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師適當體罰學生,以便更好的教育,你同意嗎?

天下笑唱


教師是否可以適當體罰學生?在我國現行的法律中,都明確規定,教師不能體罰學生,所以,只要是體罰,都是不可以的,也都是不適當的,沒有這樣的“適當”。

我們現在在學生管理上,面臨的問題不是體罰學生,現在很少有教師敢體罰學生,不但不敢體罰學生,連管理學生都投鼠忌器,老師管理學生的權力,只剩下口頭教育了,而且,即使是口頭教育,老師還要察言觀色,謹言慎行,否則,一旦出了學生出現什麼意外,老師都是脫不了干係的。

因為管理學生,被定性為體罰學生的,老師一定受到處分。北京某校的副校長,因為管理口飆髒話的學生,情緒激動之下,罵了學生幾句,並說自己就是副校長不做了,也不慣著學生。結果,副校長真的被免了,還被調出了原單位。

還有那位因為學生遲到,罰站幾分鐘,被學生的父親,派出所副所長關押7個小時的女老師,大家一定也不會忘記,罰站尚且不可以,何況體罰?

筆者這裡一位老師,因學生上課違反紀律,影響到其他學生的學習,老師就批評了這位學生,結果這名學生下午沒來上課,離家出走。家長找到學校要人,老師竟然被家長軟禁起來,直到學生在網吧被找到,才恢復自由。批評都不可以了,還奢談什麼體罰呢?

筆者以為,體罰學生是不可以的,但是,適當的懲戒是必須的,如果沒有懲戒措施,老師對學生的處理僅僅停留在口頭的批評教育上,這不是真正的教育,這是殘缺的教育!

可喜的是,現在這個問題得到了很多有識之士的認可,有的學校都開始試行教師懲戒制度了。但是,筆者覺得,還教育懲戒權於老師,不是學校層面可以解決的問題,應該在更高的層面推動,形成一種機制,才能推動這個問題的解決。


雜七雜八的小雜貨鋪


這個問題得辯證的去看,不完全對,也不完全錯,做什麼都要適當,過度都一定會出現問題。

首先我作為一名老師,做老師目的是為了自己的理想,希望幫助更多的孩子學會學習提高成績、做個有理想陽光健康的孩子,我因為自己從小家長在學習上管的不多,然後經常被揍,然後感覺自己一直以來比較自卑擔心的,從來不敢問老師題目,導致成績平平,青春期的時候心理上會出現問題,還好有前輩指導,順利度過了青春期,所有長大之後特別希望幫助更多的孩子避免被揍,有個陽光的心理和身體。

但是我從小被揍的經歷,讓自己青春期時候自卑擔心,但是我養成了獨立、抗壓能力特別強的人,所有走入社會之後心態特別的好,感覺什麼都打敗不了我。

所以總結下來體罰要適當,鼓勵和批評手段要用,不能一味的鼓勵或者批評體罰,一直鼓勵可能形成玻璃心,走入社會會很困難,一直批評體罰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適度的體罰,第一位先鼓勵、其次口頭批評、最後再使用體罰。


我自己教學生,我也是警告三次的情況下還犯同樣錯誤,就要打手板,這樣他們更能夠記得牢,並且這樣他們能夠抗壓能力會更強。當然一定要適度體罰,不能讓學生受傷,目的是為了懲罰改錯誤,打完之後過段時間也要找學生談話,告訴他打他原因,一定要讓孩子改正錯誤同時要有個陽光健康的心理和身體。


松哥教做題


謝謝這個問題,不請自來的。

不同意這種以罰代管的懶教體罰政策。適當這個詞不好把控。體罰這個詞是教育中嚴格禁止的教育行為,教育法裡是嚴禁任何形式的體罰的。我們在談依法治國,依法行教,依法執教。對學生懲戒要依法依規。不能用這種彈性十足的措施,體教與體罰一字之別,意義重大。所以我個人嚴重不同意以體罰學生為教育手段。剛才有一位老師講的很好。引來強化一下。因為相關法律法規明文規定:嚴禁老師體罰、變相體罰學生。適當體罰,具體內容是什麼?何種行為適當?哪些行為不適當?不明確,也不好掌握。為了保護老師和孩子,還是嚴格遵照“嚴禁老師體罰、變相體罰學生。”的規定吧。萬一因為老師“適當體罰”造成孩子身心傷害,責任在誰?暫且不說責任,但對孩子身心造成的傷害能彌補嗎?家長會原諒學校、老師嗎?退一步說,家長不追究學校和老師的責任,老師心裡不後悔嗎?老師一輩子不揹負沉重的包袱嗎?更好的教育,是讓學生全面發展,熱愛學習、體驗學習的快樂,而這些並非體罰所能奏效的。感謝信任。關注我們,一起成長。





方方夢語


我想,讓老師適當體罰學生,也是不應該的,什麼叫適當?一般老師對學生體罰時,都是在無可奈何,情緒激動的情況下進行責打,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法》所不容的,學生家長也是不答應的,有幾條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在古代教師用戒尺懲罰學生,是被國家和家長認可的。老師有了這個權利,就便於實施。在孩子習文或練武,學習一些技能時,對於一些不好好學習或者是調皮搗蛋的學生,用戒尺來責罰,當時學生受著師道尊嚴傳統思想的影響,學生就是捱了責罰,也是誠服的。過去的孩子特別天真,對老師是非常敬畏的,在老師有理智,有標準的情況下,對學生用戒尺進行責罰,產生了一些好的效果。但是有一些老師一時衝動,或者是在不理智的情況下來責打學生,有的甚至還給學生打傷,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八,九十年代以來,學生通過看電視,看手機和網絡的瀏覽。學生知道的,懂得的,甚至比大人還多。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有一部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對孩子寵愛有佳,特別嬌生慣養和放縱。學生的自尊心極強,抗打擊能力也特別脆弱,所以老師就不能用體罰的方式來教育學生,在對學生犯錯誤或出現問題時, 做到早觀察,早了解,早解決, 才是最有效的辦法。

二,因為老師平時工作繁忙,在學生犯錯誤屢教不改的情況下,由於情緒激動,對學生進行體罰。一則國家法律所不容,家長也會聲討你,學生也不服氣兒,心裡是憤憤不平的,有的學生還會記恨,還有的學生敢和老師對打。若是在老師對學生進行體罰時,造成學生受傷,老師還得負法律責任。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首先家長要應該從孩子的幼兒抓起,從小讓他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培養孩子從小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好的規矩。學校也是要從思想品質,道德規範,遵紀守法方面對學生進行嚴格的教育。讓他多讀書,讀好書,在書中吸收好的知識和好的營養。老師也得以身作則,作風正派,舉止大方,富有愛心,在學生面前才有威嚴,學生才能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

總之,在社會上,通過的道德規範,人文素質的教育,絕大部分人都是遵紀守法的。但對一些為非作歹,作奸犯科的不法之徒,用嚴格的法律來加以震懾,才能有一個清平世界。當然,大多數的學生是遵章守紀的,對那些屢教不改的,故意犯錯誤的學生,還是需要嚴格的學校規章制度進行懲治,學校才能出現一個良好的教學秩序和學習環境。


趙紹亮


試答如問如下:

非常同意。

問題來了,現實中或許行得通,法律上通不過。


孫慶國:讀了不到2年高中,教了不到3年學(民辦教師),參加了4次高考(自學高中教材)的機械工程師。

孫慶國:業餘時間專注中高考30年,對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頑固不化”、“一如既往”。


孫工的文話旅行筆記


讓老師適當體罰學生我認為免強可以,就怕有些老師依丈這個制度過度體罰學生,這是最讓人擔心的問題,就是沒這個體罰學生的制度,不是有些老師照樣把學生體罰殘了嗎?


海市蜃樓47013


不用體罰來管理好學生的老師,才真正是好老師。

一個班級,好幾十人,性格各異,成績各異,參差不齊。怎樣讓這些孩子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展,老師在制定大目標的前提下,還要針對每個學生有小目標,要親近他們,關愛他們,要用集體的溫暖感化他們。

要讓他們自行制定約束機制,多設計好課堂教學,讓每一節課上得豐富多彩,讓每一個學生樂享其中。

把教師懲戒權交給學生,學生難免不犯規,犯了規,老師,學生共同反省。

一個負責,有律,得法,親近學生,處處為學生著想的老師,一個不收學生額外費用的老師,一定是一個讓學生敬畏崇拜的老師。

體罰就放在一邊吧!


高嗲3


管理班級最好的辦法是管——理——疏——導,然後才是制。然後才是懲與罰。從“罰”字看也是“訁”說明先語言教育,然後才動用“刀”進行懲戒。


大唐小築


讓教師適當的體罰學生。以便更好的教育你同意嗎?作為教師應該是同意。

首先,從教育理論上來講,沒有懲罰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求學過程中當中沒有人不會犯錯。只犯的錯,怎麼樣讓學生記住這個錯誤?這就需要有相應的懲罰。我想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說我們的交通法律法規吧。如果我們交通法律法規不制定那些個懲罰措施,比如說司機闖紅燈要扣六分罰款200元。如果沒有這個懲罰措施,司機第一次闖了紅燈之後,那麼下次他還會接著去闖。為什麼呢?因為他記不住自己的錯誤,有了這個懲罰,他就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下次開到路口的時候,他就會停下車來等待紅燈。時間久了次數長了就會養成遵守交通法律法規的習慣。

所以說沒有經過教育懲罰的人,其生命是有缺憾的,經歷了教育懲罰的人,他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第二,現在的現在的教育一味的就表揚。已經讓學生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沒有一定的懲罰措施。要也就根本無法進行了!

讓我們看來看一看現在教育的現狀,牛記順口溜不知你們聽說過沒有?校長貴族化,教師奴隸化,學生祖宗化。再看看我們學校裡每個班都是有那麼兩個小祖宗小霸王!他們可以在班裡為所欲為。就是不敢管理。

某學校一個二年級的學生,在音樂課上大喊大叫。音樂老師說他幾句,沒想到一個二年級的學生竟走到彈琴的老師身邊趁老師不注意,用拳頭狠狠地在老師胸口上打了幾拳。對待這樣的學生,英語老師當時驚呆了,他真的不知道怎麼做才好。只好把這個學生帶到了校長室。校長對他也是無可奈何的。在這個世界當中,如果是教師打了學生,那麼解決的辦法是男的就是把教師開除或者處分!但是學生打了老師都不知道怎麼處理了。只能任其這樣肆無忌憚的發展。不管是老師還是校長,對這樣的學生教育都是蒼白無力的。

像這樣的學生,難道不對他們採取懲罰措施嗎?某些專家說的非常好,我們對這樣的學生可以進行教育,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想那是他們沒有走進教育一線,他們沒有遇到這樣的學生,遇到了我想他們也一定一樣會束手無策。


第三,教師要想向學生傳授知識就必須讓學生對老師產生敬畏之心。

現在有人反對世道尊嚴,認為那是舊社會的糟粕,現在講究教師要和學生打成一片。其實我這種師生關係也是有很大的弊端的。在舊社會培養出來那麼多的大文豪現在卻沒有了,如今大樓林立,大師凋零。因為那時候的學生對老師有存在著敬畏之心!

我們知道程門立雪的故事。楊時對老師心存著敬畏之心,他的老師在屋裡睡覺,即使雪下到了沒過了膝蓋也在外靜靜的等待老師。有了這樣的敬畏之心他才能聽從教師的教導。也相信知道大家讀過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我們來看我節選的它的一段譯文“我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低身側耳向他請教;有時遭到他的訓斥,表情更為恭敬,禮貌更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話;等到他高興時,就又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鈍,最終還是得到不少教益。”敷衍這一段你就知道為什麼宋濂成為一代文學家,那是因為他求學時對老師謙恭敬畏!

為什麼現在的家長教不了自己的孩子?因為孩子對家長沒有敬畏之心,你要求他掌握知識,他不聽你的,他跟你耍鬧!你可以把知識傳授給他們嗎?



結束語:綜上所述,懲罰在教育當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環。但是如何懲罰?懲罰的出路如何掌握?還需要有關部門和我們教師們進一步的完善提高!

我是景行說教育, 感謝您的閱讀,也滿懷期待您的關注並參與問題的討論,謝謝!


景行說教育


不同意。體罰是違法的。體罰學生是教師無能、無方、無德、無法的表現。於師於生於教育都有害無益,應予嚴禁。

蘇聯大教育家凱洛夫名言:“沒有懲罰就沒有教育”,是對的。懲罰屬於負強化、負激勵作用,是教育的一種方式:比如批評丶責成寫檢討丶中國的學生寫錯字“錯一罰十”等等,都可以說是凱氏的“懲罰”。但懲罰絕對不是打罵,“適當的”體罰也是荒唐的。豈能“適當地”違法不成?!

教師家長都不能體罰學生孩子。這是紅線。也是雷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