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承包括多少內容?民俗傳承是什麼?

淡然147201926


文化傳承他代表著一個國家的人文,地理,民族的延續。

民俗傳承他代表著地域,民俗,千百年來集體的智慧而大成。



驕龍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

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為本體、以儒家、莊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為主體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諧包容的實體系。中華傳統文化亦叫華夏文化、華夏文明,是中國56個民族文化的統領。而流傳年代久遠,分佈廣闊,被稱為“漢文化圈”,文化是宇宙自然規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軟實力,是決定一切的內在驅動力;文化又是社會意識形態,是中華民族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根本。

中華傳統文化包括

儒家學說:古典儒學、兩漢經學、儒道釋的交會與融通、義理之學、考據之學

道家道教:老子哲學、莊子哲學、早期道教、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道教的鼎盛、金元時期新道教、道教的衰落

中國佛教:教義教規、歷史源流、教下諸宗、教外別傳、禮儀制度、藏傳佛教

詩歌詞曲:先秦詩、兩漢魏晉南北朝詩、唐詩、宋詩、元明清詩、詞、曲

文章駢賦:散文、駢文、辭賦

章回小說:形成與演變、流派與名著、民族風格

書法篆刻:先秦書法、秦漢書法、魏晉南北朝書法、隋唐書法、五代兩宋書法、元明書法、清代書法、書論與欣賞、篆刻

中國繪畫:教化人倫——人物畫、山境水情——山水畫、花鳥精神——花鳥畫、玄妙之門——繪畫理論

雕塑造像:明器雕塑、陵墓表飾雕塑、宗廟造像、石窟造像、寺廟造像、建築雕塑、工藝雕塑

傳統音樂:民歌、樂器和器樂、舞蹈音樂、曲藝音樂、戲曲音樂、樂論、樂志和樂律學

古代舞蹈:原始舞蹈、周代樂舞、秦代百戲、隋唐樂舞、宋代隊舞、元、明、清舞蹈

古典戲曲:戲曲的起源和形成、宋元南戲、元雜劇、明清傳奇、清代地方戲、京劇、傳統戲曲理論

史官史學:史官史家、史書體裁、歷史思想、史學理論

漢字的形質:漢字的基本類型、漢字的起源與發展、漢語方言、漢語語音、漢語詞彙、漢語語法

書簡典籍:古籍形態、古籍整理、古典書目

教育科舉: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科舉制度

中華武術:拳術、武術器械、對練、集體項目、攻防技術

中華氣功:淵源探蹤、歷史發展、門類劃分、研究方法、理論基礎、要領簡述、應用價值、外氣研究

棋藝博戲:圍棋、象棋

兵家韜略:韜略的形成與發展、韜略的理論原則、國防韜略、治軍韜略、用兵韜略

政治謀略:政治謀略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條件及其作用、政治謀略的類型

刑名律令:淵源與發展、理論基礎、形式特徵、主要罪名及處罰、刑罰體系、主要適用原則

中醫中藥:基礎理論、臨床基本原理、針灸學、中藥學、養生學、名醫名案

建築園林:構造與材料、色彩與佈局、傳統居住建築、城市和城市公共建築、宮殿建築、禮制與祠祀建築、陵墓建築、佛教建築、傳統園林建築

古玩器皿:陶器、玉器、銅器、瓷器、漆器、金銀器、文房四寶

衣冠服飾:起源與初步發展、周禮縉紳與漢官威儀、從魏晉的日月改易到唐代博採兼收、宋代的守古尚簡與明代的恢復漢俗、滿漢並存的清代服侍

美食名飲:鬥茶品茗、瓊漿美酒、玉盤珍饌

中國民俗:鬼神、喪葬、婚姻、宗法、禮儀、節日、禁忌、相術、風水、算命


超級科學奶爸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十分豐富。

包羅萬象。

立德樹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文化是人的精神家園。

傳統文化具有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

禮敬傳統文化,取其精華,不泥古,不否定。

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取長補短,擇善而從。

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

革故鼎新、與時俱進。腳踏實地、實事求是。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講仁愛,重民本。

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自強不息,敬業樂群。

扶危濟困,見義勇為。

求同存異、和而不同。以文化人。

形神兼備、情景交融。儉約自守,中正泰和。

城市歷史文化,經典性元素,標誌性符號。

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文化。

傳統曆法、節氣、生肖和飲食、醫藥文化。

中華民族獨特文化魅力的服裝服飾文化。

傳統禮儀文化。

孝敬文化、慈善文化、誠信文化。

節儉養德。

家訓、家書文化。

鄉土文化,鄉賢文化。

自強不息,敬業樂群。

扶正揚善,扶危濟困。

見義勇為、孝老愛親。


之雅齋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文化傳承就是指這兩種財富在前人和後輩間的傳遞和承接過程 。

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連續性的文明。五千年文明的連續發展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特徵。中華文明的這種連續性之所以成為可能,除了各種其他因素之外,中華民族自覺的傳承意識和傳承實踐,始終是一個重要原因。自覺地繼承、傳承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項重要特徵,也是中國文化連續性發展的根本條件。孔子注重“述而不作”,述是複述,也是傳承,述是早期古代文化積累發展的主要方式。沒有“述”文化的成果就不能保留和傳承,孔子以後儒家對六經的不斷解釋和自覺傳承對中華文化的久遠傳承發揮了根本性的示範和作用。

唐代的韓愈曾寫下著名的《原道》,原道的道就是中華文明及其核心價值,強調面對外來文化的衝擊要堅持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文化傳承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復了很多文物古蹟,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數量總數世界第一;同時我們對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做了整理,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發掘和保護,如崑曲、黃梅戲、相聲等得到了空前發展。

民俗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包括民俗工藝文化、民俗裝飾文化、民俗飲食文化、民俗節日文化、民俗戲曲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繪畫文化、民俗音樂文化、民俗製作文化等等。

琴棋書畫,舞蹈,茶道,功夫等等也都屬於民族文化:

風俗習慣,民間禮節等也是文化;

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讓更多的人瞭解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化、豐富中華文化!



鵬學天下


從學術的角度來說,必須定義你所談論的哪一個領域的文化,不同的學科對文化的定義是不一樣的。不過在人類學學科裡,所有的一切都是文化,文化傳承、民俗傳承這一類的問題,也多在民族學、人類學領域討論。在人類學、民族學來看,人類的一切都是文化,都值得觀察和研究。文化傳承的“文化”,就是這個意義上的文化,文藝傳承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部分領域,如口頭文學、民間繪畫、表演藝術、手工技藝、民間知識等,一般是由傳承人的口傳心授而得以代代傳遞、延續和發展的。

所以從這個文化角度說,文化包含民俗文化,文化傳承包含民俗傳承。只有當你從政治的角度來討論,才會把文化分會主流文化和民俗(民間、非主流)文化;或是從其他的角度來討論,比如文學的、經濟的等,民俗文化和文化才會被分割開來討論。


MissDu


文化傳承的內容多了去了,主要可分三大類:文學類傳承、歌舞類傳承、民俗類傳承。

民俗傳承是指人們生產勞動中形成的,約定俗成的習慣或精神層面上賴於寄託的祭祀活動,不隨時光的流逝、年代的更迭而消亡,一代一代地承續,而且,隨著時代進步。最典型的中華民族的春節。


農耕花草


文化傳承,是曾經智慧的傳承,我們先輩思考過很多,留下了巨大的思想寶庫,把這些智慧保留下來,就是文化傳承。

民俗傳承,是生活方式的傳承,過去人是怎麼生活的,留下具體的標本和細節。保留原生態,就是民俗傳承。


真相很簡單


文化傳承包括:中華醫藥,中華文化,中華書法,中華武術,中華戲曲等等

民俗包括:過年貼春聯,佛山的醒獅大會,還有龍舟賽,少數民族的民俗很多。


蜂回


民風:團員親情,歡慶喜悅,樂觀自信,歷史意識等

民俗:自然崇拜,動植物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術,祭祀,祈禳等


畫沙


文化是是能夠形成集體人格的生活生產行為方式和習慣。只要符合這個要求的都是文化的範疇,都是需要傳承的文化內容。民俗文化指的是一個地方一個民族或某個範圍的人群所特有的生活習慣行為方式風土人情等等方面文化特色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