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失荊州是劉備無謀諸葛亮少智嗎?

用戶6502379185851


史學家說法不一!但荊州戰火滔天,劉備諸葛都是當世人傑,豈能不識以荊州之力,關羽之傲,必敗無疑,但為何不增援關羽!此之大疑也?


小樓聽雨71514


我是雨夜構想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失荊州其實真的和劉備沒有什麼關係,和諸葛亮更沒有關係

關羽出兵發動襄樊戰役,就是發力過猛收手不及。後方防線崩潰荊州丟失。我們不說演義,看看正史上是怎麼說的。劉備發動西線戰事,為了牽制曹魏兵力,命令關羽出兵佯攻襄樊地區,並沒有讓他發力猛攻。沒想到關羽出兵就往死打,戰績一再擴大,膨脹了他的心。在關羽看來曹仁的戰力也不過如此,要是再加一把勁就可以拿下曹仁,順勢進擊曹魏腹地。自己就可以立下不世奇功,可是他的自大和狂妄害死了他自己,為了進一步擴大戰果,把荊州守軍全部調上下面前線,致使荊州防守空虛,給了孫權可乘之機,偷襲成功佔領了荊州全境。

關羽的失敗荊州的丟失就是他自己狂妄自大,剛愎自用的的後果。和劉備諸葛亮沒有關係,關羽要是聽劉備的話只做佯攻,不動用荊州主力,只用少數兵力做牽制。那荊州就不會丟,自己也不會兵敗身死。劉備是一個雄才大略之人,他特別會用人的人。關羽和張飛都是他手下大將,但不是劉備的義弟,在正史上沒有記載的。他看中關羽具有封疆大吏的資質,才會讓他鎮守荊州。只是後來接連的幾次勝利,讓關羽的自信心極度膨脹,喪失了初心,才會失敗。

說一下諸葛亮當時在幹嘛呢!諸葛亮其實沒有出現在戰爭的前線,沒有直接參與戰事策劃。在劉備身邊出謀劃策的人是法正,自從龐統死後劉備的謀主就是法正,並不是諸葛亮,這時的諸葛亮在成都給劉備做後勤,自始至終就沒有參與戰事,所以荊州的丟失跟諸葛亮一點關係都沒有。

都說關羽曾經在兵敗之時求助劉封,可劉封並沒有出兵救援。是劉封見死不救坐看關羽敗亡,其實這也不是史實。事實上劉封是劉備養子,關羽只是劉備手下將領,他是沒有權利命令劉封的。所以不存在劉封見死不救之說,也不存在關羽求救之說。即使關羽求救,劉封出兵,那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兩地距離太遠沒等兵到關羽早就已經敗了。


雨夜構想


劉備集團失去荊州,主要的責任是關羽沒有大局意識,是他格局太小。沒有從整體全面的考慮問題,只考慮到局部的問題。逞一時的匹夫之勇,結果是把劉備集團的整體利益都損害了。


諸葛亮在《隆中對》裡規劃設計的戰略佈局是非常理想的,但是關羽沒有按照諸葛亮的戰略意圖實施。所以失去荊州與諸葛亮無關,但是肯定是劉備人事安排有責任。如果當時派謹慎小心武功高強的趙雲鎮守荊州,就不會失去荊州的。


下面看看諸葛亮是怎麼給劉備規劃設計全局戰略佈署的:

《隆中對》*……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乎?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此亮所以為將軍謀者也。惟將軍圖之*。

理想挺豐滿,現實很骨感。諸葛亮是設計的完美無缺,但是劉備用錯了人,關羽沒有按照諸葛亮的戰略佈署去認真的去執行,結果是打亂了蜀漢的全體佈局!

關羽在劉備一無所有的情況下,無怨無悔的追隨他。後來取了荊州,劉備只能派自己最信任的人鎮守戰略要地荊州,是不能派後到集團的趙雲去鎮守。所以說荊州的失守與諸葛亮無關,主要責任是關羽,還有劉備用錯了人。


隱者康司馬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

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

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

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

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大嘴影視圈


老徐認為,劉備失掉荊州不能怪到劉備諸葛亮身上。

首先要講明,關羽守荊州的確是劉備、諸葛亮二人的主意。

劉備應劉璋邀請,帶領龐統、黃忠、魏延入川對付張魯後,諸葛亮與關羽、張飛、趙雲同守荊州。從人員安排看,把荊州看得比命還重要。後來在落鳳坡折了軍師龐統,劉備在川中受困,就派關平送書信至荊州向諸葛亮求援,讓他入川相助,並且量才委用,安排守衛荊州。諸葛亮見是關平送信來,就知道劉備希望諸葛亮用關羽守荊州。

諸葛亮臨行送了八個字給關羽,讓他牢記:“北拒曹操,東和孫權”。可見諸葛亮對形勢的判斷非常理智。後來關羽越來越驕傲,越來越輕敵。他說:

“吾於千槍萬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際,匹馬縱橫,如入無人之境。豈憂江東群鼠乎?”

自古驕兵必敗啊!驕傲的關羽違背了諸葛亮的“八字箴言”,又是據婚,又是單刀赴會,搞得東吳人物灰頭土臉,兩國結怨。

另一方面,江東謀臣武將極多,豈無英雄?他們早就對荊州垂涎三尺,恨不能一口吞了。他們也知道關羽藐視江東人物,就用各種招裝慫麻痺關羽,讓他進一步失去警惕性。關羽果然中計,撤了荊州大半守軍去了樊城前線,呂蒙抓住漏洞“白衣渡江”,襲了荊州。

總之,“大意失荊州”,關羽是第一責任人,劉備、諸葛亮至多算用人失察。這就像是說,我們不能以司馬懿父子奪了曹魏的天下,就說諸曹操、曹丕無謀少智一樣。


喜歡的人,可以留言討論,也可以關注老徐,一起交流哦。


虎爸老徐


第一,首先看荊州是怎麼來的。劉備借荊州,又借無還。從道義上講借的總是要還的,從強弱實力來說,劉備當然沒有孫權實力強了。既然明要不給,只好找機會強取了。

第二,鎮守荊州的乃是蜀漢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關雲長。荊州北鄰曹魏東拒孫權,三國交界死戰之地。三國互相制衡,然關羽襄陽初勝,便要舉全力攻許都,根本不防備孫權。

第三,最重要的是與關羽相處許久的劉備與諸葛亮的識人之力了。關羽雖然厲害,但是正是因為他的太厲害讓他太過於自信了,看不起孫權,看不起于禁,更看不起陸遜。正是讓他看不起的人要了卿卿性命。大軍師諸葛孔明和好兄弟兼老闆是少不了責任的。



這件事首先從大局上看,荊襄部分地區由蜀國控制,此處是三國戰略要地,無論誰佔據都要面對另外兩方的覬覦。那麼佔據此處的主導思想是平衡各方勢力,使魏吳都不能輕舉妄動。這是個長期勾心鬥角的細活,關羽各方面能力都足以勝任鎮守,關鍵在於輕敵與傲慢的性格。也就是荊州宜守,不宜出兵。

當時關羽為了響應劉備西線作戰,出兵牽制魏軍,從戰略上看也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就出在出戰連勝,收不住手。其實關羽坐鎮荊州不出,派幾支小型部隊騷擾,劫掠糧草,放出假消息,要同吳軍夾擊魏軍,吸引其增加防守兵力,目的就達成了。

天下棋局,不必著著取勝,每招達成大局目的即可。


紅鬍子老王


高估了關羽的綜合能力,將錯誤的人放在了錯誤的位置

劉備失荊州是因為錯誤的高估了關羽的綜合素質,關羽在之前所有的戰役的表現中作為戰將是十分稱職的,這些卓著的戰功不僅將關羽封為神話也將他的缺點都完美的遮蓋住,所以在蜀軍中除了關羽好像也沒有人能夠擔此大任。但是作為在荊州這個重要戰略地帶的一把手,對於一把手的要求不僅僅是能征慣戰。還要有政治家的胸懷。這一點恰恰是關羽所不具備的。


軍史新觀察


結論:

荊州之失,當然不能歸因於劉備無謀,諸葛亮少智。無論是歷史記載,還是演義小說,荊州之失的直接原因,都是因為關羽的個性原因,導致孫劉聯盟出現裂痕。促使孫曹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新的戰略聯盟而失去的。


導語:

荊州對於蜀漢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諸葛亮《隆中對》就明確提出了荊州志在必得,選擇關羽駐守荊州其實也是蜀漢最好的選擇。因為荊州這片戰略要地必須要由一個能力出眾的人來駐守,關羽從能力上無疑是最好的人選。只可惜關羽為人過於驕傲,導致荊州喪失。荊州的失陷,也意味著蜀漢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分析:

  • 荊州對於蜀漢的重要意義是不可替代的

  1. 從戰略位置上來看,荊州是蜀漢抵擋外敵的門戶。荊州一地,東可以扼制孫吳的擴張,北可以阻擋曹魏的進攻。同時,荊州還是蜀漢東出北伐的戰略支點,諸葛亮在《隆中對》有這麼一段原話: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足見荊州的戰略位置之重要性。
  2. 荊州是蜀漢重要資源重地。荊州僅南郡、武陵、零陵三郡人口就已經超過百萬,這對於人口並不富裕的蜀漢政權來說是最大的財富。兵士不足的問題,始終困擾著蜀漢的發展。除了可以提供兵源外,荊州還是蜀漢政權重要的經濟支柱,發展是離不開錢的。
  3. 荊州作為劉備起家的地方,蜀漢管理層許多都是荊州人士。蜀漢高層主要由兩部分構成,益州集團和荊州集團。失去了荊州,那些從荊州起,一直追隨劉備的人就成了無根之水,不利於人心穩定。


  • 蜀漢是如何失去荊州這個戰略要地的

  1. 關羽的個性因素加速孫劉聯盟破裂,促使孫曹聯盟形成。糜芳與傅士德因為關羽平素的輕慢與關羽產生了嫌隙,推動了他們的背叛。兩方面的原因,導致關羽在攻打樊城失敗之後,不得不面對腹背受敵的局面。

  2. 蜀漢集團上層,沒有意識到孫權奪取荊州的決心,也沒有及時發現到關羽所面臨的危機。缺乏危機意識,導致蜀漢在荊州面臨緊急情況時,沒有做到有效救援。
  3. 蜀漢兵力有先天性不足,關羽攻打樊城幾乎帶走了荊州的大部兵力,可這個兵力只有七萬。與兵源豐富的曹魏集團比起來,差距是無法彌補的。


  • 蜀漢是否有完全之策可以保荊州不失

  1. 如果想保荊州不失,那麼必須要孫劉聯盟不破裂。從表面上看,孫劉聯盟破裂是因為關羽個性問題引起的。可仔細想一想,就會知道,即便沒有關羽的個性問題,孫劉聯盟也必將會因為荊州的歸屬而破裂。孫劉雙方對荊州都是勢在必得的,劉備不可能放棄荊州,而孫權也想得到荊州的全部。“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個道理無論是孫權還是劉備都明白。所以針對荊州的戰爭遲早都會爆發。一旦爆發,曹魏集團的立場就會影響戰爭的局面。對於曹魏而言,蜀漢剛剛擊敗過他,這一因素會促使曹魏集團站在東吳一邊。這樣一來,荊州失去依舊是必然的。
  2. 荊州選擇關羽做軍事主官有沒有問題呢?在這一點上,個人認為無論從威望、能力、忠誠多角度考量,關羽都是駐守荊州的不二人選。關羽的確存在個性上的不足,可蜀漢本身人才儲備就不富裕,沒有多餘的人可以替換關羽,可即便換了別人,做的也不會比關羽更優秀。
  3. 如果荊州面臨危機時,蜀漢及時救援是否可以保荊州不失。在這一點上我只能說是暫時可以保住荊州,可蜀漢本身就兵力不足,一旦救援荊州,其他方面又會出現空缺,這樣一來勢必會產生新的危機。


結語:

荊州之失,是一個無解之局。關羽的個性只是加速荊州之失。以蜀漢的實力想保荊州無虞需要的客觀因素太多了。《隆中對》的構思的確具有戰略眼光,但諸葛亮過於樂觀了。所謂的天下有變,太多的依賴外在因素。即便孫劉聯盟本身,也會隨著蜀漢的日漸強大而走向破裂。這一聯盟只要走向破裂,荊州依然會失去。蜀漢沒有足夠的人力與物力投入到荊州戰場上。一旦荊州戰場投入過多,勢必導致新的問題出現。荊州之失,與其要把責任歸咎於關羽或者劉備、諸葛亮,不如說那是天下大勢的走向,蜀漢從建立之時起,就沒有爭奪天下的實力。


畫外音: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想必大家對這首《臨江仙》都有很深的印象,作為《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楊洪基老師的演唱可以說是深入人心。經典,永恆的經典。


再言春秋


三國問題首先要確定是的《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這兩者是有區別的。

劉備失荊有兩次,一次是關羽丟失了,另一次是夷陵大敗。

前一次是受到了東吳的暗算,和智謀無關。

從《三國演義》來說,的確是劉備不懂兵法導致陸遜火燒連營,而諸葛亮就沒有隨軍出征,就沒有少智一說了。

從《三國志》來說,劉備並不是無謀,恰恰相反,劉備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發動的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