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月純母乳的寶寶可以吃米乳嗎?有什麼好處?

紅耀599


我們都知道,寶寶到了六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給他添加輔食了。

而在給孩子添加輔食的初期階段,有一種食物很適合寶寶,那就是米乳

米乳很細膩、容易消化,所以特別適合此時腸胃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的小寶寶食用。



下面,我們來看下網友寶媽們給孩子餵食米乳的情況:

@網友 糖小姐:寶寶今天吃米乳第四天,他一點也不排斥,很喜歡呢!

@網友 淺淺的寵愛:寶貝半歲了,進入一個新階段,開始吃米乳了,老母親深有感觸,看著你吃米乳開心的樣子,希望你健康長大。

從網友寶媽們的表述中,不難看出,大多數小寶寶們對米乳還是很容易接受的。

那麼,該如何更好的給寶寶餵食米乳呢?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

給寶寶餵食米乳需做好這三件事情

給寶寶添加輔食米乳的時候,最首要的事情就是把挑選產品的工作做好;其次,是把握好衝調的方式;最後,還有寶寶的餐後護理。

🌟 挑選米乳

在給寶寶挑選和購買米乳產品的時候,一定留意其標註的配方原料。因為有的米乳含有牛奶這一成分,而有的是無奶米乳。有的小寶寶會對牛奶過敏一喝就腹瀉的話那在挑選米乳時就要選擇不含牛奶的米乳了

對此,有的寶媽可能會說,那就自己在家裡自制米乳,不就好了?這點就需要注意了,在家裡我們確實可以把大米和水放入榨汁機裡攪拌成米乳,但只能得到粘稠的液體。

而市場上購買的米乳衝調後是乳汁狀的相比之下市場上的米乳更好消化而自制的米乳其實是不適合給初加輔食的寶寶吃的



🌟 衝調米乳

經過了細心的挑選,給寶寶購買到了適合他的米乳,這僅僅是完成了第一件事情。給寶寶衝調米乳的過程,也是很關鍵的哦!

給寶寶衝米乳之前要先準備好一個有標準刻度的杯子然後米和奶液的比例大概是7:1左右先放米後加奶液放置幾十秒鐘後再加以攪拌。當呈現糊狀的時候,就可以給寶寶吃啦!

還有,就是給寶寶吃完米乳後,最好是給他喝點水,這樣米乳就能更好的在寶寶的腸道內消化吸收了。



🌟 米乳餐後護理

在給孩子喝完母乳,或者是配方奶粉後,都是一直強調說必須給寶寶拍嗝的,避免他出現吐奶,或者是嗆奶的情況。米乳雖然很好消化,但也是一樣的,給寶寶餵食完米乳後,也不能少了拍嗝這個步驟。

寶寶吃完米乳不要立刻將他放下要把寶寶放在自己胸前的位置一隻手託著他然後一隻手給他拍嗝

必須等到寶寶把嗝打出來後,才能將他放下。這樣寶寶也才不會感覺腸胃不適,會更好的消化和吸收。



所以,在給寶寶添加米乳時,就得把挑選——衝調——餐後護理,這三件事情按順序做好,這樣才能確保孩子添加輔食後可以更好的成長。

此外,在給寶寶餵食米乳的時候,還需要警惕走入誤區,這對寶寶的健康和發育是很不利的。

誤區:用米乳完全代替主食——母乳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最好的餵養嬰兒方式,是出世後六個月用純母乳餵養,然後持續母乳餵養並且添加適當的補充食品進行餵養,直到2歲或更長。

由此可見,寶寶從出生起,一直到兩週歲,母乳都是他最佳的食物。

寶寶兩歲以內,最好就是以母乳作為主食。即使是在添加輔食之後,輔食也絕對不可“喧賓奪主”。

所以,有些寶媽認為說在寶寶添加了米乳之後,就可以用米乳完全替代主食母乳了。但這是不可行的,是餵養寶寶的一大誤區。

輔食添加過多基本放棄母乳這很可能會致使寶寶出現生長髮育遲緩免疫力下降等問題。所以,寶媽們一定要注意了,千萬不要陷入這個用米乳代替母乳的餵養誤區。



除此之外,有部分寶媽可能還會有這樣一個疑問,因為對米乳不是特別瞭解,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首選的也不是米乳,而是米粉。

那麼,問題就來了,米乳和米粉,是一樣的嗎?如果不一樣,區別是什麼?哪一種更好呢?

寶媽需知:米乳和米粉的區別,以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

米乳和米粉,這兩個名稱只差了一個字,聽起來也很相像。但是,兩者可是完全不同的。不過,它們都可以作為輔食給寶寶添加。至於該給寶寶選擇哪一種,可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選擇。

米乳和米粉的區別

總的來說,米乳和米粉的製作過程是相似的。但米乳加工時添加了“酶解”這一步驟,分解了大分子物質,所以衝調時呈現的是乳狀。而米粉為一片一片,或者是粉末,調製後呈糊狀,衝調性要差很多。

米乳和米粉的優缺點

米乳的優點在於比較細膩、容易吞嚥、易消化吸收,這是最適合月齡小一些的寶寶使用的。但是,正因為它太過細膩了,所以不利於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相反,米粉的話,優點就是可以很好的訓練寶寶的口腔肌肉發育能力。但是,它相對來說就不好消化吸收一些。所以,米粉的話,比較建議等孩子大一點,再給他添加。



米乳和米粉,兩者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所以,不用太過糾結究竟給孩子添加哪個更好,主要是看寶寶腸道消化吸收的能力。以這些食物作為輔助即可,還是要讓寶寶以母乳為主要食物。


【賢思媽媽有話說】

我是一位新晉寶媽,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和知識。如果大家喜愛,歡迎點贊、收藏、轉發和關注。我是賢思媽媽,與大家一同陪伴孩子更好的成長!!


賢思媽媽


6個月的寶寶可以吃米乳等輔食了,如果母乳足夠寶寶吃飽的話可以不用,不夠的話必須加了,可以先試著餵食少量的米乳,寶寶腸胃適應後增加米乳量,有的寶寶吃多點輔食,晚上起夜少,讓母親夜裡也能多些休息


夢裡見遠山


六個月寶寶可以開始添加米乳了。米乳很細膩,對於腸胃不好的寶寶非常合適,只要衝調合適,寶寶很喜歡吃。

輔食添加的原則:

一、從少到多,蛋黃從四分之一開始,如果沒有不適應,漸漸添加到1個。

二、由稀到稠;

三、由細到粗,菜泥到碎菜;

四、習慣一種再加另一種;

五、在孩子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時添加。

六個月寶寶飲食安排:

主食:母乳或奶粉

輔食:魚泥、米糊、果汁或果泥、菜汁或菜泥、蛋黃

餐次:每4—5小時一次,每天6次


shirley1523686


作為二胎寶媽,六個月純母乳寶寶完全可以添加米粉,母乳六個月了,已經完全不能滿足寶寶生長髮育所需的微量元素,必須添加輔食,米粉是輔食中的首選,容易消化好吸收。裡邊富含Fe,Ze,Ca等微量元素,好吃又營養。具體怎麼添加米粉,米粉應該選什麼樣的,看下視頻就明白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6131f864bc9490f86c314b4f309049a\

馬大哈玖妹


6個月的寶寶可以開始逐漸從少量到多量,從稀到稠的添加輔食了。米乳建議選擇含鐵的,因為寶寶6個月以後從母體帶來的鐵已不多,需要額外補充。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一些幫助


葆寶兒


寶寶需要達到以下幾個條件可以添加輔食:

體重比出生翻倍

頭部支撐已經很好

可以獨立靠著坐

吐舌反射消失

對大人的食物感興趣

這些條件全部都達到了,才可以開始添加輔食。

過早過晚都不好,最早不早於4個月 最晚不晚於8個月

母乳寶寶建議6個月以後再添加


長不長的發


一般足月的寶寶,如果是母乳餵養大概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配方奶和混合餵養的寶寶大概在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因此,如果是早產2個月的寶寶,至少得等到矯正月齡4個月以後再開始考慮添加輔食,即配方奶或混合餵養的寶寶6個月開始,全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更晚一點才開始添加。

當然,月齡不是唯一的標準,如果寶寶生長髮育情況良好,則可以早一點添加輔食。

寶寶六個月以後,就可以吃米乳。米乳很細膩,對於腸胃不好的寶寶來說,非常適合,只要衝調的合適,寶寶會很喜歡吃。再者在買米乳的時候,家長要留意配料表,如果寶寶對牛奶過敏,就不要購買含有牛奶成分的米乳。


xiao飛沖天


醫學上建議六個月是最適合要加輔食的時間,太早對消化不太好,太晚容易影響孩子吃飯、挑食等。而經研究表明,最適合寶寶的輔食又是寶寶第一口輔食為高鐵米粉。因為六個月母乳已經給不了寶寶所需要的營養和鐵,所以寶寶第一口一定要是高鐵米粉。現在我的寶寶馬上七個月,米粉吃的話吃幾天寶寶就不愛吃了,可以加各種蔬菜水果給寶寶吃,我拍的vlog特別詳細介紹了做法,看我家寶寶愛不愛吃就知道啦,你可以關注我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6a11a6879d6458a9f3d863de7aab8b2\

歐泡寶寶的VLOG


嬰兒米粉的主要成分是什麼?寶寶一定要吃嬰兒米粉嗎?

  A:寶寶長到3~5個月時,應該及時科學添加輔食,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嬰兒米粉。對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嬰兒米粉相當於我們成人吃的主糧,它的主要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是一天需要的主要能量來源。

小寶寶吃米粉,像我們大人吃飯一樣,是為了消除飢餓,補充能量。需要提醒媽媽們的是,添加嬰兒米粉的同時,還應堅持母乳或配方奶餵養,兩種形態的食物在這個階段是同等重要的。

  寶寶吃嬰兒米粉應該吃多長時間?

  A:小寶寶在出生後前3個月裡唾液腺非常少,唾液腺中所含的澱粉酶和消化道里的澱粉酶也是相當少的,如果這個時候就給寶寶喂嬰兒米粉,很不容易消化。一般來說,在寶寶4個月時,可以開始為寶寶添加米粉,由少到多,逐量添加。米粉可以吃多長時間,並沒有具體規定,等寶寶的牙齒長出來,可以吃粥和麵條時,就可以不吃米粉了。

  市場上營養米粉種類很多,口味很多,媽媽該怎麼選擇呢?

  A:按常規,米粉的分類是按照寶寶的月份來分階段的。第一階段是4~6個月的嬰兒米粉,此階段的米粉中添加和強化的是蔬菜和水果(有的也會添加一些蛋黃),而不是葷的食物,這樣有利於小寶寶的消化。第二階段是6個月以後,此時嬰兒米粉裡常常會添加一些魚、肝泥、牛肉、豬肉等,營養譜更為廣泛。媽媽選擇米粉時,可以按照寶寶的月份來選擇不同配方的米粉。當然,除了注意月份,媽媽還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需要,挑選不同配方的米粉,如交替餵養胡蘿蔔配方和蛋黃配方的米粉等,以讓孩子吃得更均衡、更全面一些。

  嬰兒米粉中往往添加許多營養素,會不會有對寶寶有副作用呢?

  A:現在市場上很多牌子的嬰兒米粉,都會添加各種各樣寶寶容易缺失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對於市場上比較正規的嬰兒米粉品牌,媽媽完全可以按照它的說明書指導去餵養,不必擔心有什麼副作用。但是如果是不合格產品,則可能會添加防腐劑等不利於寶寶健康的成分,所以媽媽們購買時,一定要注重商品的市場信任度。在寶寶前3個月裡不宜給他添加米粉。

  如何正確衝調嬰兒米粉?調米粉的水溫有要求嗎?

  A:米粉和水的比例沒有確切的數據,完全是根據小寶寶的月份與適應能力的。寶寶剛開始接觸米粉時,可以衝調得稀一點,慢慢地可以衝調得稠一些。

  衝調米粉的水溫太高,米粉中的營養容易流失;水溫太低,米粉不溶解,混雜在一起會結塊,小寶寶吃了會消化不良。比較合適的水溫是七八十攝氏度,一般家庭使用的飲水機裡的熱水,泡米粉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注意,媽媽不必把衝調的米粉再燒煮,否則米粉面的水溶性營養物質容易被破壞。衝調米粉的合適水溫是70℃~80℃。

  寶寶吃米粉是用勺子餵養好,還是用奶瓶餵養好?

  A:假如小寶寶剛開始吃米粉,還沒有習慣用勺子餵養,可先用奶瓶餵養。我們知道,小寶寶出生後,天生的條件反射是吸吮,奶頭放到嘴裡去他就會吸,用勺子把食物放進寶寶的嘴巴里,他也不會咀嚼。咀嚼是後天養成的,在沒養成這個習慣之前,可以先用奶瓶餵養作為過渡。一旦小寶寶吞嚥動作培養出來,媽媽就應該用勺子餵養,否則不利於寶寶咀嚼功能的發育。

  衝調米粉用白開水好還是用配方奶好?

  A:單純喂米粉不大合理,如果米粉中加有好的蛋白質,會營養更全面些。對小寶寶來說,好的蛋白質就是奶粉,所以建議米粉和奶粉混在一起衝調。衝調時應先將米粉調好,調得稠一點,然後泡一杯配方奶,再去稀釋較稠的米粉,這樣衝調出來的效果比較好。

  調米粉時可以用果汁、蔬菜汁或菜湯調嗎?

  A:這個無所謂,關鍵是看小寶寶是否能接受。其實,現在很多米粉本身就不是純米粉,已經添加了果汁、蔬菜汁,味道比較鮮美,營養也豐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媽媽用菜湯調米粉,應注意菜湯最好是不含鹽分和調料的,以免寶寶未發育完善的腎臟不堪重負。

  給寶寶喂米粉時,可不可以加入一些碎的蔬菜葉?

  A:一般來說,由於消化系統和咀嚼功能尚未完善,6個月以下的寶寶吃蔬菜葉,必須用榨汁機攪碎。6個月以上的寶寶,喂米粉時可以添加切得比較碎的蔬菜葉。

  有的地方有嬰兒麥粉出售。請問嬰兒麥粉和嬰兒米粉有什麼不同?哪一種更適合寶寶呢?

  A:寶寶吃嬰兒麥粉就像我們大人吃麵條,而寶寶吃嬰兒米粉就像大人吃大米,營養成分當然不一樣,不能說哪一樣更好。這兩種食物可以搭配著給寶寶吃,營養更均衡。

  進口和國產嬰兒米粉的營養價值是否不同?選擇時有什麼講究嗎?

  A:很難說國內的就比國外的產品差。其實,國外的著名品牌雖然各有特點,但只是各自添加的微量營養素稍有差別,總體上還是大同小異。國內的嬰兒米粉生產在經過對國外同類產品的學習和技術引進、革新後,已經達到科學配方水平,對於已經通過國家檢測標準的合格產品,媽媽們完全可以放心選用。

  可以家庭自制米粉給寶寶吃嗎?

  A:有的家庭會為寶寶自制嬰兒米粉,把大米放在鍋裡炒熟,然後磨成粉末,再加入蛋黃粉末給寶寶吃。其實,這非常麻煩。尤其是3個多月的寶寶,所吃的米粉必須均質很好,才能吸收消化。如果自制米粉均質不好,就對寶寶不利。另外,市售米粉成品中添加了各種營養素,家庭自制米粉如果要添加營養素,無法達到科學配方水平。當然,如果沒條件購買好的嬰兒米粉,也可以自制。

  如果寶寶不愛吃米粉,怎麼辦?

  A:可以買點奶米粉,或是在米粉中加點奶粉,以奶粉的味道為主,讓他接受。同時,儘量鍛鍊他早點吃爛粥、爛麵條等。注意粥和爛麵條要燒得特別均質。

  如果將米飯用榨汁機粉碎充當米粉可以嗎?

  A:這與嬰兒米粉的營養成分當然不一樣了。家裡吃的大米經過洗淘,B族維生素丟失了,再經過燒煮,又丟失了一些營養素,如果再用榨汁機去榨,營養丟失就更厲害了。再說,經過這麼多工序,消毒也不一定能得到保證,這樣的食物餵養寶寶不好。

  在米粉中可添加如牛奶伴侶等其他成分嗎?

  A:沒必要在米粉中添加牛奶伴侶或糖等成分。其實這並沒有增加營養價值,只是濃了口味,而這樣的口味很容易使小寶寶以後形成挑食的壞習慣。我們主張吃自然的東西,牛奶是什麼味道,就是什麼味道,米粉原來是什麼味道就是什麼味道。不要添加糖分等。

中國質量信息服務網主編秦金成建議大家在選購時注意以下幾點:

  1.儘量選擇規模大、產品和服務質量好的品牌企業的產品。這些企業的產品配方設計比較科學、合理,對原材料的控制比較嚴,質量有保證。

  2.看包裝上的標籤標識是否齊全。國家標準規定,外包裝必須標明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執行標準、商標、淨含量、配料表、營養成分表及食用方法等。缺少上述任何一項的產品,最好不要購買。

  3.看營養成分表中的標註是否齊全,含量是否合理。營養成分表中一般要標明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基本營養成分,維生素類如維生素A、維生素D、部分B族維生素,微量元素如鈣、鐵、鋅、磷。其他被添加的營養物質也要標明。嬰兒斷奶期補充食品國家標準規定,維生素A和D的含量分別在1000~1500國際單位和200~400國際單位之間。如果作為主要營養指標的維生素A、D少於國家標準,可能導致嬰兒營養不良。

  4.看產品包裝說明。嬰兒米粉應明示“嬰兒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在母乳不足或無母乳時可食用本產品;6個月以上嬰兒食用本產品時,應配合添加輔助食品”。斷奶期配方米粉還應註明“斷奶期配方食品”或“斷奶期補充食品”等。這些聲明是企業必須向消費者明示的。

  5.看產品的色澤和氣味。質量好的米粉應是大米的白色,均勻一致,有米粉的香味,無其他氣味,如香精味等。

  6.看產品的組織形態和衝調性。應為粉狀或片狀,乾燥鬆散,均勻無結塊。以適量的溫開水沖泡或煮熟後,經充分攪拌呈潤滑的糊狀。

  7.看成分含量表,可知是斷奶期輔助類米粉,還是斷奶期補充類米粉。前者在提供一定熱量的同時,還加入了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後者脂肪、蛋白質含量較低,除幾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還加入了蔬菜、水果和膳食纖維等。

寶寶媽媽如果有時間的話,還是自己製作吧。

剛開始時,可以將麵粉炒熟,放在乾淨器皿中備用,吃的時候,取出夠寶寶一次吃的量,放入鍋中加少量水攪拌均勻(象我們吃的油茶),不要太稀,適當放些糖或者鹽(根據寶寶口味定),開鍋即可。為了有營養,我們可在其中加入菜水、菜泥。這樣的粥,是讓寶寶慢慢適應我們為他提供的更多樣化的輔食。以下是兩種為寶寶準備的比較有營養的輔食:

1、可以將已經蒸熟的大米飯加水,用高壓鍋煮,這樣比較省時間,熬出的大米粥也比較適合寶寶。另外,在用蒸鍋蒸乾糧時,也可以為寶寶蒸顆紅棗,蒸熟的紅棗方便去皮去核,將棗肉拌入鍋中,香甜可口,寶寶適量食用紅棗有好處的。等寶寶到了可以吃菜泥、魚泥的時候,也可在粥中加入菜泥、魚泥。

2、可以為寶寶做小疙瘩湯,在拌疙瘩時一定注意要小一點,在熗鍋時要準備好切的碎些的蔥花,如果用西紅柿的話要事先去皮,不要放鹽、味精,可以用兒童醬油(海天的兒童醬油就很好用)代替。

 1.儘量選擇規模大、產品和服務質量好的品牌企業的產品。這些企業的產品配方設計比較科學、合理,對原材料的控制比較嚴,質量有保證。

  2.看包裝上的標籤標識是否齊全。國家標準規定,外包裝必須標明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執行標準、商標、淨含量、配料表、營養成分表及食用方法等。缺少上述任何一項的產品,最好不要購買。

  3.看營養成分表中的標註是否齊全,含量是否合理。營養成分表中一般要標明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基本營養成分,維生素類如維生素A、維生素D、部分B族維生素,微量元素如鈣、鐵、鋅、磷。其他被添加的營養物質也要標明。嬰兒斷奶期補充食品國家標準規定,維生素A和D的含量分別在1000~1500國際單位和200~400國際單位之間。如果作為主要營養指標的維生素A、D少於國家標準,可能導致嬰兒營養不良。

  4.看產品包裝說明。嬰兒米粉應明示“嬰兒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在母乳不足或無母乳時可食用本產品;6個月以上嬰兒食用本產品時,應配合添加輔助食品”。斷奶期配方米粉還應註明“斷奶期配方食品”或“斷奶期補充食品”等。這些聲明是企業必須向消費者明示的。

  5.看產品的色澤和氣味。質量好的米粉應是大米的白色,均勻一致,有米粉的香味,無其他氣味,如香精味等。

  6.看產品的組織形態和衝調性。應為粉狀或片狀,乾燥鬆散,均勻無結塊。以適量的溫開水沖泡或煮熟後,經充分攪拌呈潤滑的糊狀。

  7.看成分含量表,可知是斷奶期輔助類米粉,還是斷奶期補充類米粉。前者在提供一定熱量的同時,還加入了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後者脂肪、蛋白質含量較低,除幾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還加入了蔬菜、水果和膳食纖維等。

一.嬰兒米粉的主要成分是什麼?寶寶一定要吃嬰兒米粉嗎?

  A:寶寶長到3~5個月時,應該及時科學添加輔食,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嬰兒米粉。對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嬰兒米粉相當於我們成人吃的主糧,它的主要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是一天需要的主要能量來源。小寶寶吃米粉,像我們大人吃飯一樣,是為了消除飢餓,補充能量。需要提醒媽媽們的是,添加嬰兒米粉的同時,還應堅持母乳或配方奶餵養,兩種形態的食物在這個階段是同等重要的。

 二.寶寶吃嬰兒米粉應該吃多長時間?

  A:小寶寶在出生後前3個月裡唾液腺非常少,唾 液腺中所含的澱粉酶和消化道里的澱粉酶也是相當少的,如果這個時候就給寶寶喂嬰兒米粉,很不容易消化。一般來說,在寶寶4個月時,可以開始為寶寶添加米粉,由少到多,逐量添加。米粉可以吃多長時間,並沒有具體規定,等寶寶的牙齒長出來,可以吃粥和麵條時,就可以不吃米粉了。

  三.市場上營養米粉種類很多,口味很多,媽媽該怎麼選擇呢?

  A:按常規,米粉的分類是按照寶寶的月份來分階段的。第一階段是4~6個月的嬰兒米粉,此階段的米粉中添加和強化的是蔬菜和水果(有的也會添加一些蛋黃),而不是葷的食物,這樣有利於小寶寶的消化。第二階段是6個月以後,此時嬰兒米粉裡常常會添加一些魚、肝泥、牛肉、豬肉等,營養譜更為廣泛。媽媽選擇米粉時,可以按照寶寶的月份來選擇不同配方的米粉。當然,除了注意月份,媽媽還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需要,挑選不同配方的米粉,如交替餵養胡蘿蔔配方和蛋黃配方的米粉等,以讓孩子吃得更均衡、更全面一些。

  四.嬰兒米粉中往往添加許多營養素,會不會有對寶寶有副作用呢?

  A:現在市場上很多牌子的嬰兒米粉,都會添加各種各樣寶寶容易缺失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對於市場上比較正規的嬰兒米粉品牌,媽媽完全可以按照它的說明書指導去餵養,不必擔心有什麼副作用。但是如果是不合格產品,則可能會添加防腐劑等不利於寶寶健康的成分,所以媽媽們購買時,一定要注重商品的市場信任度。在寶寶前3個月裡不宜給他添加米粉。

  五.如何正確衝調嬰兒米粉?調米粉的水溫有要求嗎?

  A:米粉和水的比例沒有確切的數據,完全是根據小寶寶的月份與適應能力的。寶寶剛開始接觸米粉時,可以衝調得稀一點,慢慢地可以衝調得稠一些。

  衝調米粉的水溫太高,米粉中的營養容易流失;水溫太低,米粉不溶解,混雜在一起會結塊,小寶寶吃了會消化不良。比較合適的水溫是七八十攝氏度,一般家庭使用的飲水機裡的熱水,泡米粉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注意,媽媽不必把衝調的米粉再燒煮,否則米粉面的水溶性營養物質容易被破壞。衝調米粉的合適水溫是70℃~80℃。

  六.寶寶吃米粉是用勺子餵養好,還是用奶瓶餵養好?

  A:假如小寶寶剛開始吃米粉,還沒有習慣用勺子餵養,可先用奶瓶餵養。我們知道,小寶寶出生後,天生的條件反射是吸吮,奶頭放到嘴裡去他就會吸,用勺子把食物放進寶寶的嘴巴里,他也不會咀嚼。咀嚼是後天養成的,在沒養成這個習慣之前,可以先用奶瓶餵養作為過渡。一旦小寶寶吞嚥動作培養出來,媽媽就應該用勺子餵養,否則不利於寶寶咀嚼功能的發育。

  七.衝調米粉用白開水好還是用配方奶好?

  A:單純喂米粉不大合理,如果米粉中加有好的蛋白質,會營養更全面些。對小寶寶來說,好的蛋白質就是奶粉,所以建議米粉和奶粉混在一起衝調。衝調時應先將米粉調好,調得稠一點,然後泡一杯配方奶,再去稀釋較稠的米粉,這樣衝調出來的效果比較好。

  八.調米粉時可以用果汁、蔬菜汁或菜湯調嗎?

  A:這個無所謂,關鍵是看小寶寶是否能接受。其實,現在很多米粉本身就不是純米粉,已經添加了果汁、蔬菜汁,味道比較鮮美,營養也豐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媽媽用菜湯調米粉,應注意菜湯最好是不含鹽分和調料的,以免寶寶未發育完善的腎臟不堪重負。

  九.給寶寶喂米粉時,可不可以加入一些碎的蔬菜葉?

  A:一般來說,由於消化系統和咀嚼功能尚未完善,6個月以下的寶寶吃蔬菜葉,必須用榨汁機攪碎。6個月以上的寶寶,喂米粉時可以添加切得比較碎的蔬菜葉。

  十.有的地方有嬰兒麥粉出售。請問嬰兒麥粉和嬰兒米粉有什麼不同?哪一種更適合寶寶呢?

  A:寶寶吃嬰兒麥粉就像我們大人吃麵條,而寶寶吃嬰兒米粉就像大人吃大米,營養成分當然不一樣,不能說哪一樣更好。這兩種食物可以搭配著給寶寶吃,營養更均衡。

  十一.進口和國產嬰兒米粉的營養價值是否不同?選擇時有什麼講究嗎?

  A:很難說國內的就比國外的產品差。其實,國外的著名品牌雖然各有特點,但只是各自添加的微量營養素稍有差別,總體上還是大同小異。國內的嬰兒米粉生產在經過對國外同類產品的學習和技術引進、革新後,已經達到科學配方水平,對於已經通過國家檢測標準的合格產品,媽媽們完全可以放心選用。

  十二.可以家庭自制米粉給寶寶吃嗎?

  A:有的家庭會為寶寶自制嬰兒米粉,把大米放在鍋裡炒熟,然後磨成粉末,再加入蛋黃粉末給寶寶吃。其實,這非常麻煩。尤其是3個多月的寶寶,所吃的米粉必須均質很好,才能吸收消化。如果自制米粉均質不好,就對寶寶不利。另外,市售米粉成品中添加了各種營養素,家庭自制米粉如果要添加營養素,無法達到科學配方水平。當然,如果沒條件購買好的嬰兒米粉,也可以自制。

  十三.如果寶寶不愛吃米粉,怎麼辦?

  A:可以買點奶米粉,或是在米粉中加點奶粉,以奶粉的味道為主,讓他接受。同時,儘量鍛鍊他早點吃爛粥、爛麵條等。注意粥和爛麵條要燒得特別均質。

  十四.如果將米飯用榨汁機粉碎充當米粉可以嗎?

  A:這與嬰兒米粉的營養成分當然不一樣了。家裡吃的大米經過洗淘,B族維生素丟失了,再經過燒煮,又丟失了一些營養素,如果再用榨汁機去榨,營養丟失就更厲害了。再說,經過這麼多工序,消毒也不一定能得到保證,這樣的食物餵養寶寶不好。

  十五.在米粉中可添加如牛奶伴侶等其他成分嗎?

  A:沒必要在米粉中添加牛奶伴侶或糖等成分。其實這並沒有增加營養價值,只是濃了口味,而這樣的口味很容易使小寶寶以後形成挑食的壞習慣。我們主張吃自然的東西,牛奶是什麼味道,就是什麼味道,米粉原來是什麼味道就是什麼味道。不要添加糖分等。

也許很多爸媽都知道,為寶寶添加輔食得循序漸進地慢慢來,但很多爸媽也許對於“如何做到循序漸進”、“怎樣才能為寶寶準備最合適的輔食”等問題都心存疑問。本文即將為您詳解寶寶輔食添加的4個階段,希望能幫助您餵養出健康、聰明的寶寶!

在寶寶出生後的前4個月當中,新手爸媽們一定已經忙得不亦樂乎了吧!當寶寶步入人生中的第5個月,爸媽們就又要開始面臨一個新的挑戰了喲!因為除了哺乳、換尿布、沐浴等一系列生活常規護理以外,爸媽們更要為寶寶的營養問題多操一份心。

輔食添加一直是爸媽們所關心的問題,它非但關係到寶寶的營養與健康,當小寶寶開始嘗試第一口輔食時,他(她)的身心都在面臨新的體驗。那麼究竟如何協助寶寶跨出探索的第一步呢?還是讓我們由認識輔食開始吧!

輔食是什麼?

輔食,是母乳(配方奶)餵養的輔助食品,由於從寶寶5個月開始,母乳中的營養已不足以供給他(她)的生長髮育所需了,所以就需適量地為寶寶添加輔食。一般來說,輔食餵養自寶寶5個月開始,至15個月結束,分為4個時期,也就是說,添加輔食要歷時10個月之久。

在日本,輔食也被稱為“離乳食”,顧名思義也就是寶寶由哺乳過渡到普通食物的飲食。由於寶寶的牙齒和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無法立即由母乳過渡到普通飲食,所以以柔軟、流質的食物來進行過渡是十分必要的。

為什麼要添加輔食?

對於5~15個月的寶寶來說,輔食添加具有以下3大意義。

一.輔食可以提升寶寶的進食能力

開始添加輔食的標準為寶寶的體重長至7公斤,月齡在5個月左右。在這個時期,寶寶的唾液分泌增多,也可以漸漸地開始學習咀嚼動作,添加輔食可以促進寶寶儘快擺脫吮吸動作,學會咀嚼、吞嚥。當然,對於牙齒和消化系統都尚未發育完全的小寶寶們來說,過於著急地添加固體食物顯然不妥,食物的濃淡、性質、形狀、香味應根據寶寶的發育特點來調整,最初的輔食以細軟的半流質為主,味道也最好要清淡,儘量保持新鮮食材的天然滋味。

二.輔食是母乳(配方奶)的營養補給

雖說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營養美食,但是隨著寶寶的生長髮育及媽媽的乳量逐漸減少,母乳中的鐵、鈣及維生素含量都漸漸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為了確保正在快速生長髮育中的寶寶的營養攝入均衡,添加輔食就尤為重要了。但是,在添加輔食時,也要注意適時、適量、適材,什麼時候該為寶寶選用何種食材,爸媽們可要參照營養專家的提示了喲!

三.輔食是快樂進餐的第一課

從添加輔食開始,爸媽就要特別注意為寶寶營造快樂的進餐氛圍。品味美食,是人生中一大樂事,而要讓寶寶愛上吃飯,就要從輔食餵養起步了喲!

Smart Review

輔食在寶寶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請配畫示意圖,注意箭頭的顏色漸變]

輔食添加,有3大重要意義:營養補給、豐富味覺及訓練口腔動作。或許新手爸媽們沒想到,輔食餵養在寶寶一生的進食活動中都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雖說到了輔食添加結束期,寶寶已經差不多可以開始吃和成人差不多的食物了,而幼兒期(3~6歲)的寶寶則可以坐在餐桌上和成人一起用餐了。但是,咀嚼能力的發展與完善的過程卻要一直延續到16歲,並會影響到人一生的進食能力。

[示意圖大標]輔食的角色 初期-------------------à結束期

[示意圖中文字]營養的主要來源 母乳/配方奶--à輔食--------------------------à

口腔動作訓練 -------------------------------------------à

豐富味覺 -------------------------------------------à

有規則的正常飲食 -----------------------------à

不加輔食對寶寶有影響嗎?

或許有些媽媽因為“堅持”,而會一直保持用純母乳或與配方奶混合的餵養方式來哺育寶寶;也可能會有爸媽認為,早些給寶寶吃和大人一樣的食物,可以讓寶寶吸收更“全面”的營養。其實,這兩種極端的做法,都是錯誤的,也會危害到寶寶的健康哦!

輔食添加進階表

輔食雖然是所謂的“過渡期食品”,但寶寶的輔食期長達10個月,並且在這10個月當中,寶寶的各方面能力都在迅速地發展之中,因此,循序漸進地添加輔食才能讓寶寶更好地吸收,真正起到營養及過渡的作用。爸媽們可以從以下的這個進階表中瞭解寶寶輔食期的4個階段及在這4個階段中寶寶的生長髮育特點,當然,下表中的月齡分段及輔食建議只是一個普遍的標準,每個寶寶都有自身發展的個別差異,您可將普遍標準與自家寶寶身上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進行調配。

階段(寶寶月齡) 寶寶生長髮育特點 輔食餵養次數 哺乳次數 輔食品性狀 輔食餵養方式

初期(5~6個月) 口水增多,可以開始嘗試新口味 1~2次 3~4次 泥湖狀食物固態程度:特濃酸奶 從1小匙開始進行輔食餵養,根據寶寶的反應與接受度逐漸增加食量。第一口輔食可以在寶寶肚子餓時,用小匙輕輕觸碰寶寶的嘴唇開始,這時寶寶或許會反射性地張開嘴巴迎接新食物。在愉快、不勉強的前提下,爸媽便可以開始逐步為寶寶添加輔食了喲!

中期(7~8個月) 開始長牙,咀嚼的動作變得越來越熟練 2次 3次 可以用舌頭捻碎的柔軟固體食物固態程度:豆腐 注意不要給寶寶吃大塊的蔬菜、魚肉,選用小塊、容易被舌頭捻碎的固體食物可以促進寶寶咀嚼動作的發展。

後期(9~11個月) 對食物表示出明顯的喜好,進食的方式也出現個性差異 3次 2次 可以用牙床捻碎的柔軟固體食物固態程度:香蕉 可以開始訓練寶寶的吞嚥動作。輔食食材的選擇範圍也一下子大了很多,在製作輔食時,您甚至可以加入少許調味料,以促進寶寶的味覺發育。但一切還是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萬萬不可心急。

結束期(12~15個月) 已經可以咀嚼成形的固體食物 3次 牛奶或配方奶量為每日300~400ml 可以用牙齒咀嚼的固體食物固態程度:軟飯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可以與大人一樣擁有營養均衡、具有規律的一日三餐了。爸媽可以由營養與有規律的時間安排角度出發,為寶寶安排每天的餐點。

[結語]

除了要注重循序漸進的原則以外,每當寶寶嘗試一種新的輔食時,爸媽們最好要做到單獨給予,不要和舊的食物混合起來吃,而且在第一次吃了以後,要先觀察24小時之後,再次餵食。如果寶寶吃了新食物後出現腹瀉、噁心或皮疹等情形,爸媽千萬別勉強硬塞,應該過幾個月後再讓寶寶嘗試。

嬰兒出生後,主要依賴母乳或牛乳餵養。但是隨著小兒齡的增長,單純奶的營養成分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必須增加輔食來禰補。如果不按時增加輔食或不給添加輔食,就會引起營養缺乏症,影響嬰兒正常的發育。那麼該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添加輔食呢?

月齡 輔食 每日分量

1--2月 魚肝油 1次,2-4滴

2--3月 新鮮果汁 2次,從1匙開始逐漸到10餘匙

4--5月 蛋黃、米糊 1次,1/4個開始逐漸增加到1個,適量

5--6月 稀粥、餅乾 吃奶前、少量

6--7月 稍硬的條狀餅乾、饅頭片、 適量

適量的蛋羹、爛面片、肉鬆等

7--9月 肝泥、豆腐、肉末、碎菜、 2--3次,適量

適量的麵包、蛋糕等

9--12月 爛飯或面片加些瘦肉末、 2--3次,適量

蔬菜;煮爛的雞、魚、肝

Welcome To

Download !!!


豆媽育兒路


六個月寶寶可以逐漸添加一點米糊,先由每天一餐每餐一勺開始,先吃原味米粉,慢慢適應後可增加至一天兩餐,再慢慢加上其它疏菜類米粉,可以慢慢的加上蛋黃1/3個,讓寶寶慢慢學會吃食物,腸胃慢慢適應,逐漸增加寶寶營養,我寶寶現在7個多月,我就是這樣餵養,寶寶身體健康腸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