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達汽車在歐洲銷量非常好,但為什麼感覺在我國卻一般呢?

榮冠車行


斯柯達汽車銷量在國內排名如何?

2019年斯柯達汽車中國市場總銷量為28萬臺左右(數據存在爭議),這一成績同比2018年有17.3%的下滑。但是斯柯達在歐洲汽車市場反而有5.8%的同比增長,在俄羅斯市場更是有8.8%的漲幅,為什麼斯柯達在不同市場的銷量表現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


原因有三點

1:品牌影響力。斯柯達汽車被大眾集團收購,在中國汽車市場扮演的角色為“低配大眾”。大眾汽車在1984年與上汽集團合作開始漫長的中國之旅,其品牌成功的基礎是重合消費升級的初級階段與中級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消費者對汽車連基礎的常識都不具備,車輛品質的好與壞均由大眾汽車來界定。於是再差的大眾汽車也是好車,這種詭異但必然會形成的品牌認知決定了大眾汽車的風靡。

而斯柯達汽車應為2006年進入同一市場,在這一階段已經不是德系大眾汽車一家獨大了;在技術方面有領先優勢的美系車強力介入,在營銷方面實力強大的日系車也開始發力,這兩大車系雖然沒有大眾集團的品牌影響力大,但在早期分別通過文化入侵以及二手車和走私車的方式形成了某一區域的品牌認可。

斯柯達作為捷克斯洛伐克的汽車品牌,其品牌知名度幾乎為零,想要獲得認可則需要從零起步完成德美日三系車十餘年的品牌影響力積累。然而消費市場面對豐富的選項,又有多少人會認為有必要去了解一個小國的不知名品牌呢?這一問題的答案几乎沒有爭議,即使有大眾集團的品牌背書也難以讓這種冷門品牌獲得普遍認可。


2:技術神補刀。斯柯達汽車被大眾集團收購,量產車均以大眾汽車平臺打造,兩大總成自然也是共享大眾汽車;這就決定了斯柯達必然不會成功,且後期的上升空間基本沒有了。因為斯柯達進入中國汽車市場的階段,是大眾汽車嚴重問題爆發的同期;首先斯柯達裝備的大眾發動機有嚴重的燒機油問題,以設計感非常棒的昊銳為例,很多老舊車輛達到了1000km/1L機油的損耗量。這種問題車在大眾品牌下叫做“混合動力”,在斯柯達品牌中則屬於工業垃圾。

第二大問題則是DSG系列變速箱中的DQ200,這臺數度被要求召回的變速箱叫做乾式雙離合。離合器沒有潤滑系統與主動散熱系統,幹摩擦式離合器在高頻率的半聯動狀態會出現快速的磨損,同時也會因高溫造成變速箱宕機;更甚者為雙質量減震飛輪存在易生鏽的缺陷,一旦生鏽則異響源源不斷。這種機器也只有大眾集團裝備能哄得一些消費者認可,因為大眾汽車的優劣都是德國品質,然而捷克斯洛伐克的車怎麼模仿大眾汽車呢?


3:設計的水土不服。客觀評價斯柯達汽車的設計語言,用四個字總結為【很有味道】;歐系車的設計風格本就是百花齊放,文化的小範圍區域性差異與全球區域差異決定了設計風格的多樣化,斯柯達的設計感在歐系車中也是一種文化的體現。但相比大眾汽車的平庸,這種設計文化反而成為了普及障礙;大部分消費者更容易接受的是沒有什麼特點的車,中庸之道同樣會在審美方面體現的淋漓盡致。

總結:上述三點決定了斯柯達汽車的結局不會很理想,該品牌在以滬市為中型的輻射區域內尚有不錯的認可度,但是在更大的範圍內只能定位三線合資品牌。斯柯達的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品牌銷量排行榜位列19位,作為一個主攻快銷級汽車的品牌毫無疑問是失敗的;且在大眾汽車人設崩塌之後,受到影響最大的不見得是主品牌,很有可能又是斯柯達。




天和Auto


斯柯達的定位基本在家用車領域,在拉力賽場上也表現不錯。在歐洲市場是他的傳統市場,因此斯柯達車型帶有很濃厚的歐洲風格,比同平臺的大眾空間大,比較注重環保和低成本等,目前來看確實在歐洲表現不錯。

在東歐及西歐國家都比較受歡迎。因為捷克原來是東歐國家,因此在東歐受歡迎很好理解。在被大眾收購後,在德國也一樣受到民眾喜愛,明銳車型可以躋身銷量前十,遠遠超過捷達(速騰)。在西歐其他國家,尤其英國,斯柯達也常被用作工作車,如出租車、警車、保障車等。

但是在國內銷量表現不好,初步分析,覺得原因有四:

(1)品牌不如大眾,性價比不如日韓

先入為主的道理大家都懂,雖然斯柯達的很多車型都是與大眾公用平臺生產,在性價比上普遍比大眾要高一些,但是斯柯達進入國內市場要比大眾晚很多。大眾已經在國內市場深耕多年,積累了大量的人氣以及口碑,在消費者心裡也有了一定地位,斯柯達完全沒辦法在短時間內達到大眾的高度,而且斯柯達的品牌影響力遠遠趕不上大眾。而且斯柯達的價格跟日韓的相比,性價比並不高,在品牌溢價上又遠遠不如大眾,這就導致了定位“廉價大眾”的斯柯達,廉價不夠廉價,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2)設計“翻車”

斯柯達的車型並不符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雖然斯柯達和大眾在三大件方面的區別不大,但不代表在其他方面就沒有差別。都說大眾是將中國消費者研究透了的,它的車最大的優勢就在於符合絕大多數消費者的審美,由內而外都營造出了一絲高級感,而斯柯達在內外觀的設計上比起大眾就差太多了。要知道,當年斯柯達野帝還得到過“最醜的SUV之一”的稱號。

(3)營銷力度不夠

在消費者眼裡,大眾似乎一直都在塑造一個“高級”的形象並且非常成功,因為在部分消費者的眼裡“大眾車就是高級”的認知已經根深蒂固。而斯柯達在大家的固有印象裡不過就是一個低端並且接近小眾的品牌。在營銷方面的欠缺也就直接導致了斯柯達在知名度上與大眾的差距。

(4)站在SUV的風口之上,也沒能把握住機會

2016-2018年,在中國是輛SUV就能賣的情況下,流淌著大眾血液的斯柯達竟然也不爭氣,這是為什麼呢?斯柯達只有野帝一款SUV,定位是緊湊型SUV,但是它是小型SUV的尺寸賣著緊湊型SUV的價格,另外掛著SUV的名字卻有著日本最愛的盒子造型,這讓國內消費者實在,愛不起!後面再推出其他SUV車型,風口已經過了,晚矣




海神大人不一樣


安全永遠第一,沒有安全,一切等於零。

負責任的建議真買車的,在安全性和性價比,是所有車系中最高的東風標緻雪鐵龍中,選擇自己需求的車型。

在相同情況下,標緻雪鐵龍相對於其他車系,就相當於坦克。

這次重慶被公交迎面猛烈撞車女司機,幸虧開得是雪鐵龍(愛麗舍),保了命還竟然安然無恙。

在汶川大地震中,一輛東風雪鐵龍凱旋車被壓扁了,照樣開,是史上最牛車。

某小區,一輛標緻4008十秒鐘撞開擋路的凱迪拉克,凱迪拉克受損較重,而4008幾乎毫髮無損。

三月三號,柳州文昌大撟,一輛標緻408女司機迎面猛烈撞上現代轎車,造成現代車司機和一名乘客當場死亡、其餘三人受傷(其中一名重傷搶救),標緻車女司機受傷輕微。

PSA的底盤世界第一!發動機連續多年獲得國際大獎,在歐洲與BBA同價位,是世界賽車常勝冠軍車,具有百年暈在,世界上一直大賣特賣,還連續多年增長。

我堅持說可以查證的真話實話,對人有益的話,就是希望喜歡人云亦云的人,不要盲目從眾,更不要再被多如牛毛的無良職業法黑,給惡意矇騙了。


用戶66096703133


作為昊銳車主,2.0t,我能說不差於任何車,故障率極小,維修成本極低,配件普及率極高,開了8年,目前就換過後視鏡的總成,冬天不熱車油門下去說走就走,起步不怕任何車,油耗有點大,但一個月就800(20km每天),之前明銳,換車為了滿足老人和孩子乘坐舒適,我喜歡斯柯達。


錢峰80937312


不會忽悠,像自燃自爆特斯拉一樣忽悠,早賣出去了,類似龐氏騙局,馬斯克大忽悠一個罷了,是美國互聯網金融圈錢騙局第一人馬斯克,金融洗錢圈錢套路自燃自爆特斯拉。

精明的特朗普禁運芯片,叫通用回美國,而不在乎馬斯克,因為馬斯克沒技術就是個營銷包裝軟文水軍蹭熱度互聯網金融圈錢騙局

馬斯克是個大忽悠,馬斯克starline項目最大投資方是美國空軍,本身就是個超級偵察計劃,就不明白為什麼要掛個為全球接網的名號。不過馬斯克是個營銷天才,馬斯克是被華爾街包裝成了鋼鐵俠,實際上他只是經濟學本科輔修了物理學,並無任何工程技術背景,他也沒有任何工程技術發明,他最大的運氣就是一創業就碰到了華爾街的天使投資人,幫助他收購了paypal(美國的支付寶)的前身Confinity公司,並最終被ebay收購,依靠發的這筆橫財又入股了特斯拉公司,並踢走創始人。說穿了就是個搞互聯網金融的。無論是太空探索spaceX,還是特斯拉都是馬斯克前臺唱戲炒作,華爾街的猶太人背後運作賺錢。2008年之前是個玩世不恭的花錢點大炮仗的暴發戶,2008年之後就是被華爾街操縱炒作概念的白手套,當然,他和華爾街及美國政府都是互相利用而已,華爾街需要他炒作概念收割韭菜,美國政府需要他代表新一代的美國精神,同時也希望通過他的spacex給美國聯合發射聯盟(ULA)製造壓力,避免NASA完全被ULA裹挾控制。而馬斯克自己藉著鉅額的資本實力完成了自己發射火箭的夢想。對馬斯克而言,spacex是核心,而特斯拉只是協助華爾街圈錢的工具。

不懂花了多少錢,請了滿網絡的無下限軟文水軍吹捧大忽悠馬斯克


Jack-0-


俺老農因為要拉農具等,開斯柯達大掀背,實用實惠,關鍵咱不是有錢人,有錢人任性。

大眾吃掉斯柯達,就給斯柯達降低了定位,給了上汽,也硬不起來。

斯柯達如此悠久輝煌的造車歷史,淪落到現在這樣,確實可悲。不過俺老農喜歡,就開斯柯達。

洋人很多時候會打壓競爭對手,甚至吃掉後再廢掉,我國很多早期自主品牌都遭此下場,以後還會有。

至於國人買車理念,各有各的道。


退休農民


你在哪看到的數據歐洲銷量好?哪?哪隻眼睛👀?

我常年生活歐洲 小型貨車 類似我們國內的微面 基本法系 兩箱車好點的 奔馳a 大眾高爾夫 其次豐田卡羅拉 歐版 suv 逍客 途觀 根本就看不到斯柯達!


x錢多多x


你這問題搞笑讓人啼笑皆非!請問歐洲國家斯柯達車型與中國的能一樣嗎?發動機、變速箱完全是兩碼事!歐洲國家大眾汽車與中國大眾是一回事嗎???


大眾集團CEO赫伯特鬼


其實老昊銳做的非常不錯,除了外形醜點之外,從車身結構,用料做工來說,比當時的帕薩特好很多,後來大眾簡配,斯柯達簡配的更多了,完完全全成了大眾換殼了,沒啥意思了總之斯柯達還是挺合適的吧,用買速騰的錢買速派


不是浪漫的罪名


這個車在歐洲有名氣,它來中國比較晚,沒有品牌效應,也可能車型設計不怎麼適合中國市場吧,雖說它也是上汽大眾生產的,它和上汽大眾銷售不是一個體系,品牌在中國不大,售後服務相對也沒有大眾的多,以上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