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方大部分地區下了大雪,對越冬小麥有何益處?

老劉105751014


俗話說“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下雪對小麥的收成有很大的幫助。

1.首先,降雪在小麥表面行成了覆蓋層,就像保護膜一樣,可以起到保溫禦寒的作用。

2.下雪天氣寒冷,麥地裡的害蟲也少很多,因為害蟲在溫暖的季節繁衍,在寒冷的冬天就會停止繁衍。

3.下雪了,小麥可以緩解旱情,田裡保持充足的水分,也省的農民伯伯們再進行辛苦的抗旱了。




郭小萍


我認為好處壞處都有。現在降雪跟年前冬季降雪是不同的,年前降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現在降雪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倒春寒”,是好壞兼有的。下面就給大傢俱體分析一下,供大家參考。

現在下雪對越冬小麥的好處

  • 滋潤土壤 現在下雪等於是給越冬小麥澆了一遍反青拔節水。小麥從立春後復甦、反青、拔節是需要大量水分的。這次下雪後,等溫度回升雪化成水,滋潤土壤,為小麥反青拔節時提供所需的水分保證,省去了人工再去澆水的麻煩和成本。
  • 殺死病蟲害 現在已經立春好長時間了,氣溫已經回升了不少,很多昆蟲已經從越冬處出來活動了,小麥的許多害蟲也出來了和病菌也開始發育了。這次突然的下雪降溫,肯定能殺死一部分來不及躲避的害蟲和病菌,有利於減少小麥的病蟲害來源,對小麥的生長髮育有利。
  • 保溫防凍害 這個好處,只對於北方地區還沒有反青的小麥。突然的降溫,對小麥害是有一定的害處的。厚厚的雪是有保溫作用的,等於給小麥蓋了一層“保溫被”,防止因“倒春寒”給小麥造成的傷害。

現在下雪對小麥的害處

  • 凍害 有的地區小麥已經反青拔節,剛反青拔節抽出的幼嫩莖葉,防凍能力比較弱,突然的下雪降溫是會凍壞小麥的幼嫩部分的,嚴重的會造成小麥枯死。
  • 降低除草劑藥效 這次下雪降溫,溫度降到了零度以下。而除草劑在十度以下是不能使用的,因為十度以下打除草劑,效果非常低甚至是沒效果。如果下雪那天你恰好打了除草劑,效果會大大降低的。

越冬小麥遭遇雪害的應對防法

  • 凍害減輕方法 等雪化後,可給遭到凍害的小麥噴100~300倍液的稀釋醋液,因為受害的小麥葉面呈鹼性萎縮,醋是酸性的恰好能綜合鹼性,降低凍害的危害程度。醋中也含有氨基酸和其它一些微量元素,能給小麥補充營養,強株小麥的株體。
  • 除草劑藥效降低解決辦法 這要等雪化後,觀察一下麥地裡的雜草情況,如果除草劑的效果沒降低多少就不要補打除草劑了,以免產生藥害。如果沒起到作用,等氣溫回升到10℃以上時再打一次除草劑。

總之,現在北方人地區下大雪對越冬小麥好處是有,但也有壞處。有好處最好,發生了壞處我們要積極採取措施減輕傷害,為小麥豐收打下好基礎。


逸風三農


在這裡我只說我們河北中南部平原地區,其它北方地區不瞭解情況,不敢妄言。

我國北方是冬小麥的主要產地,小麥越冬後,剛開春農村一般要對小麥澆水進行春灌的,這也是必要的一個環節。

去年是個暖冬,春節後我們這裡氣溫一直保持緩慢回升態勢,因此,冬小麥亦有返青的趨勢。按小麥的長勢,原本是要澆水春灌了,有的農家已經做好了春灌的準備。但,忽然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了!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北方農村也和全國各地一樣,全都封了村,村民只好拋棄緊要的農活,在家裡貓著躲避疫情。

這場大雪可以說下的是比較及時的,給不能出村澆地的農民救了急。這場雪,可以說也解了小麥春灌的燃眉之急。因為現在北方已過了“冰凍三尺”嚴寒狀態,天氣回暖,這場大雪下過後會很快融化的,不會象寒冷時期凍凍化化、化化凍凍的給小麥造成傷害。所以說,在全國遭受瘟疫侵害的災難中,這場雪是辭予我們北方農村的唯一恩澤!

這場大雪對即將返青的冬小麥有很大的益處,首先是對長期乾旱的土地的滋潤,促進小麥返青、分櫱及生長;

其二是在當前封村、村民不能下地灌溉的情況下,解決了不能出村澆地困難;

其三是節省了澆地水資源;

其四是為農民節約了資金、降低了種地成本。

綜上所述,這場大雪不僅給越冬小麥帶來了很大的益處,也給北方的農民帶來了巨大好處!在此感謝上天的恩惠!


金道緣


對北方小麥的影響非常小,因為北方的小麥還沒有起身拔節,這次下大雪反而會把害蟲和病菌凍死,長的旺的小麥還可以壓一下。如果拔節孕穗了,這次下雪就會把小穂凍死。但是這次強降溫會對黃淮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早播小麥產生大的影響,這些地方的早播小麥已經拔節和孕穗了。



80後的農民大叔


你好.農村人小高為你回答問題.首先下雪對小麥有好處的.在農村的生活的人都應該知道.化雪的時候就有人上地施肥.或者打藥.而且下雪對小麥的好處很多.比如:

以前語文書上學過: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就是說雪下得越大越厚,明年小麥的收成就越好 。而寒潮的到來,也會帶來降雪。

在北方,一層厚厚而疏鬆的積雪,像給小麥蓋了一床禦寒的棉被.雪中所寒的氮素,易被農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溫度低,能凍死地表層越冬的害蟲,也給農業生產帶來好處,來年收穫就多。

首先是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髮育.因雪的導熱本領很差,土壤表面蓋上一層雪被,可以減少土壤熱量的外傳,阻擋雪面上寒氣的侵入,所以,受雪保護的莊稼可安全越冬.積雪還能為農作物儲蓄水分.此外,雪還能增強土壤肥力.據測定,每1升雪水裡,約含氮化物7.5克.雪水滲入土壤,就等於施了一次氮肥.用雪水餵養家畜家禽、灌溉莊稼都可收到明顯的效益。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農村人小高


相傳人間下雪是由天上三個神仙掌管著,即周瓊姬掌管著芙蓉城,董雙成掌管著貯雪玻璃瓶,玻璃瓶內盛著數片雪,每當彤雲密佈時,姑射真人用黃金筋敲出一片雪來,人間就開始下雪了。造物主把雪花賜予了冬天,使冬天於蒼涼之中有了生氣,沉寂之中增添了樂趣。農民們更是喜歡下雪,一旦見到白雪漫天飛舞,地上堆著厚絨絨的積雪時,就預感到了來年的豐收喜悅。“瑞雪兆豐年”,實際上就是人們發自內心對雪的讚詞。 “瑞雪兆豐年”在於積雪層對越冬作物的防凍保暖作用。新降到地面的積雪疏鬆多孔,其中能夠含有 40%-50%的空氣。因為空氣不易傳熱,這樣,大地就像蓋上了一條又大又軟的棉被。這“棉被”可以防止土壤中的熱量向外散發,又可阻止外界冷空氣的侵入。測量表明,地面積雪厚度為20釐米時,積雪的表面溫度比雪下地表溫度要低15℃之多。當積雪厚度達30釐米時,即便氣溫降低到零下30攝氏度時,小麥也不會遭受凍害。 “瑞雪兆豐年”在於積雪的增墒肥田作用。地面積雪在來年春季大地回暖時,緩慢融化。融化了的雪水流失少,大部分滲入土中,就像進行了一次灌溉一樣,對緩解春旱、做好春耕播種大有好處。融化後的雪水,能夠給土壤帶來較多的氮化物。據測量,一升雨水含氮化物1.5克,而一升雪水中含氮化物可達7. 5克之多,顯然雪水會增加土壤的肥力。此外,由於在雪被覆蓋下,土壤凍結深度較淺,樹葉、草根等能夠繼續腐爛變成肥料。 “瑞雪兆豐年”在於雪的殺蟲作用。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曰:“雪,洗也,洗除癢癘蟲蝗也。臘前三雪,大宜菜麥,又殺蟲蝗。”冬天的積雪能夠凍死蝗蟲、螟蟲等越冬害蟲的蟲卵。雪下得越早,殺蟲力就越強。 “瑞雪兆豐年”還在於雪水具有顯著的增產效應。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曰:“用(雪)水浸五穀,則耐旱不生蟲。”例如,稻種經過雪水浸後,催出的稻苗根芽粗壯,插於大田,分櫱也多,比起用井水浸種,增產達20%左右。用雪水浸泡黃瓜種子,發芽率比普通水浸泡的要高40%。在黃瓜生長期用雪水澆灌,產量可增加21%。棉花種子用雪水浸泡可增產1成至2成。新疆沙漠和西藏高原有些地方種植的瓜果蔬菜,之所以長得肥大壯碩,是和那裡灌溉之水來自天山和崑崙山的融雪有一定關係的。試驗還表明,三個月內的小豬,飲用雪水比飲用普通水,體重可增加2/3。用雪水喂母雞,比飲普通水的母雞,其產蛋量也有明顯增加。 瑞雪有如此奇特的功能是由它本身所具有的性質所決定的。其一,新降的雪疏鬆多孔,能夠貯存大量空氣,有防凍保暖作用。其二,融化後的雪水中重水的含量比普通水少25%。重水是一種帶放射性的物質,對各種生物的生命活動有強烈的抑制作用。而雪中重水含量少,顯然有利於促進生物生長髮育。其三,雪水的理化性質與一般水也不一樣。雪水由於經過冰凍,排除了其中氣體,導電性質和密度發生了變化。研究表明,雪水就其生理性質而言,和生物細胞內的水的性質非常接近,因此,表現出強大的生物活性。植物吸收雪水的能力,比吸收自來水的能力大二至六倍。雪水進入生物體後,能刺激酶的活性,促進新陳代謝。其四,雪水中含有較多的氮化物,比雨水中的氮化物多5倍,比普通水更高,可以說是一種肥水。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雪就是這樣用自己的“生命”肥沃著土地,養育著莊稼,為人類造福的。





嘯天007


你好!我是汝南阿強。很好興回答你的問題。對於北方下雪對麥子的好處我可以做以下闡述:連續幾天的大雪,給地裡的小麥披上了一層“厚厚”的外衣,農村有句俗語“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意思就是下雪對小麥是有好處的,第二年能豐收。

但是,下雪對小麥有好處也是有壞處的,我們不能只看到它的好處,而忽略了壞處,下面小幫手就說下好與壞:

好處:對於前段時間乾旱的區域,無疑來說是個好消息,省去了灌溉的瑣事,另外,能很好的抑制病蟲害的發生,有利於小麥的安全越冬。

壞處:現在正是小麥分櫱、長根的時期,一旦發生凍害,對小麥的產量影響還是不小的,比如苗弱苗黃的地塊、整地不好的地塊、抗寒能力較差的地塊等。因為小麥發生凍害後是不可逆的,所以下面3種補救錯誤,希望能給種植戶們帶來幫助:

1、在發生凍害的地塊,等化凍後,及時進行追肥,因為這時土壤的肥力較差,追肥的話能提供小麥生長所需的營養,有利於返青(不要撒施,建議溝施)。

2、過完年,等溫度回暖後,要儘快進行鋤地,目的是為了提高低溫,可以促使小麥返青的速度以及成穗率。

3、小麥返青後,追施尿素,同時可以用全營養的葉面肥噴施(上午10點至下午15點間打藥),進一步為小麥生長提供所需養分,避免減產。

其實,小麥發生凍害不可怕(除了那種特別嚴重全部死掉的地塊),只要正確補救,對後期的產量影響不是特別大,凍害輕的地塊,基本不受影響,所以,希望上面內容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畢竟種地不容易。

冬天天氣寒冷,人們都喜歡穿上又厚又軟的棉衣、毛衣和羽絨服,讓身上暖暖的。其實,下雪對田野裡的小麥苗也具有同樣的意義。下雪的時候,雪花一片一片地從空中飄落到麥地裡,漸漸堆積起厚厚的一層,就像是小麥苗的棉被一樣。由於積雪裡含有大量的空氣,而這些空氣又不能流動,所以無法和外界冷空氣流通,因而能起到隔熱保溫的作用。所以,即使外面天氣再冷,積雪下面的麥苗也不會被凍壞,從而可以安全地過冬。一般來說,冬天下過雪,第二年小麥就會豐收。好了我說完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







汝南阿強


俗話說:“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這場降雪對於全縣冬小麥來說是一場喜雪、是一場瑞雪,對於小麥的越冬生長非常有利。

冬小麥需要溫度變化幅度在±5℃之間波動,並逐漸降低,這樣才能增加冬小麥的抗寒能力,在達到壯苗後進入越冬期有降雪是對冬小麥生長十分有利的。這場降雪可以將過冬的病蟲卵凍死一部分,並且可以增加水分,增強冬小麥的抗旱能力,降雪的同時也帶來了肥料,為冬小麥越冬後的健康生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近日我縣突降大雪,目前大雪還在持續中,這次降雪緩解了我縣大田作物大蒜、小麥的旱情,對大蒜、小麥的越冬是有利的,但是這次降雪對我縣的大棚蔬菜還有陸地蔬菜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希望大家注意防範,在降雪期間,或者降雪過後,及時清除大棚蔬菜上的積雪,以免壓塌,再一個就是陸地的蔬菜,要及時採收,以免造成品質和質量上的,小麥蓋了一層棉被

大家可能還記得,在秋季的時候,雨水偏多,受災面積偏大,也是多年來沒有出現的情況,尤其是河南的南部地區。在南陽、駐馬店等這些地區,種植花生的面積較大,受災影響比較嚴重,造成花生的品質和產量嚴重下滑,每畝地的收益也是比較差的。一系列的原因造就了今年小麥種植的比較晚,但種麥後長時間的不下午,造成了許多地方出現了缺商的情況,有條件的還能澆地緩解旱情,沒條件的只能等待了。

而這次的降雪有效的緩解了小麥的旱情(可能部分地區適合),對冬春小麥生長有利。同時,降雪降溫也有利於抑制小麥病蟲害,降低小麥病蟲害的發生率。”此次降雪對小麥生長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今年豫北地區播種比豫南偏早,播種時夠墒,此次降雪將使小麥提前進入越冬期,冬前分櫱時間短,小麥群體和個體發育可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積雪溶化後又出現連續低溫,部分麥田可能會出現凍害。

此時正是冬小麥分櫱、長根的關鍵時期(麥種晚的區域)。這次低溫雨雪天氣補充了土壤水分,增加了土壤墒情,有利於小麥安全越冬。但由於降雪降溫涉及範圍大,為歷年同期少見,對冬小麥正常生長造成一定影響。

根據資料顯示,寒潮降溫和持續低溫延緩了小麥葉片出生、分櫱發生和根系生長進程,個別苗弱、秸稈還田整地差、土壤空隙大及部分前期缺墒的麥田出現輕度凍害,葉尖青枯並逐漸發黃。即使是未受凍害的小麥,生長速度也受到很大影響,如持續低溫,將造成分櫱不足。

尤其是豫南區域小麥種的較晚,小麥尚處在幼苗期,葉片較嫩,抗寒能力較低,一些弱苗遇強寒潮天氣易遭受凍害。同時,葉片受凍減小了光合面積,加之光照不足,影響生長和分櫱節營養物質積累,對抗寒越冬不利。




輝哥在柳州


古語有云,瑞雪兆豐年!

老話再有: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你想想,兩、三寸厚的雪,把麥苗罩得密不透風,麥苗在大雪的覆蓋下就像睡在厚厚的被子裡,渴了就喝融化了的雪水,又舒服又暖和,麥子像睡著了一般。

大雪覆蓋麥苗,麥苗並非就完全停止生長,其地下部分的根部依然正常生長著。大雪覆蓋麥苗後的“停止生長”只是指地上部分而言。

積雪覆蓋在小麥上面,隔絕了寒冷的空氣,雪的溫度高於空氣溫度,起到了保溫的作用,相當於給小麥蓋了一層厚厚的棉被,小麥當然凍不死了。等到天氣轉暖,冰雪融化後,小麥就開始返青、拔節、孕穗、抽穗......

還有,積雪覆蓋在小麥上,地熱不會散發,當有陽光時,雪吸收熱量,熱傳遞給小麥,雪中也有水分,水的比熱容很大,既給小麥提供水分也能保持其熱量,有助於小麥安全越冬。

再有就是為土壤增添肥料。雪中是含有很多氮化物的。據觀測,如果1升雨水中能含1.5毫克的氮化物,那麼1升雪中所含的氮化物能達到7.5毫克。在融雪時,這些氮化物被融雪水帶到土壤中,成為最好的肥料。

另外就是凍死各種害蟲。雪蓋在土壤上起了保溫作用,這對鑽到地下過冬的害蟲暫時有利。但化雪的時候,雪是要從土壤中吸收許多熱量的,這時土壤會突然變得非常寒冷,溫度降低許多,害蟲就會慢慢凍死。

等到寒潮過去以後,天氣漸漸回暖,雪慢慢融化了,這樣,非但保住了莊稼不受凍害,而且雪融下去的水留在土壤裡,給莊稼積蓄了很多水,對春耕播種以及莊稼的生長髮育都是非常有利的。


大生活小遊戲


正所謂:瑞雪兆豐年。

相傳人間下雪是由天上三個神仙掌管著,即周瓊姬掌管著芙蓉城,董雙成掌管著貯雪玻璃瓶,玻璃瓶內盛著數片雪,每當彤雲密佈時,姑射真人用黃金筋敲出一片雪來,人間就開始下雪了。造物主把雪花賜予了冬天,使冬天於蒼涼之中有了生氣,沉寂之中增添了樂趣。農民們更是喜歡下雪,一旦見到白雪漫天飛舞,地上堆著厚絨絨的積雪時,就預感到了來年的豐收喜悅。“瑞雪兆豐年”,實際上就是人們發自內心對雪的讚詞。 “瑞雪兆豐年”在於積雪層對越冬作物的防凍保暖作用。新降到地面的積雪疏鬆多孔,其中能夠含有 40%-50%的空氣。因為空氣不易傳熱,這樣,大地就像蓋上了一條又大又軟的棉被。這“棉被”可以防止土壤中的熱量向外散發,又可阻止外界冷空氣的侵入。測量表明,地面積雪厚度為20釐米時,積雪的表面溫度比雪下地表溫度要低15℃之多。當積雪厚度達30釐米時,即便氣溫降低到零下30攝氏度時,小麥也不會遭受凍害。 “瑞雪兆豐年”在於積雪的增墒肥田作用。地面積雪在來年春季大地回暖時,緩慢融化。融化了的雪水流失少,大部分滲入土中,就像進行了一次灌溉一樣,對緩解春旱、做好春耕播種大有好處。融化後的雪水,能夠給土壤帶來較多的氮化物。據測量,一升雨水含氮化物1.5克,而一升雪水中含氮化物可達7. 5克之多,顯然雪水會增加土壤的肥力。此外,由於在雪被覆蓋下,土壤凍結深度較淺,樹葉、草根等能夠繼續腐爛變成肥料。 “瑞雪兆豐年”在於雪的殺蟲作用。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曰:“雪,洗也,洗除癢癘蟲蝗也。臘前三雪,大宜菜麥,又殺蟲蝗。”冬天的積雪能夠凍死蝗蟲、螟蟲等越冬害蟲的蟲卵。雪下得越早,殺蟲力就越強。 “瑞雪兆豐年”還在於雪水具有顯著的增產效應。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曰:“用(雪)水浸五穀,則耐旱不生蟲。”例如,稻種經過雪水浸後,催出的稻苗根芽粗壯,插於大田,分櫱也多,比起用井水浸種,增產達20%左右。用雪水浸泡黃瓜種子,發芽率比普通水浸泡的要高40%。在黃瓜生長期用雪水澆灌,產量可增加21%。棉花種子用雪水浸泡可增產1成至2成。新疆沙漠和西藏高原有些地方種植的瓜果蔬菜,之所以長得肥大壯碩,是和那裡灌溉之水來自天山和崑崙山的融雪有一定關係的。試驗還表明,三個月內的小豬,飲用雪水比飲用普通水,體重可增加2/3。用雪水喂母雞,比飲普通水的母雞,其產蛋量也有明顯增加。 瑞雪有如此奇特的功能是由它本身所具有的性質所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