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到底有沒有好處,為什麼好多醫生都不建議獻血?

Aaabing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生活中不少地方都能看到獻血車,而且可能還有不少人獻過血,只是聽到大肆宣傳獻血的好處,估計會有不少人心裡犯嘀咕,難道獻血對身體只有好處嗎?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獻血的一些事情。


1.獻血有什麼好處?

  • 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因為如果經常獻血,可使身體減少一部分血液,但是人體的血管容積不會變,將會有一些水分進入心血管系統,可起到稀釋血液的作用,從而防止血液黏稠,降低腦梗死、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有益於造血功能:獻血後人體的血細胞減少,可刺激骨髓造血,從而使骨髓保持活力;
  • 延長壽命:有人對獻血者和不獻血者進行壽命的統計,發現獻血者的壽命相比不獻血者可延長;
  • 可免費用血:獻血超過1000ml可終生免費用血;
  • 增加成就感:義務獻血是一種高尚的品格,是一種助人為樂的行為,而且想想這些血液能拯救生命,對自己的靈魂也是一種昇華;

2.獻血的害處是什麼?

  • 免疫力降低:因為獻血後人體血細胞減少,血液中的免疫細胞也減少,免疫力下降;
  • 增加感染風險:因為穿刺損傷了皮膚,而且免疫細胞降低,這些都增加了感染的風險;

3.獻血後注意什麼?

  • 清淡均衡飲食:可吃雞蛋、蔬菜水果、牛奶等食物;
  • 保證充足睡眠;
  • 可適當運動;
  • 適當增加飲水量;
  • 保護好穿刺點;
  • 不要飲酒;
  • 多吃一些促進造血的食物:如奶類、瘦肉、蝦、魚、木耳、牛肉等食物。

最後小結:獻血還是好處多,要不然世界上都不會鼓勵大家獻血了。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


醫者良言


本人早些年也獻過血,前後有五,六次吧,每次二百毫升沒什麼不適,感覺還可以,必競正常人有很強的造血功能。但這裡我要說個題外話,五年前我老婆難產大出血急需用血,而血源只有縣人民醫院有,拿著醫生開的相關證明去購買竟被當場拒絕,我說我獻了一千多毫升血,家屬應該有用血權,而且又不是不出錢。窗口裡的工作人員就兩個字,沒用。要我現場無償獻血三百毫升,再出錢買血。那幾天吧兩夜沒閤眼人也很疲勞,沒辦法只好讓姐夫來幫忙,現場送三百亳升血給縣人民醫院,再花了大概有兩千塊錢去買血。想想這事就來氣,所以這幾年沒有再獻血了。


山204047578


還是不要獻血了,我91年的,大學時候學校組織獻血,傻乎乎的就去了,當時抽了200cc,倒是沒啥症狀,就是有點頭暈,大學畢業以後工作的單位組織獻血,抽了400cc,我身高163體重120的妹紙,硬生生四個月沒有來大姨媽,我媽那段時間一直說我臉色都是灰頭土臉的,嘴唇沒有血色,哎,獻血對身體傷害還是很大的,一個學醫的朋友跟我說,獻血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是不可逆的!


做自己的寶


我是55歲的女人我前年作個子宮肌瘤切除子宮手術,因術前有肌瘤出血很多需要輸血,共輸血三次,當時血液供應非常緊張,我丈夫己義務獻血二次了,他拿著獻血證找到醫院,醫生說血液再緊張也要以義務獻血者家屬優先,醫院聯繫上級醫院調配及時給我作手術調到血漿,我順利作了手術。非常慶幸丈夫義務獻血給我帶耒的便利和好處。為答謝好心人的義務獻血,去年我也和丈夫一起他獻400C,我獻200c,前十幾天我倆人各獻400c。對身體沒危害,沒覺得身體不舒服。


大白吃飯


獻血究竟有無好處?

回答此問題前,我是看了一些回答者的回答的,大多數是醫生、社會獻血者的回答,內容各不相同,也很有寓意性,能從不同角度來看待獻血後的各種問題。那麼,我就以一名大學生的身份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本人也是名獻血者,且獻血量達到了1000ml,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我至今仍然記得那些獻血時的情景:

第一次我記得那時2016年6.15的時候,學校裡來了獻血車,三輛,排在學校食堂的門口,場面煞是熱鬧引人注目,又有學生做為志願者在一旁進行引導,於是乎,所過往的人的大多數都進行了獻血車內,進行無償獻血,我也在其中,第一次是300ml,修養了三天,就恢復了,當時的身體是真得好啊!

當時聽到一個消息說:獻血達到1000ml,會有日後用血的報銷流程,聽到這,就想三年時間獻血達到1000ml也不是難事,就在以後的學校生涯中,留意了獻血這方面的事情。

第二次獻血是2017年的3.16左右,這次是400ml,也就是這次,獻血當場就有些暈了,當時勉強獻血完成後,在獻血車裡躺了好一會兒,才緩過神兒來,遂下車,狂喝獻血福利牛奶和猛吃麵包,原因嘛:是因為我在獻血前沒進貢五臟廟。所以身體提出了抗議哈!後來接連調理了幾天就差不多恢復了,拿到了2張獻血證,心理美滋滋得,想著:再有一次獻血,就能達到1000ml了,達到終身免費用血資格了,也是一件比較開心的事情(沒辦法,年輕,總是那麼容易被忽悠!)。

第三次獻血是2018年的3.7,當時我已獻血700ml,只要再獻300ml就能夠達到1000ml。也沒多想,就選擇了300ml,最後一次的獻血很平淡,因為我知道,目的做完後,如果以後再做,那麼就是意義上的事情了。直到2019.5.10的今天我也沒再獻過血(一是沒時間,二是沒機會,三是沒必要。)!

可是,看了更多回答者的評論後,我改變了我的想法,日後每年都會進行獻血,不多,只獻血200ml,這樣累積下來,也不會是個小數字,且多去一些城市獻血,並一定是正規的獻血機構,這樣既能夠關鍵時刻救人,也能夠對身體內的新陳代謝起到促進更新換代的作用!一舉多得的事情,一定要做。


相逢即是緣!本人有志青年一位~資深諜戰戲精,常以特工本能自律、自省、自強。對於常規之事喜按非常套路出牌。只要空閒,沉遊悟空文章,真誠期待你的點贊與心評。

精默人


獻血對能搞提高造血功能,對身體還是有好處的,有些地方規定半年才能獻血一次,有些地方每三個月獻血一次,我覺得一般每年獻血一到兩次比較好,並不是獻血越多越好,我以前在深圳認識一個做志願者每年基本上都會獻血三次,至少也有兩次,我問他為什麼獻血這麼勤快,到了一定時間不獻血,血管就會感覺很脹,一般獻血多的都是每年一次最多兩次對身體有好處,太多了對身體也不是很好。我記得有一次獻血,有個50歲左右的醫生,他給我看的獻血的本子也是基本上至少每年都獻血一次。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婦產科醫生答一發。

醫院每年都會組織數次無償獻血,參與獻血的醫務人員不計其數。本人也獻過四次血,獻完血沒啥不舒服,目前也沒發現任何後遺症。

不過我國的獻血管理可能還需要完善吧,血戰各省市沒有聯網,比如我,四次獻血在三個不同的地方,以後在某個地方住院需要用血的時候,只能計算在該市的獻血記錄,其他地方的不算(按照次數就沒達到免費用血條件)。而且用血的時候費用也不是拿著獻血證就可以直接減免,需要自己層層走流程。

讓每個人的無私奉獻有可能被回饋,可能大家獻血積極性會提高吧。獻血的時候笑嘻嘻,取血的時候mmp,難免降低公民獻血積極性。

我覺得獻血對身體沒啥好處,但是也沒啥壞處。失去少量血是可以通過骨髓再生的,血容量一段時間就能恢復正常。

獻血前需要注意多喝水,不要空腹獻血,避免暈血。

另外一般人我不告訴他,獻血時血站會免費檢測血是否感染有乙肝病毒、艾滋、梅毒等,還檢查肝功和血型,也可以當個小體檢呢。

助人不損己,何樂而不為?


婦產科小超人


我獻過血,當時單位讓獻,我去了,獻6人,去10人,加領導2人,2人不合格,剩6人,我只能獻了,2百CC,當時緊張,沒反映,現在55歲,身休幹活不行了,和獻血不知有沒有關係?

有人會問,兩個領異呢?想想他們會獻嗎?檢查身體去了!!!


不I般戰士


我們國家現在提倡的是無償獻血,所以我們經常會見到很多朋友去獻血車獻血。但是有很多朋友確實是有顧慮的,最擔心的一定是獻血對我們的身體到底有沒有壞處,如果有好處那就更好了。那麼獻血對我們身體到底有沒有好處呢?張大夫查閱了相關文獻後,和大家做一個說明。


獻血到底對身體有沒有好處?

我想這個問題,應該是分而言之。

首先,對於患者,對於那些躺在醫院病床上朋友,一定是有好處的,因為這些血液很可能能夠使他們的手術順利進行、能夠使他們的治療更加沒有後顧之憂,甚至可以挽救他們的生命。

那麼對於獻血的朋友有沒有害處呢?應該說,從現在的研究看,沒有害處。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血液大概是4000到5000毫升(當然具體應該因人而異),每次我們獻血的量是200到400毫升,獻出的這些血液不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明顯的影響。而且,我們人體的骨髓在源源不斷的產生新的血細胞,會把輸出的這些血細胞很快補充上。而血容量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恢復。


對於獻血的朋友有沒有好處呢?文獻上說,獻血對獻血者的身體是有幫助的。科學適量獻血,可增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促進人體新陳代謝,還會刺激人體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終保持旺盛的造血狀態。但是這可能還缺乏更多的相關研究。但是有一點是一定的,那就是我們國家規定無償獻血者累計獻血量在800毫升以下的,獻血者本人需要用血時可免費享用獻血量的三倍,累計獻血量達到800毫升及以上者,享有終身免費用血的權利。其直系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可享有獻血量等量用血的權利。

因此,張大夫認為,獻血對於有需要的患者而言肯定是有利的;對於獻血者而言,至少是無害的,甚至可能是有利的。

為什麼好多醫生都不建議獻血?

這個問題,我想是有一些人杜撰活著編造出來的,因為,大家可能不知道,無論在醫學院校還是醫院,總會有大批的醫學學子和醫生進行無償的獻血,他們不僅不反對獻血,還建議大家積極的獻血。

最後,我想和大家說的是,張大夫鼓勵大家獻血,但是獻血應該選擇正規的獻血站,不要進行非法的血液買賣。


張之瀛大夫


今天問題:獻血到底有沒有好處,為什麼好多醫生都不建議獻血?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作為一個檢驗科醫生,日常工作中天天跟血液打交道,而日常工作中醫院科室需要輸血時,也是我們進行配血,這也是我們工作中的一部分。但是近幾個月來經常遇到血荒的情況,不知道是現在獻血的人少了,或者是血站的工作人員不積極去採血的原因。總之,病房要輸血的單都積著好幾張單在那裡了。



——獻血有害身體?——錯誤觀念

迴歸話題。在許多人的認知中存在這樣的一個錯誤觀念,那就是獻血會大傷元氣,對身體不好,只有傻子才去獻血,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醫學研究發現,我們人體中的總血量約佔體重的8%,而一個成年人的總血量約為5000毫升。80%的血液用來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20%存在造血系統內。當人體失血時,另外的20%的血就會迅速地進入血液系統來補充所失的血,身體強大的造血功能亦會很快將失去的血液補充。而人身對血液每一天都在不斷進行新陳代謝,每時每刻都有細胞衰老、死亡,又有細胞生成,來維持人體的新陳代謝。

而我們一次獻血量一般是200~400毫升,只佔總血量的5%~10%,一次失血量達到10%時,對人體是沒有明顯影響的。而失血量達到800~1000毫升或者失血量達到人體總血量20%才會對身體造成危險,發生休克的可能。而且對於剛剛獻血後的人來說,獻出去的血馬上就會補充上來,並不會影響到健康。

有資料顯示:獻血後失去的水分和無機物,大約1~2小時就會補充回來;失去的血漿蛋白質,肝臟1~2天就能合成補充回來;血小板、紅細胞和白細胞也能很快補充回來。

其實,對於一個健康人來說,定期適量獻血對身體不會產生任何影響,獻血還可以給身體裡的血液一個“除舊迎新”的機會,一般來說,人體中的紅細胞每4個月就要更新一次,這更新過程中一些細胞衰老、死亡就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平時也只能通過尿液來排洩,而獻血就更好的清楚了這些有害物質。而且獻血還能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是一個高尚的行為。



——獻血有什麼好處?——明明白白

醫學科學證明,獻血有以下的好處:

①可以刺激骨髓,再生新鮮血液,利於造血系統的活躍,能夠增強免疫力,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②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緩解和預防高粘血癥,這樣可以減少腦血栓,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發生率。

③能減少附在血管壁上的沉積物形成,降低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④有研研究發現,經常定量適量獻血,還能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因為大量年輕的血細胞,有很強的吞噬、殺滅作用,從而能起到防癌的作用。

其實一個人可以獻血,最起碼說明這個人的身體是健康的。因為獻血也要符合條件才能獻血的,比年齡要在18~55歲,重體要達標,血壓正常,沒乙肝、沒丙肝、沒梅毒、沒愛滋,這樣才能參加獻血。現在甚至有些血脂比較高的人想去獻血都達不到參加獻血的要求。



——為什麼好多醫生都不建議獻血?——斷章取義

我不知道題主的這個結論問題是從哪裡得來的?有真憑實據嗎?或是隨口而編的?或者是斷章取義?就我們單位來說,每一年都組織員工進行2次的無償獻血,也有許多醫生都去獻血。醫生都去獻血,怎麼會不建議別人去獻血呢?就像我的一個同事,他也想去獻血,可惜不達標啊,血脂高,抽出來的血離心後血漿都是渾濁的,想獻血人家還不要他的血呢!

醫生不建議別人去獻血的可能原因就是那些人身體都不健康,比如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等人群,或者肥胖人士,這樣的身體都不健康,達不到獻血的要求。醫生又怎麼會建議你去獻血呢。因為醫生都知道,只要是科學合理的獻血,對身體基本上是沒有損害的,醫生建議你不去獻血的,那就是你本身就不是一個健康的人,貿然去獻血的話,只會給原本就不健康的身體雪上加霜。



——結語——科學獻血無害處

總而言之,獻血是對身體有許多好處的。當然要建立在定期合理科學的條件下獻血,定期就是每6個月獻血一次,合理就是每次獻血量不能超過400毫升。這樣科學獻血,對身體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記得幫我點贊、評論、轉發!那就是對我創作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