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方大部分地区下了大雪,对越冬小麦有何益处?

老刘105751014


俗话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下雪对小麦的收成有很大的帮助。

1.首先,降雪在小麦表面行成了覆盖层,就像保护膜一样,可以起到保温御寒的作用。

2.下雪天气寒冷,麦地里的害虫也少很多,因为害虫在温暖的季节繁衍,在寒冷的冬天就会停止繁衍。

3.下雪了,小麦可以缓解旱情,田里保持充足的水分,也省的农民伯伯们再进行辛苦的抗旱了。




郭小萍


我认为好处坏处都有。现在降雪跟年前冬季降雪是不同的,年前降雪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现在降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倒春寒”,是好坏兼有的。下面就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供大家参考。

现在下雪对越冬小麦的好处

  • 滋润土壤 现在下雪等于是给越冬小麦浇了一遍反青拔节水。小麦从立春后复苏、反青、拔节是需要大量水分的。这次下雪后,等温度回升雪化成水,滋润土壤,为小麦反青拔节时提供所需的水分保证,省去了人工再去浇水的麻烦和成本。
  • 杀死病虫害 现在已经立春好长时间了,气温已经回升了不少,很多昆虫已经从越冬处出来活动了,小麦的许多害虫也出来了和病菌也开始发育了。这次突然的下雪降温,肯定能杀死一部分来不及躲避的害虫和病菌,有利于减少小麦的病虫害来源,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利。
  • 保温防冻害 这个好处,只对于北方地区还没有反青的小麦。突然的降温,对小麦害是有一定的害处的。厚厚的雪是有保温作用的,等于给小麦盖了一层“保温被”,防止因“倒春寒”给小麦造成的伤害。

现在下雪对小麦的害处

  • 冻害 有的地区小麦已经反青拔节,刚反青拔节抽出的幼嫩茎叶,防冻能力比较弱,突然的下雪降温是会冻坏小麦的幼嫩部分的,严重的会造成小麦枯死。
  • 降低除草剂药效 这次下雪降温,温度降到了零度以下。而除草剂在十度以下是不能使用的,因为十度以下打除草剂,效果非常低甚至是没效果。如果下雪那天你恰好打了除草剂,效果会大大降低的。

越冬小麦遭遇雪害的应对防法

  • 冻害减轻方法 等雪化后,可给遭到冻害的小麦喷100~300倍液的稀释醋液,因为受害的小麦叶面呈碱性萎缩,醋是酸性的恰好能综合碱性,降低冻害的危害程度。醋中也含有氨基酸和其它一些微量元素,能给小麦补充营养,强株小麦的株体。
  • 除草剂药效降低解决办法 这要等雪化后,观察一下麦地里的杂草情况,如果除草剂的效果没降低多少就不要补打除草剂了,以免产生药害。如果没起到作用,等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再打一次除草剂。

总之,现在北方人地区下大雪对越冬小麦好处是有,但也有坏处。有好处最好,发生了坏处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减轻伤害,为小麦丰收打下好基础。


逸风三农


在这里我只说我们河北中南部平原地区,其它北方地区不了解情况,不敢妄言。

我国北方是冬小麦的主要产地,小麦越冬后,刚开春农村一般要对小麦浇水进行春灌的,这也是必要的一个环节。

去年是个暖冬,春节后我们这里气温一直保持缓慢回升态势,因此,冬小麦亦有返青的趋势。按小麦的长势,原本是要浇水春灌了,有的农家已经做好了春灌的准备。但,忽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了!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北方农村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全都封了村,村民只好抛弃紧要的农活,在家里猫着躲避疫情。

这场大雪可以说下的是比较及时的,给不能出村浇地的农民救了急。这场雪,可以说也解了小麦春灌的燃眉之急。因为现在北方已过了“冰冻三尺”严寒状态,天气回暖,这场大雪下过后会很快融化的,不会象寒冷时期冻冻化化、化化冻冻的给小麦造成伤害。所以说,在全国遭受瘟疫侵害的灾难中,这场雪是辞予我们北方农村的唯一恩泽!

这场大雪对即将返青的冬小麦有很大的益处,首先是对长期干旱的土地的滋润,促进小麦返青、分蘖及生长;

其二是在当前封村、村民不能下地灌溉的情况下,解决了不能出村浇地困难;

其三是节省了浇地水资源;

其四是为农民节约了资金、降低了种地成本。

综上所述,这场大雪不仅给越冬小麦带来了很大的益处,也给北方的农民带来了巨大好处!在此感谢上天的恩惠!


金道缘


对北方小麦的影响非常小,因为北方的小麦还没有起身拔节,这次下大雪反而会把害虫和病菌冻死,长的旺的小麦还可以压一下。如果拔节孕穗了,这次下雪就会把小穂冻死。但是这次强降温会对黄淮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早播小麦产生大的影响,这些地方的早播小麦已经拔节和孕穗了。



80后的农民大叔


你好.农村人小高为你回答问题.首先下雪对小麦有好处的.在农村的生活的人都应该知道.化雪的时候就有人上地施肥.或者打药.而且下雪对小麦的好处很多.比如:

以前语文书上学过: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就是说雪下得越大越厚,明年小麦的收成就越好 。而寒潮的到来,也会带来降雪。

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像给小麦盖了一床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寒的氮素,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来年收获就多。

首先是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因雪的导热本领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所以,受雪保护的庄稼可安全越冬.积雪还能为农作物储蓄水分.此外,雪还能增强土壤肥力.据测定,每1升雪水里,约含氮化物7.5克.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用雪水喂养家畜家禽、灌溉庄稼都可收到明显的效益。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




农村人小高


相传人间下雪是由天上三个神仙掌管着,即周琼姬掌管着芙蓉城,董双成掌管着贮雪玻璃瓶,玻璃瓶内盛着数片雪,每当彤云密布时,姑射真人用黄金筋敲出一片雪来,人间就开始下雪了。造物主把雪花赐予了冬天,使冬天于苍凉之中有了生气,沉寂之中增添了乐趣。农民们更是喜欢下雪,一旦见到白雪漫天飞舞,地上堆着厚绒绒的积雪时,就预感到了来年的丰收喜悦。“瑞雪兆丰年”,实际上就是人们发自内心对雪的赞词。 “瑞雪兆丰年”在于积雪层对越冬作物的防冻保暖作用。新降到地面的积雪疏松多孔,其中能够含有 40%-50%的空气。因为空气不易传热,这样,大地就像盖上了一条又大又软的棉被。这“棉被”可以防止土壤中的热量向外散发,又可阻止外界冷空气的侵入。测量表明,地面积雪厚度为20厘米时,积雪的表面温度比雪下地表温度要低15℃之多。当积雪厚度达30厘米时,即便气温降低到零下30摄氏度时,小麦也不会遭受冻害。 “瑞雪兆丰年”在于积雪的增墒肥田作用。地面积雪在来年春季大地回暖时,缓慢融化。融化了的雪水流失少,大部分渗入土中,就像进行了一次灌溉一样,对缓解春旱、做好春耕播种大有好处。融化后的雪水,能够给土壤带来较多的氮化物。据测量,一升雨水含氮化物1.5克,而一升雪水中含氮化物可达7. 5克之多,显然雪水会增加土壤的肥力。此外,由于在雪被覆盖下,土壤冻结深度较浅,树叶、草根等能够继续腐烂变成肥料。 “瑞雪兆丰年”在于雪的杀虫作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曰:“雪,洗也,洗除痒疠虫蝗也。腊前三雪,大宜菜麦,又杀虫蝗。”冬天的积雪能够冻死蝗虫、螟虫等越冬害虫的虫卵。雪下得越早,杀虫力就越强。 “瑞雪兆丰年”还在于雪水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曰:“用(雪)水浸五谷,则耐旱不生虫。”例如,稻种经过雪水浸后,催出的稻苗根芽粗壮,插于大田,分蘖也多,比起用井水浸种,增产达20%左右。用雪水浸泡黄瓜种子,发芽率比普通水浸泡的要高40%。在黄瓜生长期用雪水浇灌,产量可增加21%。棉花种子用雪水浸泡可增产1成至2成。新疆沙漠和西藏高原有些地方种植的瓜果蔬菜,之所以长得肥大壮硕,是和那里灌溉之水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融雪有一定关系的。试验还表明,三个月内的小猪,饮用雪水比饮用普通水,体重可增加2/3。用雪水喂母鸡,比饮普通水的母鸡,其产蛋量也有明显增加。 瑞雪有如此奇特的功能是由它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所决定的。其一,新降的雪疏松多孔,能够贮存大量空气,有防冻保暖作用。其二,融化后的雪水中重水的含量比普通水少25%。重水是一种带放射性的物质,对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雪中重水含量少,显然有利于促进生物生长发育。其三,雪水的理化性质与一般水也不一样。雪水由于经过冰冻,排除了其中气体,导电性质和密度发生了变化。研究表明,雪水就其生理性质而言,和生物细胞内的水的性质非常接近,因此,表现出强大的生物活性。植物吸收雪水的能力,比吸收自来水的能力大二至六倍。雪水进入生物体后,能刺激酶的活性,促进新陈代谢。其四,雪水中含有较多的氮化物,比雨水中的氮化物多5倍,比普通水更高,可以说是一种肥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雪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生命”肥沃着土地,养育着庄稼,为人类造福的。





啸天007


你好!我是汝南阿强。很好兴回答你的问题。对于北方下雪对麦子的好处我可以做以下阐述:连续几天的大雪,给地里的小麦披上了一层“厚厚”的外衣,农村有句俗语“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意思就是下雪对小麦是有好处的,第二年能丰收。

但是,下雪对小麦有好处也是有坏处的,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好处,而忽略了坏处,下面小帮手就说下好与坏:

好处:对于前段时间干旱的区域,无疑来说是个好消息,省去了灌溉的琐事,另外,能很好的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小麦的安全越冬。

坏处:现在正是小麦分蘖、长根的时期,一旦发生冻害,对小麦的产量影响还是不小的,比如苗弱苗黄的地块、整地不好的地块、抗寒能力较差的地块等。因为小麦发生冻害后是不可逆的,所以下面3种补救错误,希望能给种植户们带来帮助:

1、在发生冻害的地块,等化冻后,及时进行追肥,因为这时土壤的肥力较差,追肥的话能提供小麦生长所需的营养,有利于返青(不要撒施,建议沟施)。

2、过完年,等温度回暖后,要尽快进行锄地,目的是为了提高低温,可以促使小麦返青的速度以及成穗率。

3、小麦返青后,追施尿素,同时可以用全营养的叶面肥喷施(上午10点至下午15点间打药),进一步为小麦生长提供所需养分,避免减产。

其实,小麦发生冻害不可怕(除了那种特别严重全部死掉的地块),只要正确补救,对后期的产量影响不是特别大,冻害轻的地块,基本不受影响,所以,希望上面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毕竟种地不容易。

冬天天气寒冷,人们都喜欢穿上又厚又软的棉衣、毛衣和羽绒服,让身上暖暖的。其实,下雪对田野里的小麦苗也具有同样的意义。下雪的时候,雪花一片一片地从空中飘落到麦地里,渐渐堆积起厚厚的一层,就像是小麦苗的棉被一样。由于积雪里含有大量的空气,而这些空气又不能流动,所以无法和外界冷空气流通,因而能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所以,即使外面天气再冷,积雪下面的麦苗也不会被冻坏,从而可以安全地过冬。一般来说,冬天下过雪,第二年小麦就会丰收。好了我说完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







汝南阿强


俗话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场降雪对于全县冬小麦来说是一场喜雪、是一场瑞雪,对于小麦的越冬生长非常有利。

冬小麦需要温度变化幅度在±5℃之间波动,并逐渐降低,这样才能增加冬小麦的抗寒能力,在达到壮苗后进入越冬期有降雪是对冬小麦生长十分有利的。这场降雪可以将过冬的病虫卵冻死一部分,并且可以增加水分,增强冬小麦的抗旱能力,降雪的同时也带来了肥料,为冬小麦越冬后的健康生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日我县突降大雪,目前大雪还在持续中,这次降雪缓解了我县大田作物大蒜、小麦的旱情,对大蒜、小麦的越冬是有利的,但是这次降雪对我县的大棚蔬菜还有陆地蔬菜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希望大家注意防范,在降雪期间,或者降雪过后,及时清除大棚蔬菜上的积雪,以免压塌,再一个就是陆地的蔬菜,要及时采收,以免造成品质和质量上的,小麦盖了一层棉被

大家可能还记得,在秋季的时候,雨水偏多,受灾面积偏大,也是多年来没有出现的情况,尤其是河南的南部地区。在南阳、驻马店等这些地区,种植花生的面积较大,受灾影响比较严重,造成花生的品质和产量严重下滑,每亩地的收益也是比较差的。一系列的原因造就了今年小麦种植的比较晚,但种麦后长时间的不下午,造成了许多地方出现了缺商的情况,有条件的还能浇地缓解旱情,没条件的只能等待了。

而这次的降雪有效的缓解了小麦的旱情(可能部分地区适合),对冬春小麦生长有利。同时,降雪降温也有利于抑制小麦病虫害,降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率。”此次降雪对小麦生长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今年豫北地区播种比豫南偏早,播种时够墒,此次降雪将使小麦提前进入越冬期,冬前分蘖时间短,小麦群体和个体发育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积雪溶化后又出现连续低温,部分麦田可能会出现冻害。

此时正是冬小麦分蘖、长根的关键时期(麦种晚的区域)。这次低温雨雪天气补充了土壤水分,增加了土壤墒情,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但由于降雪降温涉及范围大,为历年同期少见,对冬小麦正常生长造成一定影响。

根据资料显示,寒潮降温和持续低温延缓了小麦叶片出生、分蘖发生和根系生长进程,个别苗弱、秸秆还田整地差、土壤空隙大及部分前期缺墒的麦田出现轻度冻害,叶尖青枯并逐渐发黄。即使是未受冻害的小麦,生长速度也受到很大影响,如持续低温,将造成分蘖不足。

尤其是豫南区域小麦种的较晚,小麦尚处在幼苗期,叶片较嫩,抗寒能力较低,一些弱苗遇强寒潮天气易遭受冻害。同时,叶片受冻减小了光合面积,加之光照不足,影响生长和分蘖节营养物质积累,对抗寒越冬不利。




辉哥在柳州


古语有云,瑞雪兆丰年!

老话再有: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你想想,两、三寸厚的雪,把麦苗罩得密不透风,麦苗在大雪的覆盖下就像睡在厚厚的被子里,渴了就喝融化了的雪水,又舒服又暖和,麦子像睡着了一般。

大雪覆盖麦苗,麦苗并非就完全停止生长,其地下部分的根部依然正常生长着。大雪覆盖麦苗后的“停止生长”只是指地上部分而言。

积雪覆盖在小麦上面,隔绝了寒冷的空气,雪的温度高于空气温度,起到了保温的作用,相当于给小麦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小麦当然冻不死了。等到天气转暖,冰雪融化后,小麦就开始返青、拔节、孕穗、抽穗......

还有,积雪覆盖在小麦上,地热不会散发,当有阳光时,雪吸收热量,热传递给小麦,雪中也有水分,水的比热容很大,既给小麦提供水分也能保持其热量,有助于小麦安全越冬。

再有就是为土壤增添肥料。雪中是含有很多氮化物的。据观测,如果1升雨水中能含1.5毫克的氮化物,那么1升雪中所含的氮化物能达到7.5毫克。在融雪时,这些氮化物被融雪水带到土壤中,成为最好的肥料。

另外就是冻死各种害虫。雪盖在土壤上起了保温作用,这对钻到地下过冬的害虫暂时有利。但化雪的时候,雪是要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的,这时土壤会突然变得非常寒冷,温度降低许多,害虫就会慢慢冻死。

等到寒潮过去以后,天气渐渐回暖,雪慢慢融化了,这样,非但保住了庄稼不受冻害,而且雪融下去的水留在土壤里,给庄稼积蓄了很多水,对春耕播种以及庄稼的生长发育都是非常有利的。


大生活小游戏


正所谓:瑞雪兆丰年。

相传人间下雪是由天上三个神仙掌管着,即周琼姬掌管着芙蓉城,董双成掌管着贮雪玻璃瓶,玻璃瓶内盛着数片雪,每当彤云密布时,姑射真人用黄金筋敲出一片雪来,人间就开始下雪了。造物主把雪花赐予了冬天,使冬天于苍凉之中有了生气,沉寂之中增添了乐趣。农民们更是喜欢下雪,一旦见到白雪漫天飞舞,地上堆着厚绒绒的积雪时,就预感到了来年的丰收喜悦。“瑞雪兆丰年”,实际上就是人们发自内心对雪的赞词。 “瑞雪兆丰年”在于积雪层对越冬作物的防冻保暖作用。新降到地面的积雪疏松多孔,其中能够含有 40%-50%的空气。因为空气不易传热,这样,大地就像盖上了一条又大又软的棉被。这“棉被”可以防止土壤中的热量向外散发,又可阻止外界冷空气的侵入。测量表明,地面积雪厚度为20厘米时,积雪的表面温度比雪下地表温度要低15℃之多。当积雪厚度达30厘米时,即便气温降低到零下30摄氏度时,小麦也不会遭受冻害。 “瑞雪兆丰年”在于积雪的增墒肥田作用。地面积雪在来年春季大地回暖时,缓慢融化。融化了的雪水流失少,大部分渗入土中,就像进行了一次灌溉一样,对缓解春旱、做好春耕播种大有好处。融化后的雪水,能够给土壤带来较多的氮化物。据测量,一升雨水含氮化物1.5克,而一升雪水中含氮化物可达7. 5克之多,显然雪水会增加土壤的肥力。此外,由于在雪被覆盖下,土壤冻结深度较浅,树叶、草根等能够继续腐烂变成肥料。 “瑞雪兆丰年”在于雪的杀虫作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曰:“雪,洗也,洗除痒疠虫蝗也。腊前三雪,大宜菜麦,又杀虫蝗。”冬天的积雪能够冻死蝗虫、螟虫等越冬害虫的虫卵。雪下得越早,杀虫力就越强。 “瑞雪兆丰年”还在于雪水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曰:“用(雪)水浸五谷,则耐旱不生虫。”例如,稻种经过雪水浸后,催出的稻苗根芽粗壮,插于大田,分蘖也多,比起用井水浸种,增产达20%左右。用雪水浸泡黄瓜种子,发芽率比普通水浸泡的要高40%。在黄瓜生长期用雪水浇灌,产量可增加21%。棉花种子用雪水浸泡可增产1成至2成。新疆沙漠和西藏高原有些地方种植的瓜果蔬菜,之所以长得肥大壮硕,是和那里灌溉之水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融雪有一定关系的。试验还表明,三个月内的小猪,饮用雪水比饮用普通水,体重可增加2/3。用雪水喂母鸡,比饮普通水的母鸡,其产蛋量也有明显增加。 瑞雪有如此奇特的功能是由它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所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