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化外籍球員,他們老了不能踢球了怎麼辦?

Alvin9435


我國規劃的沒有一個靠譜的…也沒有把這個事正兒八經的當個事來搞,效力中超的球員有的很多年了也號稱中國通,沒有一個會講中文的,就停留在謝謝這個水平,這是啥?小時候覺得中文難學,你看看抖音現在那麼多老外中文發音比我都好,不就大學幾年學的嘛,就是中國人對待西方人的方法不對,你來我這打工掙錢聽懂中文是你必須的事


尤文英扎吉


被歸化入籍的原外籍球員,他們老了不能踢球了該怎麼辦?


這是一個略帶傷感的話題。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像埃爾克森、費爾南多等巴西籍球員之所以同意加入中國國籍,為國足效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金錢,其次才是有可能圓了參加世界盃的夢想。

現在傳出的五大歸化外籍球員,毫無例外的都是和中超某球隊簽訂了年薪頗為豐厚的大合同,可以說他們職業生涯後半段已經衣食無憂了。


這一點不用上升到道德層面去批判,職業球員追求高收入天經地義,只要他們在場上的表現對得起自己的高薪就行。

那麼等到歸化外籍球員退役之後,他們有兩種選擇:一種就是繼續維持中國國籍,做一輩子的中國人。如果有可能的話還可以從事教練等工作,繼續為中國足球事業作出貢獻。這種情況當然是我們非常歡迎。

另一種情況就是退出中國國籍,恢復巴西國籍。這種情況我們也應該予以理解,人家覺得掙夠錢了,想重新回到巴西生活,這也是人家的自由。我們不應該也沒有理由阻攔,更不能翻臉去責怪他們。

總之,歸化球員更多的是幫助中國足球解決短期內的成績問題,而且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拿錢辦事兒。我們不能奢望他們能夠長期為中國足球做貢獻,要做好他們退役之後就恢復巴西國籍的準備。


綠茵如風


首先,我國法律規定,不承認雙重國籍。歸化球員老了後,要麼在我國一直生活下去,享受我國的公民權利並履行公民義務。要麼申請去其他國家或者恢復原有國籍。總之,不可能同時擁有兩個國籍。

如果前幾天網上爆出的五人入籍材料照片是真實的,那麼可以看到,這五人無一攜帶親屬入籍,幾乎可以肯定,他們年老不能再踢球時,將申請恢復原籍。

歸化球員一事,其實質就是助力國足衝擊2022世界盃。一旦成功,皆大歡喜,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一旦衝擊失敗,將留下一大堆問題,不排除將來有人要對此承擔責任。

中國歸化球員和其他國家有諸多不同之處。日本歸化巴西球員是因為歷史上兩國有淵源,文化上有融合之處;卡塔爾等中東國家歸化非洲球員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在裡面;法國等歐洲國家歸化海外球員則是有歷史上宗主國與殖民地的複雜關係。我國目前歸化恐怕更多還是因為對外籍球員金錢方面的因素。換句話說,是不是所有的歸化球員都真的發自內心熱愛我們這個國度呢?

這就是豪賭世界盃。


足球筆耕者李屹峰


規劃球員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打進世界盃!所有人都有一個巨大的誤區。

我們規劃球員打進世界盃所形成的影響力才是制定這項政策的主導者裡皮想要看到的。

中國足球的癥結是註冊青少年球員太少,取材面太小,造成矬子裡面拔將軍的局面,繼而成績不好。

那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

最容易操作的方式就是讓中國隊進入世界盃決賽圈成為常態化。

一旦進入世界盃常態化,憑藉此可以影響更多的少年踢球,足球從業者將會增多,註冊球員數量增多,到時候取材面變廣,挑選基數變大,好球員自然層出不窮,那時候就可以停止歸化,用我們自己的球員打進世界盃。

這是羊群效應,也是裡皮真正的用意。

韓國日本就是利用舉辦世界盃來實現擴大球員註冊量,最終實現質的飛躍。

所以你們誤解裡皮的用心,他的目的可不是簡單的憑藉規劃外籍球員打入世界盃,而是打入世界盃決賽圈常態化的影響力促使更多人踢球。


奧丁般純潔


不得不說,這心操的可是真大啊!歸化球員這還沒為國效力,就開始操心退役後的事了,想必李可、埃爾克森們要是看到了肯定感動地稀里嘩啦。只是現實還是很殘酷的,人家的出路和未來要比我們這些勞苦大眾好得多,真得不用咱們去操這心。


大家都知道,歸化外援代價不菲,沒有高薪的誘惑和豐厚的福利待遇,想必沒有哪位外援會同意被歸化。之前埃爾克森從上剛轉會恆大時,《廣州日報》就曾報道,他的年薪將從600萬歐元上升到1000萬歐元,薪水之高令人咋舌。其它傳聞的歸化目標像費爾南多、阿洛伊西奧、高拉特包括已經規劃完成的李可、侯永永、德爾加多等人,即使薪資沒這麼高恐怕也是天文數字。

試想,什麼樣的職業可以讓你打個幾年工就能成為千萬甚至億萬富翁?而作為工薪階層的我們在這替人家操心將來的打算豈非笑話?

話說回來,歸化外援們將來踢不動了,可選擇的餘地有很多,熱愛足球的可以做教練或者從事相關的職業,喜歡遊山玩水的可以滿世界逛逛再做點自己喜歡的事,在國內受歡迎待著也舒服的可以繼續選擇待在國內,想家的或者還有更向往的地方也可以去那定居。

有錢行遍天下,雖然很浮躁很令人討厭的一句話,但是卻是現實。大家說呢?我是巡邏官,期待大家的關注。

(體育巡邏官)


體育巡邏官


說白了就是“僱傭兵”,你說老了不能踢球了怎麼辦?當然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啦。

就以埃爾克森為例,他之所能以30歲的“高齡”入籍,無非就是兩點,一就是個人確實能力強,對國足鋒線能力的增加是極大的,畢竟目前國內並未有強有力的中鋒人選,二就是巨大的利益驅使,艾爾克森從上港加盟恆大,得到的勢必是一份大的養老合同,足夠其在球隊待到退役。

且不論這些規劃球員他們是為了什麼,不管是因為金錢的驅使,亦或是對世界盃渴求,再或是對中國的熱愛,只要是能對得起自己的表現,幫助國足衝進世界盃那便能夠功成身退了。至於歸化之後,等到老了退役不能踢球了怎麼辦,可能性無非有兩種。

  1. 若能成功幫助國足衝進世界盃,他們便成為所謂的功勳人物,退役之後,可以繼續保留中國國籍,繼續待在中國,可以選擇像馬布裡那樣當一位教練,也可以從事任何與足球相關的工作。當然退役後直接恢復國籍也是有可能的。


  2. 若未能幫助國足進入世界盃,足協的歸化將會成為笑話,而他們更會成為笑話的談資。我想他們大概率的會選擇退出中國國籍,迴歸巴西,當然他們所獲得的財富也足以回國養老了。

其實說白了以後怎麼選擇,我們無權過問,無論是繼續待在中國,還是恢復國籍,迴歸故鄉都是人自己的選擇,而足協和他們之間也只是各取所需罷了,沒必要摻雜太多的個人情感,只要是能幫助國足進入世界盃,這些都不是事。


五百英里TT


被歸化的外籍球員每年拿著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歐元的天價工資,只要不像很多巴西巨星那樣揮霍無度,根本就不用擔心養老問題。他們賺的錢,比我們大多數普通人幾輩子賺的都多。哪裡需要別人去操心。

這些歸化球員,說白了就是“僱傭兵”,拿著高工資為國足踢世界盃預選賽。他們之中很多人,連日常生活的中文都不會說。比如埃爾克森,來到中國都多少年了,直到現在才開始認真學習中文。要是在他們退役之前還學不會中文,適應不了中國的文化生活,最終肯定會恢復原籍回到自己的故鄉去。那樣的話,我們也不用再操心他們的老年生活。

而即使他們最終留在中國生活,也可以繼續從事跟足球相關的工作,比如說教練。在中國,現階段教練的門檻其實很低,只要是個外國人都很吃香。他們好歹還是職業球員,中超聯賽的明星,待遇肯定比那些濫竽充數的“洋教練”要好。如果把中文學好了,還可以在俱樂部裡給外教或者其他的外援做翻譯。

總之,這些高收入的歸化球員是餓不死的。我們唯一需要關心的是,足協和恆大花了這麼大的代價,能夠幫助國足闖進2022年世界盃嗎?


流星看球


數以千萬的中國人在外國入籍,他們老了怎麼辦?要你操心!國家說穿了就是一個社會組織,誰規定的白皮膚、黑皮膚就不能成為中國人?老人家教你的有容乃大你忘了嗎?你說這是在燒錢,我就想問你了錢拿來幹嘛?體育的目的是什麼?用大量金錢打造的體育產業目的不是愉悅大眾嗎?球迷高興了,俱樂部背後的企業品牌價值提高了,雙贏的局面你非要反對什麼呢?


愛你愛到屎


老了有兩層含義:一是年齡大了,足球生涯即將結束,這種情況下球員們自然會尋找第二職業;二是年老色衰,那就好好待在家裡頤養天年就好了。具體解釋如下:


圖一:艾克森

國足為何歸化球員?

2019年,為了儘快提升國足整體實力,足協施行歸化新政,先後引進包括埃爾克森(艾克森)、高拉特、侯永永、李可等在內的多名外華裔、非華裔球員,總數已達數十位。近日,根據足協報官方報道,國足歸化名單中再添一員:恆大球員羅伯特-蕭已經取得中國籍,並改名蕭濤濤。

實際上,不少網友對於足協歸化球員一事心有矛盾。一方面,球迷們想要儘快在世界大賽中看到中國隊的身影;另一方面又感覺即便是歸化球員帶領國足打進世界盃,終究沒有歸屬感,心中不免會問,這樣的中國隊是國足嗎?正因為此類想法,才會有不少球迷提出“歸化球員老了以後、不能踢球了怎麼辦?”


圖二:李可

外籍球員為何同意歸化?

有一說一,目前已經歸化的數十名球員中,真心喜歡中國的能有幾人?除了艾克森一次次公開表達對中國的熱愛外,再無任何人表露類似心聲。基於此,大多數歸化球員出於個人私慾。外籍球員被國足歸化的最主要的好處,就是能夠獲得鉅額財富。

或許不少網友會認為,即便不選擇歸化,以中超外援的身份同樣可以賺得盆滿缽滿,然而卻忽略了一個既定情況:中超聯賽為了保護本土球員,有嚴格的外援名額限制,具體來說每支俱樂部外援人數可以累計可達7人,其中註冊6人、報名5人、上場4人。但是如果是歸化球員,則不受此限制。這對於一些能力不算突出的球員來說,確實是個好的選擇,比如侯永永等。


圖三:艾克森

歸化球員老了(退役)怎麼辦?

既然這些球員能成為中國籍,就自然也可以更改回原籍。基於此,當歸化球員退役後,在不違背與足協簽訂的協議的前提下,他們可以做任何事。譬如:積蓄比較多的,可以開公司當老闆;積蓄一般的,也可以從事教練等工作。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歸化球員與本土球員別無他樣,所以請不要用有色眼鏡去審視他們。最後,希望本土球員在歸化球員的帶領下,能有些許長進吧。


體育簡評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但是如果把真相說出來,很可能會打擊到很多人。打一個比方,這就好像是一個靠著工資生活的人,卻在為老闆憂愁,如果東西賣不出去會怎麼樣?通俗的講就是瞎操心。

首先,足球運動員,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職業。有兩個很顯著的特徵。第1個特徵是收入差異很大。極少數頂級足球運動員,每年的收入是非常之高的。比如目前國際足壇上頂級的球員,梅西C羅等等,他們的年收入都在1億歐元以上。換成人民幣接近8億。在中國每年淨收益達到8個億的企業,都是大型企業。很多中小城市都沒有這樣水準的企業。收入之高令人咋舌。

第2個特徵是職業生涯非常短暫。職業足球運動員大部分在20歲左右,從青年隊或者二線隊進入到一線隊。退役的年齡,因為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攻擊性的球員退役年齡普遍偏早一些,一般在32歲左右。後衛的退役年齡一般在35歲左右。守門員因為其特殊性,基本上能夠到38歲左右退役,少部分人可以維持到40歲。也就是說,大部分足球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在15年左右。退役之後可以從事與足球相關的職業比如教練或者解說員等等,但收入相比球員時代會有一個很大幅度的下降。所以職業足球運動員一生主要的收入也就集中在職業球員階段。因此在這個階段獲取更多的收入是極為關鍵的。

其次,在足球運動員這樣兩個特性作用之下,是埃爾克森這樣的外籍球員入籍中國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經濟原因是促成他們加入中國隊的主要原因。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有些球員由於特殊的血緣因素,或者曾經長期在中國踢球,而對中國產生感情,但這個應該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埃爾克森這樣的球員在巴西球員當中屬於一流,但並非頂尖。他來到中國踢球,主要還是因為中國俱樂部的工資收入遠高於在國內踢球。而加入中國國家隊,肯定是和所在俱樂部有一定的利益上的協議的。也就是說還可以增加一筆鉅額的收入。具體的數額一般來說是俱樂部和球員個人達成的商業機密,不會真正的向社會公開。網上的一些傳言,不見得真實,所以不能用來作為證據。但是可以想見,這個收入應該是非常高的。年入千萬應該不是一個大問題。

這些人在短時期內掙這麼多錢,說白了就是為自己的養老做準備。憑藉著在職業球員時代積攢下來的這些財富,他們只要不揮霍一般可以非常體面的過完自己的下半輩子。所以像他們這樣高收入的階層,不需要普通人為他們去擔心未來的養老問題。

最後,對於他們是否會離開中國,這個不能預先亂下結論。應該說這取決於他們自己個人的意願。對於某些能夠較好的融入中國的球員來說,其實在中國的發展前途是相當不錯的。但不排除某些人可能還是因為生活方式的問題,不太適應,最後迴歸原來的國籍。這也是一種合理的選擇。不過無論如何應該不會發生中國政府主動撤銷他們中國國籍,從而強迫他們迴歸原來國籍的情況。因為這本身並不符合法律。

其實,足球運動員更換國籍,從而代表不同的國家隊出戰並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當然現在國際足聯對於此類事件的約束比較嚴格了。在歷史上,這種現象在歐洲國家非常普遍。歐洲好多國家的國家隊的主力運動員,要麼是移民,要麼是移民的二代。中國在近代的發展過程當中,整個國家積貧積弱,移民的方向主要是從國內以往國外,所以就沒有形成這樣的一種情況。隨著中國崛起,原來移民海外的華人出現了迴流的情況,現在也出現了部分外國人前往中國定居生活的情況。歸化運動員自然也就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事情多了之後就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