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非接觸式”辦稅之電子稅務局操作熱點問答


疫情防控期間“非接觸式”辦稅之電子稅務局操作熱點問答

尊敬的納稅人、繳費人:

為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進一步減少人員聚集,建議您在辦理業務時,儘量選擇電子稅務局、微信辦稅、郵寄等“非接觸式”途徑,減少現場辦稅次數,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既為自己負責,也為他人負責。

熱點問題30問(一)

1.電子稅務局,登錄的賬號密碼是什麼?

答:自然人登錄賬號為手機號碼,企業與個體戶登錄賬號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納稅人識別號/手機號碼,密碼為不少於8位數的自定義密碼。

2.網籤三方協議,點增加按鈕,選中銀行信息,點擊“確認選擇”,提示“已有相同的協議號存在”。

答:選中原來驗證通過的記錄,點擊“撤銷”按鈕,撤銷後再重新增加。

3.網籤三方協議,選中記錄,點驗證,提示錯誤信息:FBC:非對公賬戶不允許網上籤約,驗證不通過。

答:應銀行的要求,電子稅務局不支持三方協議的納稅人名稱和賬戶名稱不一致的網籤,需要納稅人打印協議去銀行面籤。

4.財務會計制度備案,填寫完信息,點提交按鈕,提示“有效期與徵管系統已登記會計制度備信息的有效期有重疊!”

答:登錄電子稅務局,在財務會計制度備案頁面,請檢查“徵管系統已登記信息”的有效期起止時間,請修改新申請的有效期起止時間,避免有效期重疊。

5.納稅人申請專用發票票種核定時自動帶出申請最高限額審批。

答:納稅人端第一次申請專用發票票種核定時,會自動彈出最高開票限額的申請界面,納稅人可在提交最高開票限額申請後,同時提交發票票種核定申請。

6.變更登記時,無法直接變更法人信息。

答:涉及營業執照照面信息的變更,電子稅務局暫不支持辦理,請先前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辦理變更。

7.自然人如何進行註冊?

答:進入登錄界面—點擊註冊—填寫信息—實名認證—自然人登記—註冊成功。

8.自然人已註冊,如何綁定企業?

答:首先在電子稅務局,我要辦稅-綜合信息報告-身份信息報告-實名採集,錄入自然人的信息,進行實名採集。然後,在電子稅務局,我的信息-用戶管理-授權信息,新建用戶-確定。

9.一個手機號綁定多家企業,想解綁其中一家,怎麼操作?

答:使用企業的賬號和密碼登錄,在我的信息-用戶管理-權限信息,點擊“授權”按鈕,把所有功能模塊的勾全部取消,之後自然人登錄,就不會再關聯該企業的信息。

10.印花稅,有按月和按次,都需要申報,怎麼操作?

答:首先點開申報表,選按月,填寫數據提交,再全申報。然後,重新進入印花稅申報,點新增按鈕,可繼續申報按次,填寫數據提交,再全申報。

11.我要辦稅-稅費申報及繳納,土地增值稅(清算)分為核定清算和非核定清算(即查賬),什麼類型的企業是申報核定?什麼類型在企業是申報非核定清算(即查賬)?

答:申報土地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五)(從事房地產開發的納稅人清算方式為核定徵收適用),需申報核定清算;申報土地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二)(從事房地產開發的納稅人清算適用),需申報非核定清算(即查賬)。

12.我要辦稅-稅費申報及繳納,常規申報頁面未顯示土地增值稅(尾盤)的報表。

答:先申報土地增值稅(清算)報表,並導入金三後,才能顯示土地增值稅(尾盤)的報表。

13.全申報成功後,如何扣款?

答:(1)在電子稅務局完成稅種申報表填寫後,點擊【全申報】向稅務機關提交申報表。全申報提交成功後,系統提示是否進行預約扣款;如選擇“是”,則進入【預約扣款】功能,可由納稅人選擇約定扣款日期。如選擇“否”後,納稅人又打算進行預約扣款的納稅人,可點擊頁面右上角“預約扣款”按鈕進行預約。如不選擇預約扣款,則待申報狀態由“已申報(未導入)”變更為“已申報(已導入)”後12小時系統自動發起扣款(徵期最後一天系統30分鐘自動發起一次扣款)。

(2)申報應繳稅款為零的,無需預約扣款。

(3)查看申報記錄狀態為“已申報(已導入)”時,且在系統自動扣款前,納稅人可以在【稅款繳納】模塊進行手動扣款。

(4)在【稅款繳納】模塊可查詢出未扣款成功和往期欠繳稅款記錄,可由納稅人進行手動扣款。

14.為什麼財務報表申報時沒有現金流量表?

答:非千戶集團企業,按季或按月申報,無需申報現金流量表,年度申報時才需要申報。

15.財務報表-企業會計準則,進入申報界面,提示“財務報表(一般企業會計準備)選擇報送小類”,點擊【報送小類】後,有“已執行新金融準則、新收入準則和新租賃準則的一般企業”和“未執行新金融準則、新收入準則和新租賃準則的一般企業”兩個選項,納稅人要如何選擇?

答:納稅人根據財政局發佈的最新會計準則與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已執行新金融準則、新收入準則和新租賃準則的一般企業”或“未執行新金融準則、新收入準則和新租賃準則的一般企業”。

疫情防控期間“非接觸式”辦稅之電子稅務局操作熱點問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