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縣:成長中追夢

今年15歲的張羽航是城關中心學校九年級的學生,他學習成績優異、善於思考,孝敬長輩、樂於助人,他積極參加各類機器人大賽、航空航天模型大賽、科技創新活動,並取得好成績,是家長心中孝順的孩子,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同學圈中的好夥伴。

■ 記者 黃旭

孝敬長輩從小做起

張羽航的父母都是老師,從小,父母教育他要尊敬和孝敬長輩。2013年10月,張羽航看到央視播放了一段公益廣告,一個小男孩端著一盆洗腳水,然後放到媽媽的跟前,為媽媽洗腳。年僅9歲的張羽航立即“模仿”,在媽媽吳玉蘭下班之後,端著洗腳水為她洗腳,這讓吳玉蘭非常感動。

2019年12月,張羽航的爺爺因病住進了醫院重症監護室,每天花費6000多元,醫生跟親屬說老人有可能救不回來。張羽航知道後,央求醫生一定要救救爺爺。本來他還看中了一雙運動鞋,也決定不買了,把錢省下來給爺爺看病。他把平日裡攢下來的1800元錢全都交給了爸爸,還叮囑爸爸趕緊把錢送到醫院去,別耽誤了爺爺治病。

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張羽航的成長過程中,他的父母一直引導和教育他要有愛心,儘自己能力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2015年4月,濉溪縣某單位舉行了一場愛心義賣活動。此時的張羽航年紀尚幼,對活動沒有什麼概念和理解。他的爸爸李激光從網上找來資料和圖片,告訴他:有很多跟他年紀差不多的孩子,因為家境貧困需要他人的幫助。在爸爸的引導下,張羽航拿出自己喜愛的書籍、玩具、學習用品進行了義賣,所得的幾百元錢捐贈給貧困家庭的孩子。2019年12月,城關中心學校舉辦了一次獻愛心活動,張羽航和他的同學們用零用錢購買了禮物,在週末來到了淮北市特校,將禮物送給這裡的學生們。在張羽航看來,幫助別人不僅能解決一定的困難,而且讓自己變得更快樂。

追逐自己的夢想

張羽航的爸爸從事物理教學工作,他覺得孩子的成長不僅要注重學習,還要重視動手動腦以及發現思考的能力。在張羽航小的時候,他的爸爸經常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灌輸一些物理知識,逐漸培養他的興趣和愛好。張羽航特別喜歡看央視《我愛發明》節目,並模仿裡面發明人的樣子,尋找可以改進發明的東西。2015年3月,在濉溪縣首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張羽航的作品《便加水半邊式新型茶葉漏網》被評為濉溪縣首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同時榮獲濉溪縣首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縣長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張羽航喜歡動手動腦去發明創造。他經常參加各類機器人大賽、航空航天模型大賽、科技創新活動。但是比賽之前,他都要利用寒暑假、週末時間進行系統的專業知識學習和培訓,他非但不覺得辛苦,反而覺得很有意思,能夠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努力終有回報,2019年4月,他在安徽省機器人大賽淮北市賽區選拔賽中獲得一等獎;2019年6月參加安徽省機器人大賽能力風暴WER能力挑戰賽獲得省級三等獎,2019年8月參加安徽省青少年車輛模型錦標賽“安全行車”項目獲得中學男子組省級一等獎第一名及幻影F1項目團體二等獎。

張羽航告訴記者,參加這些比賽並取得好成績,一方面需要自身努力,另一方面需要團隊的配合。無論是平時訓練學習,還是比賽,和同學們學會了相處和配合,關係越發融洽。談到未來和理想,張羽航覺得眼下最重要的是學習,只有知識學紮實了,今後才能做更多的事情。至於未來,有很多的可能性,還得一步一步堅實地走下去,將來無論做什麼,盡力就好,時刻保持樂觀、陽光、進取的心態,儘可能地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