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淵是匈奴人,為何尊奉劉邦、劉禪為祖宗?

史事春秋


自古能成為帝王,尤其是開國帝王者自然都是人中龍鳳,劉淵也不例外,在西晉八王之亂後,劉淵作為少數民族之一的匈奴也想在中原有自己的三分天下,但此時的匈奴早已不是西漢初年的匈奴,經過兩漢政權的打擊匈奴在此時早已淪落成漢朝以及曹魏、西晉的附庸。一個附庸,再往下說一點也即一個奴才想要獲得世人的認可,他需要怎麼做呢?

首先找聯繫,尤其是血緣關係,這點劉淵有自己的優勢,因為他的祖上是冒頓單于之後,在西漢初年,匈奴勢大,漢高祖劉邦為了穩住匈奴採用劉敬的建議與匈奴和親並約定為兄弟國家,劉淵這一支脈就是漢朝和親公主的後人,也算是漢朝的姻親。雖然經過幾百年的稀釋,血緣很淡薄,但畢竟有過關係,所以劉淵首先祭出了自己是大漢皇族後裔這一身份。

其次認祖歸宗,提升自己的身份地位,從劉邦建立西漢,到東漢再到劉備建立的蜀漢可謂是一脈相承,之後三國歸晉,劉禪成為漢朝的最後一位帝王,劉淵作為少數民族,想立國總得抬高自己的身份,於是他在一切勢成之後,裝模作樣的追贈劉禪為孝懷皇帝,然後再為漢高祖劉邦建立神牌進行祭祀,如此儼然把自己塑造成了漢朝衣缽的繼承者。

有了這兩層身份,劉淵再登基為帝就名正言順了,不管敵人如何想,最起碼在百姓心中,他的地位提升了。

當然也許有人會有疑問?劉淵為什麼要認漢朝為祖,也可以認其他朝,或者自成一系啊,這就不得不提兩點,一來漢朝雖然被曹魏取代,但漢朝在民間百姓的心中還是存在影響力的,二來漢朝是正統早已深入人心,劉淵把自己往漢朝身上靠,也是在強調自己的正統性,說白了一切都是為自己能稱帝服務。

劉淵的稱帝帶來的災難也不得不提,他的稱帝進一步把中原推向戰爭和混亂的深淵,間接導致漢族人口的劇減。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我們先說一下劉淵的介紹,他是匈奴人,是五胡十六國時期漢趙的開國皇帝,那他為什麼要尊奉劉邦,劉禪為祖宗呢?

第一個原因:血緣關係

因為劉淵,是西漢時期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的後裔,當時漢高祖劉邦迫於匈奴的強大,便將一位宗室之女,作為和親公主,嫁給了冒頓單于。劉邦還與冒頓單于拜為兄弟。所以劉淵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候,他想要擁有合法性,他就必須要和中原攀親戚。

第二個原因:政權的合法性

劉淵是匈奴人,在中原建立政權,在中國傳統社會是不符合常規的。他為了使自己更具有合法性,他必須要和劉氏家族攀親戚,表示自己不完全是匈奴人,並且自己又對中華文化精通,拜上黨人崔遊為師,最喜歡《春秋左氏傳》《孫吳兵法》。交好門閥大族來說明政權的合法性。

第三個原因:打著劉禪的旗號來反晉

當晉朝八王之亂之後,中華大地民不聊生,劉淵想要做出成績,就要打出匡扶漢室,以三國時期蜀國劉禪為旗號,劉淵想想到,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並打著劉禪的旗號,自己就有義務進行反晉,從而達到自己的政治需求,自己就是名正言順。


得勝影視開拓者


我們先說一下劉淵的介紹,他是匈奴人,是五胡十六國時期漢趙的開國皇帝,那他為什麼要尊奉劉邦,劉禪為祖宗呢?

第一個原因:血緣關係

因為劉淵,是西漢時期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的後裔,當時漢高祖劉邦迫於匈奴的強大,便將一位宗室之女,作為和親公主,嫁給了冒頓單于。劉邦還與冒頓單于拜為兄弟。所以劉淵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候,他想要擁有合法性,他就必須要和中原攀親戚。



第二個原因:政權的合法性

劉淵是匈奴人,在中原建立政權,在中國傳統社會是不符合常規的。他為了使自己更具有合法性,他必須要和劉氏家族攀親戚,表示自己不完全是匈奴人,並且自己又對中華文化精通,拜上黨人崔遊為師,最喜歡《春秋左氏傳》《孫吳兵法》。交好門閥大族來說明政權的合法性。



第三個原因:打著劉禪的旗號來反晉

當晉朝八王之亂之後,中華大地民不聊生,劉淵想要做出成績,就要打出匡扶漢室,以三國時期蜀國劉禪為旗號,劉淵想想到,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並打著劉禪的旗號,自己就有義務進行反晉,從而達到自己的政治需求,自己就是名正言順。



綜上三點,我認為他必須要遵分劉邦和劉禪為祖宗,來為自己的政權進行合法性的敘述。


經濟戰略


劉淵,字元海,新興(今山西忻州)人,甸奴族,東晉十六國時期漢國開國皇帝,軍事統帥。公元304-310年在位。劉淵掀開了五胡十六國戰亂的序幕,歷來為人所詬病,但他是漢化程度很高的匈奴人,他所建立的漢國打著繼承劉姓漢朝基業的旗號,在不斷與西晉漢

族中央政權衝突的過程中,民族融合也不斷加深,客觀上為中國最後形成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共同體而做出了重要貢獻。非凡的匈奴族領袖在西晉永興元年(304)十月的左國城(今山西離石東北),兩個月前剛被右賢王劉宣等推為大單于的劉淵,在數萬匈奴部眾的擁戴下,又稱“漢王”。劉淵自稱是漢室之男,漢朝滅亡後,匈奴重舉大旗繼承漢朝的事業,名正言順。他尊三國蜀漢後主劉禪為祖,定國號為“漢”,正式舉起反抗西晉統治的大旗。那麼,劉淵是憑藉什麼被大家推上這樣的高位呢?

劉淵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貴族後奮。是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西漢時,匈奴與漢朝廷時戰時和,首領冒頓單于娶漢高祖劉邦的宗女為妻,曾與漢朝約為兄弟,其子孫就以劉為姓。

劉淵首先有卓越的軍事統帥才能。劉淵治軍嚴格,軍紀整肅,遠近聞名。劉淵建漢國後,與西晉朝廷在今天的山西地區展開了數次激烈的較量。劉淵派族子、將軍劉耀,部將喬稀、劉欽在大陵(今山西文水東北)、離石(今山西離石)、汾城(今山西新終東北)幾次戰勝了東贏公司馬騰部眾的進攻,先後佔領了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長子(今山西長子西南)、介休(今山西介休東南)等地。後來劉淵又派其子劉聰、部將石勒等南據太行(今太行山地區),東下趙、魏,開拓疆土。漢元熙三年(306),七月,攻佔平陽、河東(今山西臨汾西南、夏縣西北),徙都蒲子(今山西限縣)。十月,稱帝。河瑞元年(309)正月,移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晉幷州刺史劉飛也敗於劉淵之手。壺關(今山西長治北)、屯留(今山西屯留南)、長子(今山西長子西南)等地不久之後也成為漢國屬地。劉淵還是一位具有政治才能的統帥。劉淵在自己所轄的部族和地區施展政治才能,史稱他“明刑法,禁奸邪,輕財好施,推誠接物,五部俊傑無不至者。幽冀名儒,後門秀士,不遠千里,亦皆遊焉”。十六國時期著名的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當時也是慕名投奔,成為劉淵手下著名的將領。

他的漢國卻是依據漢族政權制度建立的國家。永嘉二年(308)十月,劉淵正式稱帝,國號仍稱漢,改年號為永鳳。他依據漢制設置百官,以劉

宣為丞相,呼延翼為御史大夫,劉宏為太尉,其餘部將依次授官。仿東漢制,設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為三公;又仿晉制,宗室以親疏為別,悉封郡縣王,異姓以功勳為別,皆封郡縣公侯。

但究其實質,劉淵實行的是胡漢分治的政策。他委任劉聰為大司馬、大單于,並錄尚書事,置單于臺於平陽西。始安王劉耀為征討大都督、領單于左輔,廷尉喬智明為冠軍大將軍、領單于右輔等。這一政體可以看出鮮明的少數民族特色,在民族矛盾激化的十六國時期,成為各少數民族政權行之有效的統治形式。

劉淵在西晉日趨衰敗、各地流民起義反晉的浪潮中,趁勢在中原建立了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被認為開啟了“五胡亂華”的序幕。但是,在少數民族政權對漢人的長期統治過程中,各民族之間融合不斷加深,為隋唐及以後的中國多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歷史天天說吧


劉淵何許人,匈奴漢化遺種,夷狄自古帝中國者第一人也。

劉淵是匈奴族,成名於西晉以後的十六國時期。匈奴族為什麼姓劉?因為漢高祖劉邦時期,劉邦與匈奴採取和親政策,漢朝與匈奴約為“兄弟之國”,劉邦與當時匈奴的一把手冒頓單于約為兄弟,因此冒頓單于的子孫都以劉氏為漢姓,

劉淵就是冒頓單于的後代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偉大的曹丞相在與中原各方諸侯爭霸的空檔兒,順手又收拾了一下匈奴,將其分為五個部族分散安置在北方。劉淵的父親劉豹任頭領的左部就被安置在今天的山西高平

劉淵從小熟讀《春秋左傳》、《孫子兵法》,是個完全漢化的匈奴人,因為又帥又有才能

,被晉朝看重,晉武帝司馬炎召見他的時候稱讚他“春秋的由余,漢代的金日蟬”,接班父親任匈奴左部頭領,正式入仕。

八王之亂時,還是因為又帥又有才能,被中原漢化的匈奴人推舉為“大單于”,想趁亂復興祖宗基業。後來還真就滅了西晉入主中原,建立了十六國時期第一個國家,國號“漢”,自認延續大漢正統。史家為了做區分,將之稱“後漢”。

劉淵作為匈奴族,卻自稱漢朝子孫,還追封蜀漢的劉備、劉禪,自比劉備“光復漢室”,原因很簡單——

為了爭取其胡人身份在中原統治的合法性。

兩漢四百年,民族認同的種子早就在每個中原人心中深深埋下,“漢人”這個標籤已經深深刻在了每一箇中原人的心裡。所以劉淵作為一個匈奴人,想要確保其統治的合法性,就必須用這種方式贏得民心。不要認為這只是一種形式主義的小聰明,歷朝歷代因民心不附吃虧的統治者數不勝數,五代十國時的大遼就曾入住中原,最後還是因為其為胡人民心不附只能北還,單純這一點就充分說明了劉淵這種做法有多麼實用。


江湖小生


匈奴人劉淵,為何卻尊奉劉邦、劉禪為祖先?

作為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之一,匈奴從在秦末漢初就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漢匈兩個民族世代為仇,卻沒有想到在三百年之後,匈奴人劉淵在建立自己的王朝之後卻將漢朝的劉邦、劉秀、劉禪等幾位皇帝尊奉為自己的三祖五宗,這究竟又是何原因呢?

劉淵的真實身份及其漢匈血統!

一個政權的存在,必須要為自己的合法性找根據。中國古代講究師出有名,不管是建國還是謀反,總愛為自己找一個高大上的身份,從而可以通過鮮明的旗幟獲得士子們的支持和黎民百姓的認同。比如說,大漢高祖劉邦,從亭長最終奪得帝位。在造反時為了讓自己的皇位更加合理化,他便自稱赤帝之子,隨後斬白蛇起義。

《淮南子·時則訓》:“赤帝、祝融之所司者萬二千里。”此赤布,即炎帝,少典之子,號為神農,南方之火德。

“白帝之子”指的是大秦,而赤帝之子斬殺白帝之子,則可以更好地表明大漢當立,大秦當亡。再比如說,李唐統治者們追溯李姓名人,於是宣稱自己是老子李耳之後!不僅是皇帝,從古到今,無論是平民還是貴族,很多人們都喜歡給自己貼金,宣稱自己擁有一個優秀的祖先!

那劉淵為什麼要尊奉劉邦等人為祖先,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史書記載:

《晉書·卷一百一·載記第一》:初,漢高祖以宗女為公主,以妻冒頓,約為兄弟,故其子孫遂冒姓劉氏。

大意就是說,在漢初的時候,高祖把劉姓宗族女嫁給了冒頓單于,於是後來便開始有一支匈奴貴族開始以劉為姓,而劉淵就是匈奴劉姓的其中一員。因此可以說,劉淵與漢朝、與劉邦還是有一些沾親帶故的關係的,劉淵也可以說是漢朝皇帝的外甥,儘管這個外甥早已經不在五服之外。所以說,劉淵是匈奴人,但其實也有漢族劉姓血統,劉淵可以說是一個多民族混血兒,儘管他的漢族血統已經微乎其微!

劉淵的文化認同及其政治智慧!

永嘉二年,劉淵稱帝,定國號為漢!這個漢,從字面意思上理解是大漢,但在深層意義上來說卻早已不是,充其量只是“借屍還魂”!劉淵稱帝后,建年號為元熙,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建造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進行祭祀,立妻呼延氏為王后。稱帝后的這系列舉動,讓他儼然看起來就是一個正宗的劉氏後代!

劉淵為什麼會這麼做?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劉淵其實從小是受華夏文化教育成長的,帶有士子風範。

史載:(淵)幼好學,師事上黨崔遊,習《毛詩》、《京氏易》、《馬氏尚書》,尤好《春秋左氏傳》、《孫吳兵法》,略皆誦之,《史》、《漢》、諸子,無不綜覽。——《資治通鑑》

後來劉淵開始起兵之後,其叔祖右賢王劉宣勸劉淵結援鮮卑、烏桓,以“復呼韓邪之業”。劉淵卻回答說:“大丈夫當為漢高、魏武,呼韓邪何足效哉。”由此可以看到,劉淵的偶像不是草原上的那些霸主,而是像劉邦、曹操這樣的中原君主!儒家文化的教化作用,讓劉淵的在文化認同更加傾向於以漢文化為內核的華夏文化,而不是單純的認同匈奴自身的歷史文化。

劉淵在即位之後,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作漢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三祖指漢高祖劉邦,世祖劉秀,昭烈劉備。從中可以看出,劉淵宣稱繼承漢朝的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是自己有漢朝劉氏的血統,可以繼承漢朝的法統;二是可以借用漢族劉氏在民間遺存的影響力。其實這和劉備的事情本質也差不多,但劉備的關係也很難查,即使真是中山靖王的後代,一代一代的流傳下來,劉備也不會具有多少純正的漢室血統!尊奉大漢王朝劉家,更多地是借用一個漢室的口號!

儘管劉淵在歷史上不被認為正統,但如果從華夏文化對於君主的評價來說,劉淵自身其實已經足夠被漢族所接受,甚至可以被稱為明君和仁義之師。

史載:劉淵遣喬晞寇西河,喬晞殺賈渾及其妻宗氏,劉淵聞之怒曰“使天道有知,喬晞望有種乎!”

劉景攻延津,沉男女三萬餘人於河,劉淵聞之大怒曰:“景何面復見朕!且天道豈能容之!吾所欲除者,司馬氏爾,細民何罪!”

從這段對話我們可以看出,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劉淵的表現,至少比當時晉室的那些皇室成員們更仁義!

漢韻猶存,大漢的政治遺產!

劉淵即位之後,為漢朝列祖列宗建立宗廟,在法理上來說,其實就相當於一個王朝延續著前面某個王朝的血統,如果劉淵可以統一全國,他可能成為和劉秀一樣的繼任者,只不過這個繼承者的血脈不夠純正!

史載,淵謂群臣曰:“昔漢有天下久長,恩結與民。吾,漢氏之甥,約為兄弟;兄亡弟紹,不亦可乎!”

從上面可以看出,他是把自己站在漢室後裔的角度來進行政治活動的,因為這樣可以讓他獲得更大的政治資本,特別是一些漢族貴族和儒家士子們的支持!

劉淵是尊季漢,也就是劉備創立的蜀漢王朝為正統的。那為什麼尊奉季漢?首先,西晉八王之亂之時,其實距離三國結束不到五十年。而此時,季漢的號召力還沒完全消失。季漢以漢為國號,繼承的是漢統,區別於曹魏,東吳和西晉,而自己以尊季漢,則意圖表明自己同樣也是繼承漢統!同時,既然自己給季漢皇帝劉備、劉禪立廟祭祀,那肯定是要尊季漢為正統,拉攏漢室剩餘勢力的人心,利用漢室餘威,增大自己的影響力。

古代出兵,講究師出有名;古代建國,也講究順應天時。西晉雖然距離東漢滅亡已經一百年了,但兩漢四百年的餘暉依然照耀著這片華夏大地,留下了豐富的政治遺產。即使到了今天,經歷了無數的改朝換代之後,國號,體制變了。但是我們漢人的名號沒變!漢朝統治時期,我們這片土地上的人叫漢人,漢朝滅亡一百年的西晉,這片土地上的人還叫漢人,漢朝已經滅亡一千八百年的今天,我們還叫漢人!漢朝的影響力,在中國深入人心,稱呼自己的國家為大漢,對於很多人來說是自豪感和榮譽感。

劉淵自稱漢朝公主後代,意圖起兵再興漢朝,很大原因便是希望借用漢朝的政治遺產。劉淵一個高度漢化的匈奴人,深知正統的重要性,把自己建立的政權納入漢朝體系,才能更好地獲得政治遺產,拉攏士族。

但很可惜,他的漢國,並沒有起到安定天下的作用,反而把中原進一步推向戰亂,士族們並不認同他這個匈奴人的漢國。對於胡族建立起的政權,即使他們的漢化程度很高,但是一般並不容易造成社會秩序的安定,反而容易把國家推向更加混亂的深淵。

大漢帝國,第一個統一的長久王朝!

為什麼劉淵會尊奉漢統,我們需要明白一個關鍵,漢朝其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長久王朝。相對來說,儘管秦朝很偉大,但它的統一太過於短暫。劉淵建立漢國的時候,他不會不知道以後在之後還有唐宋元明清這些統一帝國,對於西晉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漢朝是第一個統一的長久帝國!

這樣的帝國,漢之前沒有,漢之後也沒有。三皇五帝的傳說太過於久遠、太過於渺茫,夏商周只是王室霸權下的鬆散聯盟,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幾十年就亡國,且文化不盛,至於大漢之後的魏晉,立國不穩,戰亂頻繁,所以這一時期真正能代表中原王朝的政權當時只有漢朝!劉淵作為當時的中原霸主,最高夢想必然是為自己的後代建立一個穩定的王朝,讓他可以延續著自己確立法統和道統。如果說劉淵需要一個王朝做案例,只能是漢朝。所以,他堅持告訴他人自己也是“劉家子孫”,要重新建立一個漢朝。

漢,就是這片土地上帝國的象徵;就像羅馬,是歐洲中世紀的象徵一樣!利用自己與曾經輝煌的大漢帝國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劉淵的母輩淵源;就像羅馬國教的皈依者們,來繼承帝國的遺產,獲得名正言順的帝國法統,宣稱神聖羅馬帝國!至少,在一段時間裡,漢與羅馬,是那個時代他們的信仰。漢,經過劉秀復漢,劉備復漢,劉淵復漢,劉裕復漢後,最終隨著亂世的結束,隋唐新帝國的崛起,漢的旗幟不再成為首選!

劉淵稱漢,少數民族的漢化進程!

劉淵、苻堅、拓跋珪這些人,其實都是少數民族漢化的結果!特別是拓拔珪,更是進一步遷都改姓,皇室和漢族通婚越來越多,從文化血統雙重入手,連官僚制度都是承襲魏晉進而改進一步讓南朝都開始作參考。隋朝楊堅稱帝之後,改回漢姓楊氏,制度沿襲秦漢魏晉,終於完成轉折,徹底取代南方勢力,成為漢室正朔。

弘農楊氏的隋朝、隴西李氏的唐朝,在經歷長時間的戰亂之後,從此成為歷史的正統!什麼是正統王朝?首先必須儘量是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然後本身帶漢族血統,在制度上承襲漢族制度,文化上推廣以儒家為代表的漢族文化,推動華夏不斷進步,國家強大,人民安寧,文化繁榮,方才稱正統!

儘管劉淵尊奉劉邦、劉禪為祖宗,但他的匈奴身份,他的匈奴勢力,這一切都讓無法成為正統,只是推動了民族融合的進程。劉淵是想成為正統,但歷史最終沒有讓他成為正統。如今再縱覽歷史,對於劉淵,我們也只是對這個少數民族的漢國帶有一絲好奇而已!在中國歷史上,他最終還是沒有發揮更大的作用!


龍羽評青史


在劉姓的起源裡,其中有一條是外族的改姓,說的是西漢初期蒙古高原的霸主匈奴人對剛建立的中原王朝有著很大的威脅,漢高祖劉邦一時沒法用軍事手段解決這個威脅,就採用了和親的手段,通過讓公主或宗室之女嫁到匈奴去的聯姻的辦法暫時解決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的矛盾。嫁到匈奴去的皇室宗親之女所生的孩子,按照匈奴傳統皆隨母姓劉,這就是匈奴人劉姓的起源。

劉氏後代

而劉淵據《晉書》上說是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的後代,冒頓單于曾娶漢朝宗室之女,他的子孫都以劉氏為姓。這麼說的話,劉淵與劉邦還真有一些血緣關係,劉淵尊奉劉邦為祖宗也是對的。劉禪是劉邦的曾孫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也是老劉家的人,所以劉淵尊奉劉禪為祖宗也沒有錯。

政治需要

劉淵是匈奴人,五胡十六國時期,有很多的少數民族政權。然而不管誰要建立政權,都要考慮政權的合法性,雖然有點掩耳盜鈴的意思,但是這是會起到很好的輿論導向作用的,對於政權建立是有幫助的。因此很多人都要認一兩個正統的祖宗,以期望告訴別人他這是在恢復正統,合理合法,理所當然。就像劉淵建立的政權叫漢,史稱漢趙或前趙,氐族人李雄建立的政權後來也叫漢,史稱成漢。這在當時都是很有號召力的。

所以,劉淵作為匈奴人,尊奉劉邦和劉禪為祖宗,雖說可能有些血緣關係,但最為重要的還是為了籠絡人心,為自己建立政權找到所謂合理合法的依據。


慕容讀史


劉淵,漢趙開國皇帝,匈奴族。他文武雙全,趁西晉八王之亂時,於304年自稱漢王,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建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位以祭祀,割據幷州建立漢國(史稱漢趙、前趙),建年號元熙。308年,劉淵正式稱帝,改年號為永鳳。他在位六年後駕崩,諡光文皇帝,廟號高祖。

劉淵尊奉劉邦和劉禪等人,是因其為西漢時匈奴冒頓單于的後裔。劉邦曾將一個宗室之女當和親公主嫁與冒頓單于,且與冒頓單于約為兄弟,故其後冒頓單于子孫均世代以劉氏為姓。

劉淵的曾祖羌渠單于在東漢末年,曾派其子於扶羅率兵援助漢廷討平黃巾軍。於扶羅因故率部留駐東漢,自稱單于。他病故後,其弟繼單于位,任命其子劉豹為左賢王。曹操後來任命劉豹為左部帥。

而劉淵自幼接受儒學和漢學,對漢學經典極為熟悉,“《史》、《漢》、諸子,無不綜覽。”故,從血緣到所受教育,劉淵尊奉漢帝是符合情理之事。

例如,劉淵之父劉豹是魏晉時匈奴左部帥,人稱左賢王,


2許雲輝


據《晉書》記載:劉淵祖父為南匈奴單于於扶羅,父親為匈奴左賢王劉豹,母親為匈奴呼延氏,是地地道道的匈奴的。其匈奴劉姓源於漢匈和親。當年,匈奴強盛時,劉邦“以宗女為公主,一妻冒頓,約為兄弟,故其子孫遂冒姓劉氏”。劉淵的叔祖劉宣、父親劉豹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並取了漢名。承襲父祖,劉淵也跟著姓劉。

據史書記載:劉淵生的體貌偉岸,姿儀不凡,深的得時人崇重。曾在洛陽當人質量。由於他文武雙全,語出驚人,司馬昭對他另眼相看。西晉時,劉豹去世,劉豹去世,劉淵代父之職,成為南匈奴左部帥,歷任北部都尉、建威將軍、五部大都督等職。期間,劉淵“明刑法,禁奸邪,輕財好施,推誠接物,五部俊傑無不知者”,幽冀一帶的名儒,也不遠千里紛紛前來拜見,個人威望與日俱升。

西晉元康元年暴發“八王之亂”,成都王司馬潁執鎮鄴城,封劉淵為寧朔將軍,監五部軍事。當時,因為戰亂,中原漢人大量流徒江南,幷州境內的胡漢勢力對比和人口分佈發生了重大變化,匈奴貴族劉宣等人見司馬氏骨肉相殘,四海鼎沸,興邦復業有機可乘,便秘密推舉聲名顯赫的劉淵為大單于。劉淵得到消息後,歷經周折,成功擺脫司馬潁,蛟龍終歸海。

西晉永興元年十月,劉淵在左國城(今山西離石)建立政權,國號為漢,改元元煕。因晉朝猶在,四方未定,劉淵沒有貿然稱帝,而是效仿當年劉邦,權且稱王,依照漢制設置百官。元熙五年(308年),劉淵羽翼漸豐,便正式稱帝。劉淵是匈奴人,一心想著興邦復業,可天為何要稱漢皇帝呢?史學家共識,這是與劉淵的個人經歷以及當時的社會形勢有關。

劉淵自幼居於漢地,酷愛讀書,痴迷漢文,曾拜上黨名士崔遊為師,遍習中原的儒家經典和歷史、軍事著作,甚至可以“略皆誦之”,深受漢文化影響和薰陶。劉淵七歲時喪母時表現出“擗踴號叫,哀感旁鄰”的孝道禮儀上不難看出。在日後與太原名儒王昶、王渾、王濟的交往中,劉淵逐漸成為一個漢化程度相當深的匈奴人。

崇尚漢文化,使劉淵傾心接受喊話;而劉淵在官場上受到的種種遭際和不公,也是逼使他主動向漢人、漢文化靠攏的一個重要因素。晉武帝時,王渾、王濟等人舉薦劉淵擔當滅吳的重任,卻遭到了孔恂、楊珧等人的強烈反對,特別是諫辭中“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刺痛了劉淵的自尊心,也反應了漢匈之間難以消除的民族隔閡。

孔恂、楊珧是朝廷重臣,代表著朝野相當一部分漢人的思想和觀念,他們鄙視、仇恨胡人,更牴觸像劉淵這樣文韜武略的匈奴人,使劉淵屢不得志,甚至一度險遭不測。劉淵雖然有志向,有能力,有魄力,但是在講究門閥出身的魏晉時期,卻很難得到漢人的支持和擁護。劉淵想成大業,想立足中原,想得到漢人支持,最好的辦法就是扯起漢旗,以懷人望。

劉淵深通曆史,在他看來,自秦至晉,漢人政權雖有數個,但國祚長久的只有西漢和東漢,其餘皆短命而亡,就連眼前的晉朝也是搖搖欲墜。劉淵認為“漢有天下世長,恩德結於人心”,定過好為漢,可使中原民心歸附。劉淵稱漢帝,據他碩還合情合理,“兄亡弟紹,不亦樂乎”,漢匈既然約為兄弟,哥哥忘了,弟弟繼承。蜀漢皇帝劉禪亡了,我作為弟弟理應繼位。

其實,劉淵稱漢皇帝,不過是“借屍還魂”,他打著漢朝的旗號發展匈奴的勢力。為了把戲演好,劉淵不但“追尊蜀漢後主為孝懷皇帝,立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假模假樣地以漢朝皇帝的後裔來立國,而且套用劉邦問世的傳說,編造了一個自己是太陽精之子的神話故事,神化自己是劉邦第二,意在宣揚君權神授,為其統治製造輿論。

劉淵打著漢旗“~借屍還魂”,表現出來了非凡的政治頭腦和政治手段,也達到了一定的目的,但他建立的漢政權本質上卻是匈奴貴族和上曾社會的專政。在滅晉過程之亂殺無辜、燒殺姦淫之事雖禁不止,以至於“流移四散,十不存二,……及其在者,鬻買妻子,生相捐棄,死亡委危,白骨橫野。”

河瑞元年(309年),劉淵集中兵力進攻洛陽,洛陽百姓雖很透了腐朽的晉王朝,卻死也不肯接受匈奴人的統治。兩次進攻,均遭到洛陽軍民的猛烈抵抗,劉淵被迫退兵。

河瑞二年(310年)七月,劉淵抱憾病死,諡曰光文皇帝,廟號高祖。劉淵晚年看到漢匈之間的民族隔閡難以抹平,稱漢“以懷人望”越來越行不通,顧臨終前恢復匈奴傳統舊制,實行“胡漢分治”。


海納百川233699882


劉淵何許人也?兩晉時期漢趙的開國皇帝,五胡亂華的發起者,西晉就是滅亡在他的手裡。

而這個亂世開啟者雖然姓劉,但事實上卻是地地道道的匈奴人。他乃是匈奴傳奇單于冒頓的後人,其祖父是南匈奴單于於扶羅,父親為匈奴左賢王劉豹,母親為匈奴呼延氏。說起來和漢人好像沒多大關係。

但劉淵建立政權之後,不僅立國號為“漢”,還追尊蜀後主劉禪為孝懷皇帝,並建立宗廟,祭祀漢高祖劉邦一脈。其意味著他將劉邦當成了自己的祖宗。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呢?一個匈奴人為何會尊劉邦這個漢人為祖宗?

事實上,匈奴王族和劉漢皇室確實有著一段淵源。

話說當年劉邦北征匈奴,結果被冒頓圍在白登山,一困就是七天。最終還是陳平設計,用大量財寶賄賂單于夫人,這才得以逃過一劫。此後劉邦放棄與匈奴對戰,並採納劉敬的建議,以公主和親的方式換取和平。(原本劉邦是要把長公主嫁給冒頓,但呂后心疼女兒,不答應,劉邦拗不過,最終改以宗室女為公主,嫁給冒頓單于)

如此一來,劉漢皇室和匈奴王族便結成了姻親。而按照匈奴人的習俗,族中尊貴者皆從母姓,於是匈奴中就有了劉姓。


“以宗女為公主,一妻冒頓,約為兄弟,故其子孫遂冒姓劉氏”

所以,從血緣關係上講,劉淵尊劉邦為祖宗其實沒多大問題。

而且從當時的大局考量,劉淵尊劉漢皇室為宗,無疑是對自己最為有利的一個政治手段。

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試想一下劉淵如果直接打著匈奴旗號征伐天下,那麼估計會遭到天下漢人的抵抗。

劉淵畢竟是個匈奴人,而當時的天下好歹還是漢人天下,其建立的政權如果想要得到漢人支持,那麼必須得要和漢人扯上關係。

劉淵定國號為漢,尊劉邦為祖宗,意思就是他是漢家正朔,此舉乃是為了興復劉漢皇室。漢朝悠長數百年,其在漢人心中之地位,遠勝於秦、魏、晉這些朝代。特別是此時的西晉,八王之亂後,國力疲敝,百姓民不聊生。

此時舉起漢室大旗,定會得到大批漢人的歸附。

漢有天下世長,恩德結於人心

當然,最牛的還是尊蜀後主劉禪為孝懷皇帝這一招,其無疑是承認了蜀漢的正統性,同時自己乃是漢家的外甥,和劉禪相當於兄弟關係,哥哥死了,自己這個弟弟來繼承大業豈不是再正常不過。而作為蜀漢的繼承者,自然也是正統無疑。而西晉承接自曹魏,蜀漢是正統,曹魏自然就是竊國,西晉那麼也是竊國。

吾又漢氏之甥,約為兄弟,兄亡弟紹,不亦可乎?且可稱漢,追尊後主,以懷人望。

如此一來,自己的這個政權,便被塑造成了全天下最為正統的政權,攻打西晉天經地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