹底把一場文化考試說成是應試者及其整個宗族道德修為的檢驗場,活生生地將人的命運套上神秘主義的緊箍咒。

“正人君子”們這麼做也是良苦用心,本意是好的,為了規勸讀書人除了錘鍊文章本領外,更要注重自身道德修煉,以達到德才兼備,實現聖人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國”。

然而,這其中也不排除某些人的陰謀,他們藉著“鬼神報應”把考試中一些徇私舞弊、打通關節的醜陋伎倆神秘化、合理化,為他們的權錢交易打造一個美好的精神光環,這已不可謂不是邪惡用心了!

據說,科舉考試到了明清時代,已和鬼神緊緊綁在一起了。這也可以理解,那時候考試的成功可以讓讀書人獲得尊貴身份,享有法律特權,免除賦稅勞役。

這一系列重大福利都是一場考試帶來的,社會大眾原本就對命運造化懷有不太自信的脆弱,既然這場考試能夠把命運打理得這麼順暢,不把它神秘化都難。久而久之,科舉考場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臨考前一天晚上,貢院要舉行隆重的“請鬼神入闈”的科儀。

科儀大抵是這般進行的。四位科考執事官身穿官服,沐浴焚香,然後在“號舍”(古代科舉考場裡的座位)前面巡走一遍,一位敲鑼,其他三位手中各搖晃著一面紅、黑、藍三色旗幟,口中唱道:“各路神鬼,有冤報冤,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這樣做是提醒貢院的“守護神將”把各路鬼神放進貢院。事過三巡,等有關鬼神都被旗幟引導到相關的號舍就坐後,執事官便開始“鎖院”,等第二天考生的到來。

這三種顏色的旗幟可是代表不同來路的鬼神,聽說紅色的旗幟是為了邀請天地神明的,這類神明代表官方,是來貢院主持公道,維持秩序的;而藍色旗幟是為了讓各位考生祖先的鬼靈到考生的號舍裡,庇護考生的;黑色旗幟最恐怖,是來尋仇的,之前只要和這位考生有仇的牛鬼蛇神都會趁著這個機會來到號舍裡,伺機作祟。黑旗鬼怪除了不讓該考生考試得逞,有時甚至可以讓考生命喪考場!

這麼聽來,現在估計很多人要棄考的,因為,現在不少人平時做多了虧心事,功名沒撈到不說,連身家性命都要被黑旗幟招來的鬼魂索去,那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清代文人梁恭辰《北東園筆錄初編.白卷獲雋》記載了一個故事,有一位考生到省城參加“鄉試”(相當於現在各省組織的公務員考試,第一名叫“解元”,其他考中的稱“舉人”),路上遇到一位老婦,她的兒子外出多年未歸,家裡窮得揭不開鍋。該考生大發善心,便冒充她的兒子,寫信一封,寄十兩銀子給老婦。

隨後,考生入闈考試,有神明託夢,只有交白卷才能高中!考試過程中,該考生每欲下筆,就會有神明在旁邊提醒說:“卷有字,榜無名。”於是,該考生連考三場都交了白卷。果然,後來中舉了,還考了第二名。究其緣故,原來一位進士出身的“收卷官”(按現在說,是改卷的博士或者專家)一時“技癢難禁”,代其答卷

你看,好人有好報,多麼好的“陰德顯報”的故事,陰德可以讓一位交白卷的不學無術的考生金榜題名,實在是無限神奇呀!這明顯是考場舞弊,卻被某些“正人君子”吹噓成“因果報應”,並昭然寫在勸善教科書上,鬼話變成了佳話。這位考生能夠一下子送十兩銀子給老婦(十兩到底按現在可以摺合多少人民幣,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算算),可見其富有,絕不是我這樣的窮書生。否則,考官才不會看到白卷,手癢癢的!

相比這種報恩的神鬼,更讓人恐怖的是報仇的鬼魂。

清人筆記《夜譚隨錄.棘闈誌異八則》記載,雍正年間江南貢院鄉試,常熟某位考生被發現莫名其妙地吊死在考場廁所裡。於是,眾說紛紜,有“正人君子”揣測,該考生好男色(有陽癖,典型的同性戀者),當年做館於某鄉紳家裡的時候,鄉紳一個侄子叫柳生,此君長得“丰姿如玉”,該考生屢次挑逗不成,就下藥於酒中,幹了霸王硬上弓的勾當。柳生酒後羞愧難當,在廁所裡自縊而亡。而這位考生考試的時候也自縊號舍的廁所之中,得其惡報。

你看,古代“正人君子”的想象力是那麼豐富,硬生生地編出這麼一個故事,把一位科舉考試失敗的自卑者說成是罪有應得。這位自縊的考生或許是因為多次落第,無顏面對家鄉父老,以自殺了結自己脆弱的尊嚴,沒想死後竟又被某些“正人君子”潑了一盆髒水,實在可悲可嘆。

關於科舉考場鬼神報應的故事還有很多,這些都是“正人君子”們的“傑作”。經我研究,寫這些故事的“正人君子”們大都是科舉考試的勝利者,他們的文字足以看出其內心的陰暗和冷漠,其玩弄考試舞弊的功夫以及迫害其他讀書人的本領實在“造詣深厚”,讓我瞠目結舌!

考場裡的鬼神是虛妄的,其實質是古代科舉考試利益博弈的一種文學表現。我一直認為,一場文化考試和官場綁在一起,可謂功過參半。

這樣的考試製度確確實實讓一些優秀的人才通過考試實現了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抱負,但更多時候,考試會成了一場決絕的文化迫害。封建統治者通過格式苛嚴的八股文剝奪了讀書人除了寫八股文之外的其他謀生立世的本領,剝奪了讀書人自主理性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剝奪了讀書人應有的獨立的人格和尊嚴。這與焚書坑儒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寫這篇不太成樣的文章,意圖不在反對當下的考試製度。考試選拔人才是最不壞的制度選擇,它能最大程度規避不公正因素介入,能讓底層知識分子和出身富貴的知識分子站在考場的同一起跑線上,實現機會平等。

考試不能成為評判知識分子社會價值的唯一標準,公務員考試不是高校畢業生唯一出路。我們可以在艱難困苦中進行多樣化的人生抉擇,我們要掌握好實實在在的學問並用之於人生事業。如此,你才會發現除了官場公文外,微積分是那麼美妙,質能公式是那麼富有力量,黑格爾辯證法和康德批判理性是那麼純粹,如是而已!


——陳方瞳 2020年2月14日整理成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