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疫苗研發等五大主攻方向方面取得階段性進展

中新網2月15日電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15日表示,根據新冠肺炎應急需求,圍繞“可溯、可診、可治、可防”的防控需求,明確了臨床救治方案的優化和藥物篩選、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疫苗研發、動物模型構建這五個主攻方向,在五大主攻方向方面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科技部:疫苗研发等五大主攻方向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

資料圖:科研人員在研發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 湯彥俊 攝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5日下午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藥物研發和科研攻關最新進展情況。吳遠彬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科技部及時梳理“新藥創制”、“傳染病防治”、“生物安全”等科技專項已有的科技成果。1月2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技攻關組成立,科技部會同國家衛健委等12個部門立即組成工作專班,併成立以鍾南山院士為組長的專家組,組織動員全國優勢科技力量開展攻關。主要開展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明確科研主攻方向。根據新冠肺炎應急需求,圍繞“可溯、可診、可治、可防”的防控需求,明確了臨床救治方案的優化和藥物篩選、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疫苗研發、動物模型構建這五個主攻方向。

二是快速部署應急任務。以結果導向,實戰運用為出發點,啟動了科技攻關應急專項,到目前為止已部署四批共20個應急項目,科技部還會同藥監局向社會發布現場快速檢測產品研發應急的項目招標指南,動員社會和企業力量來參與急需的產品和技術的研發。指南發出之後不到一週時間內收到327項申請,表明社會各界對疫情防治這方面的高度關注和積極支持。攻關組成員單位和地方省市結合需求開展科技攻關。中科院緊急啟動了新冠肺炎防控項目,20個省市設立了新冠肺炎科技應急專項。

三是建立了協同推進機制。相關部門在血漿採集、幹細胞治療技術備案、檢測技術審批、統籌病毒毒株共享利用這些方面積極推進、加快進度,確保應急攻關任務得到快速實施。科技攻關組建立和醫療救治組的協同機制,加快應急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在臨床救治上面的快速應用。同時整合優勢力量,組織醫療機構、科研院所、企業的聯合攻關,強化目標管理、壓實項目承擔單位和項目負責人的責任。建立攻關項目專員制,加強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組織協調、督促推進。

四是加強規範管理和服務。為高效有序地推進全國應急科技攻關,專門印發了《關於加強新冠肺炎科技攻關相關管理的通知》,引導科技人員弘揚科學家精神、勇挑重擔,把論文寫在疫情第一線,把研究成果運用到戰勝疫情之中。出臺《關於加強新冠病毒高等級病毒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實驗室發揮平臺作用,服務科技攻關需求,各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實驗室,特別是對病毒的管理,確保生物安全。在科技攻關中既強調特事特辦,又強調合法合規,加強相關研究的倫理審查和知情同意,做好疫情期間在華外國專家的服務保障,為國家高新區及各類科技企業提供便利化的服務。這是在整體工作當中有了這樣一些安排,也取得一些進展。

吳遠彬指出,在五大主攻方向方面也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在病毒病原和流行病學方面也初步排除新冠肺炎的來源與已知家禽家畜的關係,提出蝙蝠是最有可能攜帶新冠病毒的源頭。在動物模型方面,已經成功構建新冠肺炎感染的小鼠、猴子等動物模型,為開展藥物和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評價提供了基礎條件。在檢測診斷方面,在已有七個診斷檢測試劑獲批上市的基礎上,正在加快推進現場快速檢測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在藥物研發和臨床救治方面,有些藥品篩選和治療方案已取得積極進展,正在推進臨床試驗,部分臨床救治建議已經納入診療方案。在疫苗研發方面,並行開展了滅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組疫苗等多條技術路線的研發。

吳遠彬表示,下一步將繼續聚焦科研主攻方向,實行掛圖作戰,按天推進、責任到人,加快成果在實戰當中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