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的問題,其根源都來自家庭,尤其是父母?你覺得對嗎?為何?

一日禪悟


對,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很有可能還會與之更甚,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期佔一地位


羽煙


先說我的觀點吧,我贊同這個說法。其實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如果孩子出了問題,一定是原件出了問題。

我兒子八歲了,在家基本都是愛人在管,我在外面掙錢,很少陪他們。今年的假期因為疫情的原因特別長,終於有了較多的時間陪他們。可是我除了玩手機,竟然不知道該如何陪他玩。他不好好寫作業我也簡單粗暴,抬手就是一巴掌,揍得他眼淚直流還得憋住不哭出聲。所以兒子常常說我不是個稱職的爸爸,就知道打人。他說的沒錯,這是我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現在他性格懦弱膽小,做事拖拉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好多缺點,都是我在教育中缺失了作為父親的角色。如果我能多陪在身邊給他安全感,帶他多出去冒險,他肯定會比現在堅強勇敢。如果我能蹲下來和他好好說話不那麼蠻不講理,他也會聽進我說的話,主動去做自己的事而不是被逼著去做。如果我能盡好一個父親的責任,他應該會說我是一個好爸爸。

所以,從現在開始,和孩子一起成長,好好相處,將來的他一定會很優秀。




期末加的油


孩子的問題,可以說根源主要是來自家庭,尤其父母。

為什麼這麼講呢?

因為沒有接受過文化教育的人,在良好的家庭、社會氛圍感召下,也會成為識大體、顧大局的人。

比如,過去那些革命先烈,文化不高,覺悟很高啊。

還有那些,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是有一雙善良、勤勞、淳樸的父母。耳濡目染的孩子,一多半也是心地比較純良、“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那種。


反而是那些家庭教育失敗的孩子,就算原本聰敏卓絕的孩子,也會變成一個碌碌無為之輩。

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傷仲永”。仲永幼年多聰明啊,小小年紀就會背詩,因為父親沒有給予正確的引導,成天領出去“顯唄”,忽略了孩子的教育。最終一無所成,“泯然眾人矣”。

正因為家庭教育的責任重大,尤其父母的責任艱鉅,所以一直以來,但凡傑出人才,必然家教嚴謹。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至少可以從三方面對孩子有影響,所以這三個方面,也是父母需要提高修為的地方:


01、父母要深知,自己的榜樣作用。

孩子從小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成為了孩子模仿的榜樣。

正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你想孩子成為什麼人,你就先成為那樣的人,或者往那個方向去努力。

02、父母要深知,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需要平等、尊重、自由、寬容。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都在於如何愛護兒童。

所以,沒事時少打打牌,多琢磨琢磨怎麼教育好孩子。教育孩子的成功,才是父母一生的成功。

03、父母要深知,孩子也是人,喜歡得到讚美,是人的本性。

作為父母都不喜歡總是挨批評,哪個孩子喜歡呢?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始終得不到肯定和讚揚,再好的孩子也會教育壞了。不要吝惜對孩子有進步時,真誠的讚美吧,這個一點兒也不難。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果實是甜的。 ———亞里士多德


半稱心九林


1.孩子有問題,父母有責任

有一些父母,太習慣於指責。當孩子出了問題時,他們只知道把孩子罵個狗血淋頭,卻不知道自我反思。這時,你對他們說一句“孩子有問題,父母都有責任”,或許可以點醒他們。

2.家庭、父母影響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環境、父母親人的陪伴,環境氛圍將影響孩子。在一個和諧有愛的家庭裡,更有益於孩子的成長。

當然,父母也要足夠盡責,履行好監護人職責,當好孩子的良師益友,因勢利導、諄諄善導,幫助孩子更加優秀。

3.孩子必須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讓孩子早一些認識到“他必須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對他的人生觀形成、自覺性培養和獨立思維能力的養成都大有好處。

4.共同學習 不斷提高

孩子就是一塊“海綿”,不斷汲取知識和技能。隨著時代發展,學習模式、學習方法、學習途徑都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針對孩子身上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家長也要通過不斷學習,提升自己,豐富技能。

孩子就是一塊“海綿”,不斷汲取知識和技能。“學而不思則罔”,家長也要多學習思考。


小寶大貝的日常


我認為孩子身上的問題,大多數都來自家庭,父母。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家人要承擔孩子的扶養與教育,家長的一言一行,言談舉止都影響著孩子。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風,老鼠的孩子會挖洞。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父母的為人處世,孩子平常都看到眼裡,很容易會效仿父母的處理方式,方法。身為家長,也會用自己的經驗教訓來幫助孩子來少走彎路,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都會勁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幫助孩子,恨不得從出生那一刻就給孩子規劃好以後的道路,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各種輔導班,特長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被別人家的孩子比下去,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報各種各樣的班,自己的孩子也不能漏報,好像少報了就被別人家的孩子遠遠的甩掉了,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麗娟


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可用:先天遺傳,後天教養來概括。

孩子的智商決定於父母的遺傳,所以看到家長罵孩子笨死了,我總覚得很奇怪:一個害人者,為什麼可以這樣罵一個受害者?

孩子的情商,又來自父母的家庭教育。

如果智商、情商基本決定了,孩子發展的走向。應當同意:孩子身上的問題,主要根源是家長。

說的是主要根源,因為一個人的成長,受家庭、學校、社會三種教育。但家庭教育是最初、最重要的,所以家長成了主要負責人。

當然孩子如果是個出色的人才,家長也是居功之偉的。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孩子身上的問題是很多原因組成,家庭,父母,學校老師、等等一些原因。
1、我覺得最重要,最直接的就是父母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的一言一行,都在無形中影響著他,同樣他也在無形中被受影響;


2、你是他模仿的對象,孩子都看在眼裡,耳濡目染的同時他的價值觀,情商,逆商,性格,初期階段慢慢的都會形成,所以有句話叫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孩子就是你的一個縮影,他身上有什麼問題就間接的反應家庭,父母存在的問題;
3、生活,學習,一旦養成了不好習慣,在後期來修正是非常困難,如果改不過來影響了孩子也是一輩子的嗎,同樣也會花費很多精力,時間,給大人和孩子都帶來痛苦。
4、所以我建議,家庭和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培養正確的生活學習態度及 習慣,和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孩子形成初期的意識和形態,會幫助孩子一輩子的,我相信等孩子長大了,也會非常感激你們的,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056d7a93b1c4e6090a84b35609797ce\

Steven邵


對,生活源於家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的一切。生活中父母應該要做孩子的良師益友,讓孩子怎樣懂得感恩和回報社會。



用戶79764650951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7900037e450cb81dab\

爽姐與陽子


我覺得對,我現在是一個兩歲孩子的媽媽,自從有了孩子以後就很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有專家說孩子的性格20%來自基因,80%受後天影響,在孩子懵懂期最能影響他的就是一直陪在他身邊的人,這個人就是父母。所以我們總能在孩子身上找到父母的影子。

我經常會看李玫瑾教授的演講視頻,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對每一個階段的孩子都有講解,感興趣的話可以網上找來看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