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誰同時見過曹操,劉備和孫權?

潤楊閬苑


這個問題十分值得考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見過”這兩個字的尺度,什麼樣的見面和交際算是“見過”?這是一個問題

既然指明瞭《三國演義》,那就不提正史,我就我瞭解的人物說一下。

先說肯定見過的有:

龐統,關羽,

龐統赤壁之戰面見曹操獻連環計,赤壁之戰後又見了孫權但不被孫權待見後投奔了劉備,三個人他是都見過並且有交際的

關二爺在劉備和曹操手底下都打過工自然是都見過,敗走麥城之後不肯投降並且方面辱罵孫權被孫權賜死,關二爺也是三個人都見過並且有交際

再說可能是見過面的有:

孫堅,程普,韓當,黃蓋,趙雲,孫乾,張遼

于禁,糜芳

為什麼說“可能”呢?是因為見面的機會是推斷出來的,並且即便是見了面也沒有什麼交際的那種。

先說孫堅和程普,韓當,黃蓋三位老臣,這三個人在討伐董卓,十八路諸侯集結的時候妥妥是見過曹操的,但是劉備就值得商榷,剛剛集結的時候劉備肯定是沒有地位沒有話語權甚至沒有露臉機會的,而汜水關二爺溫酒斬華雄是露臉了但那時孫堅新敗不久並沒在陣中,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時起的八路諸侯中也沒有孫堅這一路,所以劉關張三人陣前露臉的時候孫堅都不在,但董卓跑路後十八路諸侯盡入洛陽,劉關張這種擊退呂布的英雄就不再默默無聞,孫堅及手下三老臣還是可能見過劉備的。

再說趙雲,劉備入東吳娶親之時同往的便是趙雲,吳國太相女婿的時候趙雲在身邊,結婚的時候趙雲也肯定在現場,肯定是見過孫權的,但有沒有交際就難說了;至於見曹操,我看很多人都提到了長坂坡,這個是不對的,長坂坡只能說曹操看見了趙雲,趙雲是沒有見過曹操的,飛馬下山問名姓的是曹洪,趙雲也是應聲回答,甚至都沒看見曹洪,但是赤壁曹操敗走華容道時趙雲被諸葛亮派去烏林截曹操,這個時候是很有可能近距離看到了曹操,但是兩人肯定是沒有交際的。

然後說孫乾和糜芳,這兩個都是劉備的老部下,其中孫乾出使過東吳見過孫權,糜芳在荊州開城投降了東吳,後來還被孫權派遣出征過,所以都是實打實見過孫權並且有過交流的,但是說見過曹操,只能說應該是看見過的,兩個人都是在劉備投靠曹操之前就在劉備手下從事的,看見過曹操也是理所應當的,但是估計也沒有交流。

接下來說張遼,曹操是領導,投降曹操之時劉備就在現場,還求了情,肯定是有交情的,至於孫權,也是推測兩個人互相看到過對方但是沒有交流的,逍遙津之戰張遼曾在山坡下叫板過孫權,距離應該不至於太遠,可能是可以看到對方的那種。

最後說于禁,曹操那是老領導了不用提,先是投降關二爺,後來又投降了東吳,以于禁的地位,應該是見過孫權的,劉備投靠曹操之時同為將領應該也是見過面的,但是書中並沒有準確的描述,所以也是推測來的。

根據我的記憶就只有這些人是都見過曹操劉備孫權三人的。

如果大家還知道誰見過這三位的歡迎補充


張起靈OL


見過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位的人好像有張遼、于禁、麋芳吧。雖然這三位在三國中是經常出現的主角人物,但是真要說三國裡面真正一輩子都見過這三位的真沒有幾位。也曾聽聞過趙雲、關羽、 龐統等人見過,但是後來仔細查過,才知道那都是演義帶來的錯誤。比如趙雲,趙雲當年在長坂坡殺個七進七出,曹操惜才,他見過曹操。後來孫劉聯姻,劉備娶親趙雲護行,算是見過孫權,加上他一直都是劉備手下。按理說應該是見過三巨頭的人,但這都是演義的說法。所謂的七進七出是演義杜撰出來的,歷史上根本就沒有。

像關羽,龐統也是如此,都是演義裡面見過三巨頭,歷史上都沒有全見過。張遼卻是極有可能見過三巨頭的人之一,張遼本來是呂布的部下。後來呂布被曹操所殺,於是變投降曹操。並且劉備在徐州期間曾與呂布多次交手,張遼在徐州期間見過劉備的可能性很大。再後來後來劉備隨曹操去了許縣,張遼在許縣見劉備也有很大的可能。張遼可能也見過孫權,是在逍遙津之戰時,雖然只是遠遠的一面但也算是見過。

再來就是于禁,于禁本來是曹操的部下,後來戰敗後投降關羽,關羽失敗後於禁到了孫權手裡,算是見過孫權。再來就是于禁,于禁本來是曹操的部下,後來戰敗後投降關羽,關羽失敗後於禁到了孫權手裡,算是見過孫權。在劉備居住在許縣的時候,于禁當時曹操大將,所以見到劉備的機會也是很大的。最後便是麋芳,這個人的妹妹便是劉備的夫人,後來投向於孫權。而且在許縣的時候他追隨劉備應該也是見過曹操的。

其實很多三國的歷史真相都被一部《三國演義》所誤導。


低音旋律


關羽等多人。


往事如煙251137974


《三國演義》中,與曹操、劉備、孫權都曾見過面的有誰?

一、龐統

龐統本為荊州名士,號稱"風雛”,與諸葛亮齊名,極為水鏡先生司馬徽推崇。後入吳為官,與孫權相見,孫權見他相貌醜陋,當時不喜,再加上龐統性格狂妄,持才傲物,不肯低就,就沒有為東吳所用。他與曹操相見是蔣幹引進的。曹操久仰其名,非常高興與他見面,相談甚歡,結果被他忽悠。他獻計讓曹操將戰船連接起來,上鋪木板連成片便於操練兵馬。曹操非常高興,因曹操軍隊多為北方人,不善水戰且暈船,船隻固定成片減少了顛簸,士兵不暈船提高了戰鬥力曹操當然高興了。結果後來周瑜火攻,戰船因不能分散逃開全被燒燬。不久龐統投靠劉備,成為劉備手下重要謀士,在奪取西蜀時死於落鳳坡。

二、張遼

張遼原為呂布部將,與關羽交厚,同為仁義之人。呂布兵敗後與張遼等一道被俘,曹操斬殺呂布時呂布求饒,曹操徵詢劉備意見,劉備只說丁原和董卓的下場,暗指呂布不能留,曹操殺掉了呂布。後要斬殺張遼時,關羽和劉備在場求情,曹操也知張遼忠義且勇猛善戰,便收為帳下。後張遼為曹操累立戰功,成為一代名將。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張遼率李典、樂進等將守合淝,東吳首領孫權率領十萬大軍合圍,張遼設計死守,擊退吳軍。後來,張遼募集敢於出城迎戰的精銳將士八百人,開剝牛肉賞給將士飽食待命。天色剛亮,張遼披甲持戟,率先直陷敵陣,八百人跟隨撕裂了東吳軍隊的防線。張遼親自斬殺了數十名東吳士卒和兩名東吳將領。他一邊大聲呼喊著自己的名號,一邊衝鋒陷陣,直入東吳的營壘。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之下。孫權見狀大驚,在一干護衛相擁下逃跑到一座較高的山冢上,用長戟來自衛。張遼往上衝邊叱喝孫權,挑釁他下來對戰,孫權不敢下來,後來吳軍發現張遼人馬非常少,一起合圍,張遼才退走。這裡張遼與孫權相隔很近,等於見了一面。

三、趙雲

曹操滅群雄統一北方後,大舉南下,劉表死劉琮降,荊州大地盡屬曹操。劉備抵抗曹軍失敗後逃往當陽,被曹操先頭部隊追擊,隨後曹操大軍到,劉備僅少量人馬逃出,全軍覆沒。趙雲因見劉備的家小全部陷落,單槍匹馬衝入敵陣營救,先後七進七出,斬曹操將領數十人,救得劉備兒子阿斗。曹操不知是何人如此勇猛,便靠近直接與他對話,問:你是何人?趙雲答:吾乃常山趙子龍也!曹操驚為天人,想活捉收為己用,便傳令只要活趙雲,不要死子龍。結果反而讓趙雲懷抱阿斗殺出了重圍。此處趙雲與曹操相隔很近,能相互對話,當然能相互看清對方,所以算是兩人見了面。

赤壁之戰後,東吳為討回荊州,假意招劉備為東吳女婿,將孫權之妹孫尚香嫁給他,想乘機扣留劉備作為交換荊州之籌碼。諸葛亮安排趙雲隨行。後在諸葛亮的精心策劃下,劉備得到孫尚香之母吳國太好感,迎娶眼看弄假成真。孫權不甘如此,邀劉備赴宴,大堂之上暗藏刀斧手,孫權主持接見,百官都在,孫尚香更是藏在簾子後面。細心的趙雲發現了刀斧手示意劉備,他拔出佩劍保護劉備並隨時準備刺殺孫權。劉備對孫權說:若想斬殺劉備可以明說,何必用刀斧手?孫權此時不敢妄動。孫尚香卻看上了劉備的英雄氣概,願以身相許。最終劉備抱得美人歸。此段時期趙雲與孫權有多次相見。

另外就是關羽,又因保護兩個嫂嫂暫投曹操,誅文丑斬顏良多立戰功為曹操器重,那段時間兩人幾乎天天見。但他與孫權應沒有見面。荊州丟失時,關羽為東吳所俘,估計沒和孫權相見就被處斬了。所以三國中與曹操、劉備和孫權都見過面的僅只有龐統、張遼和趙雲這三人。


湘水微波


你問的什麼問題?這個問題表達有毛病:誰都不能做到同時見到曹操劉備和孫權,就是神仙都來不及,他們分別在三個不同的地方,就是神仙都有時間差!

我明白你本意是問誰曾經見過曹操劉備和孫權,但不能說是同時見到?!明白沒有?

估計只有龐統,還有比較少的人! 關羽關二爺估計最後臨死都沒有見過孫權!

還有一位都見過曹操劉備孫權的人,估計是徐庶!他也是很悲劇的人物,空負了一身才華,我覺得他的遠見膽識和智慧還遠遠不如她的母親!

人生就是這樣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遺憾![呲牙][呲牙][笑哭][笑哭][笑哭][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東方亮雲


孫堅,不接受反駁[大笑]

十八鎮諸侯孫堅見曹操,劉備,孫權自己兒子肯定見過


燕歌行55


龐統!


技術宅小和尚


在《三國演義》裡,曹操、孫權、劉備三人沒有在同一時間照過面。所以也沒有人在同一時間見過這三個人。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在《三國演義》裡,十八路諸侯及屬下將士同時見到過曹操、劉備、孫權。190年,十八路諸侯在泗水關聯盟討伐董卓,曹操為十八路諸侯之一,劉備隨公孫瓚前往,孫權聰明伶俐,當時只有六歲,但每對事情有自己的見解,隨父親孫堅一同前往泗水關,曹操、劉備、孫權三人同時與十八路諸侯見過面。。。袁紹被眾諸侯推為盟主,孫堅被任命為先鋒,由於十八路諸侯心力不齊,相互推委,討伐董卓沒有成功,只留下關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的精彩橋段。孫堅獨自率部進軍洛陽,清滅被燒房屋,掩蓋被盜皇陵,在枯井中獲得傳國玉璽。當時孫權對孫堅說,玉璽是國家權力的象徵,有德者居之,要孫堅歸還朝廷,私自據有會引來災禍,乃不祥之物。孫堅不聽,將玉璽據為己有,引軍回江東。袁紹探得孫堅得到玉璽,請劉表在荊州載擊孫堅。劉表身為漢室宗親,不能讓國寶落入江東,自然盡力而為,命令屬下黃祖在江夏阻擊孫堅,孫權仗藝高膽大,獨自追擊敵將,被荊州兵伏擊射殺。孫堅被殺,部屬悚然,但六歲孫權入荊州向劉表討要父親屍體,說劉伯父金安,父親為國討逆,竭盡全力,不想伯父聽信讒言,與父親衝突以致喪命,江東與荊州互鄰友好,若伯父能將父親屍體歸還,我家世代感伯父大恩。劉表見孫權小小年級有膽有識,有禮有矩,非常人也,不如送個人情,讓孫權帶著孫堅屍體回去。孫權從此回到江東,繼承和發揚父兄事業,打下一片基業。





劉坤忠120


三國演義中,同時見過劉備、曹操、孫權的人有幾個?專家:兩個半

赤壁之戰後,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經形成,曹操也失去了最佳統一全國,建立不朽功業的機會,此後司馬懿蟄伏篡位建立西晉。自此天下一統,而在很多人的腦海中,對於這三國是存在很大遺憾的。那麼小編想問一下大家,熟讀三國演義的大家,知道有幾個人同時見過劉備、孫權和曹操的嗎?

我們先看看這三人互相見過面沒?毫無疑問,劉備和曹操肯定是見過的,不然就沒有青梅煮酒的典故了,而劉備和孫權也是見過的,因為劉備曾經卻江東娶國孫尚香。最關鍵的就是曹操好孫權見過面沒?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話:生子當如孫仲謀,所以大家都會想這兩人是見過面的,其實錯了,曹操和孫權沒見過面。

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是一種什麼情況下說出的呢?濡須口之戰時,曹操看到孫權軍隊軍紀整齊,所以才發出了這句感嘆,這不能代表他們見過面,而其他的時候。兩人都是坐鎮後方,根本沒機會見過面,所以兩人之間可能都沒見過面。那麼同時見過這三人的是誰呢?我們只說演義,不說正史。

第一:孫堅。這個肯定是都見過的。十八路諸侯討董的時候,孫堅和曹操、劉備都見過面,當然正史上,孫堅沒見過劉備。因為當時諸侯討董卓的時候,劉備根本沒資格去。而作為孫堅的兒子,孫堅去世的時候,孫權都五六歲了,所以孫堅是見過這三人的。可惜江東猛虎死的太早了,孫權只是那兩人的侄子輩。

第二:關羽。關羽和曹操肯定是見過的,當時曹操十分的欣賞關羽,並且後來斬顏良豬文丑、華容道的時候都是見過的。而關羽敗走麥城,最後被馬忠抓到東吳的時候,關羽和孫權也是見過面的,見面之後被殺。而關羽和劉備這就不用說了,肯定見過。但是專家說的另外半個是誰呢?

第三:張遼。為何張遼是半個呢?因為張遼和孫權之間存在著疑問。首先作為“五子良將”之首,張遼和曹操肯定見過,而張遼和呂布在下邳的時候,呂布經常見劉備,作為手下大將,肯定也是見過的。最有疑問的就是張遼威震逍遙津的時候,和孫權到底見過沒有。在《三國志》中,兩人應該是見過的,因為當時張遼距離孫權不過十幾步的距離,但是演義中,張遼當時在追殺孫權的時候,淩統、甘寧等人前來救駕,而當時張遼只是在追擊,距離有點遠,所以張遼見沒見過孫權這點是有疑問的,所以張遼只能算作半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