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自命不凡的黛玉,其實是隻見識短淺的井蛙

如果沒有香菱學詩,讀者大概會以為,黛玉最愛的詩人是李白。李白是詩仙,詩中多是對神仙的嚮往。黛玉也在《詠白海棠》中自比月中仙子,二者的詩,都有“

風流別致”的特點。


然而,當香菱主動向黛玉學詩時,黛玉首推的卻是王維,其次是杜甫,李白被她排到了第三位。


你只聽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裡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後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


黛玉的理由是這幾個人的詩不“淺近”,當香菱說喜歡陸游的詩時,黛玉說:“斷不可學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 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


《紅樓夢》| 才高八斗、自命不凡的黛玉,其實是隻見識短淺的井蛙


由此可見,在黛玉心中,王維的詩最不淺近,最有格局。


此言確實不虛,王維的詩看起來通俗易懂,實則頗具哲理,能讀懂的人,能從中讀出豁達來。


然而,結合黛玉的表現來看,她似乎並沒能從王維的詩中吸取到營養,沒把王維詩中的哲理,運用到生活中來。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人生要懂得“不執”。


凡讀王維者,不可不知他的《終南別業》,其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更是被廣大文藝愛好者用作簽名。


然而,王維此句,講的並非文藝愛好者的遊山玩水,而是佛學中的“不執”之哲理

《紅樓夢》| 才高八斗、自命不凡的黛玉,其實是隻見識短淺的井蛙


“行到水窮處”,朝著一個目標前進,卻走到了窮途末路。這是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受各種主觀或客觀因素制約,懷著希望、信心滿滿上路,途中歷盡艱險,排除萬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結果卻是“此路不通”。


此時,該怎麼辦呢?阮籍的做法是“輒慟哭而反”,因悲慟而大哭一場,然後回頭。


王維的做法卻是“坐看雲起時”,反正也走累了,不如坐下來歇歇,看看別的風景:人生不是非水不可,雲也很美。


這便是佛學中的“不執”,何必執著於一條路走到黑呢?人生處處有風景,條條道路通羅馬。


淚眼觀花淚易幹,淚乾春盡花憔悴,黛玉的苦,都源自“我執”。


從絳珠到黛玉,歷經兩世,都貫穿著“我執”。絳珠因懷有“尚未酬報灌溉之德”的執念,“五內便鬱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帶著這份執念,下世為凡人,依然執著地要“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

《紅樓夢》| 才高八斗、自命不凡的黛玉,其實是隻見識短淺的井蛙


《唯識述記》中說:“煩惱障品類眾多,我執為根,生諸煩惱,若不執我,無煩惱故。”世間各種煩惱,其根源就是執念。如果沒有執念,一切煩惱就都煙消雲散。


所謂無執念,即如寶釵之“隨分從時”,順水而行,水窮處則坐看雲起,不必為水窮而煩惱


淚眼觀花淚易幹,淚乾春盡花憔悴”是黛玉《桃花行》中的詩句。從《葬花詞》到《桃花行》,“淚”是反覆出現的關鍵詞,悲嘆則是其詩詞的主基調。其“淚”其“悲”都因“我執”而來:執著於對寶玉的一往情深


地球是圓的,人生路從來不應該是一條直線,而是要懂得轉彎。黛玉的人生直線,貫穿兩世,使得兩世都為此而苦。


學不能致用,是黛玉才高而命薄的主要原因。


黛玉之才高,是因為她“心較比干多一竅”,生性聰明,領悟力極高。而且生在探花之家,擁有認字讀書的機會。


然而,擁有先天和後天兩大優勢的黛玉,自始至終都沒明白讀書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紅樓夢》| 才高八斗、自命不凡的黛玉,其實是隻見識短淺的井蛙


西漢大儒劉向先生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讀書的目的,是用來醫治天性之愚昧,這個愚昧包括兩方面:一是受時空限制之見識矇昧,二是受悟性限制之心性愚頑。


受時空限制之見識矇昧,好比井底之蛙,因為一輩子都跳不出井口,一生都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天空,所以誤以為天空原本就只有井口那麼大。這不是蛙的錯,而是蛙沒有機會去增長見識。


如果給蛙讀書的機會,即使它依然只能一輩子活在井底,但它可以通過讀書,拓展見識,知道天空是無窮盡的,知道世間除了蛙,還有很多生物,也知道上下五千年,蛙類的發展史。


其實,每個人生來和蛙並無區別,有限的居住環境侷限了我們的見識。尤其是黛玉所生活的時代,女子一生都被禁錮在內帷,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但,

黛玉擁有了讀書的機會,便可以通過書本增長見識,從書中彌補現實生活的侷限,打破時空限制,成為見識廣博之人

《紅樓夢》| 才高八斗、自命不凡的黛玉,其實是隻見識短淺的井蛙


但是,黛玉並沒有讓書起到增長見識的作用。她沒能從書中看到什麼樣的男人才值得託付終身,只抓著一無是處的寶玉不放;她沒能從杜甫的詩中讀出民間疾苦,卻對努力求生存的劉姥姥極盡嘲諷;她也沒能從書中讀出君子之浩然坦蕩,依然保留著井蛙之小心眼,對身邊的人各種猜疑;她更沒能從喜愛的摩詰詩中讀出“不執”,因而在執念中走進了死衚衕。


因此,即使黛玉讀書萬卷、才高八斗,卻依然是個愚者,見識上愚昧,心性上愚頑,遠不如大字不識的劉姥姥“世事洞明、人情練達”。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就在於她沒能理解讀書的目的,把讀書當成了娛樂以及締造“讀書人”之清高身份的工具。這和賈雨村把《四書》當成“時尚之學”、當成謀職功利的工具是一樣的。


從這一點來看,黛玉確實是雨村的學生,其價值觀一脈相承。


當所學不能致用,就會被書所誤。黛玉正是被書所誤,專注於風花雪月的雜書,讀得“移了性情”,把一生都消耗在對寶玉的執念上。對於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如此通達的哲理詩,也許黛玉從未深入去理解其意,只是停留在了文藝之美感上。

《紅樓夢》| 才高八斗、自命不凡的黛玉,其實是隻見識短淺的井蛙


這就是黛玉才高而命薄的原因:才華使之清高,因清高而自傷自憐,卻不知自己始終只是一隻愚昧且愚頑的井底之蛙。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