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期間,癌症術後患者的自我救贖

編者按:本文作者張曉曉,2019年甲狀腺術後接受五行針灸治療,人生開始從無明狀態轉變,人生開始光明,充滿力量。春節期間遇疫情爆發,居家隔離期間展開自我救贖,也在此過程中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

1、接連遭受生活打擊

2019年6月癌症手術後,我的情緒悲觀至極,自此在上海接受了五行針灸的治療,情緒逐漸積極穩定起來。我曾結合這段心歷路程和康復經驗,還寫下了一篇《一個年輕癌症患者對生命的感悟》

不料在12月份,得知姐姐患白血病這一消息讓我再次遭受打擊,隨後一整個星期嚴重失眠抑鬱,情緒一下子返回低谷,心臟每天“噗噗”沒有規律地亂跳,好似隨時要驟停。

之後的兩次五行針灸治療,我都哭的稀里嘩啦,童年抹不去的陰影和我的脆弱都隨著眼淚奔騰而出。扎完針灸後,內心都可以平靜一段時間,我清晰地意識到負面情緒一次比一次衝擊力小。


居家隔離期間,癌症術後患者的自我救贖


回頭看這一年,從最開始每星期一次到後面持續半月一次的五行針灸治療;從只靠五行針灸到後來害怕效果不好,背地裡針灸、按摩、中藥全部一起來,然後又迴歸到只做五行針灸治療;從一個家庭煮婦到完全不敢進廚房,看到網上各種補品開始瘋狂購買,然後又全部扔掉迴歸簡單飲食的日子,這一年的歷程,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我都感覺走了好久。

疫情持續中,無意在微信圈裡有個段子:疫情結束後,會有三批人:一批胖的,一批懷孕的,一批瘋的,你屬於哪批?我老公說毫無疑問地說,我會屬於第三批。然而事實是這段封閉的日子中,我居然非常“享受”,感覺內心和身體充實了起來。仔細想想,特殊時期除了捐款和安慰疫區的朋友們,其餘的只有做好自己才能不讓他們擔心。

2、隔離期間的充實生活

瞧!剛剛接到女兒學校的通知,讓我們一家人繼續停留14天后才能返校。我很淡定地接完電話,內心沒有起一絲波瀾。在這封閉的日子中,我的狀態越來越好,總結下要得益於這三點:

1)起居有常,飲食有節

從以前一個穿秋褲都會覺得多餘的人,到現在整個冬天都穿著大東北棉褲,並堅持泡腳。我最感恩的就是在自己調理中,尋求了中醫的幫助。

這近一年,我從同有三和公眾號的文章中學習了不少中醫知識。封閉日子伊始,同有三和公眾號就刊登了劉力紅老師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一文,看完我才知道不必恐慌,要做好自己。

在婆家的這段日子,我每天督促自己和家人定時睡覺起床,讓我越來越精神,孩子的臉色也越來越紅潤。

飲食也非常規律,成人還好,孩子飲食不好控制。於是不出門的日子中,我每天下午都會燜一鍋紅薯當下午點心,燜出甜汁的紅薯又香又甜又軟,孩子每次都會吃上兩三個,愛上了原生態食物。而晚餐之後,我就基本上不讓孩子吃任何東西,漸漸地孩子睡眠也好起來了。

2)親近自然,堅持運動

婆家在農村,門口這裡曾經竹林環繞、茶園遍地,而今土地都被徵收建廠房了,只剩門口不大的田地,幾乎沒有人。

每天早晚只要天氣好,我都會做好防護措施在門口走走,或者帶孩子們去挖挖薺菜,帶他們認識各種不同的蔬菜,聞聞它們獨特的味道。走完回來大家都覺得內心很平靜。

居家隔離期間,癌症術後患者的自我救贖

還有就是起床之後,我會首先做完一套八段錦再吃早飯,一套做下來身體感覺很溫暖。等到傍晚時分,再堅持做108個懺拜,微微出點汗。這些動作看視頻很簡單又輕鬆,自己做的時候才知道並不容易,而堅持下來就更不容易了。

散步、運動,這是特殊時期我都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堅持的好處就是:以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失眠的日子,居然沒再來找我了。

3)勤於讀書,樂於反思

宅在家裡,我想起了帶回來的書,這是五行針灸講師閔彬彬在群裡推薦的書——《親密關係》和《寬恕就是愛》。每天做完捐款、打完電話,我開始關閉手機,拿起書本。而且每到週一,老師還會在線和我們交流。

看完書我才領悟到,這個本來就如如不動的二元世界,陰陽合抱,我們也本來如此,情緒也有陰陽,執其任何一端都會受情緒控制。每個人都是圓滿自性的,我們愛自己的優點,同時也要寬恕自己的缺點,並學會推己及人。

“覺察每個引發你情緒的點,每次練習都是一次跨越,然後當這個點或者這個範圍的恐懼沒有了,我們的邊界就擴大了,當它越來越大時,人生的邊界就越來越廣。人生的意義可能就是越來越接近那個智慧圓滿吧。”

——閔彬彬老師

“從外而言,要實現與天地自然及人的和合;從內而言,要實現生命不同層次的和合。生命最深或最根本的層次是性,‘性和’的重要標誌是沒有脾氣,亦即沒有不良情緒;中間的層次是心,‘心和’的重要標誌是沒有私慾;最表的層次是身,‘身和’的重要標誌是遠離一切不良嗜好。”

——劉力紅老師

這些話讓我更明白了讀書和學習的意義,我的學習成長之路才剛開始起步啊。第一次讀到劉力紅老師的話我沒有讀懂,後來看完彬彬老師推薦的那兩本書,我好像懂了一點,漫漫人生路有了亮光和方向。想想自己好像連最基本的“身和”都沒有達標,黃帝內經說“上古之人,度百歲乃去,而今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回想當今之人和自己的生活習慣及方式確實汗顏。

3、疫情期間找到了生活方向

這次疫情也是一次試金石,看看我們如何與自己相處。在這個世上,我們擁有什麼?仔細想想除了愛和時間,一切都不屬於我們。那如何面對自己的時間?如何去愛自己和他人?這段沒有五行針灸相伴、救治的日子,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制定了每日生活計劃,不求完美但求完成,每天都能學有所成,等每次完成都告訴自己:I can!

學會自愛方能愛人,而自愛的基礎,也許就是學會安排自己的時間,過有益的生活,讓自己越來越好。

很多人問我,如果疫情結束你最想幹什麼?我想我也堅持這樣的活著,平淡無奇,淡定卻有方向。《寬恕就是愛》裡作者說,“每一次挫折都是上天給的一份禮物,你要放下所有期待靜心聆聽才能看到禮物。” “老天從來都沒有離開,也沒有不愛任何人。”也許“被關”的日子其實是給了所有人一次安靜和反思的機會。

居家隔離期間,癌症術後患者的自我救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