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苦逼的鄂國怎樣一步步走沒了,最後又成了湖北的簡稱?


歷史課:苦逼的鄂國怎樣一步步走沒了,最後又成了湖北的簡稱?

在中國的歷史上,鄂國一直都不是很出名。原因是它是一個小國,有關它早期的記載並不多。

不過從燦若星辰的歷史文獻中,還是能找到有關早期鄂國的一些記載。

比如《戰國策·趙策三》裡有這樣一段話:“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紂之三公也。”

這裡的鄂侯,自然是鄂國的君主。他跟文王一道輔佐商紂王。這表明鄂國在商朝時已經肯定存在,而且有相當的實力,鄂侯的地位也很高。

歷史課:苦逼的鄂國怎樣一步步走沒了,最後又成了湖北的簡稱?

在其他史料中,也能找到鄂侯因為忠言直諫,被紂王所殺的記載。鄂侯死得很慘,是脯刑,也就是被殺死製成了人肉乾。

從《殷契粹編》中,還可以找到這樣一句話:“其尞於鄂,專大牢。”

意思是,商王在鄂國用大牢之禮進行祭祀。所謂大牢之禮,是指祭祀規格極高,牛、羊、豖三牲並用。

同樣,從這篇甲骨文中,還能推斷出鄂國的大致方位,約在今天的河南泌陽一帶。

歷史課:苦逼的鄂國怎樣一步步走沒了,最後又成了湖北的簡稱?

商滅入周。周初改封鄂侯在湖北隨州安居。公元前878年至前841年在位的周厲王,是西周第十位國王,暴虐無道。此時的鄂侯叫馭方。從青銅禮器 《鄂侯馭方鼎》銘文記載中可知,周王南征角夷,馭方親往恭候迎接,獻禮設宴。周王也親賜馭方很多財物,君臣看起來十分融洽。

但這只是表面,青銅器《禹鼎》銘文記載:此事不久,鄂國與周王室的關係出現逆轉。鄂侯馭方率南淮夷、東夷叛周,聯軍聲勢浩大,一直打到東都成周(今洛陽白馬寺一帶)附近,周厲王動用精銳平叛。

馭方反叛,令周厲王惱羞成怒,《禹鼎》銘文中兩次強調了周王“撲伐鄂侯馭方,勿遺壽幼”的命令。也就是無論老幼,通通殺光。

歷史課:苦逼的鄂國怎樣一步步走沒了,最後又成了湖北的簡稱?

大戰結果,馭方被俘,並招至滅國之災。

西周滅了鄂國。於是西周早年分封在隨的姬姓隨(曾)侯,取代了鄂侯的位置,逐步成為顯赫一方的“漢東大國”。

但是鄂國並沒有就此消亡。此後,鄂國又在兩個地方出現,那就是河南的南陽和湖北的鄂州。

在史學界,有關厲王滅鄂後鄂國的方位、存亡時間都有爭論,眾說不一。甚至出現了西鄂、東鄂,乃至中鄂的說法。

歷史課:苦逼的鄂國怎樣一步步走沒了,最後又成了湖北的簡稱?

徐中舒、唐蘭、馬承源、船越昭生等人持西鄂說,王國維、郭沫若等人持東鄂說,日本人谷口滿持中鄂說。

以考古發現為依據,能確定為周朝時鄂國所在地的有兩處:一是湖北隨州安居羊子山,一是河南南陽新店夏餉鋪。兩地先後發現了鄂國墓葬和鄂國青銅器。

專家們推斷,鄂國因叛亂幾被滅國,一部分北遷,後來成為申國的私屬,也就是申國之下的西鄂(今河南南陽),南陽出土的鄂侯墓群,就是鄂侯馭方的後裔墓地。

南陽之鄂正好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的鄂國。《漢書·地理志》南陽郡下有西鄂縣,注曰:“江夏有鄂,故加西”,南陽之鄂便被後世稱為西鄂。

歷史課:苦逼的鄂國怎樣一步步走沒了,最後又成了湖北的簡稱?

鄂國另一部分南逃,成為後來楚國的東鄂(今湖北鄂州)。再後來,楚人擴張,楚文王滅申,鄂亡於楚。

應該說,隨州之鄂與鄂州之鄂,都是湖北省的源頭,隨州之鄂更早。這就是湖北簡稱“鄂”的由來。

我是笑談古和今,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關注我哦。(圖片來自網絡)

歷史課:苦逼的鄂國怎樣一步步走沒了,最後又成了湖北的簡稱?


歷史課:苦逼的鄂國怎樣一步步走沒了,最後又成了湖北的簡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